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贵客

小婉的花轿是上午被迎进门的,后由刘超负责将她们安置在了后院一个清净雅致的地方休息,等待着晚上的婚礼仪式。

她从柳翠口中了解到了捐款修堤事宜,对段景毅恶感终于减少了一些,看来他并不像表面那般冷漠无情,至少骨子里还算是一个能为民着想的好官,这种人如果得了天下对百姓来说倒不失为一件幸事。

丰县因为守着富饶的凤凰山,虽然时局动乱,但百姓依然能安居乐业,只是沣河的溃烂堤坝让百姓苦不堪言。

如果段景毅能把这件大事解决了,实在是为丰县做了一件大好事。

但修堤坝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单凭这些捐款恐怕远远不够。

傍晚时分,举行完婚礼仪式后,小婉在柳翠和曼娘的搀扶下进了洞房。

曼娘把柳翠支走,特意向小婉详细讲了男女床笫之事,说完又不无担心道:“公子乃行军打仗之人,身强力壮,而小姐娇小柔弱,怕是要受些罪了,但愿将军行事不要太急,能给小姐留有缓冲余地。”

小婉面色绯红,低头不语,心里却惴惴不安,依她对段景毅的了解,此人似乎并非那种怜香惜玉之人,嫁给他有苦头吃了。

婚礼仪式完后,段景毅没有急着去洞房,而是来到了距新房几十米远处的书房。

送礼的人络绎不绝,穆键忙乎了一天后终于消停了一些,但他并不敢放松,依然带着两个差人守在门口,以防有坏人浑水摸鱼进来。

这时突然听闻清脆有力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听声音就知是一匹难得的良驹,拥有此马的人定非寻常之辈。

穆键忙站起身,右手警惕的握紧了腰间的短刀,身后的两位差人也都急忙做好了准备。

很快三匹高头大马进入了视线,中间一位骑着枣红色良驹的男子,身形高大魁梧,天庭饱满,眉毛上挑,气势不俗,左右两旁是他的侍卫,各自威风凛凛。

他们身后紧跟着一辆四轮运货马车,车上的货物用牛皮苫布盖着,看不清是什么东西。

其中一位侍卫跳下马,走到穆键身边道:“快去禀告段将军,襄平王前来道贺。”

听说是襄平王来了,穆键哪敢迟疑,忙小跑着去禀告了段景毅。

此时段景毅已经脱掉新郎服,换了一身便装坐在书桌后面看书,听闻穆键的禀告,忙让他取来一件长衫给自己披上,然后快步去了门外。

他见襄平王依然坐于马上,忙上前双手作揖道:“段景毅拜见襄平王。”

襄平王手拽马缰,哈哈大笑道:“段将军客气了,我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如果打扰了将军的洞房好事,还请不要见怪。”

段景毅道:“襄平王说哪里话,您不远千里来参加在下的婚礼,在下已是感激不尽,王爷快快里面请。”

襄平王不再多话,翻身下马,把马缰交给侍卫,转身随段景毅进了院子。

两人来到书房,又寒暄了一番,落座,襄平王笑道:“我在京城时听到了静阳府的招婿事件,听说连太后都在忙着帮燕宁郡主张罗如意人选,段将军有幸入得静阳王的法眼,不成想这么急着就成婚了,你这样做岂不寒了静阳王的心?”

襄平王和静阳王关系不睦在朝堂上已是公开的秘密,双方没少在暗中诋毁对方。

段景毅作为镇北将军,虽羽翼未丰,但已有隐隐崛起之势,各路王爷拉拢之意渐渐显露。

静阳王如此,襄平王更是如此,但段景毅已经拿定了主意,不与任何一方势力结盟。

静阳王刚开始提出让段景毅入赘静阳府,被段景毅严词拒绝,后又提出不入赘也可,愿意让燕宁郡主嫁到段家,像寻常女子那般相夫教子,服侍公婆,态度极为真诚。

段景毅仍然不喜,但不好做的太绝情,这才用和叶家的这门亲事做了挡箭牌。

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娶了燕宁郡主,就表示和静阳王做了同盟,势必会成为襄平王这些敌对派的眼中钉,在他羽翼未丰之时便树敌太多实为大忌。

对于今日襄平王拿此事来调侃,段景毅并不觉意外,他并不想偏向任何一方,只是努力拿捏着其中的分寸。

“襄平王言重了,这门婚事是家父生前定下的,是在下和燕宁郡主没有缘分。”

襄平王笑笑,不再纠结此类话题,又道:“段将军为朝廷守住了东北的大门,朝廷对你褒奖有加,以后恐会担当更大的重任。”

段景毅道:“作为臣子享受朝廷俸禄,为皇帝分忧是应该的,如皇上有用得着臣子的地方那是景毅的荣幸,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襄平王点头道:“段将军果然深明大义,令本王佩服。”

沉默片刻后又道:“在本王看来,将军不是外人,所以有几句心窝子话想对将军讲,如果有不到之处还望海涵。”

段景毅道:“襄平王这样说是折煞在下了,王爷,有话请讲。”

襄平王顿了顿道:“段将军和辽阳王同处东北,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早晚会有一战,将军可做好了准备。”

老辽阳王名字叫谢安博,和襄平王素来交好,但不幸的是两年前病逝,后由他儿子谢涛继任王位。

谢涛年方二十有五,比段景毅大五岁,少年得志,性格狂傲,对同处北方的段景毅深怀敌意,暗中屡有进犯。

自从谢涛成为新的辽阳王后,襄平王和辽阳府的关系就疏远了很多,一是谢涛不太主动,二是襄平王觉得谢涛处事太过狂妄,现已引起皇帝注意,如再多来往,恐被他惹祸上身。

这次回京面圣,他为求自保,先下手为强,暗中向武阳帝参了谢涛一本,说他有谋反之意,望皇帝防之。

皇帝本来只是猜测,现听他这样说,心里便坐实了此事,顿时大怒。

现今诸侯全都各自为政,心猿意马,皇帝在东北能依仗的也就只有段景毅了。

所以襄平王料定在不久的将来皇帝必会招段景毅回京商议此事,让他找个机会拿下谢涛,以儆效尤。

不过襄平王并不认为段景毅有能力对付谢涛。

他虽然少年英武,手下拥有十万精兵,但和谢涛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

谢涛的军队至少是段景毅的一倍之多,而且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段景毅和他交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段景毅也不是绝对无取胜可能,他当年以少胜多的壮举悠然在耳。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襄平王的目的是想看到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统帅打起来,他在旁摇旗呐喊,等双方元气大伤时,他再向皇帝请命收拾残局,成为得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