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一百零五章
康熙回到乾清宫时,影卫就已经将胤禛的调查资料调查完毕了,等康熙回来后,现身将资料亲手交到康熙手里以后才退下了。
康熙抛开了和德常在聊天的不愉快,专心的看起这些胤禛的表现来,这是有关国家的大事,是自己身为皇帝的最后一件必须做好的事情。
自己的责任,国家的重担,百姓的幸福,必须要交给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而不是一个连承担这份责任都不行的人。
当康熙翻阅完毕后,将资料放下的时候,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满意的微笑,保成的眼光不错,怪不得现在会辞去太子之位。
已经找到了很好的一个可以接班的人选,知道自己的孩子过于看重感情,不适合这个位置,所以就选择了退下,做出退步了吗?
真是一个任性又负责的孩子,不过真的很贴心,若是余下的时间,能同他一起好好的享受享受父子之情,有点向往了呢。
康熙知道这件事情,越早解决越好,不宜拖延,毕竟十四手里还有这什么东西,无人知道,现在哪怕自己已经知道了,他们是如何下手的,可是人确实是查不出来。
若是迟迟不做决定,等身边的人泄漏出去自己的想法,怕是会对胤禛动手,康熙觉得十四都敢对自己下手了。
对待胤禛,怕是更加不会留情,若是知道自己满意胤禛,甚至是想将皇位传与胤禛的话,怕是胤禛也活不了多久了。
事情还是越早解决越好,这个自己从八岁就开始背负的重担,总算是可以卸下了,不知道为什么,此刻康熙竟然感觉到了一丝空虚。
摇摇头,将那些虚无缥缈的感觉晃出自己的心头,康熙沉声说道:“李德全,准备圣旨,国玺,以及将十四阿哥的罪行准备好。”
李德全不愧是最了解康熙的人,听到康熙的吩咐,弯腰应:“是。”
脚步轻快的走出了殿门,去准备皇上需要的东西了,这时的李德全,心里是真心的愉悦,他自小陪伴在皇上身边,见到太多太多。
现在皇上能放下这个担子,压了他那么多年的担子,李德全是真心的感到高兴,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能出去安享晚年,自己也就能陪伴皇上出宫了。
自进宫以后,陪皇上出宫无数次,但是从未想过自己老年时,能在宫外安享晚年,而不是终老深宫。
康熙的举动,没有人知道,但是每个人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唯独十四,是一种胜券在握的心态。
现在没有人能和他做对,每个人会对他产生威胁的人,都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被种下了蛊,当自己催动蛊的时候,就是他们加速死亡的时候。
第二日,早朝,康熙看着下方还在争论太子人选的朝臣只觉得可笑,一群看不清事实的人,就只会在这里,做出撼动不了自己决定的争论。
康熙对着李德全点点头,李德全当即会意的站出来,下方的朝臣见到李德全站出来,就停下了争论。
李德全见下方的大臣已经安静下来了,就拿出了昨天皇上写的圣旨——四封圣旨,决定这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旨意。
第一封,没有念封帝的旨意,而是晋封二阿哥的旨意,虽是被封了孝亲王,但是还没有诏告天下。
皇上昨天写下的旨意,让今天第一封宣告这个旨意的意图,不难看出,孝亲王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及。
李德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茅土分颁,作藩屏于帝室;桐圭宠锡,宏带砺于王家。
嘉玉叶之敷荣,恩崇涣号;衍天潢之分派,礼洽懿亲。
盛典酬庸,新纶命爵,
咨尔爱新觉罗胤礽,朕之嫡子也,
醇谨夙称,恪勤益懋,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
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
今授以册宝,封尔为孝亲王,永袭勿替。
於戏!
戴恩纶于奕世,尚克歆家;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誉。
保清修而罔斁,敦素履以无渝。
著勉嘉猷,对扬休命,
钦哉!”
胤礽听到第一封圣旨是给自己的旨意,知道皇阿玛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也知道了自己在皇阿玛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当即感动的站出来,领旨,谢恩。
胤礽:“儿臣叩谢皇阿玛恩典。”
康熙并未收敛自己对胤礽的宠爱,自己就是要让人,不敢不尊敬他,他是自己最宠爱的孩子啊:“保成起来吧,皇阿玛永远信任你。”
李德全第二封圣旨也展开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
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
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
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也,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净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
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
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
《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
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
昔汉高祖系泗水亭长,明□□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末陈友谅等蜂起,而天下卒归于明。
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
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
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汉北,皆出一心运筹。
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及百分之一。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
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年迈,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退位,朕亦愉悦至。
□□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此乃朕之旨意,将告知于中外,咸使闻知。”
诏书念完后,胤禛愣在了原地,没想到,还什么都没做,自己就被皇阿玛赋予此等重任,不过还是很快反应过来。
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哥,得到一个肯定的点头以后,胤禛便站出去领旨谢恩了。
胤禛:“儿臣叩谢皇恩,必将鞠躬尽力,不负皇阿玛的信任。”
康熙:“朕退位后,就将常住畅春园,不再过问朝中事物。朕意已决,勿劝。”
胤禛只得将即将出口的挽留话语,转变为:“是,儿臣领旨。”
李德全将第三封圣旨展开,看了一眼下方,已经躁动不安的十四阿哥,才开始朗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十四子,心狠手辣,心思恶毒,无父子、兄弟之情,动手谋害朕与朕之子,手段恶劣,为朕所不能容忍。
今,朕深思已久,下此决定,废除胤祯的爵位,剔除出皇家玉蝶,自此贬为废人,终身圈禁于养蜂夹道。
其母德常在,教子不利,纵子行恶,人品不端,今赐白绫三尺,毒酒一杯。
朕之决议,不容反驳,求情者当同罪。”
不顾下方胤祯的行为,李德全继续念着第四封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之嫡孙,爱新觉罗弘晔,其嫡福晋,品行有失,至其后院,子嗣艰难,今废其嫡福晋之位,将为侧福晋。
令,朕亲自指婚钮钴禄氏兰溪为朕之嫡孙,爱新觉罗弘晔之嫡福晋,择日完婚。”
当李德全念完圣旨退回原位之后,康熙开口了:“今日这四封圣旨,将是朕在位的最后旨意,今日之后,皇上就是朕之四子——胤禛。”
看到下方的,自己安排的人将胤祯捉住了,康熙微不可查的谈了一口气,看到胤礽饱含担忧的目光,康熙冲着胤礽笑了笑,示意自己没事,让他放心。
就这样,康熙匆忙退位,联想到圣旨上所说的‘十四阿哥对其父、兄动手’,众人也就没有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