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秦起始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5)

异人是太子安国君的庶子,其母不受宠,所以可怜的异人才被送往赵国做人质。而吕不韦却以商人的敏锐嗅觉嗅到了异人的可利用性,他决定将异人扶成国王。于是吕不韦开始和异人接触,等到时机成熟就向异人描绘美好前景,同时表示虽然目前来看异人当国王是零希望,但他可以帮他操作成功。

内心碰撞产生的火花能激发深厚的友谊,愁容满面的吕老板和满面愁容的嬴异人坐到了一起,酒是最好的沟通媒介,二人把酒叙愁肠,很快吕不韦看到嬴异人喝酒已经进入状态,清醒的吕不韦诉说了自己的愁结所在。嬴异人也是实在人,立马表态,有什么事我肯定会竭尽全力帮助的。

吕不韦久闯江湖,他深知虽然得到了嬴异人的保证替自己出头办事,但他知道这是醉酒后的口头约定,俗称醉话,是不能算数的,更没有法律效力。但吕老板仍感到欣慰,因为他敏锐地感觉到和嬴异人的这次饭局是历史性的会晤。

在历史长河中,有头有脸的达官显贵是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往往极度表里不一。吕不韦深谙此道,于是在赵都邯郸达官显贵聚集的“乌衣巷”内装修了一座庭院,人称“红楼”。如果你身份够高,被利用价值足够大,那么你在这座庭院中可以享受到极高的待遇。

被生活苦苦折磨的嬴异人有幸被邀到吕老板的“红楼”连锁店做客,他内心有着阵阵的小激动,像吕不韦这样的大人物,能这么看得起自己,太有面子了。嬴异人正坐在“红楼”最豪华的芙蓉厅内,享受着葡萄美酒夜光杯,三陪美女一大堆的生活。“生活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滴”,嬴异人不住地感慨。

吕不韦应该在业余时间专攻过心理学,他对人性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次小小的宴请,带给了赢公子哥久违的温暖。二人在这个特殊的场合见面,一阵寒暄之后,吕不韦开心地笑了,他从嬴异人闪烁的目光中,看出了嬴异人的自卑和稚嫩。这正是他需要的嬴异人,一个即将被他控制的秦国质子。

通过对嬴异人赢公子的精确分析,吕不韦开始施展自己的外交套路,先亲切交谈,厚着脸皮说恭维话,在不停地忽悠中嬴异人和他建立起了牢固的友谊关系,他开始视吕不韦为生平知己。吕老板的谎话在嬴异人的耳中就是金玉良言,毕竟他太需要别人的尊重了。

作为一名不受人待见的秦国质子,凭借嬴异人现在的能量,不可能帮吕不韦在秦国找来订单。但是,作为一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吕不韦马上发现了嬴异人身上的卖点——好控制。他亲自主持策划了一个庞大的“秦王养成计划”,决定通过自己高明的沟通行贿技巧,让嬴异人当上秦国的君主。

吕不韦设定了“秦王养成计划”后,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查,从反馈情况来看,秦昭襄王年事已高,离去阴间当王的时间不会太久。太子安国君日夜操劳某事,掏空了身体,一副短命相。如果把嬴异人培养成秦国的领导接班人,他在秦国乃至世界呼风唤雨、无所不能那是早晚的事。

一个人一旦具备了利用价值,那他就是香饽饽了。嬴异人的价值在哪儿?升值潜力有多大?吕不韦脑袋里盘算了三天之后,认定自己现在需要的是权势,而嬴异人缺乏的是机会,只要操作得当他就是自己弃商从政的切入点,只要利用好了,不仅可以财源滚滚来,还可以赢得政治地位。划算!

战国时期商人的政治地位是最低的,吕不韦认定通过培养嬴异人能给自己带来政治地位。此时,在赵都受尽了人们的仇视和冷漠的嬴异人也感觉到这是给自己带来命运转机的机会。两人思想发生了共鸣,许下了“苟秦王、无相忘”的誓言,一个小型的利益合作社成立了了,并最终在未来创造出了奇迹。

吕不韦和嬴异人结拜之际,秦国国内出现了一些对嬴异人不利的局面,他爷爷秦昭襄王随时都可能驾鹤西游。秦昭襄王一死,安国君就会接班,按照法律规定,接班之前要确立国家遗产继承人,如果不能在安国君接班之前当上预备太子,那嬴异人的政治生命、吕不韦的权贵之梦会全部落空。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预留的,为了完成自己的“秦王培养计划”,吕不韦给嬴异人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三年之内要做到秦国的顺位继承人。要做的这些,犹如新产品的营销一样,必须得有一个成套的计划,无奈之下吕老板转行做了营销策划专家,决定从包装嬴异人开始着手。

