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万里长城
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作为秦朝缔造者的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并开创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一统文明,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绵延万里、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的修建,却给秦始皇带来了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有人认为秦始皇在兼并六国后兴建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保障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因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有人认为长城的修建表明了秦始皇的暴政,那一块块浸有民夫血汗的城砖,那一块块踩在脚下的巨石,就是秦始皇蹂躏百姓、视百姓为粪土的一个个历史印记。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正反映了人们对大秦帝国暴政的痛恨。而据史书记载,给秦始皇带来巨大影响的万里长城的修建起因其实源于一个人的一句话。事实果真如此吗?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万里长城呢?万里长城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秦始皇一生极喜巡游,在他当政十二年间,曾五次巡游天下。公元前215年的一天,第四次出巡归来的秦始皇,早早来到大殿上,焦急地等待着他派出去寻找仙药的使者卢生的到来。卢生是秦始皇最信任的方士,早在第四次出巡之前,秦始皇就派他去寻找仙药。现在,卢生就要回来交旨了。秦始皇的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卢生这次是不是完成了使命。
正当秦始皇焦急之际,卢生上殿了,他向秦始皇详细汇报了寻找仙药的经过。并说,他找到了一本图录(图谶符命之书),里面提到:“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他万万没想到卢生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仙药,反而带来了“胡”将“亡秦”的消息。寻不着仙药,以后还有机会;
国要是不国了,再想卷土重来可就难了。一时间仙药的有无已不是秦始皇最关注的事情,他脑海里迅速思考的是,所谓的“胡”会是谁呢?秦始皇下意识地想到,这个“胡”一定是指匈奴。于是,他立即传大将蒙恬上殿,命其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接着又修建万里长城。
难道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真的是因为卢生一句“亡秦者胡也”吗?
死亡,对秦始皇来说不仅是指一个生命体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王朝命数的终结。秦始皇当然不希望看到由他创建的大秦帝国短命夭折,所以,“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对秦始皇的心理影响绝不可小视。有些人认为,秦始皇不会因为方士一句话就出兵匈奴,大修长城,干戈天下。这样的想法是对帝王心态的不了解与忽视。众所周知,秦始皇生性多疑。“亡秦者胡也”,这对于与秦朝的国运兴亡毫无干系的后世人来说,或许只是一句过耳就忘之话。可这句话对秦始皇而言,却直接指中其大忌。秦始皇一直以为由他创立舶大秦帝国可以享有万世,他也因此而享万世之尊。但是,卢生捎来的这旬“亡秦者胡也”,却给这位坚信其王朝万世不变的始皇帝当头一棒。
卢生是秦始皇最信任的方士,因为他能圆秦始皇最大的梦想——肉体成仙而长生不死。自封皇帝,并且是天下归于一个帝国的皇帝,对于这一权位,秦始皇期待已久。卢生带来写着“亡秦者胡也”的图录时,秦始皇统一天下已有六年。秦始皇明白,君临天下威风八面的皇帝与贱为粪土的平民一样,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春秋。
所以,秦始皇此时企求长生不老
的愿望异常强烈。可恨的是,卢生没能给他寻到长生之方,却给他带来了一个让他失望且愤怒的消息。秦始皇怎么能忍?唯有击碎谶语,铲平匈奴,方可除心头之恨。所以,只因卢生一句话,震怒的秦始皇便即刻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这自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但是,仅凭借一句话就调动三十万大军出兵匈奴,并且不惜下大工夫修筑万里长城,这似乎又有些反应过度。因此,“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语绝不是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的唯一原因。
既然如此,秦始皇大动干戈修筑万里长城还有其他原因吗?
为了防止边患。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社会组织以部落联盟为主,联盟的首领被称为“单于”。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征服邻近各族,统一蒙古高原,随后建立了游牧民族的国家政权。所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正是匈奴势力扩张之时,他们四处进攻,掠夺人口与财物,使得大秦帝国北方的边患压力比较大。
匈奴人作为游牧民族,自幼即能骑马射箭,所以,成年之后个个都是精于骑射的剽悍骑兵。关于此,《史记·匈奴列传》曾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在冷兵器时代,与步兵相比,骑兵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战国时期,匈奴已经成为燕、赵、秦等国北方边地的一大外患。燕、赵、秦诸国为了应对匈奴的入侵,纷纷修筑长城以作为防止匈奴入侵的一种军事手段。
就秦国而言,秦昭襄壬时宣太后杀死义渠戎王,大败义渠后,修筑了秦长城以阻挡匈奴南下。燕国、赵国也都在各自国界内修筑了长城,以备边患。
在秦灭六国的十年中,燕、赵两国只能顾及自身生死存亡,根本无暇理会匈奴。而秦军则忙于兼并六国,也无力顾及匈奴。因此,在这十年里,匈奴迅速南下,占领了阴山、河套地区,成为大秦帝国的一大外患。
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为秦始皇打击匈奴奠定了夯实的军事基础。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开始对匈奴用兵。三十四年(前213)大规模修筑长城。所以,秦始皇绝对不单是凭借“亡秦者胡也”一句话就开始修筑万里长城这项浩大工程的。经过四年(前213-前210)努力,横跨今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辽宁六省区,全长一万多里的长城修建完成。万里长城成为当时乃至今天全世界最伟大的边防工程之一。
蒙恬用四年时间修筑了万里长城,这是世界军事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蒙恬凭借着什么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呢?
