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 114 章
简秋见状两眼一黑,差点没直接晕过去。
一切都往他预想的最坏的方向发展,三?日前自?己遇见的,确确实实就是赵子龙将军。
而且这还意味着?,当日长沙王殿下也很可能在那附近。
这可怎么办!
他懵懵懂懂地?跟随众人落座,满脑子都是当日那名游商说的某句话。
“小公子如此作为,若是传到?了殿下的耳朵里,只怕会连累您的父亲。”
简秋低垂着?头,生怕被人注意到?自?己。
殿下温润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说的都是他从没听说过的东西。
一直默默听着?,不知过了有多久。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殿下已经决定要处置自?己,那自?己这么下去,岂不是在等死。
或许应该主动做些?什么,搏一个生机。
想到?这些?,简秋暗自?握拳。
他抬起头,全神贯注地?倾听殿下所?说的话,头脑更是前所?未有地?活跃着?。
他希望能够做点什么,若是能得?到?殿下的赏识,或许就不会被问罪了。
凌寒很快注意到?了简秋。
放眼整个课堂,世家子弟鲜少有人敢昂首直视着?自?己。
而接收到?自?己的目光,还有勇气与自?己维持对视长达数秒的人,更是只有那么一个,实在醒目得?很。
不过,凌寒并没有认出简秋。
那天他与简秋隔了一段距离,且注意力都被迎龙潮吸了去,又哪里会留意到?那位少年的长相呢?
即使认出来了,凌寒也不会对他怎么样。
毕竟按师兄的说法,对方只是有些?顽劣,并没有造成什么实际的恶果。
很快,一个话题结束了。
凌寒看着?下方道:“诸位可有什么疑问吗?”
“课堂之上,只有先生与学生,没有其他的关?系。你们不必担忧什么,有什么不解的,不认同的,皆可提出来,我们一道讨论便可。”
众学生闻言面面相觑。
显然?,并没有人因?为受到?这样的鼓励,就有勇气站起来。
凌寒静候了片刻,终于有一名少年起身?。
正是他先前所?注意到?的那一位。
简秋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的。
他提问道:“殿……先生,学生简秋,有一事不解,特向先生请教?。”
凌寒闻言微扬眉毛。
简秋这个名字……原来这名学生就是师兄口中的顽劣少年。
在庐江的时候,问答环节是陆逊起的头。
而在九江,等了许久,鼓励的话说了一箩筐,总算才有人敢站出来。
凌寒淡淡一笑,心里大概明白,为什么对方会如此饱含勇气了。
他做了个动作,示意对方可以?开始询问。
简秋微微抱拳俯身?:“先生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为了安稳民心,进?而维护朝廷的统治。学生深以?为然?。”
随后又道:“却疑惑于另一点,便是先生所?说的过失致死。”
“此令通行?,万一有心怀不轨之徒以?重金收买贫民,令他们自?戕,只为陷害同僚,又当怎么办?”
“用微小的代价就可使得?有能之人为此降职,这于朝廷而言,不是一种损失吗?”
凌寒微微颔首。
他道:“你所?说的又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君王治世,是当用人以?才还是用人以?贤。”
学生们听到?这句话皆有些?震惊。
“君王治世”这样的字眼,竟会从长沙王殿下口中直接说出来。
看来,殿下今日是全然?放下了尊贵的身?份,决心要以?一名师者的身?份同他们讲话了。
于是震惊之余,他们又觉得?,今日稍稍放肆一些?似乎是可以?的。
对凌寒而言,他本身?是更加认同用人以?才的,尤其在三?国这样的乱世。
可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传统的帝王。
有才而无德,重用这样的人,会对自?己的改革造成很大的阻碍。
所?以?,在使用人才这一方面,他不能忽视对方的品德。
大奸大恶,全无怜悯之心的人,再有能耐也要避免重用。
凌寒看着?简秋道:“关?于如何?用人,这并非今日探讨的重点。不过你方才的问题,倒是很好回答。”
“所?谓过失致死,总也要有过失在先。为官者只要守持清正,待民为善,就不会被奸逆之辈用此计所?构陷。”
简秋愣怔片刻,又追问道:“难道士人不该享有高出普通小民的好处吗?”
话音刚落,他自?己先红了脸。
当日他观潮抢位置的时候,对那位游商说过类似的话,以?表示自?己没有过错。
此时此刻,与其说是提出这样的疑惑。
倒不如说,他是借此在向殿下,为自?己那天的所?作所?为进?行?辩解。
尽管凌寒从赵云那里听了事情?经过,可他并不知道简秋当日说出这种话。
在凌寒听来,简秋的这一问,与全柔临死前的质问并没有本质区别。
——难道在殿下眼里,我们这些?读书人,与田地?里那些?只懂得?耕种的农夫,竟是一样的么?
