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 23 章
南院地处京都最繁华的地带,是距离皇宫最近的一座官员府邸,府中的主人乃是今大周朝权利最盛的摄政王景柯。
十三年前先皇景昊突生怪病而驾崩,弄的举国上下措手不及,四周邻国皆虎视眈眈,为了定国□□抚慰民心,仓促间只能让不满七岁的皇太子景臻继位,因新皇年幼不懂朝事,群臣推议让时常跟在先皇身边,最得他信任的皇叔景柯辅政,太皇太后和太后垂帘听政。
太皇太后因丧子之痛精神不济并不长来听政,其他两位主事者又都是先皇最信任的人,所以起初朝前幕后一直都相安无事,直到一年后因各地税赋问题太后与摄政王政见开始有了裂缝。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人被权利迷了眼,再不是当初那个跟在先皇身后的可怜虫胆小鬼,为了得到那顶峰之座,名正言顺的坐上去,他竟然私下里开始算计还未成年的皇帝。
冬猎是大周朝皇族每隔三年就会举行一次的盛会,为了彰显国力震慑四方,按照祖制皇帝是必须带头参加的。
那一年的冬猎,新帝景臻刚满十岁,太后作为将门之后,骑射功夫自然是她亲授的,因某人的从中作梗那一年的冬猎太后作为帝师并未能伴随他一起参加。
因这个缘故,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都脱离了大家的掌控,所以那一年的冬猎景润一次性失去了三位亲人。
当年若非太皇太后及时出山力挽狂澜镇住四野,恐怕景润这条小命也早成了某人脚下的的一块基石。
那一年景润才五岁,正是少不更事的年纪,却牢牢的记得皇奶奶送他离开京城时说的那些话。
她说我的乖孙,往后你皇爷爷父皇哥哥的江山就由你来守候了,你现在年纪还小还不懂事,分不清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你父皇这一脉又只剩下一个你,为了你的小命奶奶不得已要将你送去你外祖定国公那里,你此去路途艰险,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父皇母后哥哥们的仇,奶奶给你留着,必须由你亲自来报,在此之前奶奶会在京城替你守好这万里江山,你一定要平安的长大,快快的长大。
在北境的这十三年里,景润明里暗里被刺杀的次数数都数不清,直到现在他都回京了,刺杀的人也从来都没少过,甚至比从前更甚。
回想起往昔的种种,父皇与母后以及两位哥哥的样子在景润的记忆里却早已经模糊了,他们甚至甚少出现在他的梦里,这些年来午夜梦回之时常常想起的也不过是他离开京城时皇奶奶对他说的那句话,那句你父皇母后哥哥们的仇必须由你亲自来报。
这些年支撑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正是这句话,每每想起总是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让皇奶奶在权力的漩涡里压力小一些,从十二岁那年开始他就参与了部署绸缪,凡京中有任何不利于皇祖母的风吹草动,他立刻排兵部署先发制人,当然这背后离不开那些拥戴他父皇的人,在此期间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拔掉了那人身后最大的倚仗段家,私下里还派人顺带着捎走了他几个儿子的小命。
如今那位和他一个样却又不一样,他至少还有皇奶奶与外公可以相互扶持,而那位却实实在在的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就连一直以来依仗的外祖段家都被他自己亲自下令给流放了,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景润的算计,也正是这次算计,让他又有了一个不小的收获,放了那么久的饵那条隐藏在暗处的鱼终于上钩了。
回京的这些日子,他放任他的好皇叔一次又一次的搅黄他议政之事,给外人营造出一种假象,让外人以为他是一个不学无术被外祖养废的草包,为的就是要看一看先前下的那只饵究竟还能钓出什么样鱼来。
结果不出意外,这些日子以来,他夜夜都会去明月楼走上一遭,为了争女人还和王政打了一架,为的就是要让别人误会他,还真有耐不住性子的人开始冒头,在他耳边提建议,让他干脆别坐什么皇位接班人,做一个夜夜笙歌什么事都不用操心的闲散王爷岂不是更好更自在。
借着酒劲他问那些假仁假义的狐朋狗友让谁做皇帝比较好,本以为他们会一口推举摄政那位,谁知结果竟于想象中大相径庭。
那些人七嘴八舌推举的那份名单中除了摄政王景柯和父皇的其他几个兄弟以外,居然还出现了一位让他意想不到的人,这个人与他二哥景禹一般大小,不知从何时起坊间就一直有传说,说他是父皇与一位婢女的私生子。
那婢女在长公主府上当差,相传当年父皇带着母后微服出巡,母后当时已经怀有了二哥,孕吐不止半路上又下起了大雨,不得已只得留宿于长公主在京郊的宅子。
那个宅子里有一位名叫高清的婢女与母亲长得有几分神似,留宿期间一直都是她在伺候父皇与母后的起居,待到微服结束父皇母后回京后不久,相传那位婢女就查出了怀有身孕,孩子的父亲是谁那位高清死活不肯说出,结合她怀孕的月份,众人大胆的做出了猜测,谣言最初也是从长公主府中传出的。
景润不得而知,当年父皇与母后在初得知此消息后是何反应,派出去秘密查探的人得回来的消息也与坊间别无二致,口径这么一致若说背后没有人操纵,景润还真不信。
值得一提的是那高清在产下高达后没多久就离奇撒手人寰了,世人都说是母后没有容人之量,不许父皇与其他女人有染,所以才做的手脚,对于这个原因景润是不大相信。
他曾经听外祖父说起过,他说群臣曾经力荐过父皇充盈后宫,都被父皇给拒绝,有人甚至上书弹劾母后,身为一国之后为后不贤不为皇嗣考虑,不劝夫广纳后宫开枝散叶,有失国母气度。
父皇初看到这奏折气的直接火冒三丈,不仅将那位上书的官员给骂个狗血淋头,还当着群臣的面在金銮殿上对着龙椅发誓,除却皇后一人其他女子他皆不要,若有人还有意见,那就请那个人推举一位肯广纳后宫的人,他愿意退位让贤。
见他这样说群臣哪敢再荐,只得去寻找太后,希望她出面说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