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第 109 章(捉虫)
得到了郑玄的承诺,凌寒回去以后开始筹办开书院事宜。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何给世家一个台阶下、如何宣传使得百姓愿意?将孩子送入书院、学生们的读物应该是些什么……都不简单。
凌寒花了三天的时间来准备。
为了尽可能地使世家平静地接受书院这一机构,除了将郑玄任命为扬州各大书院的总院长,也就是祭酒以外?。
凌寒决定在书院中,开设一个类似后世精英班的存在,并?确保每郡都有一个精英班。
世家子弟可以凭身份就读精英班,普通人也可以凭成绩升入。
凌寒将做出承诺:自己会定期前往各郡的精英班进行授课。
除了他?以外?,如赵云等高级将领,也有可能教?授精英班子弟君子六艺中的射御之术。
这显然?是个无比浩大的工程量。
扬州共有七个郡,需要开设七个精英班。
即使每个含有精英班的书院,尽可能地靠近扬州中部,路途依然?十分遥远。
但凌寒仍然?铁了心要做。
因为开设精英班的好处是巨大的。
首先,这是一个缓和矛盾的台阶。它?能让世家感?觉到,世家仍然?与?普通百姓有着?本质的不同。
其次,它?有利于打破圈层的限制。普通学生通过考试升入精英班,更有可能与?世家子弟成为朋友,世家的圈子就不再局限于血统。
能够突出重围的贫寒子弟,天然?会愿意?维护贫寒子弟的利益。并?且,从小就结识了他?们的世家子弟,也更有可能意?识到:士人与?平民,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而如何宣传,使得百姓们愿意?将孩子送入书院读书。
首先,凌寒会亲自在各地进行宣讲,阐述读书的意?义。
其次,他?决定借鉴后世的办法,铺天盖地在墙面上?写各种警句。
比如“读书使人富裕”、“读书是做官的最?好途径”等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书院中会免费为学生提供住宿与?伙食。
这个成本着?实不小,只入不出是不行的。
修建书院的选址,要确保附近的土地全?部归官府控制。
宿舍分为普通宿舍,高等宿舍,特等宿舍。普通宿舍免费居住;高等宿舍则要花费不少的银钱,基本供给富农;特等宿舍则需要耗费大量银钱,可以说是专供给世家子弟。
伙食也是一样。
如此,或许有希望达到收支平衡。若是不够,剩下的再由官府贴补。
至于学习内容,大半自然?还得是传统的四书五经。
除此以外?,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士人的思想也是极其重要的。
当初处死?全?柔时,凌寒便想到了一条保障人权的主意?。
在名义上?,他?绝口不提百姓与?士人是平等的关系,人人平等的言论太过离经叛道。
甚至,如果再有像全?柔这样的人质问他?,他?还会坚决地否定这一点。
但是,在实际中,凌寒会大力发?扬荀子的民如水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要在书院中专门?开设一堂课,其九字要义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果连凌寒本人都不能例外?,那么某个士人,纵然?是天底下最?为强盛的世家中的子弟,又凭什么能够免罪呢?
这句话来源于史记,类似的言论士人们都听过,帝王们也都听过。
但它?却从来没有被落实过,也不可能被真正落实。
如今,凌寒便要落实这一点。
其核心思想,仍然?打着?封建□□的旗号:荀子云,民如水。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就必须保证百姓们的权益,让他?们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秦朝残暴不仁,才有陈胜吴广起义之祸,大秦帝国瞬间瓦解。反观当下的扬州,百姓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愿意?勤奋耕耘,官府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民富而朝廷富,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无论秦朝覆灭还是扬州此刻的繁荣,当然?不仅仅这么简单。
但凌寒会着?重强调这一点,以突出善待百姓的重要性。
而其结论便是:真正想要维护一个王朝的统治,那么这个王朝上?至君王,下至大小官员,都要尽力尽力维护百姓的权益。肆意?欺压百姓的行为,便等同于是在背叛朝廷,想要覆灭朝廷。这便是犯下了类同谋逆的大罪!