原来,蒙恬充分利用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加以修补、连缀。秦长城的西段借用了秦昭襄王时期修筑的长城,中段、东段则借用了赵长城、燕长城,起自临洮(tao,桃),即今甘肃岷县,沿贺兰山、阴山,东至辽东(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蒙恬列传》)。
长城虽长,但由于有了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这项巨大的工程四年便得以完成。
自此,长城成为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一道分水岭。终秦之世,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牢牢地守住了这道防线。如果没有这道屏障,大秦帝国在对付匈奴的入侵时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在秦朝灭亡之后,从汉代到明代,长城都是中原农耕民族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最为有效的防御体系。因此,秦长城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见,秦始皇并非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但是长城却因秦始皇而有了一个响彻后世的名字——万里长城。长城其实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修建的方城,这是我国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长城。到了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如齐、燕、赵、魏、秦,为了加强防御和划定疆界都纷纷修筑长城。到了秦朝兼并六国之后,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之后的汉朝一直到明朝,历朝历代都修建了长城,而我们现在最常看到的、保存较完整的长城是明朝修建的。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以及之后各朝各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十万里,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显然,长城作为一道高耸的、绵延不断的长墙,它在冷兵器时代所具备的军事防备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惊人的。
历史的贡献往往与历史的罪孽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一定程度上,长城对中华民族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不能反证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绝对正义性。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不久,就发动百姓进行如此巨大的工程,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不仅仅是沉重的经济负担,秦朝的苛法也使长城成为修筑者的坟墓。所以,秦长城是秦朝百姓的又一项夺命工程。
《水经·河水注》(卷三)记载:
杨泉《物理论》日: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羁者相属,民歌日: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这首民歌的大意是,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养活,生了女孩一定要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之下,都是由无数尸骨支撑着。
中国人历来“重男轻女”,而这首民歌为什么偏偏“重女轻男”呢?因为参与修筑长城的主要是男性,而他们又多死于筑城过程中,所以,这首民歌唱出了令我们颇为费解的“重女轻男”的心曲。
可见,当年修筑这座万里长城曾给秦朝百姓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
长城像一条巨龙绵延万里。它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沙漠,奔向苍茫大海,不愧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罕见奇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动用了近百万的劳力来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而且那个时代没有任何可减轻劳动负荷的机械装备,工作环境又是处于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其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因此有人认为,修筑长城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一个重要证据。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当时百姓修筑长城劳役悲惨境遇的反映,寄托了人们对大秦帝国暴政的痛恨与推翻其暴政的强烈愿望。那么“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究竟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
这个故事与秦始皇的暴政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修筑长城被当时百姓视为秦始皇的暴政之首。“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孟姜女的故事已经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与“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并驾齐驱的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这个故事的流传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孟姜女的故事原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的记载。
公元前550年,齐国大夫杞梁(名殖)阵亡。战争结束后,齐庄公在归国途中遇到杞梁的妻子,齐庄公想就地吊唁,而杞梁妻则认为在野外吊唁不合礼仪,婉言相拒。齐庄公只得到杞梁家中进行正式吊唁。这个故事里的杞梁妻只是一个守礼的典范,因为野外凭吊不合礼制。
