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池塘
北镇抚司, 指挥使签押房。
王力把案情详细禀报了一遍。
萧复放下铅笔,问黎兵:“黎大人听说过前两宗案子吗?”
黎兵道:“卑职不曾听说过。”
萧复把本子收了起来,“也是, 死者连无名小卒都算不上。”
黎兵深以为然, 锦衣卫可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估计这个案子会落到商捕头手里,黎大人对那些数字有什么看法吗?”萧复起了身,从剑架上拿起一把长剑。
黎兵想了又想,“卑职没有看法。”
萧复从萧诚手里接过白布, 在长剑上轻轻一抚, 说道:“听说前朝与倭寇交战时用过一种密码——用三个数字表达一个字,以此种方式传递消息, 以防泄密。”
黎兵还真没听过。
萧复也不指望他明白, 又喊来王力,让他去趟六扇门转告商澜,那几组数字有可能是密码。
王力到六扇门时,商澜刚检验完锥子上的指印。
令人遗憾的是,锥子上没有指印。
这绝对不科学, 就算没有凶手的指印,也该有死者的。
那么, 指印肯定被凶手擦掉了。
也 就是说, 飞花令一案的侦破手段已然被凶手知晓。
所以, 王力来的时候, 商澜等人正在对着一只锥子发呆。
王力在说密码一事前, 先问了问指印一事。
商澜据实以告。
王力骂道:“这孙子不简单啊, 不过不要紧,我家大人说了,那些数字可能是密码, 商捕头只要解了密码,案子也 就破了。”
“密码?”商澜又懵了,“还真有可能。”古代的确有密码,但她只是听说,没研究过。
密码需要解码规则,否则,她 就算知道这些是密码,也找不到破解的方法。
送走王力,谢熙说道:“萧大人居然也会这么热心,好生稀奇啊。”
他此言一出,老吴立刻说道:“听说萧大人是商家的准女婿,帮帮忙不是应该的吗?”
谢熙笑道:“这话有理,看来老商还得谢谢你那位妹妹。”
商澜耸了耸肩,小声说道:“你别忘了锦衣卫是做什么的,打探各种消息是他们的老本行。”
刘达道:“可不是?依我看,全京城 就没有比锦衣卫
消息更灵通的了。”
商澜道:“如果真是密码,我们 就要根据案发现场的情况寻找一切可能与密码拉上关系的东西,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把凶手分析一下。”
谢熙来了兴致,“快说快说。”他觉得商澜最神的 就是这一招了。
其他几人掏出小本本,准备记笔记。
商澜瞧了眼屋子里的其他人,见他们没有出去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看墙上的踏痕,凶手定是一个人。死者有两人,年纪虽大,但身体不错,我推测凶手趁着天黑,把老两口分别引出去,在黑暗处打了闷棍,之后再把二人扛回室内。”
“这说明凶手很强壮,年龄大概在二十五到四十岁之间。”
“他读过书,读得不少,涉猎广泛。死者身上的绳结打得不好,不规整不实用,也不好看,这说明凶手大抵没干过什么活儿,家境不错。”
“他对弱者没有同情心,在幼年时可能喜欢虐杀小动物,心性残忍,但平时很安静,也很和善,跟人相处时……”
“你这说的都是什么跟什么!”老吴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她,“杀小动物,心性残忍,又和善,你说的是一个人吗?”
谢熙道:“伪装嘛,善于伪装的人 就是这样。”
老吴摇摇头,“ 就算伪装也伪装不了一辈子吧,十年前 就开始做案,凶手最起码三四十了,怎么可能伪装得那么好,活活把人饿死,这都是什么畜生啊!”
商澜笑了笑,“让大家见笑了,我不过随便说说,如果肯定说的对,刚才 就在宋大捕头那儿说了,大家听个乐呵吧。”
老刘也道:“老吴你别瞎打岔,人家商捕头好歹破两个大案子了,在太后娘娘那儿都有一号,你算个屁啊!”
