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那还站在这里做什么, 赶紧过去救人。”
赵想把背篓往上提了一下,加快了步子。
“对对对。”
赵核桃这才想起来应该上前去看看,要是对方需要帮助, 他们也好救人。
“大叔,你怎么样?”
赵核桃比赵想的速度要快一点, 毕竟身上一点负重物都没有, 跑几步就过来了。
“饿……”
被扶起来的人满头大汗,手脚发软,脸色苍白,嘴里一直叫着饿。
“核桃哥, 你把人扶好, 我拿枇杷喂他吃下。”
赵想一眼就认出对方这是低血糖了, 其实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在特殊年代还挺多的。
毕竟大多数人都吃不饱, 好多人甚至都是饿着肚子的。
“好。”
赵核桃把人扶着,由赵想把熟透了的枇杷剥开皮,把里面的核取出来,一半一半塞进他嘴里。
吃了几个枇杷后,大叔的脸色好了不少。
“谢谢你们。”
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看着两个少年,真诚地向他们道谢。
是的,才十八岁的赵核桃在中年男子的眼中也是少年。
“大叔, 你是早上没吃早餐吗?再吃一点枇杷吧!”
赵想又拿了两个=枇杷出来放在中年男子的手中。
“嗯。”
中年男子也不推辞, 把两个枇杷都吃了,大半斤枇杷下肚子, 他身上终于有力气了。
“谢谢你,这些枇杷多少钱, 我赔你。”
中年男子站了起来,看着地上的枇杷核, 他吃了十来个枇杷,差不多快有一斤了。
“不用了,大叔你下回还是吃了早餐再出门吧!”
赵想看得出来,这位大叔是个体面人。毕竟中山装可不是一般人能穿的,都是有点身份地位的人才会这么穿。
“哪不行,我们不能拿人民的一针一线,该多少就是多少。”
中年男子一脸严肃,枇杷是他吃的,就该赔钱。
“这里没有一斤,枇杷一斤五分钱,大叔要是想赔钱,就给我三分钱好了。”
赵想听他这么一说,更加肯定对方的身份不简单了。
对方既然非要给钱,赵想也不和他客气,该收就收吧!
“这里是五分钱,你收好。”
虽然赵想说没有一斤,但是中年男还是按照一斤给的钱。
“多了。”
赵想找了两分钱给他。
“不多。”
中年男子拒收。
“真多了。”
赵想再推了回去。
“真不多。”
中年男子说什么也不收回这两分钱。
两人就这两分钟你来我往推了好半天,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哎呀,你们干脆取个中间数,别推来推去的了,再推下去都中午了。”
赵核桃的眼睛随着二人的动作转来转去,最后差点把他给转晕了。
实在看不下去,主动打断二人的动作。
“……其实真不用给钱,我这也是做好事。”
赵想甚至都想把钱全还给对方了。
“做好事也不能让人民赔钱对吗?这钱是你家大人辛苦挣的,就更不能让你损失了。”中年男人弯下腰,看着比自己矮了许多的少年。
他有一双很漂亮很干净的眼睛,这个孩子长得也很好看,是他见过最好看的少年。
中年男人的眼睛里装着温柔,是成年人对孩子的特有温柔。而且对方的眼神很正直,是赵想喜欢的那种眼神。
“我收下了。”
赵想这一次没有把钱再推回去,而是把钱揣进了兜里。
“这就对了。”
中年男人有些严肃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你们是哪个村子的人?”
钱赔了,恩人住的地方也该问清楚。两个少年救了他一命,钱是应该赔的,这救命之恩还没有报呢!
“我们是赵家村的人,我叫赵核桃,这是我族弟赵想。”
赵核桃没有戒心,在赵想阻止不及的情况下,把两人的讯息全说了。
“……”
“小朋友是有话要说吗?”
中年男子观察到赵想欲言又止的神情,出于礼貌问道。
“没有。”
赵想闭了下眼,他族兄都说完了,他现在阻止也来不及了。
算了,毁灭吧!
等和这个中年人分开后,他得提醒族兄一下,别人家问什么就说什么,哪天被人卖了还替坏人数钱呢!