两百年后的《礼记·檀弓篇》也记载了这个故事。在这部史书里,曾子赞扬杞梁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表现了杞梁妻对丈夫的真情实感。这是在有关杞梁妻的故事中第一次出现“哭”字,这个“哭”字成为后世孟姜女故事的一个亮点。但是,《礼记》中记载的杞梁妻的故事和秦始皇修长城之间毫无干系,而且杞梁妻也不是孟姜女。
西汉后期,在民间传说中,孟姜女的故事出现了“哭夫崩城”、“殉夫死节”的情节。
这一变化出自刘向之笔。刘向是西汉末年的大学问家,也是汉惠帝时期向民间征书的整理者。从汉惠帝时期开始的献书,到刘向之时,已使皇宫之书堆积如山,因此刘向受命整理这些图书。刘向利用这个机会编篡了《说苑》和《列女传》,这两部书中都载有杞梁妻的故事。
《说苑·立节》在记述杞梁妻的故事时,增加了“哭夫崩城”的新内容——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弛,而隅为之崩(《说苑·立节》)。
刘向在《列女传·齐杞梁妻》中,又增加了“殉夫死节”的情节。齐国杞梁殖战死,齐庄公回国之时,在路上遇见了杞梁殖的妻子,于是,派使者在路边吊唁。杞梁妻说,如果杞梁殖有罪,大王不能在路边吊唁他。如果杞梁殖没有罪,那么我有住所,不能在野外接受吊唁(今殖有罪,君何辱命焉。若令殖免于罪,则贱妾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于是,齐庄公只好到杞梁家中吊唁。杞梁妻既没有儿子,又没有近亲。杞梁殖下葬之后,杞梁妻无处可归,于是在城下陈其夫的尸骨,放声大哭。悲凉的哭声犹如哀鸿遍野,听到的人无不闻声落泪。十天之后,城墙崩塌,杞梁妻投水自尽。
《列女传》本来就宣扬烈女,所以,此书突出杞梁妻对爱情的忠贞,这完全可以理解。
经过两汉的演化,杞梁妻的故事忠于爱情的一面开始凸现出来。这使得以其为基本框架的孟姜女的故事也以爱情为主旨。
到了唐代,孟姜女的故事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一是将杞梁妻的故事和秦始皇修长城联系起来。比如杞梁为秦始皇修长城而逃入孟家等。
二是增加了许多新情节。比如杞梁被打死,尸体被筑人长城之中。
三是在通俗文艺的各个品种(如变文、话本、戏曲、民歌、宝卷、子弟书等)中,都出现了孟姜女的故事,数量达数百之多,蔚为大观。
在这些通俗文艺作品中,敦煌曲子词的贡献最为突出。现存的敦煌曲子词残卷不仅出现了孟姜女的名字(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而且把孟姜女和杞梁妻等同起来,同时增加了送寒衣的情节。敦煌曲子词的发现非常重要,它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孟姜女”这个名字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唐代诗僧贯休的《杞梁妻》一诗也是盂姜女的故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明确地把杞梁妻和秦长城联系了起来: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在唐代空前增多的孟姜女故事中,寻夫哭倒长城之后,孟姜女的命运出现了三种结局。一是秦始皇为孟姜女的忠烈之情所动,厚葬范杞良(原来盂姜女丈夫姓“杞梁”,名“殖”,现在姓“范”,名“杞良”了。后世范郎的名字有“范希良”、“范四郎”、“范喜郎”、“万喜良”多种变异),嘉奖孟姜女。二是范、孟二人是星宿下凡,如今灾难已满,重归天庭。三是孟姜女送寒衣哭长城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从容赴死。其中以第三种结局最为典型。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如果被当作历史文献来看的话,问题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史书无载。史书记载的只有《左传》中的杞梁妻,且与哭长城无涉。
第二,长城焉能哭崩?汉人王充在《论衡—感虚》中就对杞梁妻哭崩城一事提出质疑一一“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夫草木水火,与土无异,然杞梁之妻不能崩城,明矣。”
然而,民间故事就是有着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把一段与秦始皇修长城毫无关系的历史,一步步地演变为揭露秦始皇修长城暴政的民间故事。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民间故事是民间舆论的产物。民间舆论与官方舆论、学术评价不同。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至少反映了相关民间舆论的三个方面:
一、秦始皇是暴君;
二、修建秦长城是秦始皇的暴政之一;
三、“孟姜女哭长城”表达的是中国民间百姓对暴政强烈的、无声的抗议。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通百姓没有话语权,没有言论自由,也没有直面抨击统治者的条件与能力,因而民间故事便成了他们婉转表达自己心声的工具。正因如此,各种各样的民间文艺都选取这一题材,表演这个故事。中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暴政,处于弱势群体的普通百姓对于以皇帝为首的封建暴政又无可奈何,于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倾诉的平台,所以,这个故事便越传越广,越传越丰富。此时,“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中的秦始皇已经和历史上的秦始皇没有太大关系了。
“秦始皇”只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历史上所有暴君的统称;“修长城”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历史上一切暴政的集中代表;而“孟姜女”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无数百姓反暴政的一种心声表达。“孟姜女哭长城”是天下百姓反暴政的一种悄无声息的强烈诉求。
历史上所谓的孟姜女哭的并不是秦长城,而是山东的齐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其实与秦始皇并没有直接关系。然而,这个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历代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官府不惜民力给人民增加过重负担的愤怒与抗议,只不过把矛头的焦点都对准了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那么,抛开民间传说,应该如何历史地看待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呢?
