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3 章

第三章

待苏厌厌走后,净辉关上门,打开了那个布袋,用手拈起一片花瓣,嗅了嗅,又放了回去。接着拿起信,轻轻将信封粘口处整齐扯开,抽出了三张写满了字的纸。

——

匪存师父:

风寒可好些了?末学心中惦记,怕您为着回我的信忍着不适端坐案前,所以不等您回就又去信一封。

末学有一粗陋之物送于您,一包干花瓣。此干花乃日前于一处人家墙外拾捡的樱花,开在严寒,花期十分短暂,所以它叫初美。那日遇见它,枝头才满,次日再去,已飞逝了大半,心里就爬了惋惜。末学怕来年不易再见,又觉这花香淡而不凡,特拾了一兜带回家,这几日天晴,花瓣很快风干。

匪存师父,此刻怕不是在生我的气吧?末学始终谨记您的教诲,不随意赠人物品,这干花囊做好本是准备放在自己枕边或书桌上细细体会,但每每闻到花香便会惋惜不能和您分享,也就斗胆随信捎去。

末学受匪存师父指引三载有余,收了您数不清的字帖书册画卷,末学却滴水无报,此事一直搁在心头,愧疚难安。您说北翰是个佛教大国,送僧人物品很容易被曲解,这些末学都懂。但是,今日我送这个物品,不是以一位修行女子的身份而为之,是以一位感恩图报的友人而为之。请师父务必收下,因为它代表着末学对师父的感恩感激!

雅物既有,理当随赋一诗。末学想学您赋个一词半诗,却除了想出脑疙瘩外一个字也想不出来,只好将这两天看到的一首诗抄下予您品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末学以为此诗与初美尤为契合,充满禅意,不知师父觉着如何?末学知您最为渊博聪颖,甚是期待您的一番见解,或是您的随感诗作。

您可是要说“汝日渐胆肥,竟诸多要求”?怨不得我,谁让师父的诗词美轮美奂,对末学来说宝藏也不为过,每次念诵细品,都有不同感发。我发誓要学到师父的精髓,哪怕是一丝,也能成为凭安乡亲口口相传的小才女不是。

望师父早日康复,速速长膘。

追鹤敬上

——

苏厌厌在忐忑里过了十几日,终于收到匪存的回信。得知花囊并未退回,苏厌厌高兴地差点要放鞭炮庆祝,拆开信,里面照例薄薄一纸工整的隶书字。

——

追鹤:

吾看汝不只胆肥,还心机颇深。

汝知吾尚在伤寒之中,定会在屋里终日煮茶。花囊搁在炉旁几案,必被水气蒸得满屋透香。

而我修行之地常年荒芜,只一片歪竹,如此花香岂能让我忽视,自是不由拿起赏玩。

如今香染衣襟,挥之不去。白日困顿,每每醒来恍以为春已至。

待幡然醒悟,此花囊已成随身之物,弃不去了。

叹!追鹤小小年纪,如此步步为营,莫非能将兵书倒背如流?

花囊匪存收下,但,万不可再以花囊害人,否则必究。

以下一词,是在受到花囊荼毒之后所书,现赠与你,当受你一物的回礼罢。

《如梦令。春景》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匪存书

——

苏厌厌将匪存的来信看了一遍又一遍,那诗是念了一回又一回,读不明白匪存师父究竟是在夸她还是在骂她。还有这诗,美得叫人心颤,但那句“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就让她颇为担忧了。匪存师父是不是在告诉她,他还是老样子,快瘦成一棵树了?

如此冥思苦想走出天塔寺,忽然,天空传来异样的啼叫声,抬头一看,是两只洁白的云鹤,正盘旋在禅寺上空。它们高亢啼叫,来回扑飞,接着朝山谷深处飞去,所指方向,居然是童秋山勒令她不得接近的歌泉。

苏厌厌呼吸急促,激动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见。因为这鹤乃是父母所养,它们早在九鹤谷消失数年。

对于云鹤,苏厌厌只知很小开始它们就在了。它们通人性,能听从指令给远处的人传送简单的信息,更是苏厌厌幼时唯一的玩伴。

念书后很少再见到它们,后面缀学回到山谷没见过,以为父亲将它们舍弃,苏厌厌因此难过了许久。

而这时它们重新出现,且向她转送信息——爹爹已回,速来歌泉。

苏厌厌皱眉,为何是歌泉?不是被他设阵禁止进出吗?难道他早知自己偷偷破了阵?还有,爹爹用云鹤传讯,说明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回来了。

然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谷有谁会知?他在防谁?