“放心,我不是坏人。我是在政府工作,今天下乡四处看看。早上出门忘记吃早餐,一时间手脚发软,全身冒汗倒在路边被你们兄弟二人救了。”
中年男子看出了赵想的警惕,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这个小少年很机灵,而且对陌生人的警惕心很高。
这可是个好苗子啊,救人时不含糊,却没有被他的外表迷惑,一直保持着警惕之心。
“你是新来的镇长?”
早就听说他们镇的镇长换了,原来的镇长并不是眼前这个男人,而且听口音也不是他们蜀省人。
“你能看出来?”
新镇长一脸惊奇。
“你的蜀省话很标准,就是太标准了一些。”
赵想偏头,虽然都是蜀省人,可地方不一样,蜀省话也有差别。
显然新镇长的蜀省话就和他们当地的有一些区别,如果不是很细心的人都发现不出来。
赵想如果没有原主的记忆,本能让他用当地的蜀省话交流,其实他说出来的蜀省话也是有一定区别的。
“小朋友你果然很机灵。”
新镇长对赵想的好感度那是爆满了,怎么有小孩子这么厉害。救了他不说,还不求回报,更能心细如发地发现他的身份。
“……”
被夸机灵的赵想默了又默,他不知道自己发现对方身份和机灵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过新镇长非要这么认为,他那就是机灵吧!
不喜和人争辩的赵想没有反驳对方的话,而是继续听他和赵核桃说话。
是的,新镇长又去找更好套话的赵核桃聊天了。
在聊天的过程中,知道了赵想就是前镇长离开前,让他关照的那家人中的孩子。
虽然是过继的,但是烈士的父母确实拿他当亲孙子对待,因此他们这些政府工作人员,也得对这个孩子好,拿他当烈士的孩子对待。
当然在做这个决定前,政府也是对赵想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身份没有问题,过继前还是个小可怜,被前父母压榨。
也就过继后这几个月让孩子长了个头,脸变白了一些,看上去没之前那么营养不良了。
之前的状态说营养不良都是夸奖,就也比流浪的乞儿好一点。
知道赵核桃藏不住话,但没想到他真是啥都往外说啊!
赵想扯了扯嘴角,觉得对方没救了,放弃治疗吧!
幸好对方没拉着赵核桃聊多久,他出门是有工作的,聊了十几分钟双方就分别了。
“我从这里走,你们是走这条路吧!”
到了一个岔路口,新镇长对二人说道。
“是。”
两少年点头。
“那我们就此分别吧!你们回家时注意安全。”
新镇长说这话时眼睛是盯着赵想的,这孩子长得太好,坏人什么时候都有。
“我记住了,多谢镇长。”
赵想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
“如此便好。”
新镇长满意地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少年们的头,在赵想郁闷中走上了另一条山间小路。
直到再也看不到对方的人影后,两少年才继续赶路。
“阿想,新镇长人真好。”
核桃双手抱着头,一副迷弟的样子。
“好好走路,你要是摔到田里把人家的秧苗压坏了要赔钱。”
赵想没好气地担心对方,这人除了没把他今天穿的内裤颜色告诉新镇长,别的事都说了。
他阻止不了,最后直接选择了摆烂。
“啊,我哪会。这条路我不知道走了多少遍,闭着眼睛都能走,怎么可能走到田里去。”
赵核桃对赵想的话表示不服。
“看路。”
赵想懒得和他说,拿路上捡的小棍子戳了他一下提醒对方。
“好吧好吧!”拿族弟没办法,赵核桃认真看路。
走到一半从赵想肩膀上把背篓过接。
“现在换我背了。”
吃了小想的枇杷,总要帮忙背一下背篓吧!
“谢谢核桃哥。”
赵想没有拒绝,他已经背了一大半的路,接下来的山路没那么难走,赵核桃即使背着背篓赶路也还好。
二人直到快到赵家村时停了下来。
“你背篓要用草盖起来,不然回头村子里又有人说闲话了。”
赵核桃好歹也是赵家村的人,村民们什么德性他还是知道的。
“嗯。”
赵想心里更清楚,和赵核桃扯了一些草盖在背篓上,接下来这段路由赵想来背。
说句不好听的,在赵家村赵想比赵核桃更有威慑力。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要赵想用他的眼睛直愣愣看着一个人,大家都不敢与他直视。
赵想一开始还没发现这点,等到他发现后,村子里已经没几个人敢和他对视了。
也许是大家都知道赵想不好惹,哪怕好奇他在镇上买了什么,一个个也没敢过来翻背篓。
是真翻,如果不是赵想,换个人这背篓里面的东西都被人翻出来了。
要知道有些人根本都不懂什么叫隐私,而且手脚超快。
你若是说他做得不对,对方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只是想看看,还倒打一耙说人家小气。
这样的人不管哪个世界都有,赵想可太了解了。
因此,只要有人不识趣起过来翻他的背篓,赵想就用冷漠地眼睛死死盯着对方,直到对方心虚地摸摸鼻子退下为止。
等到赵想离开后,对方才惊觉自己的后背出了冷汗。
“赵想那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恐怖了?”
