7、第7章

徐谏的新媳妇虞氏温婉贤淑,大婚次日徐谏携新妻虞氏到前堂拜见家中长辈。

郁明捧着沉甸甸的香兰荷包回到院子,李纹正坐在炕上教嫣玉和黛玉做青栴绣,听见郁明回来才回过头:“明姐姐,谏大嫂子好看吗?”

“当然。”郁明褪下手腕上的红芙蓉石手串,浓艳如丹色,触之冰凉,美艳夺目。

黛玉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两眼才轻笑道:“我记得曾在书上看过红芙蓉石的传说。”

郁明追问:“红芙蓉石传说?”

黛玉才一本正经地说:“红芙蓉石又为姻缘石,传说中由月老点化而来。这红芙蓉石手串与明姐姐争相辉映,分外相宜。”

郁明年已十二,合该是议亲的年岁;如今先说定亲事,待及笄后再成大礼。

提到姻缘之事,郁明双颊串起绯红之色,嗔道:“净瞎说!小小年纪都在想什么呢!”

偏生李纹也来凑热闹:“待明姐姐日后大喜将近,我便送姐姐一顶鸳鸾和鸣帐,可好?”

“哪有未出阁的姑娘就满嘴姻缘婚嫁!都不害臊!”郁明捻着绢帕轻掩上唇,低眉略带幽怨道。

嫣玉听她们说着话,抚着指下被绣得歪歪扭扭的芍药,神思已然飘到九霄云外。

警幻仙姑曾说,人间风月情爱事乃八苦之由,纵是至富至贵至美至洁之女,也免不得入她薄命司的命运。

不慎绣针刺入指尖,嫣玉才回过神,呆呆看着一滴血落在绣绢芍药上。

郁明拉过她的手,蹙眉道:“怎么这么不小心!”

李纹就接着郁明的话说:“做绣工谁不是扎得满手针孔。”她摊开手给郁明看,又道,“我母亲平素都很温和,唯独在教我们姊妹做绣工时最严苛。都说只有严苛的先生才能教出有成的学生,母亲也一直奉为教条。”

“听说从前李舅母是在宫里教公主娘娘的女师。”黛玉好奇地向李纹问。

“我听府上的嬷嬷说确是如此,但母亲从不与我们说起宫里的事情。”李纹思索着缓慢地说道。

李纹之母江氏因青栴绣名起京都,因而被召入宫中做了公主郡主的女师;后得了帝后恩旨出宫待嫁,先皇后为其添妆,以十里红妆嫁入金陵名宦李家。

在林府教导嫣玉黛玉姊妹的教养嬷嬷本为京城人士,提到青栴绣也说到江氏夫人;江氏夫人曾得帝后看重,与公主郡主亦有师生之谊,彼时京城贵女皆慕艳不已。

郁明却莫名安静下来,她似若深思地皱起眉,显然心不在焉地把玩着那串红芙蓉石手串,冰凉的玉石都染上了几分温热。那串红芙蓉石手串却突然挣脱了银线散落了满地,郁明才回过神似是不知所措地看着满地玉珠;愣了一下她就唤丫鬟进来将玉珠收捡起来,再去寻个师傅用银丝线重新串起来。

珠散玉碎,是为不祥!

郁明愈发心事重重的模样。

“明姐姐,你没事吧?”嫣玉打量着郁明脸色不太好,出言问道。

“只是一不小心扯断了手绳而已。”郁明强打精神地挤出笑意说。

正巧外面说老太太那边传午饭了,嫣玉黛玉和李纹便随郁明一同去到老太太院里。

徐家子嗣也算枝繁叶茂,除了二老爷尚在安州做了一方知州,大老爷和三老爷及媳妇都在老宅孝敬母亲。三位老爷各有一子,除却初成亲的长孙徐谏,其余两个孩子都尚且年幼;而郁明有四个堂姐,如今皆已嫁为人妇,只余郁明仍待字闺中。

新媳妇虞氏跟随婆母李氏及两位婶母在侧侍奉老太太,一派恬静恭顺之态。

看见虞氏与虞菁长得有几分相似,嫣玉对这位大嫂子也心生好感。

徐老太太让姑娘们在她身旁坐下,拉着她们话着家常。

“祖母见到几位表妹,都不疼我了。”郁明含着笑向徐老太太撒娇道。

“明儿在妹妹面前还这么娇惯,也不怕妹妹们笑话。”李氏赔笑。

老太太一向疼爱孙女,不甚以为意地说:“都是自家姊妹,几个孩子也是从小在一起玩的;你做母亲的也太小心了。”

李氏听见婆母这样说,才笑着应下。

毕竟徐家是在三年前才回到扬州,府上的饭菜都是京都的吃食;清凉爽口的豌豆黄入口即化,银丝糖蓬松香甜,因徐老太太口齿不好故常吃这些香软甜腻的糕点,酸梅汤酸甜消暑最适合做夏日凉饮。