第一,修长城和出击匈奴是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进一步统一中国的必要举措。
秦始皇用兵匈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在对北方的匈奴人用兵之前,秦始皇三十年(前217)曾大规模出兵百越。百越是遍及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少数民族部族。秦始皇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平定百越。
进攻百越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战争的一种延续。灭楚并不意味着大秦帝国的势力已经到达帝国的全境,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当时还不在秦始皇的掌控之中。秦始皇的野心是统一全国,不仅仅是六国统一于秦,而是整个中国归于秦。在秦始皇的眼中,大秦帝国疆界的最南端要到达海边,因此,临海的百越地区就成为了秦始皇觊觎的目标。
秦始皇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为了保证南征百越后勤保障的顺利,在今广西兴安县修建了灵(零)渠(兴安运河)。这条运河引湘江水进入漓江,接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也保障了南征军的水路运粮通道。
平定百越的战争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百越的顽强抵抗,战争打了四年秦军才最终取得胜利。此时的大秦帝国,已完全占有了百越地区。
所以,秦始皇修长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是秦始皇统一全国战争的继续,是巩固大秦帝国的关键一步。
围绕着长城的修建,秦始皇还修了直道。所谓直道,类似今天的高速路。秦直道首先是一条交通线,它从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向北,经鄂尔多斯草原,最终到达秦朝九原郡治所(今内蒙古包头)。此外,这条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一条军事供应线。
第二,应对秦始皇所修工程作具体分析。
秦始皇是一位工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他主持了大量工程的修筑,如皇陵、宫殿、长城、直道、驰道、灵渠,等等。从称皇帝到病故,在秦始皇控制下的泱泱帝国简直就是一个浩大且繁忙的工地。
以上这些工程并非属于同一类。
修皇陵、宫殿,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纯属劳民工程,只是为了满足秦始皇个人生前死后的欲望。而修长城、直道、驰道却不同,虽然也有劳民伤财的一面,但更是巩固大秦帝国统治的重要举措。对于这类工程,我们不能完全否定。
直道始修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三十七年(前200)竣工。由于秦直道的南北两端近于一条南北直线,所以,称为直道。
驰道是以秦朝国都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主要有通往洛阳的东方大道,通往南阳的武关道,通往太原、河东郡的临晋道,通往汉中、蜀郡的秦蜀栈道,以及通往陇西郡的西方大道等。这些大道组成了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巨大交通网。驰道一方面便于秦始皇调动军队,另一方面也大大有利于各地的物资交流。
第三,长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符号?
秦始皇不仅是~位集权皇帝、工程皇帝,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问题”皇帝。秦始皇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长城在二十世纪还曾经引发了一场当代人的热议。有些学者认为,长城是中国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一个象征。
导致此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局面引发了近代中国许多学者的思考。所以,长城成了闭关锁国的替罪羊。这个说法显然不够公允。
探究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一个大课题,它无法一言概之,也不是一次课能讲完的,更不是单个学科能够梳理清楚的,它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课题。长城绝不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更不能把长城看做中国近代落后的象征。中国在近代落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岂是一座两千年前修建的长城所能承载的?
始修长城者并不是秦始皇,而是战国时期与北方匈奴接触的秦、赵、燕诸国国君。而且,当时修建的也不只一座长城,山东六国为了防守也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的工作只是将这些与匈奴接壤的不连贯的长城连接起来。秦朝之后,除了元朝之外,历朝历代的皇帝,不论是汉族皇帝还是少数民族皇帝,都或多或少地修补了长城。因此,不能都由秦始皇一个人来承担与长城相关的一些负面结果。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并没有马放南山、刀枪人库,而是接着南征北战,例如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继续努力。他的这些举措无疑大大加重了大秦帝国子民的负担,同时,也成就了一个雄伟庞大帝国的版图。不可否认,在冷兵器时代长城所具有的军事防御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修长城并不意味着怯懦与防守。综观历史,历朝历代长城的修建并不都是国势衰微的闭关退守之策,相反在武力强大之时,很多国君都把修长城作为保障社会安定的举措。如今的长城不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修筑长城的每一块砖石的作用都很有限,只有当它们被砌成长城,才能真正发挥坚同的功用。亿万中国人正像长城上的这些砖石,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当他们凝聚在一起时,才真正显示出民族整体力量的伟大。如今长城虽经两千多年历史风雨的剥蚀,但仍以苍苍莽莽的气势、威武雄浑的姿态,浓缩成为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镌刻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史册里。
秦始皇在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但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诸项措施并不是每项都得到大臣的理解。秦始皇的作为也引发了他与大臣之间的矛盾,他的一些举措也引发了与方士的矛盾。这些矛盾不断激化,最终酿成了轰动历史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