村子里的癞子搓了搓手上的鸡皮,他刚才差点没被赵想的眼睛吓出尿来。
“你还是别惹赵想,除非你以后都不受伤,不然惹了后赵想很有可能不给你治病。”
平时和他玩得开的几个人提醒他。
“我知道,我知道。”
癞子挥了挥手,把这件事放在了心里。
他只是好奇背篓里的东西,却不想把人给得罪了。既然赵想不喜欢人家翻他的背篓,他也实在没必要把人往死里得罪。
因此癞子放下了心中最后的一点好奇,招呼着自己的狐朋狗友出去玩了,什么时候回来不清楚,但肯定天不黑不着家的。
赵想把背篓放在凳子上,进屋给赵核桃倒了一碗水。
“核桃哥,给。”
赵想还在水里加了一点糖,现在的人都爱吃糖,如果家中有谁来做客,都会准备一碗糖水招待对方。
这糖水也有级别,在白水里加一点糖是最普通的糖水。
如果是醪糟鸡蛋,那可是很高级别的糖水了,只有家里来很亲近或是很尊贵的客人时才会准备。
而且醪糟鸡蛋时面加的还是红糖,吃起来又甜又香,可是一种很好吃的糖水。
“谢谢小想。”
赵核桃端起糖水几口就赶光了。
“真甜。”
放下碗。
“这几个枇杷你带回去吧!”
赵想拿了四五个枇杷出来放他兜里。
“多谢,今天又吃又拿,把我都搞得怪不得好意思了。”
赵核桃确实馋了,就没拒绝族弟送的枇杷。
“你快回去吧,大爷他们肯定在家等你的消息。”
赵想也没多留他,赵核桃去镇上是看望自己姐姐的,可不是去玩的。
他家里的父母肯定早早回家等小儿子的消息,如果见他回来却不着家,还不得把人急死啊!
“知道了,我走了。”
赵核桃拿着枇杷一溜烟跑得不见人影。
此时赵爷爷和赵奶奶也扛着农具回来了。
“阿想回来了。”
老两口看到大孙子回来,立即放下农具过来帮助整理背篓里的东西。
“阿想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赵奶奶看着除了她和老伴需要的东西外,还有一大堆吃的用的。
“都是家里用得上的,我运气不错去买猪肉时,铺子里还有一边板油,我全买来了。”
赵想把用绳子捆着的板油提出来,下面是猪肉和骨头。
“阿想你身上的钱都花光了吧!”
赵爷爷提着赵想的药,大孙子身上有多少钱,他差不多能猜出来,这些东西的物价他也知道,合计一下就什么都知道了。
“没有了,都用了。”
赵想没打肿脸充胖子,没有就是没有,既然是家人没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反而他一心隐瞒,才会把两位老人推得远远的。
“回头奶奶补给你,家里用的东西怎么能让大孙了你出钱呢!”