当然?,如果真的有哪个世家大族子弟犯下这种罪行,凌寒也不可能真的将其直接处死?,更不可能株连。
比如陆氏,陆氏一族当前手握话语权的乃是庐江郡守陆康,他?不但在扬州极有名望,此前还曾主动向凌寒献出庐江郡,功劳巨大,陆氏子弟陆逊将来也必定会成为朝廷栋梁。
在封建时代,凌寒没办法因为一名百姓的生死?,就与?这样的世家交恶。
但是,陆氏一族如果想要保下那个犯了罪行的人,就必须为此付出巨额的银钱。
如此一来,他?们不至于因此怀恨,其他?世家也会心有余悸,轻易不敢作孽。
当一切细节确定好之后,凌寒正式对外?放出消息。
与?此同时,他?传令各郡郡守,命他?们接到信件之后,立即开始按照要求修建书院。
吴郡。
郡守盛宪对着?手头上?的几份竹简,有些发?懵。
一份来自长沙王殿下,是命令;一份来自手下,是消息;一份来自郑玄,是书信。
长沙王殿下命令自己在吴郡的各县建立书院,还必须要成立一个“精英班”。
手下传来的消息是,殿下已任命大儒郑玄为书院祭酒,统管扬州所有的书院,避世多年?的郑玄欣然?领受了这一任命。
至于郑玄,是师徒间的密信。
——鲜有人知?,吴郡郡守盛宪曾经就读于大儒郑玄的门?下。
在信中,老师希望他?能够支持长沙王。
不仅仅是遵从殿下的命令,而是真正将书院一事放到心上?。
盛宪默默道:“殿下如此要求,老师如此请求,我除了全?力地去做好它?,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相似的场景,在扬州多地上?演。
庐江,陆氏府邸。
陆康拿着?两?封竹简,将自己的两?个孙子,陆尚与?陆逊叫到跟前。
长孙陆尚早已过了加冠之龄,平日跟随陆康做事;从孙陆逊尚且年?少,堪堪十五岁,却十分聪颖。
陆康吩咐道:“你们二人,仔细瞧瞧这两?份竹简。”
二人接过竹简,分别查看。
惊讶过后,他?们很快明白了祖父的意?思,祖父这是在考校他?们。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
陆康问道:“这书院一事,日后会如何发?展。你们各自给出结果,说明理由。”
他?看向陆尚道:“你先来。”
陆尚恭敬道:“孙儿以为,殿下初心虽好,此事却不可成。”
陆康看着?他?,等待下文。
陆尚于是继续道:“祖父对大汉的忠心,天地可鉴,自不会反对殿下。可扬州众多世家,必定有许多人不愿看着?殿下如此作为。先前因土地一事,已致使某些世家不满,此举更甚一步。书院若开,只怕会令他?们顾虑不已,以至心生叛意?。”
“扬州一片反对之声,殿下自会收回成命。”
陆康微微颔首,并?没有做出评论。
他?看向另一位孙子:“你呢?你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陆逊道:“祖父,孙儿以为,书院一事,殿下极有可能获得成功。”
“哦?”陆康问道:“这是为何?”
“长沙王殿下身份尊贵,无论在军中、士人、民间,都有着?难以想象的威信。堂兄说得不错,的确有世家因土地一事对殿下有所不满,然?而,却并?未有人因此生出事端,他?们甚至连表面上?的一丝一毫的反对都不敢显露。
“这是因为,即使是心中不满的世家,他?们也同样深信一点:以殿下的英明神武,日后必将恢复汉室。世家若是联合起来,或许能逼迫殿下让步,但忠心如祖父的士人并?不在少数。此种情形之下,反抗无异于自寻死?路。”
“殿下唯一能令世家挑剔之处,在于有违礼制。若有人想阻止殿下开设书院,也唯有使用此种名头。然?而,本应最?遵循传统与?礼制的郑玄,却决定出任书院祭酒一职。显然?在这件事上?,郑老先生表达了对殿下的全?力支持。”
“殿下依照圣人的言论,修建读书之场所,并?得到大儒的鼎立相助。既然?如此,世家又还能拿出什么名头来反对此事呢?”
陆康听了忍不住地点头。
陆逊虽然?聪慧,可今日这番分析,着?实让人感?到非同寻常。
便是自己,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这些。
他?不由夸赞道:“甚好。如此短的时间内,你便能想到这些,实是不简单哪!”
陆逊却是不好意?思地笑笑。
“数日前,孙儿曾以有教?无类问询老师。老师的解释,孙儿无法认同,故这些日子以来时常思索。”
“孙儿左思右想,单以扬州此刻的光景,若欲达成孔圣人所言,需殿下与?老师合力方有可能做到。未料到,殿下当真这样做了,还说服了老师。”
陆康闻言问道:“有教?无类?郑老先生当日是如何说的?”
陆逊于是将那日情景完整地叙说了一遍。
陆康了然?地点点头。
陆逊聪慧,却到底年?少,并?未沾染太多利益之争。
陆康作为陆氏族长,自是瞬间明白了郑玄当日为何会对孙儿那般解释。
他?又望了望手头上?那封郑玄发?来的书信。
想来,除了各郡郡守以外?,扬州还会有不少士人都收到了郑玄的书信。
陆康不由感?慨道:“便连郑玄这等早已避世之人,也深深折服于殿下,不惜做到如此地步。”
“殿下中兴大汉,甚至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汉。这件事还会有什么疑问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1223:50:31~2021-06-1323:33: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凌冬已至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啊~~、流芳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