“你们可吃得惯?”徐老太太慈爱地问几个女孩儿。

“舅奶奶这里的吃食都是从前没见过的。”黛玉正喝着香甜的面茶,听见徐老太太问起就点头。

李纹也道:“这桃酥香甜可口,以前只在跟父亲母亲进京时吃过。”

徐老太太便让丫鬟将那碟桃酥摆到李纹面前,含笑与她道:“你们小孩子就多吃些。李盛家的会做各种京城糕点,你爱吃什么都尽管跟她说。”

李纹嫣然展笑:“谢老太太。”

在徐老太太院里吃了午饭,只留下李氏妯娌和新进门的孙媳妇虞氏叙话,让郁明和三个表姑娘去玩。

郁明取出珍藏的香料,让丫鬟点上了暖炉放在案上,与她们说起道:“前儿得了一张调香古方,名叫琅嬛露。母亲寻来原香让我配着玩。”

天青色的瓷瓶摆满了桐木桌,淡淡幽香透过木塞飘散开。

“琅嬛露?”嫣玉隐约记得有些熟悉,不由疑惑出言。

“琅嬛,为仙界之福洞。古籍有云,琅嬛玉,嗅之若兰,满室芬芳,如仙府之地袅袅馨芳。”郁明展开古籍方子认真观摩着,缓声念道。

黛玉略一思索就说:“我记得在《香辞》看过关于琅嬛露的零星记载,但方子已然失传。没想到竟在明姐姐这里能看到琅嬛露的古方。”

嫣玉才回头望向自家妹妹问:“原来你在家都看这些杂书?”

“姐姐还说我呢!”黛玉悠悠瞥了一眼嫣玉轻飘飘道。

“可惜我在家中姊妹年岁最小,没有贴心的嫡亲妹子。”郁明拉过黛玉到旁边坐下,佯作挑拨离间的样子,“若嫣妹妹嫌弃玉儿,以后玉儿就做我亲妹子了。”又回头认真地跟黛玉说,“以后明姐姐疼你。”

李纹掩唇轻笑:“明姐姐见到我家绮妹也这样说。”

郁明挑眉,随手拿起旁边的香缨掷向李纹:“让你多嘴!”

李纹莞尔,就托言说她不懂调香一道,坐到杌凳上拿起绣框做起绣工。郁明从瓷瓶里倒出一些沉香,仔细研磨着;黛玉就学着用玫瑰露和蜂蜜调和在一起,盛入罐中做琅嬛露的调和。

按照古籍记载,琅嬛露的制法和花间露相似。

取百花花瓣及香药浸泡雪水,和以花露蒸烘,与沉香研磨成末,将调配的蜂蜜凝成香丸。琅嬛露之香清淡宜人,如身处世外之乡,细听花开轻响;以百花之相融合调制,芳香浓郁袭人,方显琅嬛露淡雅之珍稀。

嫣玉突然想起她曾听花神提到过琅嬛露,那是以仙露酿成的百花香,在离恨天百花司见过。

“嫣儿,你闻闻这香吗?”郁明突然将一个碧色瓷瓶举到嫣玉鼻尖,浓郁芬芳扑面袭来,嫣玉好奇凑过去细嗅,就听见郁明继续道,“汉时武帝梦遇李夫人授香,帝梦中惊起,香气犹着衣枕间,数月不歇,为遗芳梦。《拾遗记》的故事似真似假,却也未必全然不可信。”

“这莫不是传说中的蘅芜香?”黛玉听闻郁明讲起汉武帝与李夫人的典故,诧异问起。

“聪明!”郁明心情愉悦,敲了敲黛玉的脑瓜子说。

嫣玉摇着秋海棠合欢扇,若有所思:“那不是神仙遗香吗?”

郁明闭目轻嗅芬芳,许久才道:“古籍记有古方,我照着古方配香,也还不错。”

嫣玉都想向郁明讨那本古籍来看看,真是什么神仙方子都有。

这话却让李纹先说了:“明姐姐的什么方子?让我也看看。”

郁明继续研磨着沉香,然后放在暖炉上慢慢烘薰,逐渐馨香满室。

“琅嬛露,蘅芜香,纹妹妹可有兴致?”郁明才笑吟吟地问李纹。

“相比起来,我还是对《拾遗记》的故事更有兴致。”李纹低头抚着她绣下的月桂兔,才轻笑道。

黛玉就说起:“我记得在《汉武内传》记载的返魂香与《拾遗记》的蘅芜香很是相似。返魂香为大月氏国所贡;因武帝思念李夫人,使香烟引领夫人的魂魄来相见,因而为返魂香。”

李纹也是爱看这些野史古书的,听了黛玉的话深有感触:“毕竟是年代久远的前朝故事,细究起来城东城西的说书人都未能统一口径,何况是百年千年前。”

看见她们两个姑娘正欢快地探究野史典籍,嫣玉就和郁明继续探讨起香道。

“百花香浓郁,这应如何将花香调到清淡相宜?”嫣玉抹起一些香粉轻嗅,向郁明问起。

“古籍中记载过一些古方,我都尝试一遍看哪种方子更好。”郁明如故细细研磨着香粉,低着头细声软气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