赵奶奶觉得男孩子手上没钱不行,因此想把钱补给赵想。
“奶奶,不用了。大家经常找我买药,钱很快就能攒起来的。”
赵想摆摆手,奶奶的钱是他们攒的养老钱,他现在大了,能自己赚钱了,就不花老人的钱。
“那不行,男孩子手中哪能没钱呢!你爹在时,我和你爷都会给他零花钱,你当然也是一样。”
赵奶奶不容大孙子拒绝,立即回屋拿了一张大团结给他。
赵想在奶奶强势的态度下,收下了这十块钱,不过他想着下次再把这些钱花在爷爷奶奶身上。
虽然把钱补给了赵想,但是赵想的态度还是让老两口心里头很欣慰。他们就怕过继来的孙儿和他们不亲,以后不孝顺。
幸好阿想不是那样的人,他很孝顺,而且能干听话。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让他们老两口操心,和村子里其他孩子比起来,阿想实在是太乖太懂事了。刚过十三岁就开始赚钱养家,满村找找谁家的孩子能做到?只有他们家的阿想做到了。
有时候老两口甚至希望他不要那么懂事,像个正常的孩子一般会笑会闹。
然而想到老赵家的情况,觉得赵想有现在这样的性子,绝对是他自己没长歪,老赵家可没一个好人,包括最小的那两个孩子也是一样。
两位老人的想法赵想不知道,如果知道了肯定会回答他们,不是原主没长歪,而是自己本来就是个好的。
赵想本人的性子确实很好,没穿越前虽然喜欢摆烂,但也是一位三观正常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穿越后赵想有了自己的理想,他比穿越前还要懂事和自律,这实在是出乎了他自己的意料。
赵想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为了一个理想而努力,明明穿越前他还不是这么想的,觉得有得吃有得住,有车开就很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
一场交换,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赵想的想法太过理想化了,可是他想说,如果没有一群过于理想化的人,这个国家不会建立,更不会变成后世的样子。
“爷爷,我也不知道这烟好不好,我看好几个老爷爷都在他家买,便去他家买了。”
赵想把叶子烟拿给赵爷爷时说道。
“不错,这叶子烟很好。”
赵爷爷接过晒干的叶子烟,在手上摸了一下说道。
孙儿的眼光不错,自己不懂知道看懂行的,跟着他们买准没错。
赵奶奶的麻线和雪花膏,麻线是奶奶指定的,雪花膏是赵想专门给奶奶买的。
“我这么大年纪了,要什么雪花膏啊!”
赵奶奶笑得见牙不见眼,嘴上虽这么说,手上去拿着它不放。
她不缺买雪花膏的钱,可她缺一个把她和老伴放在心上的孙儿。
幸好赵想认可了他们,好不容易去镇上一趟,除了买了一堆家里要用的物品外,还给两位老人带了礼物。
“爷爷,我给你买了一个新烟斗,烟斗部分是全铜做的。”
赵想把他给赵爷爷买的烟斗拿出来,和他说的一样,纯金色的铜烟斗,比老爷子手上那个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漂亮多了。
除此之外,烟斗上还有一个烟袋,是对方给的赠品。这样也可能拉个回头客什么的,生意嘛就不能计较太多。你若是不让利一点,大家价格都一样,人家凭什么来你家买?
“好好好,阿想真乖,这烟斗爷爷很喜欢。”
赵爷爷接过烟斗恨不得立即出去炫耀,他不是不知道有人骂他断子绝孙的话。以前是没力气生气,现在是没必要。
过继来的孙儿比他们亲生的还要孝顺,气不是他们。
“奶奶,我去煮饭,晚点熬药。”
他的专属药罐放在炉子上,这还是他爹在家时买的,后来给赵想熬药时找了出来正好用上。
“阿想你去熬药,奶奶煮饭。”
赵奶奶想着大孙子去镇上走了不少的路,现在肯定累了,便让他休息一下,干一点轻松的活计。
熬药只需要把药放进药罐里,再加入水泡一会儿就能熬了。
熬药虽然不辛苦,但却是个慢活。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半个小时。其间不能走开,要一直盯着药罐,不然里面的药很容易漫出来。
赵想要熬药的话,就不能走开,也无法帮奶奶煮饭了。
“可是……”
赵想觉得爷爷奶奶在外面干了一上午的活,论累的话他们比自己累多了,便想让两位老人去休息一会儿,等他煮好饭再叫他们起来。
“没有可是,今天我和你爷回来得早,等我们吃完饭再休息也来得及。”
赵奶奶指着堂屋墙上的钟,现在才十一点呢!
那确实还早,煮好饭也不过十二点,吃完饭再去午睡和平时的时间差不多。
“好吧!”
