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筹谋入宫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七月二十八日,李世民最爱重的长孙皇后去世。
消息传到并州,杨氏仿佛看见了重振家业的希望,依照历朝历代的情形,皇后殡天不久之后便是皇帝召选天下美人充实**之际。
杨氏看着武珝日渐丰满的身体和令人不能忽视的美貌,大女儿武瑶已经出嫁了,二女儿也终归要嫁人,既然总是嫁人,倒不如嫁给当今圣上。如今母女几人寄人篱下,处处忍受武家兄弟的欺凌,武珝入宫至少能搏一搏,家族命运太需要改变。她始终记得武珝五岁那年袁天罡在利州的预言,她不求珝儿真如预言所讲为天下之主,只希望她能改变自己的现状,振兴武氏家族。
仔细想来,武珝年少而聪慧,自幼跟随父亲见识颇深,又深得自己教诲,是个果敢而具有智谋的女子。她远远地望着在屋外陪武玪玩耍的武珝,叫道:“珝儿!”
听得母亲的叫喊,武珝嘱咐了武玪几句话,旋即迅速进屋,她已经十四岁了,浑身散发着少女的曼妙气息,青春而妩媚,连杨氏也想多看几眼。
武珝看着母亲郑重其事的样子,猜着母亲有事要说,因而不敢怠慢。
屋内静悄悄的,只有二人的气息在空气中流转,杨氏望着美丽的女儿,郑重其事道:“我刚听得消息,皇后去世,陛下一直敬爱皇后,悲痛有加。”她起身走到武珝身边,在她耳旁说道:“此时正是**充实人才之际。”
聪明伶俐的武珝马上明白了母亲的意思,“母亲是要送我进宫侍奉皇上?”
杨氏不置可否:“如今我们母女受人欺凌,家业衰落,我只是刚动了这个念头,关键还得看你自己是否愿意。”
入宫,这在年少的武珝心中从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她随母亲看过一些文史书籍,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可偏偏自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并州小地,难道我甘心一辈子生活在这里吗?不,我不情愿。她想起父亲曾给她讲过皇帝还是秦王那会儿的故事,皇帝是一个英武而具有才智的男人,嫁给他未尝不如嫁给世间的凡夫俗子。想及此,她问母亲道:“即便女儿想去,难道那宫廷便是人想进就能进的吗?”
杨氏道:“我们杨氏一族有几个姑娘如今正是皇上的妃嫔,倘若你真愿意去,我可以与她们打声招呼安排你入宫。”她的眼睛垂了下来,“我这儿还有些积蓄,四下打点一番,想必安排你入宫问题不大。”
“让母亲操心了。”武珝望着杨氏微笑却略显忧愁的脸,渐渐低头陷入了沉思,好一会儿,她抬头道:“父亲去世后,我们母女的生活便如天堂掉入了地狱,如今有这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也不妨试他一试。”
杨氏本抱着希望不大的态度询问武珝,如今她竟同意,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她却十分犹豫,不知将女儿送入宫中是对是错。她爱看历史,并非不知道一入**深似海,大部分女人都是寂寥一生。可是既然女儿愿意,顾此而失彼,杨氏只好全力张罗。
当时皇帝李世民的燕贤妃的母亲杨氏是是杨雄的女儿,与武珝的母亲杨氏为堂姐妹,因而燕贤妃算得上是武珝的表姐。有着这一层关系,当燕贤妃听母亲说起这位表妹年少丧父,又遭兄长欺凌的遭遇时,她很是同情。再加上如今正是皇帝想充实**人才之际,她当即表示会想办法帮助表妹进宫。
自此,燕贤妃便常常在**宣扬起武珝的美貌。一日,**四妃韦贵妃,杨淑妃,阴德妃,燕贤妃率领众多佳丽踏春赏花。在春日温熏阳光的照佛下,每个人的心情都较为悠闲。
韦贵妃停在一株牡丹花下,笑道:“宫廷的花种类虽多,却不及尚未进宫时我曾看到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
杨淑妃道:“皇上宠爱韦姐姐,韦姐姐喜欢什么花,告诉皇上让人送进宫不就好了。”
韦贵妃听得杨淑妃说皇上宠爱她,不由眉开眼笑,“皇上力行节俭,我又岂能为了自己的个人所好劳民伤财呢,再说了,宫外的花即使到了宫中看花的心情也不似在宫外了。”她慵懒的说道,声音清脆好听,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妩媚而高贵的气质。
杨淑妃笑道:“韦姐姐如此善解人意,难怪皇上如此喜欢韦姐姐。”
阴德妃道:“宫廷的花看久了连咱们都生厌,更何况皇上呢。”
韦贵妃听出阴德妃话中暗指皇上厌倦**嫔妃们,虽略有不悦却也觉得在理。道:“文徳皇后走了也有大半年了,皇上的心情总不见好,咱们几个已生儿育女,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服侍他,宫里是该添新人了。”
燕贤妃知此时是个好机会,道:“我听说已逝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貌美如花,才十四岁已经长得明艳动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间尤物,若把她召入宫中,想必皇上心情也便好些了。”
韦贵妃略有不悦,仍是笑道:“哦?有那么美吗?”
