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吞吴八
越王勾践背信弃义,反复无常,狼子野心,前恭后倨,居然拥众叛乱(从夫差角度来看),夫差对此应该有心理准备。国际社会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越人叛乱不值得惊讶。吴王夫差惊讶的也许是被他所一贯看不上的越国人,爬虫一样的谦卑的奴虏,居然战斗力和破坏力如此气势滂沱,还杀灭了自己的太子。
其实,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胜利,要具备对手所没有的competitive advantage(核心竞争力),在我们看来,吴越在文化经济水平和模式上,没有特大差异。吴国能做到的,越国也可以做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越国十年生聚,就能并头赶上,但吴越两国大小强弱相差十分悬殊,吴灭越在反掌之间,而越灭吴则谈何容易。甚至越王勾践本人(估计这时候已经不吃苦胆,不只穿老婆纺的衣裳了),也对于灭吴没有信心。
这时候,楚国人就出面来唆使越国攻吴了,楚大夫“申包胥”(还记得吧,哭秦庭的那个)跑到越国给越王勾践打气,说勾践博爱,越军必胜,无以复加,还提醒越人为将之道的“智、仁、勇”。仁也是很重要的,申包胥说,可以保证将领与三军苦乐相通,饥寒与共。为将不仁,三军就会拉着不走,打着倒退了。有了大国从背后撑腰,楚人甚至亲自出兵伐吴,勾践并且做了占卜——请一个越卒被随机挑选出来,高声喊叫,叫声很是清昂响亮,这预见着三军战斗必胜(相反则必败),于是越国人不再顾虑了,胆子和步子都大了,如火如荼的复仇行动在越国上下蓬蓬勃勃地展开。
黄池之会后又过了三年,公元前478年,吴国遭受空前干旱,仓廪空虚,市无粮米,民怨沸腾。其势汹汹,不可一世的吴国大军也远不如前,连年的兴师动众,使得吴人兵疲甲钝,轻锐尽死于从前的齐、晋战役之中。
勾践决定乘机攻吴,亲率境内全部士兵出征。他半路上每走两三天,就杀几个“罪人”(就是搬道具搬的不快的“替身演员”——军中奴隶、罪犯,或者进退失度的士兵),然后传首三军。越军上下肃然。越王勾践又看见一只“怒蛙”挡住车路,鼓着最吐泡,勾践敬佩于这个小动物的勇敢,就扶着车轼给它敬礼。三军大受鼓舞,有人甚至自刭以死,献出自己的头颅给越王,以示其勇武(越国的忍术发展到这个地步啦!就差剖腹自杀了!)
接着,勾践说:“有父母而没有弟兄的,都来找我一趟,特别是父母年迈的。”
大伙都过来了。
勾践说:“你们为我转战江湖,如果你死了,老父老母我给你养着。”
大伙心说,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想让我们回去呢。
五万越军攻人吴国境内。吴王夫差仓促带领不足五万人,迎战于笠泽(今江苏吴江县境内,离背后的苏州不远了)。
两军夹峙在“吴淞江”上,吴军在北岸,越军在南岸。越军采取了渡江作战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战术(被后代兵家所多次模仿)。越军将兵力分成三股,左右两小股夜半渡江,发动佯攻,使劲吵吵。夫差听见上游和下游两个方向,鼓声喧天,认为越军分兵两路而来,从两翼夹击自己,立即命令上下两军离开大营,驰往堵击(导致大营空虚)。
越王乘吴军移动,立饬中军主力加左右军部分,以6000嫡系部队(君子军)为先锋,口中衔枚(不能叫唤了),身披兕甲,偃旗息鼓,在暗夜的掩护下,迅速涉江,秘密接近吴军大营,对吴中军突然进行猛烈攻击。吴军半夜起来仓促应战,被打得崩溃四散。吴派遣迎击敌人的两军,听说大本营被袭,赶紧回来援救,被越军追击,将其击破。
“笠泽之战”,越军战术很灵活。两翼步兵佯攻,引诱吴兵分散兵力,同时掩护越王主力半夜偷渡,一举击破吴军因为分兵而空虚的大营。此战役应该主要由范蠡指挥。
两年后,越军故意攻打楚国,被楚人赶了出来。吴军感觉莫名其妙,以为越军没有一心一意吞灭吴国的战略决心,遂放松戒备。
接下来的一年,公元前475年,越军再度动员,大举伐吴,吴国今年又是灾年,在“没溪”整顿队伍,据溪而守,与越军交战。范蠡率领舟师,通过太湖横山向吴军侧背包围,展开攻击。吴上军猛将“胥门巢”在战斗中阵亡,引起中下两军更加动荡,吴王夫差和王孙雒等见势不利,无力击退敌人,挽回颓势,只得收兵,向国都郊外撤退。
越军渡过“没溪”斗志昂扬,乘胜猛追吴军,在苏州水关外与吴军再度接战。吴下军奋勇力战,经过反复搏斗,下军将领“王子姑曹”战死(是夫差的另一个儿子)。
上军将、下军将都死了,如今就剩吴王夫差这个中军光杆司令了,趁着下军死命抵挡越军之际,才得以把中军撤进城内。
越军则筑越城于胥门(西门)外,对苏州围攻。