苏厌厌不容多想,飞快朝山下奔去。

夜的峡谷,雪虽停了,厚厚的积雪使山路诡异莫辨,然苏厌厌太熟悉峡谷的弯弯绕绕,很快来到一处隐秘的谷底,一面并未冻结的溪湖。

此湖有一半是高山分流而来的溪水,与此处一热泉眼交汇,长年累月之下,形成这面澄澈如镜,四季微温的湖泊。

湖上方没有树荫遮挡,月光恰好投射下来,将静谧的湖水照得像一块美玉,泛着柔柔蒙蒙的光泽。

那两只寻她的云鹤,此时正傲立于湖畔,用喙彼此整理着羽毛。苏厌厌怕把它们吓跑,忍着激动呆呆看了它们一会儿,才走向旁边石阶上,两间一大一小的矮石屋。

石屋构造普通,如今墙上爬满了青苔野藤,乍一看,还以为是植物缔造出的房子。

这便是苏厌厌出生的地方,在这里度过了七年幸福的时光,那时,她有娘亲,有个好听的名儿——鹤儿,娘亲就是抱着她坐在这个湖畔上,唱一支又一支的小曲儿,或念一首又一首的诗词。

可是,有一天,娘亲不见了,温和的父亲突然变得暴躁易怒,在一次醉酒后,一边砸碎所有东西一边告诉她,娘亲不要他们了,去过逍遥快活的日子了,并且宣布,从此以后她不再叫童鹤,而叫苏厌厌。

年幼的时候她不懂这个名字的含义,总想知道为何爹爹要给她改名,待她读书认字了,她又开始逃避关于这个名字的任何问题,甚至不愿让任何人得知,能不用上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绝不会用上。

爹爹太恨关于娘亲的一切,带着她搬离歌泉不够,还设阵法让歌泉成为一个无人能进入的秘境。

爹爹开始与东瀛武桑人频繁来往,还请武桑人教苏厌厌武桑文化,于是小苏厌厌很早就学会了东瀛语,便不免听到一些关于童秋山的坏话,暗讽他不惜抛弃妻女,去给一个叫千代子的武桑公主做牛做马。早熟的苏厌厌这才意识到,娘亲当年离开很可能是被迫的。

为了查出娘亲离家的真相,也为了逃离这些莫名厌恶的武桑人,九岁的苏厌厌决意去乡塾念书。

得知苏厌厌要扮成男儿念书,与女儿不亲近的童秋山也没太吃惊,告之不会陪她住在镇里,要念书就得一个人生活。

苏厌厌想了一下便答应了。

说也幸运,来到镇里第一日,苏厌厌便找着住处,是一位老无所依的老妇宅子旁的柴房。老妇喜欢这实诚胆大的孩子,租金收得很少,这无疑是遇上贵人。

然她的好运也就到此了,童秋山给够一个月的用度后便回了山谷,一点帮她打点的意思都没有。

小厌厌也不恼,把凭安里堆放垃圾的地方细细翻了几日,用木板拼出了一张小床,拆了几件旧袄子,抽出里面的棉絮薄薄铺在木板上,再盖一张用旧衣缝补而成的床单,被子则直接从山谷家里搬来,如此,舒服的床便有了。

除此,她还寻到一张腿脚不平但有漂亮雕花的桌子,以及一个打开里面有面碎了一角的圆镜子的矮箱,可放置衣物,整理仪态,盖上又能做凳子,着实妙得很。

放下这些家具后只剩一条窄道走路,烧饭洗漱如厕便只能在外。她找来石砖,靠墙乱砌成一个简陋的火灶,再买来锅碗,倒也能做一顿小饭,可每当有雨都得饿肚子。

搬来镇上后,父亲意料之中的极少看望她,而她生性少言自立,乡塾里的同学都不待见她,只有孤独无助与她如影随形。难受得想哭了,便跑到街上溜达,久而久之,小商小贩都会善待这个独居的可怜娃。而苏厌厌终究念了书的,遇谁都笑脸温言,谦逊有礼,如此少年,谁能不待见?

一日夫子和她说,书肆乃世间最能消遣又长见识的地方,她依言一试,自此落入浩瀚书海再也无法自拔。

时光飞逝,读乡塾的四年,苏厌厌学业成果受到书院认可,难得的是她的字,逢人皆叹巧夺天工,赏心悦目,几位夫子都十分中意她,欲收她为书院内部书童,悉心栽培助她高中状元。

然而上天并不眷顾苏厌厌,童秋山不知遇到了什么事,性情大变,断绝了与武桑人的往来,日日酗酒昏睡,积蓄很快用尽,苏厌厌无奈缀学,搬回山谷照料童秋山,日里还得去码头给人搬东西赚钱。

净辉得知她的艰苦后,请她替寺里抄送给香客的经文,还介绍了一份书肆抄书的活儿,收入不高,却不是粗重活儿,最重要是能接触最心爱的书册,并且在这段时间,破解了歌泉的阵法。

果然,苏岳眉用物俱在,留了许多关于医术药理的书籍,还有一些抄录的诗词歌赋,这对苏厌厌来说如获珍宝,对娘亲模糊的形象有了大概的认知,也因此激发了对诗词的热爱。

然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调查进展陷入了死巷,直到,那名武桑公主的弟弟——野宫羽次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