于是凌寒坚定地?回答他:“读书人与普通百姓自?然?是不同的。”
凌寒凝望着?底下的少年们。
他们识了字,学了诗,读了儒家经典,却还没有被时代的墨料完全浸染。
如简秋,他当日虽在人群中神气十足,却还不至于漠视生命,轻视百姓如蝼蚁。
若是放任下去,很难说这群少年最终会成长为什么模样。
要是有了正确的引导,他们或许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而这,正是自?己站在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凌寒道:“士人自?小学习圣贤的言论,入仕以?后,也为朝廷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是故,士人及其子裔,理当过上比之寻常小民更好的生活。”
简秋闻言愣了愣。
如果按殿下说的,自?己那日不就没有理由被问罪了吗?
可想想赵将军——赵将军多次护卫了殿下,在战场上也立下了无数战功。
这样的滔天之功,莫说是过失致死一个农民,就算是故意杀害了一些?人,也不应该被惩治才是。
凌寒却是话锋一转:“然?而,士人所?享有的好处,所?具有的权力,必须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他们立下功劳,故可享好处;若是犯下过失,则同样要受到?惩治。”
“功与过,不可一概而论。如若士人皆因?有功而自?傲,视百姓如敝履,朝廷必会亡于此。”
简秋迷惑地?眨了眨眼。
功与过不可一概而论?可是自?古以?来,凡是立下巨大功劳的人,只要没有生出叛逆之心,没有让君王感到?威胁,那么就算犯下许多罪过,也是不会面临什么惩罚的。
殿下所?说的话,他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凌寒看着?他们道:“你们一定为赵将军降职之事感到?不解。”
此言一出,学生们的神色顿时变得?更加认真。
他们不敢在明面上讨论这件事,心里却是怎么猜测的都有。这实在太令人惊讶了!
凌寒又道:“赵将军虽然?过失致人死亡,但的确事出有因?。”
“他是我的师兄,多次护我平安,我们二人也并没有任何?嫌隙。”
果然?不是失宠吗?
可是世家子弟们就更加不解了:既然?是事出有因?,又没有失宠,为何?还要被降职呢?
赔偿那名农户的家人多一些?钱财就是了。
“之所?以?如此处置,是因?为本王想借这件事告诉天下人一件事。”
凌寒的声音一改先前的温润,变得?富有气势:“人命极为可贵。凡致人死者,无论有心还是无意,皆要为此付出代价。”
“如若不想给奸逆之辈落下把柄,那便要谨慎行?事,不要让他有可趁之机。”
这番话几乎是在明言:降职赵云,只是一个姿态。只想借此告诉世家,即使功高如赵云,也不能例外。
其实它本身?就会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事情?。因?为这点小事降了职,事后依然?重用,不久后再提拔上去,这简直是摆明了做给别人看的。
可要是凌寒不这么说,等到?许多年以?后,后世或许就会揣测:赵云是不是犯下了某种不便于记录的过错,才会被他用这个名头降了罪。
简秋坐下以?后若有所?思。
他好像有一点明白了。
按照殿下的意思是不是说:那日自?己是可以?命令百姓让出位置的,但是应当言语温和地?同他们讲道理,而不是横冲直撞地?驱赶。
前者自?己占理,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而后者,自?己就会面临很大的危险。无论是哪个平民因?此落水而亡,又或者干脆是某个憎恨父亲的人,趁机用钱财买一位平民自?尽,自?己都会因?此被问罪,甚至连累到?父亲。
可同时,他又产生了另一个疑惑。
这么麻烦,甚至还要给赵将军定罪,到?头来就是为了一个态度问题,有必要吗?
简秋尚且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对保护百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不过他隐隐有所?感觉,殿下此举应当还有别的目的。
不管那么多了,反正以?后态度好一点,让别人挑不出毛病就是了。
在简秋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他心里某些?方面的想法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变化来得?十分?细微,并不真切。与其称它为变化,倒不如说埋下了一颗种子。
若是凌寒在扬州的改革就此停手,这颗种子大概永远都不会迎来发芽的时机。
但凌寒若是一直坚定地?走下去,那么这棵种子,食阳光,饮露水,经风雨,早晚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而有了简秋这么个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很快,又有一名学生也站了起来,询问另一个问题。
凌寒耐心地?为他解答,课堂继续进?行?着?。
在扬州的众多世家子弟当中,简秋并不是第一个埋下种子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6-1723:33:21~2021-06-1823:21: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香锅冒菜肥牛卷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溪10瓶;岁月静好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