嬴异人为了顺利成为大秦公司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吕老板的协助下一改往日的羞涩和自卑,开始广结各国的高级领导干部,构建庞大的人脉网络,造成他在赵国及秦国都很有市场的形象,充分利用舆论的影响力抬高自己,从而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于是嬴异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国从未想过给嬴异人撑门面,以前他是各国质子眼中的贫困户,现在有了吕不韦投资,嬴异人彻底扬眉吐气起来:衣服全部换成了名牌,交通工具换了镀金的宝马,每次出门都前呼后拥,嬴异人由原来的质子中的贫困户,一下子升级为真正的高富帅。吕不韦用重金全新打造了嬴异人的新形象。

形象工程只能造就虚假的外表,真正让人感觉到触动灵魂深处的改变,那是要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吕老板当然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又用嬴异人的名义到处送礼,并做出了周济贫民、大搞慈善等一系列惠民举措。终于在道德和金钱的双重作用下,人们对嬴异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金钱的魔力,只有懂得用的人才真正知道。吕老板通过对金钱的合理利用,嬴异人发现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再不说他是暴秦的落魄王孙,甚至交口称赞他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大有获得“战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势头。

众人交口称赞嬴异人,他开始头脑发热,飘飘然不知所以然,不过包装人吕不韦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非常清楚他的目的不是让嬴异人过上优越的生活,而是通过包装让嬴异人成为大秦继承人,并接受自己的摆布和控制。吕不韦为了嬴异人走向稳定的发展道路,介绍自己的舞娘赵姬给嬴异人做了老婆。

异人听了吕不韦的许诺满心欢喜,答应一旦坐上王位,必将厚待吕不韦。吕不韦为了保证异人对自己的承诺,就派了美女间谍赵姬勾引异人。在吕不韦的成功策划之下,异人很快被赵姬的万般风情迷倒,从此欲罢不能。吕不韦便把赵姬送给异人,异人感激涕零。

话说美女间谍赵姬原是吕不韦的舞娘,但吕不韦是有抱负的男人,岂能被一个舞娘绊住手脚,于是他利用赵姬潜伏在异人身边。赵姬同时和两个男人有一腿,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即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这样就导致了史学家们的猜测与观点不一,有的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有的则说是异人的儿子。

只要有男人的地方,女人就是最好的间谍。吕不韦理解这句话,抱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大无畏精神,他毫不犹豫地把赵姬送给嬴异人做老婆,赵姬相貌一流,最重要的是政治上过硬,对吕不韦痴心一片。赵姬按照吕不韦的安排,走向了青史留名的道路。

其实嬴异人也早就和吕不韦的这个舞娘有了感觉,无奈赵姬对吕老板用情专一,无法得手,如今得偿所愿,自然对吕不韦心存感激。在吕不韦心目中,爱情只要你有钱,想买就能买。赵姬在老板的劝说下,也无怨无悔地投入到了嬴异人的怀抱。

很快这出吕不韦导演、嬴异人领衔主演的好戏,在秦国各阶层都创造了很高的收视率,千里之外的秦国董事长昭襄王通过各种渠道对嬴异人的形象工程进行了全面了解,没想到一向形象不太好的大秦如今出了一个贤名远播的王孙,孺子可教也。秦昭襄王感觉面子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秦国有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连夜决定补发拖欠嬴异人的各项费用,并用八百里加急,为嬴异人送来了“感动秦国人物”荣誉证书。作为感动秦国人物,嬴异人的确被伟大的祖国感动了,他痛哭流涕达一日之久。不为钱财和荣誉,只为第一次得到国家和亲人的尊重和认可。

种种迹象表明,在吕不韦和嬴异人的通力合作下,他们初步得到了大秦总部的认可,老板秦昭襄王和太子安国君都重视起这个孩子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他们从来没有关心过的孩子,靠着独立自主艰苦奋斗,为秦国长了面子,这让嬴异人的爷爷和父亲内心都多少有些愧疚。

形势一片大好,虽然秦国总部对嬴异人只是重视而不是信任,但万里长征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的路只要努力肯定能走好。然而好景不常在,他们刚刚取得了一点成功,前进的道路上就出现了波折。吕不韦的情报系统报告,秦国和赵国准备开战了!

