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昨日谢彦揍那群书生的时候,明晃晃一副只为个人恩怨的模样, 那些书生也是这么以为的, 自然不知道谢彦是有准备的。
昨天那些书生念的诗文,后来萧承洲和李文华又给谢彦念了两遍, 谢彦可是还有印象的, 当然, 那些诗文篇幅对谢彦来说太长了, 全记住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断断续续地给昭元帝念了些, 有几句还念错了顺序, 但最关键的几句谢彦可是非常辛苦地背下来了, 他就一字不落地背给昭元帝听, 然后还把他还记得的那些书生当时发表的感想、建议给昭元帝说了。
每个人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本来这些诗文其实从正面来看,就是对方怀揣一腔热血, 迫不及待地想为国家效力, 但从过度理解的话, 就成了狂妄自负,配上那些书生当天说的那些感想、建议,反面效果出其的好。
一开始谢彦已经先往不好的角度引导了, 昭元帝难免会顺着他的思路去思考,再向萧承洲和李文华确认谢彦说的不假后, 昭元帝理所当然地被那群书生给激怒了。
昭元帝只是冷笑了一声,定远伯就立即出列, 惶恐道:“陛下,微臣的外甥他们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他们就是那个意思!”谢彦煽风点火,“整天凑一起大放厥词,好像全天下就他们最能干、最聪明似的。昨日是凑巧被我们听见了,没听见的时候,这样的话也不知道还说过多少次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定远伯快要被谢彦气死,今天本来是他们来告状的,怎么现在反过来了?
昭元帝天天被人催着立太子,本就十分介意,现在还有一群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书生,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他能力不行,是不是他们也觉得他这个皇帝应该识趣地给下一任皇帝腾位子?
昭元帝沉默着,在场便无人敢说话,他怒而不发,反倒更叫人忐忑,便是谢彦,这会儿也乖觉地闭上了嘴。
在这静默的氛围中,弯腰弓背的定远伯,忍不住战战兢兢地抬头,恰好与昭元帝沉沉的双眼对上,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他迅速低下头,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替自己的外甥认了罪,“陛、陛下恕罪,是微臣教导无方,请陛下饶恕微臣外甥这一回,日后微臣必定对其加以约束,严加教导!”
忠诚伯也适时站出来,“今日之事是微臣鲁莽,冤枉了谢少爷,望陛下宽恕。”他一转身,又冲谢彦拱拱手,“谢贤侄,伯父在这,向你赔不是了。”
对于范家人,谢彦可没有什么谦虚的表现,连装一下的样子都懒得做,他大大方方受了忠诚伯的赔罪,才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说:“范伯父你也是爱子心切,我理解、理解的。”
说是这么说,谢彦心里却很不屑地想,若此事是范俊远闹到御前来,他是不会说什么的。但小辈之间的事竟是忠诚伯这个做长辈的来出头,那这哪里是鲁莽,明明是故意的。看来上次退婚之时他对范俊远的那一顿爆揍,忠诚伯表面上一副鼓掌拍手打得好的样子,其实心里还记着仇呐。
呸,伪君子!
谢彦对忠诚伯半点不客气的样子,莫名取悦了昭元帝。在他眼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好像只有谢家人没有变,就比如谢彦,那被人一眼看到底的小心思,现在也一样。
大齐不以言治罪,昭元帝还经常在朝堂上被朝臣指着骂呢,所以他再不爽,也不能大手一挥将那群书生叫来治罪,好在知道那群人已经被谢彦揍了一顿,心情好了些。
随后,昭元帝对定远伯说,要他转告他外甥以及其他书生:读书人啊,以后长点心吧,乱说话冒犯了我这个当皇帝的没事儿,我肚量大,不与你们计较,下次惹怒了其他人,可就不一定啦。切记,谨言慎行啊!
一番话说得定远伯冷汗直冒,急忙点头表示记下了,回去一定转告给自家外甥听。
然后昭元帝又说忠诚伯:你儿子的事既然与谢彦没关系,那就想想是不是得罪其他人了吧,说起来你儿子教育是不是有问题啊,怎么三天两头挨打?以后问清楚了再来吧,不过这种小事,你竟也好意思拿到我这里来叫我做主,不嫌丢人啊?
直说得忠诚伯面红耳赤,连连称是。
最后,昭元帝又意思意思说了谢彦几句,大意是你年纪也不小啦,以后不能这么意气用事,有什么好好说,怎么一言不合就打人呢,打人毕竟不好对吧。
谢彦却没点头,一脸倔强地表示,那不行,该打时还是得打,那群人讽刺的不是别人是他最敬重的陛下您呐!再说他也没把他们怎么样嘛,就是小小地掌了几下嘴,叫他们明白一下祸从口出的道理,说起来,也是他的一番苦心啊!