这一次赵想没有拒绝,而是拿着药去厨房找自己的小药罐。把药倒在里面,又加入刚好把药淹住的水,泡了一会儿后便生火熬药。
把小炉子搬到屋檐下,又搬了一些柴出来,赵想坐在小凳子上开始熬药。
与此同时,爷爷奶奶也在厨房忙碌着中午饭。
“老头,你把铁锅烧起,我熬油。”
“要得。”
赵爷爷把铁锅烧了起来,赵奶奶将清洗干净的猪板油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生姜片、葱段和少许料酒,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再煮两分钟左右,捞出
把锅重新洗干净在锅中加入小半碗清水,放入切好的猪板油,用中火慢慢熬制。在熬制过程中,需要不时地用铲子搅拌,以防止猪板油粘在锅底。随着熬制时间的增加,猪板油会逐渐出油。当油渣变得微黄时,可以将火调小,继续慢慢熬制。
坐在厨房外的赵想抽了抽鼻子,随着板油慢慢变黄,香味也越来越浓。
“好香啊!”
“阿想。”
赵奶奶端着一碗猪油渣递给大孙了,上面撒了一点白糖。
“谢谢奶奶。”
赵想接过碗,开心地吃了起来。
“吃吧,家里还有。”
大孙子买回来的板油很大,她捞起来一大筲箕,够他们吃一段时间了。
“嗯。”
赵想没有客气,夹了一块猪油渣吃了起来。
“好吃。”
撒盐和撒糖的猪油渣是两种不同的口味。
赵想两种都喜欢吃,他觉得要是再撒上一点辣椒面味道肯定更好。
煮饭好了,赵奶奶就着油锅烧了一大锅青菜。
因为是用猪油炒的,里面还加入了油渣,因此这炒青菜的味道非常好吃。
赵想直接吃了两大碗饭,又吃了一碗青菜。
“晚上你送一些油和猪油渣去牛棚。”
收拾碗筷子时,赵奶奶跟孙儿说道。
“我知道了,奶奶。”
赵想默默点头,就算奶奶不说,他也会悄悄问过奶奶后送一些的。
哪怕是家人,在一些事情也不能自作主张,特别是在这个物资缺乏的时代,猪油渣也是很珍贵的,随意送人是对家人的不敬。
有赵奶奶发话,赵想送东西也送得理直气壮一些。
“再送一些红苕叶,我们家没有养猪,都快吃不过来了。”
赵爷爷提醒大孙子,别光送猪肉渣,菜也送一些。
现在正是吃各种菜的时候,不像冬天吃来吃去就那几蔬菜。
“好。”
赵想下午就去割,红苕藤长得很快,他家自留地的红苕已经栽好了。做种的那一小块也没挖掉,而是留着吃菜。
老实说,就那么一小块地,长出来的红苕藤全家都吃不赢。
一小块割完就是一背篓,赵想午睡都没睡,就去地里割了回来。
趁着老人在睡觉,他把红苕藤处理了。叶子和叶子放在一起,梗撕掉外面的皮然后用油炒。
这样所有的红苕藤都不会浪费了,毕竟这个年代要是浪费食物,会被天打雷劈的。
赵想两样都拿出一半给牛棚,还是清洗好的,拿过去他们可以直接煮或是炒来吃。
赵想也不想这么麻烦,可是住在牛棚的大家用水是很麻烦的。他们只能在村民们挑完水后,才能去井水里挑水。
而且他们还不能多挑,一天最多只能挑两挑水,多了就会被村民们举报。
面对这种情况,牛棚众人用水就谨慎得多。
赵想作为徒弟,不得不替他们多考虑。
冬天大家甚至都不能好好洗个澡,洗澡也就过年的时候才不限制他们挑水的次数。
除了夏天他们可以去河里洗外,大家平时只能用布擦一下,即使每天都擦,身上也没干净到哪里去。
有时候赵想特别心疼他们,这些人都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如今却落到这个地步,这让从后世穿越来的赵想怎么可能不心疼呢?
可是他太小了,能力小,身体小,能帮的有限啊!
不过快了,最迟两年他们就能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去。
最后这两年更要注意,不能让他们在黎明快来到时出现问题。
因此赵想去牛棚的时间比平时还要晚,此时大家都待在屋子里。只有某些不安分的人还在外面,赵想避开了那些出事频率高的地方,宁可绕路多走几步,也不往那些地方去。
晚上总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在黑暗里发生,比如赵想曾经撞见的偷情啊,还有密谋什么的。
“师父。”
赵想把背篓放下,把食物拿出来。除了红苕叶子和梗,还有奶奶让他带来的猪油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