在赵国做质子,怕的是什么?不是没钱,而是怕祖国和赵国打仗,嬴异人是个和平主义者,最怕秦、赵交恶。可怕什么来什么,赵国和秦国又准备打仗了,赵国人很有国家荣誉感,一旦开战,身处赵国的嬴异人甜蜜的好日子估计也就到头了。嬴异人这颗刚刚升起的政治新星,马上被吓得黯然无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随吕不韦做小弟时间长了,嬴异人也学会了分析,知道秦、赵开战后自己处境极其危险甚至小命难保。但他没想到祖国的亲人们是如此不厚道,根本不顾自己的感受,嬴异人发现他的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昔日人们眼中的五好青年好像又变回了过去的黑五类分子,人们都躲着他走。

秦军虽也会遭重创,但不能改变秦国横扫六国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公元前262年,秦国攻韩,赵国力挺韩国,这对冤家再次狭路相逢,赵王派出老将廉颇与秦军对抗于长平。廉颇认为:秦军长途奔袭,人马疲惫,赵军以逸待劳,只需坚守不出,秦军自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无论秦军如何叫骂,赵军都做出不理睬的样子。

长平之战赵国是战败国,赵国战败后国力从此衰退。赵王更是在战败后屡次发表战败感言: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贪心,想赚小便宜必然吃大亏。赵王总结得很到位,长平之战本来与赵国毫不相干,只是因为赵国贪心才遭此大祸。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日子一直不太好过,都城本来在晋地,后来为了便于向中原地区虚心学习,就迁都到了河南。迁都的副作用马上显现,韩国对上党地区的统治能力减弱。作为实力强大的开发商,秦国看上了这块被韩国放弃的地块,决定采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强行竞标这块土地。

上党本来是韩国地盘,秦国看上就不撒手。为了能彻底得到上党的土地证,秦国经军事委员会研究决定,派重兵封锁韩国与上党地区的交通和通信联系。这一招简直太损了,釜底抽薪,使上党地区彻底失去了与大本营的联系,成了一片孤地,可怜的上党人民一夜之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秦国切断上党和韩国的唯一通道,韩国却毫无办法,弱小的韩国哪敢与秦国抗衡。爱好和平的韩恒王深思熟虑之后,发扬了民主的作风,通过民主决议,给上党地区的老百姓发去了慰问电,并明确表示同情他们的处境,但让他们高度自治,是战是降可以自行决定,总部不在上党的问题上跟秦国较劲了。

非常时期必有非常人物出现,虽然韩国总部抛弃上党,但当时上党地区的最高负责人郡守冯亭,是个极端的爱国主义者,决定带领上党人民奋勇抗战,决不投降。在军事实力决定命运的战国时期,冯亭凭借几分歪才,起草了一份“保卫上党的策划案”,决定忽悠身后的赵国帮助他保卫领土完整。

上党危急,郡守冯亭急中生智派人给赵成王送去鸡毛信,信里面写着:赵和上党两地人民有着传统的深厚友谊,上党地区的人民一向敬佩赵成王的治国手段,羡慕赵国人民的小康生活。现在上党被韩国抛弃,又面临着秦国恶霸的强占,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投票选举,一致同意跟随赵王,永世不变。

赵成王正在宫内做着富民强国的春秋大梦,突然收到了冯亭来信,而且信中冯亭对他政绩的称赞让他很受用。上党人民的意愿让赵成王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国际责任,况且秦国费力费钱都没有将上党打下来,人家却愿意无条件地跟随他,这是对他统治的肯定,赵成王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于是他怦然心动了。

冲动是魔鬼,赵成王作为资深boss,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激动过后,他冷静地分析了上党的周边局势,上党地区的边界冲突,本身是韩、秦两国的矛盾,一旦接手上党,就等于把韩、秦矛盾,转嫁在到了赵国的身上。值不值得为此跟秦国闹翻呢?一向民主的赵成王请来了他的叔叔平原君共同合计。

赵国丞相平原君,江湖人称四大君子之一,也禁不住这么大的诱惑,听侄子说只要赵成王点头,就可以马上免费得到上党的十几座城池,兴奋得两只眼睛直冒绿光,活半辈子了,还没有见过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呢。于是立马点头赞同。

赵成王对上党郡守冯亭率众皈依赵国本就心动不已,再加上平原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理论作依据,赵成王顾不上再民主表决,就直接回信答应了冯亭的请求,慷慨表示愿意为上党人民打抱不平,赵国人民愿和上党人民一道抵抗秦国的侵略,上党就安心的姓赵吧。于是赵国引爆了长平之战的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