被谢彦反驳,但又被小小拍了下马屁的昭元帝,心情可见的更好了。点点谢彦,昭元帝无奈笑道:“你这张嘴呀,连朕都说不过你。”
之后,昭元帝便叫散了。
出了崇华殿,定远伯阴阳怪气地看谢彦一眼,鼻孔朝天地走了,忠诚伯还知道做做表面功夫,与谢彦打过招呼才走,不过谢彦已经知道忠诚伯伪君子的真面目了,因此态度十分敷衍,倒把忠诚伯气得够呛。
最后身边只剩萧承洲和李文华,谢彦一问,才知道两人也是被叫进宫的,时间只比他提前一点。
谢彦略带歉意道:“连累你们跑一趟了。”
萧承洲凝视他,“你我之间,无须这么客气。”
李文华则用折扇敲了谢彦的额头一下,“是呀,你这么说就太见外了。”虽然这才是第三次近距离接触,但其中两次都目睹谢彦动手揍人,李文华自觉他和谢彦的交情已经不一般了。
三人说说笑笑,出了宫门,约好地方聚会去了。
谢彦以为,这件事应该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过了两天,他就听他爹说,忠诚伯世子不知哪里惹怒昭元帝了,在朝堂之上被昭元帝当着众臣的面申饬一顿,还被降了官职;定远伯世子也是,在忠诚伯世子被降职的第二天,也在朝堂之上被昭元帝申饬一顿,同样被降了官职,但结果比起忠诚伯世子,还要惨一点。
谢枫当时没说清楚,谢彦也不关心这两人是犯啥错被罚了,只在第二天见到萧承洲时,幸灾乐祸地跟他把这事讲了。
对于两位伯府世子的惩罚,多数朝臣都稀里糊涂的,觉得昭元帝对两人的惩罚过重了,但如萧承洲这种知情者,便明白这是昭元帝在迁怒撒气。甚至萧承洲知道得更多,因为这整件事情的走向、结局,其实一直都有他在其中引导。
书生在明珠园聚会是凑巧,李文华发帖邀请谢彦赴约明珠园,却是他的授意。甚至那天那群挨打的书生里,就有受他指使混进去的,故意在里面煽风点火,适时引导。第一个念酸诗酸文,就是他的人。
那天书生的聚会,表面上的发起人是范俊远,但背后的真正发起人,其实是宋逸春。宋逸春是豫王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豫王有什么事,都喜欢交给宋逸春去办,但只有萧承洲和李文华知道,宋逸春其实是端王的人。
说来萧承洲会知道这件极隐秘的事,还是因为当年谢彦和小伙伴们在清风楼的那一架。
将昭元帝当时交给他的任务完成回到京都,听说那件事时,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那是他封王前夕,那时候他手底下的势力在不断壮大,根基已稳,也敢开始打听一些与谢彦相关的事,他不喜谢彦被宋逸春欺负,便想寻个机会给宋逸春套麻袋教训一顿,纵然不敢告诉谢彦是自己为他出的气,但把宋逸春揍一顿让谢彦幸灾乐祸一番也是好的。
就在这么机缘巧合之下,他还没来得及给宋逸春套麻袋,便窥见了宋逸春与端王手下密会的一幕。
姚寄月家的遭遇,罪魁祸首其实是端王。端王想借售酒敛财,看重了姚寄月家的酿酒秘方,将事情交给那五品官员去办。不料谢彦与谢缈承插一脚坏了端王的事,端王不得不将那官员推出来做替罪羊。宋逸春表面上为豫王差遣,暗地里却为端王所使,于是做了不少给豫王拉仇恨的事,比如与谢彦他们处处针对,其实都是端王的授意,为的是杜绝豫王拉拢这几家的可能。谢彦“强抢民女”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宋逸春恶意传出。
清楚整件事的萧承洲,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谢彦“强抢民女”这件事,那时候谢彦才十一岁,抢回去了他也只能干瞪眼啊。
这次的事情,昭元帝表面上轻轻揭过,但实则后面越想越愤怒,当天崇华殿里散了后,昭元帝便叫来心腹去调查了明珠园的事,于是知道背后的发起人是宋逸春,范俊远受邀在内。
昭元帝龙颜大怒。
宋逸春是端王的手下,就连自己家人都瞒着的,昭元帝也不知道。昭元帝只知道,宋逸春是豫王的人,宋逸春所有的言行,很大程度上都代表着豫王的授意。在昭元帝眼里,豫王轻视血缘兄弟,破坏兄弟婚事,如今被自己罚关禁闭,居然还不消停,指使宋逸春宴请一群书生,在背后讽刺他这个当皇帝的政治能力不行,这是想干什么?
而这忠诚伯府,先前因范俊远与一向中立不站队的谢家是未来姻亲关系,所以昭元帝对他们还挺放心。但如今婚约一解,皇室宗亲眼看攀不着了,便为未来的荣华富贵着想,开始另找人攀附了?
在昭元帝看来,范俊远代表着忠诚伯府,宋逸春代表着宋家与豫王,他们两人聚到一起,肯定是商量着两家人怎么为豫王争权出力!
范俊远与宋逸春都无官无职,罚不着他们,我罚你们在朝当官的儿子总行吧!
昭元帝罚了这两家世子,却给了谢彦赏赐,只是现在谢彦还不知。但从这两罚一赏,不难看出昭元帝的态度。
那些目前还稀里糊涂的朝臣,等事情打听清楚后,便知道这是昭元帝给范、宋两家的警告,其实也是给他们这些已经站队或者快要站队的臣子的警告。警告他们都老实点,别每天尽盯着他屁股底下那张椅子,这椅子给谁坐,不是你们谁催得多,也不是哪边站队人数多就能决定的。决定它的,是他这个做皇帝的。
这背后的弯弯绕绕,萧承洲和谢枫一样,没对谢彦说明白,免得他听多了头晕。在他心里,谢彦就该永远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侯府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