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 17 章

老宋头被文县令亲自扶起,不敢怠慢,连忙从锦丫错认烧荒图说起,到他们接手后的制料准备、成料时长、以及分类试用的情况详细道出。

文县令再一次翻起制料记录边听边对照,最后怅然道,“这区别田地做试用的法子极好,若真可推广也算有了依据,册子记录的也十分详尽,施料后的些微差距也都一一标注,就可惜时间还是太短,尚且看不出变化。”

老宋头借机引荐,“大人明鉴,这册子乃我家三儿子所作,他在镇上布料点当账房,对这制册记录一事最为熟稔。”然后又用眼神示意自家儿子,偷偷做出“土圆圆”口型。

文县令扫了父子二人一眼,这当爹的无非是想在自己面前提点下儿子,只要这方子确定能使庄稼增收,宋家人必定要提拔一番。

宋三郎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细致的又将土圆圆的制法,用处,以及当下进展娓娓道来。

听得土圆圆育秧出苗率可达七成,并且秧苗粗壮,移栽后也极易成活,文县令不由大喜,肥料且要试用一段时日才能得出结论,但这土圆圆育秧已初见成效。但听到宋家只做了三百余株,略有不满,暗道还是太过谨慎了。

“除了棉花种,可还育过其他种子?”

宋里正老实回道,“当时只觉是小丫头胡闹,并不知真能育出苗来,待出苗后家中耕种已结束,确也无其他种子了。”

“那土壤呢?只是用了河泥土?”老宋头点头称是。

一旁的关司吏见文县令皱起眉头,连忙道,“大人有所不知,庄户人家每年预留的种子都有定数。若县令大人想知道具体收益的话,趁还在春耕期,可安排人手用不同的种子、土壤育苗,这样也能有个比较。”

文县令沉吟片刻,又召来两名小吏以及府内的管家,要管家按关司吏说的安排人手在庄子做这些土圆圆,又连连叮嘱此事重大不可马虎。

管家第一次听说此物,有些忐忑,怕庄子里的人失了分寸做不好,便有些欲言又止。

宋里正看出苗头,“若大人需要,我这不成器的儿子可随同管家去庄子上辅导一番。”

管家大喜,感激的冲宋三郎施礼,宋三郎不敢拿乔连忙回礼,这可是帮县令大人做活啊,做的好说不定多一条出路。

文县令遂又继续带着几人讨论细节,时不时的问老宋头一些问题,眼看过了午时,还没停止的意思,这二人有些坐不住了,朝食用的早,到镇上休整时也只饮了些水,这会肚子闹的正欢,又不敢在县令大人面前放肆,只好忍着饥饿。

正好几个仆衙抬着食盒进来,其中领头一人朝县令行礼道,“老爷,夫人见老爷一直未回房用饭,怕您又是谈起公事忘了时辰,安排我等将老爷与几位的饭食送来。”

其他仆衙将午食端出,就连宋里正与宋三郎也得了一份,文县令见他二人有些拘谨,便叫管家给他们独自安排了个屋子,又道一会用完饭继续商讨。

-----------------------

暮云村,这会日头正好,锦丫吃过午食昏昏欲睡,宋大郎跟宋二郎一早便去地里照看庄稼。现在这肥料一事已全村皆知,引得好些闲汉蹲在老宋家地头,火热的盯着小苗,挨个评价,

“这株是不是长高了点。”

“哎呦,那株蔫了,是不是要死了?”

“胡说,是不是被日头晒的,不如给它浇浇水?”

宋家两兄弟恨不得长在地里盯着这些闲汉,刚还有人上手去掐苗,被宋大郎一手一个给扔出了地头,这些人若不是惧怕宋大郎这身力气,怕是有人要把土给挖了。

沈氏在家里装好食篮,准备给宋大郎送饭,锦丫自从上次被沈小宝欺负,就不咋出门了,她本想喊锦丫一块去,又看现正是日头最晒的时候,便罢了。

沈母这日就一直盯着老宋家,见沈氏单独出门,忙远远的缀在她身后。

一直跟到宋家地头,到宋大郎用完饭沈氏依然没有回去的意思,沈母顶着日头暗暗着急,“这妮子太磋磨人,送完饭也不赶紧家去。”

又等了一会,沈氏终于起身了,沈母躲在木桥后,见她渐渐走进,变作悲苦模样扑向沈氏,“大丫啊,娘等你好苦啊。”

沈氏一惊慌忙躲开,“娘这是又要作甚?上次害得我与宋家离心,我一直在等娘来解释,可这许多日过去了,压根没找过我,便是连许诺赔给宋家的三两银子都无踪影,回头却在这堵我。”

沈母见沈氏提及那三两银子,顿觉这闺女是白养了,一点不向着娘家,但这会不是责骂时候,“大丫,我时一时糊涂才被周氏蒙蔽,但家里那会确实忙不开,这不找到机会立马来看我儿么。”

沈氏恨恨道,“你们做出那般事来,就根本没把我当女儿看,还来找我作甚?”