前面听着还像话,后面 就有些酸了。
老吴可能也觉得自已过分了,态度忽然软了下来,插科打诨道:“对对对,商捕头确实有两套。老刘你文雅点儿,什么屁不屁的。哈哈,咱们都是大老粗,说习惯了,商捕头千万别在意啊。”
“大家都是玩笑话嘛,我知道。”商澜有些无奈,对谢熙等人说道:“走吧,我们再去一趟现场,看看有没有别的发现。”
八个人先后出了倒座房。
等他们出了门,老吴低声说道:“仗着破过俩案子,不知自已姓啥了,净胡说八道。”
老刘道:“人家姓商,卫国公的商。”
老吴脸色一变,“那又如何,我也没说什么嘛。”
几个人出了衙门。
谢熙劝道:“老商别生气,他们 就是酸, 就是嫉妒。”
商澜上了马,“放心,我心眼没那么小。”
一行人到了一塘胡同,重新把案发现场看一遍,没有新的发现。
商澜站在屋里,对着空床铺发了会儿呆。
她很难想象,一对在这儿养老的老夫妻能碍谁的眼,要在死前遭受这种非人的折磨。
谢熙玩笑归玩笑,心里也不舒服,劝道:“走吧,抓紧时间破案才是正经。”
“嗯。”商澜拍拍脸,说道:“死者搬来两个多月,附近没有亲戚朋友,推测死者去世前经常去两个地方,一是菜市场,一是尚书府。尚书府太远,路线太长,没有排查价值,菜市场近,且经常去,应该看一看。”
“你我分头行动,你带他们去菜市场,看看有没有值得注意的什么人和事,我们三个在附近转转。”
谢熙没太听明白,眨着眼睛看着商澜。
商澜补充道:“把人活活饿死需要很长时间,凶手必定认真观察过两位死者的生活规律,不然他不会轻易出手。”
“明白了。”谢熙每次都觉得心服口服。
三塘街,只有三条街,街道不规则,总共十几家。
人家少,闲杂人等也少,但凡看见陌生人大多会多注意几眼。
商澜前后左右走了走,询问过几个下人打扮的年轻男女,都说很少出门,即便出门,也没遇到过同一个人。
案发地的西侧是胡同,总有行人,不是最合适的观察地点。
东侧则临着二十几亩的深塘,塘上有荷花,堤岸上稀稀疏疏地栽了一圈柳树。
柳树下去是石阶,可直达水面。
如果人坐在对岸,一边钓鱼,一边观察胡同里面,倒是个极好的观察点。
堤岸对面有两个男人正在钓鱼。
商澜溜溜达达地走过去,先下石阶,打算先在这边观察观察他们,不料下面也有一个钓鱼人。
那是个五六十岁、穿着绸衫的老者,身边还伴着一个长随。
老者瞧见他们,立刻招了招手,“小伙子,你们是顺天府的吗?”
尽管他叫的是乔大,但商澜还是走了过去,“我们是六扇门的。”
老者点点头,捋了捋花白的胡子,“哦……原来是六扇门的女捕头,失敬失敬。老夫让人报的案,怎么样,能抓住人吗?”他嘴里说失敬,脸上却没有失敬的意思,显然年轻时也是个人物。
商澜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定会抓到的。”她在老者面前半蹲下来,“老员外,您经常在这儿钓鱼吗?”
老者道:“差不多吧,除了前些日子太臭没来,几乎每天都过来坐坐。”
商澜又道:“这里钓鱼的人多吗?”
老者看看周围,指了指东面两个,南面一个,“大多时候是我们这几个,四五个人,都在这附近住,方便。”
“你们都认识?”
“好几年了,都认识。”
“他们都多大年纪?”
“怎么,为什么要问年纪?”老者警觉地看着商澜。
商澜笑了笑,“随便问问罢了,您可以不说。”反正她也能看得出来。
老者不傻,笑着用手指点点商澜,“小丫头不实在。”
商澜还是笑。
老者便道:“南边的小李四十二,东边那个白胡子的比我大两岁,六十八,另一个三十九,姓孟,是个做茶叶的皇商,别看腿脚不好,人能干得很,比我家几个儿子出息多了。”
商澜顺杆爬,“老员外贵姓,之前在哪里高 就?”
老者道:“老夫姓魏,原在礼部,前几年身体不好,向皇上告了老。”
商澜知道他是谁了,“原来是魏老大人,卑职姓商。”他是魏智铭,魏老尚书,慕容飞说起过他,为官清廉,性格也比较耿直。
魏智铭点点头,“老夫知道你,干的不错,但女孩子终究是女孩子,早日抽身吧。”
商澜敷衍地点了点头,“老大人,东边还有其他人来钓鱼吗?”
魏智铭道:“有,还有一个姓黄的男子,一个姓叶的男子,他俩不大来。怎么,你怀疑他们?”不待商澜回答,他摇了摇头,“不可能不可能,无冤无仇,他们杀两个下人作甚?”
商澜道:“这世间无奇不有,唯有不可能才是不可能。”
话虽绕,道理浅显。
魏智铭沉默片刻,“你这丫头倒是有几分慧根。”他点点孟皇商,“小孟平日走路都不利索,白胡子那个身体不好,多走几步 就喘。小李身体倒是挺好,不好说。还有我刚说的姓黄的和姓叶的,我跟他们打交道不多,他们前些日子都在对面钓过鱼。”
在这样熟悉的地方钓鱼,一般都有固定的位置,商澜以为,要想观察,对面才是最佳地点。
魏智铭坐在这边,年纪也大了,不大可能杀人,那位白胡子上不了高墙,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