燕贤妃只作没有察觉到韦贵妃的不悦,回答道:“她老家原在山西并州,我有几个亲戚去过那里,个个都说美貌无双呢。”
杨淑妃道:“原来是并州小户。”
燕贤妃道:“她的父亲是大唐开国功臣之一,很受先帝信任呢。”
阴德妃道:“听燕妹妹如此说,我倒是很想见见这位美人呢。”
杨淑妃道:“皇上爱才,**妃嫔不能只有美色,更需才德兼备才行。”杨淑妃看看其余几人,接着说道:“我听说湖州徐氏有一女儿,名为徐惠,是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氏孙女,五个月大开始说话,四岁就熟读《论语》、《毛诗》,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女。”
韦贵妃道:“是了,皇上选妃嫔不能只看美色,出身、才气才是更重要的。若是一个商人之女贸然入宫,咱们却得和她姐妹相称,不是委屈了各位妹妹吗?”
正说着,远远传来一个男人洪亮的声音:“你们聊什么呢,这么起劲儿。”说话间,他已走到四妃跟前。四妃及众佳丽忙福身道:“参见皇上。”慌忙儿不失仪态,李世民看了很是喜欢。朝韦贵妃问道:“聊什么呢?也说给朕听听。”
韦贵妃嫣然一笑,妩媚道:“我们姐妹四个正聊着**需要添人了,德妃和贤妃妹妹相中一个美貌的,我和淑妃妹妹则更看重一个有才华的。”
李世民望了一眼其余三妃,三人各自颔首以示回礼。道:“朕有你们几个已经够了,哪里还需要什么美女才女。”
韦贵妃道:“皇上春秋正盛,我们几个又已生儿育女,岂能霸占着皇上不让您亲近旁人呢。”
李世民暗赞韦贵妃贤惠,道:“那好,你们便说说看,这两个女孩怎样一个有才一个有貌来着?”
韦贵妃道:“那个有才的,是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氏孙女,四岁便通《论语》、《毛诗》,那个有貌的,是山西并州人。”
燕贤妃补充道:“她的父亲是前任荆州都督武士彟,母亲是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也是自幼聪明伶俐。”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武士彟…便是那个听说先帝驾崩一病不起的三品大员?”
燕贤妃笑道:“正是。”
李世民道:“此人忠节可表,朕印象深刻。”
燕贤妃又道:“武大人去世后这个女孩只得跟着母亲回山西并州老家,家中兄长众多,日子过的很是清苦呢。”
李世民微微点头。
杨淑妃道:“我听说徐家那女儿八岁时试着拟《离骚》作诗,写出了’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这般壮丽的诗句。”
李世民听了,不由重复品读道:“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继而不停赞叹道:“好诗,好诗!淑妃,这个女孩你想办法将她招进宫来。”又看了一眼燕贤妃,“并州武家的女儿也一并招入。”
“是,皇上。”四妃行礼答道。
待李世民走后,四妃起身,韦贵妃道:“淑妃妹妹真是有才华,竟能将那拟《离骚》诗背下来。”
杨淑妃谦逊道:“韦姐姐过奖了,只妹觉得那诗写的好,反复诵读,便能背出几句而已。”
“哼…”韦贵妃并不理杨淑妃的说辞,扬长而去。众人也觉得好没意思,一个个便也散了。
半个月后,杨氏和武珝接到长安来的圣旨,“惟前荆州都督武士彟之次女训有义方,婉顺为质,柔明表行。宜升**,备兹内职,是用命尔为才人。往,钦哉!”
“谢皇上隆恩。”杨氏、武珝和武家兄弟跪着接了圣旨。
杨氏本是十分期望女儿能进得宫中,如今梦想成真,她却忧虑不已,皇宫深墙,不知道迎接女儿的将会是什么命运,而这一切,全都是自己一个振兴家业的念头造成的,只是如今宣旨的太监在此,杨氏也只得强颜欢笑,一再谢圣恩。
“武才人,请起吧。”宣旨太监用那细长而略带沙哑的声音请道。
杨氏边起身边问道:“不知公公如何称呼?”
“夫人叫我王公公便是。”那太监恭敬的笑道。
杨氏从头上抽出一支金钗,交给王公公,道:“我家女儿进宫后还希望公公多为照抚啊!”
王公公道:“不敢当不敢当。”杨氏已将金钗塞入他的手中。
王公公又道:“夫人还是早些为才人准备准备行头,咱们即日启程。”
安顿好了王公公,一行人往屋内走去。武元庆武元爽没有料及这个妹妹有朝一日竟然成了皇上的才人,跟在杨氏和武珝身后说道:“妹妹,以前我们对你多有得罪,还希望你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要和我们计较啊!”两个人一言两语,如求饶般。杨氏礼貌的笑着搀扶武珝进入屋内,武珝则并不理他们。
杨氏和武珝进得屋内,径直关上了门,武元庆和武元爽碰了一鼻子灰,不由恼羞成怒,武元爽冲着屋内喊道:“不过是去做皇上的五品才人,还真把自己当娘娘了。说不定要老死宫中呢。”
杨氏在屋里听得武元爽的喊话,心中的担忧与自责再也掩藏不了,老死宫中的命运,正是她最担心的,可惜如今圣旨已到,后悔也来不及了,不知觉她的眼睛已经湿润,流出泪水。
看见母亲这个样子,武珝不由吃了一惊,忙问:“母亲,你怎么了,怎么哭了?”难道是为刚才武元爽的话恼了?武珝猜至此,安慰道:“母亲,他们见不得我好,说几句丧气话罢了,何必听进心里。”
杨氏哽咽道:“此去进宫,不知是祸是福。千万记得不要随意得罪他人,要记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啊!”
被母亲哭的伤感,武珝流着泪道:“女儿知道了。”
杨氏叹了一口气,又道:“不管怎么说,刚进宫能封个才人,那也是好的。”
及至临上车的时候,杨氏仍是泪眼婆娑。武珝回眸一笑道:“母亲不要担心,你怎么知道见天子一定是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