这场围攻快赶上“特洛伊”战争了,越王勾践在苏州城外,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围攻,突破了楚庄王围宋九个月的记录,可见勾践决心之大,不抓住夫差不罢手了。
苏州城是当年伍子胥所修,周围47里,水陆城门16个,异常坚固巍峨。越军以五万兵力来计算的话,半米一个兵,手拉手排列成一圈,正好够把苏州围上一层。但这一层的人墙,实在容易突破,估计越军不至于这么愚蠢,他们应该是在城外险要处扎营,盯着苏州,随时攻打。范蠡建议“围而不攻”,保存实力,消耗吴军,“因吴之民而治之,因吴之粮而食之”。越国慢慢占领了吴国的所有土地,越军日强,吴军日削,只剩下万余亲兵固守孤城苏州。
当年宋国被围九个月,老百姓就易子而食了,不知道被困三年的吴军,惨样如何。据西施女士在《浣纱》一戏中对当时场景回忆,情形如下:
忽听城外人声惨,
(快板)
刹那间好一似地覆天翻。
那吴王领三军伐齐未返,因此上越国兵就反无遮拦。
耳听得四野中三军呐喊,
连天的烽火胆战心寒。
败残兵怎敌得雄狮百万?吴国土改作了越国的江山。
内侍臣掌红灯城楼观看,叫越兵切莫把百姓伤残。
从今后卸甲胄干戈手挽,才是我红粉女得报仇还。
远望着长空中参横斗转,我只得到后殿且去安眠。
吴国气数已尽,连远在3000里外的晋国人都已经意识到的。当年在“黄池之会”跟吴王夫差抢着争先的赵简子,刚刚死了,儿子赵无恤接班。他说:“从前我爹跟吴人发誓‘好恶同之’,现在吴王困厄,我不能坐视不救。”但是如今的晋国,是智、赵、魏、韩四家把持,要救吴,只有他拉上自己的“赵家军”去拼命,力量不足以与越军周旋。
于是赵无恤就派一介家臣,只身一人,去看望被围困中的吴王,算是探监吧,进进心意而已。家臣来到越军,争得了越王同意,进城去看夫差。
夫差这时候可惨了,宫里边什么奢侈品都没了,但是谈笑还算自若,对赵无恤的家臣说:“寡人能力有限,不能与越国共处,使得贵家主忧虑,辱您特来问候,替我表示感谢吧。另外,顺便问一句,史黯这个人怎么样?”
史黯是晋国的历史学家兼占星术专家,他在四十年前,看到吴国伐越,不合星象,主凶,从而预言了吴国必亡于越。
赵家家臣说:“史黯是个老实人,群众关系好,也不乱说别人坏话。”
夫差点头,看来他的预言也不是乱放空炮了,看来吴国真是没有机会了。
夫差不再心存最后希望的时候,到了第三年冬天,守卫的军民疲困不堪,无力战斗,土卒离散,城门失守,越军进城。
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乘夜突围西上姑苏山。越王紧随赶到,围山三层。
夫差派王孙雒脱光了膀子,代表吴王向越国请和。这个关健时刻,越王勾践又任性反复了,想跟吴国讲和。范蠡赶紧力谏:“我们大清早上朝,处理国事,天天加班到深夜,都是为了什么?跟我们争夺三江五湖之利的,不是吴国又是谁?我们谋划了20年,一朝放弃,怎么可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当年吴王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啊。”
勾践说:“我没法对他的使者讲啊,不忍心。”
于是范蠡奉命处理,提着战鼓,发号施令,指挥三千越军攻上姑苏山,俘获吴王夫差。另一种说法是,勾践看着吴国使节王孙雒哭泣而去,心甚怜之,派人追上去找吴王说:“我把您封到浙江定海的舟山群岛,管理一百家民户吧。”
吴王夫差苦笑了一下,说:“吾老矣,不能事奉君王了”。 谢绝掉越人的好意,吴王夫差随后以三层丝幕裹住自己,伏剑自杀了。持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以越胜吴败,吴国灭亡而宣告结束。
夫差虽然不成功,国破身死为天下笑,但做为一个人,他更有正常的情感,是性情中人,和项羽一样。只是这样的人,是吃不开的。他最后裹面而死,是以示羞见先王和伍子胥于地下。
勾践则是个心机很深,隐忍的人,同时是个任性无常的人,看他卧薪尝胆咬牙切齿的样,以及后来兔死狗烹的狭隘,包括在女人身上作文章,以及暗通太宰伯嚭的阴谋,确实让人不敢恭维。但是在最后处理夫差的安置问题上,他也还算差强人意,给夫差一个百户长当当,对得起当初吴王给他的照顾了。当然,另一种说法是,越王勾践他反复派人,催促夫差自我了断。但哪种说法为对,因为年头太久远,以及秦始皇老大爷的燔书,都无从查考了。
最后要说说,吴王夫差的伏剑自杀,这是吴越人专利的自杀方式。夫差不肯居舟山岛而苟生,自杀方式必定甚为壮烈也。勇敢的人选择自刎,怯懦的选择自缢。在此之前,诸侯自杀很少用自刭的办法,等到吴越相继称强,自刭之风才渐渐流布于诸侯。到战国的时候,无论何国人自杀,都是抹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