沈母摆出苦脸,“大丫啊,你是不知道,现下家里真是过不下去了,你二嫂这刚能起身,小宝又病了,天天吃药也要不少银钱,你二哥又被罚做那苦力,家中真是太困苦了。”

沈氏面无表情转身就走,“娘如若跟来与我哭穷,我可是一点忙帮不上,自从上次你们来骗亲,我差点被逼自请下堂,现在我在家里根本说不上话。

沈母一惊,又愤愤不平道,“那宋婆子好不讲道理,你可是长媳,为老宋家生儿育女,还救过宋三郎,凭什么让你自请下堂。”

“凭什么?你还问我凭什么?若不是你们来闹,何会如此?”沈氏思及当日情形,委屈的捂脸直哭。

“大丫,你别哭,你这是要挖我心肝啊,我这就去找那宋婆子说理,凭什么磋磨我闺女。”

沈氏身体一僵,因这几日伏小做低,再加上小闺女愈发得二老看中,跟家里人关系已经缓和多了,娘亲再去一闹,指不定又出什么幺蛾子。

于是抹了抹眼泪,“好了娘,您若心疼我,便快把那三两银子凑齐,我也好在公婆面前给你们说说好话。”

沈母不悦,“这现下委实困难。”她看了眼四周,又拉着沈氏朝偏僻地方走去,“大丫,其实娘来找你,就是想让你给个活路的。”

“娘何出此言?”

“现在都在传肥料方子的事,你给娘个准话,这方子靠谱不。”

“靠不靠谱还得看庄稼日后情况。”沈氏丝毫不露口风。

“那就妥了,你也知往常咱家都是你爹当家,咱家才能有些积蓄,你爹跟老大都走了,你那二哥也是个不中用的,就连种地也跟旁人差一大截,娘求你偷偷把方子告诉我,咱家好早早的做些肥料施到地里,这样到秋收时些许也比旁人能多收获些粮食。”沈母哄骗着。

沈氏以为沈母被村里流言说动,便好心相劝,“娘,现下就算是我公公也只敢拿一亩地来试用,万一不增反减,到时可没处哭去。”

沈母不甘心的按住沈氏。“大丫,你就帮娘这一回,现在村里已经有人暗暗收集那些材料了,只是还不得知要领,你偷偷告诉我,我到时就说也是误打误撞做成的,绝不拖你下水。”

沈氏暗自叫糟,忙问旁人怎会知道有什么材料?

沈母老实说,“是有人见你们前几日挖那些河土,草叶子啥的推断出来的。”

沈氏略微放心,只是这些不怕,后面还要放其他的东西呢,再加上每样所放的分量他们也不清楚,但还是要跟家里人说一声,免得坏事,便着急要跟沈母辞别。

沈母拉住她不放,“大丫你可是从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娘也不求你回报什么,只要把这方子内容偷偷告诉我就好,娘保证,以后绝不打扰你在老宋家的生活。”

沈氏暗自生疑,这方子以后肯定是要对村民公布的,怎娘亲如此迫切,必定是二嫂又憋什么坏水呢,怕沈母再被周氏忽悠,就直接对沈母道,“娘,不是我不给您,是今天公公已经去衙门上报此事了,后续如何还要衙门发话才行,我可不敢违背衙门老爷的意思。”

沈母一听心都凉了,慌乱间她松开沈氏,有些语无伦次,“上报了啊,上报了好,这怎就上报了?”

沈氏见状愈发起了戒心,便吓唬道,“娘您快回去吧,这事也先别跟别人说,要不可是要打板子的。”说罢便转身离去。

到家后连忙跟老宋氏说已经有人开始挖材料之事,老宋氏也一筹莫展,只盼当家的赶紧回来。

沈氏因吃了上次被娘家坑骗的亏,怕他们又来纠缠,便将沈母来找她问方子的事也跟老宋氏说了,又将其中的疑惑道来,老宋氏略感欣慰,自家这大儿媳也算是有所成长。

这时锦丫在门口小土堆上晒着太阳舒舒服服的,突然有人喊她,扭头一看原来是周氏,原是沈母回家跟周氏一说,衙门要插手这肥料的事,周氏一想到这银子要飞,就有些魔怔,又想起这方子是锦丫玩闹所得,觉的小娃好骗,让沈母去哄骗锦丫。

谁知沈母刚被沈氏抢白自觉掉了面子,拉不下脸面再去哄那稚儿。

周氏无奈只得拖着刚好的身体去宋家,遂有了这出。

锦丫本不想搭理她,但上次她被雷劈跟自己有关,还是有点心虚。

便跟只小乌龟般,一步一挪缓慢向前。

周氏恨不得直接把她拎过来,耐着性子哄道,“锦丫啊,上次小宝误伤了你,舅母怪不得劲的,这不身体刚好今日特特给你赔个不是。”说着掏两个鸡蛋递给她。

锦丫倒也大方,你敢给我就敢拿,接过鸡蛋就欲回去继续晒太阳,周氏一把抓住她,

锦丫仰起脸蛋,拿小眼神斜斜的暼着周氏,“还有什么事?”

那语气,那姿态,气得她好一阵上头,又不得不哄着,“这孩子,舅母找你说说话还不行么,听说那肥料方子是你想出来的,快跟舅母说说,是如何做的?”

“原来是为了方子啊,哼。”锦丫翻翻白眼,“我忘啦。”

周氏气急,作势欲打。

这头婆媳二人还在闲话家常,突地听锦丫“嗷”一嗓子。

“快来人呐!有人要打老宋家小宝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