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怎么还有猪油渣?这东西也太珍贵了。”

一拿出来就闻到很强烈的食物香气, 引得众人直抽鼻子。

“我今天去镇上提了一边板油,中午奶奶熬了猪油,这些油渣是奶奶让我送过来的, 所以爷爷伯伯不用担心。还有枇杷,是我在镇上买的, 爷爷伯伯们尝尝。”

赵想不仅带来了猪油渣和蔬菜, 还送来了自己在镇上买的枇杷。

村子里也有枇杷树,不过想吃枇杷要拿东西和对方换。赵想不愿意,因为他们的枇杷不甜,品种没有镇上买的好吃。

“味道不错。”

大家一人拿了两个枇杷吃了起来, 很快枇杷就被吃完了。

赵想留了一斤给爷爷奶奶, 剩下的两斤都拿来了, 然而牛棚人多, 大家也就尝了个味道。

要不是白天救了人,大家还能多吃一个。

赵想有些可惜地想到,他不后悔救人,只后悔没多买两斤。

“就用猪油渣和红苕叶一起煮。”

老人指挥大家煮晚饭,虽然只有一大锅菜,可是有猪油渣在里面,这菜也变得好吃起来。

猪油渣即使炼得干干的, 可用水一煮, 还是有很多油出来。

有油有盐,即使再难吃的菜也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而且今天这菜还不难吃, 味道比平时吃的只有盐没有油的菜不知道香多少。一群大男人,就这样把一锅菜全吃了, 主食是烤红苕。

赵想蹲在一边,一边背课文一边看他们吃得香甜。

心中有些难受, 看他们满足的脸,想到自己没穿越前还浪费过粮食,心里就有些不得劲和愧疚。

他从小就没饿过肚子,吃得比别人家的要好。

即使没有父母疼爱,但是他们对自己也没吝啬过,该给的钱从不犹豫。

从小时在保姆的照顾下长大的,每天有吃不完的肉,花不完的零钱。

为了他不被保姆骗,家中还有物价表,也请了老师教导他如何理财。

所以赵想从小就知道怎么生活,保姆根本骗不了他。

家里的钱财一直是由他保管,银行卡也都是他的名字。保姆的工资就由父母一起支付,除了每个月的买菜钱,她不能碰赵想其他的财务。

而买菜钱是规定的,保姆能贪污的钱有限。

所以即使他的父母不爱他,可该教该给的都做到了。他们只是不爱他而已,赵想穿越前就看开了。

不爱就是不爱,双方没有缘分,这无法勉强。

所以赵想很自觉,过年过节除了发个消息外,从不打扰他们。

双方就这样保持着知道对方,但从不亲近的关系。

没有期待,就不会失望。早认清了现实,便不会去想着要不属于自己的感情。

“我们来学习初中的内容,书带来了吗?”

赵老师年轻,最快吃完。

“带来了。”

赵想把课本拿出来,是从回收站买回来的旧课本。他爹的课本和这些年用的有些出入,所以学习时没用赵勇军的课本,而是用的回收站买回来的版本。

“阿想真厉害,已经学完了小学的内容。”

钱老他们年纪大些,吃饭也慢一些,端着碗看着一大一小学习,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他们已经这样了,可是未来还没放弃。

“是啊,阿想是个好孩子。”

众人齐齐赞同钱老的话,大半年的时候赵想都坚持了下来,也没见他有放弃的想法,一般的孩子可做不到这一点。

“可惜他没出生在一个好时间。”

大家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些为他而感到遗憾。

现在除了小学和初中,就连高中认真学习的学生都没几个了。哪怕后面高考重开,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考上。

他们虽然从老人那里有得到一点消息,但是心中没有太大的期望,毕竟这么多年了,他们心中的期望早就在一年又一年的落空中消失了。

“爷爷伯伯们别担心,一切会变好的。”

一心二用的赵想抽空回答道,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又回到了课本上。

“是啊,会好的。”

大家听了赵想的话忍不住会心一笑,孩子都没放弃,他们这些成年人又怎么能放弃呢?

被赵想一激励,大家立即有了精神。

一心学习的赵想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作用,他专心在草稿本上计算。

说真的,数学好复杂啊,他的数学天赋一般,应付考虑够了,但是想要深入学习就不行了。

赵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觉得学数学没有政治背起来轻松。

看来他不是理科型人才,文科比较适合他。

随着大家吃完饭,收拾好一切,一群人围着赵想和赵老师坐了起来,听他们一大一小学习。

赵想学完今天的内容,就发现大家都在看他。

“我身上有什么不妥吗?”

赵想疑惑地打量着自己全身上下,衣服是今天出门的脏衣服,来牛棚他肯定不能穿干净的衣服,哪怕大家很努力收拾,牛棚的环境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没有,我们就是看看。”

张百草主动回答徒弟的话。

“哦。”

赵想没有怀疑,坐到师父身边,把医书拿了出来。

“不休息一下?脑子受得住吗?”

张百草看他拿出医书,有些心疼地问道。

徒弟学习认真是好事,可才学习完课本上的内容,就要跟着他学习医术,即使他这个严师都忍不住想让徒弟休息一下了。

“师父放心,可以的。”

赵想听到张百草这么问他,忍不住莞尔。他并不觉得学习初中的内容有什么好辛苦的,和后世的比起来,真的不算难了。

如果太难,他也没有自认说自己能考上首都的大学。

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极限在哪里,才会要求继续学习。

“那行,你要是累了就跟为师说。”

张百草见徒弟坚持,便如是说道。

“好。”

赵想没有拒绝师父的好意。

“今天我们学习风热和风寒的区别,这两种感冒很相近,如果不认真分辨很容易搞错。冬天也有可能出现风热感冒,夏天也有可能出现风寒感冒……”

随着张百草的讲解,赵想明白了风寒和风热的区别。

怪不得他穿越前有时候冬天吃风寒感冒药没效果,估计那时他应该是风热感冒。

而夏天他有时吃风热感冒药没效果,应该是得了风寒感冒。

这么一想,怪不得医学生上学的时间比别的学生要长呢!

医生手上关乎性命,别的人可以犯错,但是医生不可以。因为医生一旦犯错,病人就有可能死在自己的手上。

赵想学习医术时一刻也不敢走神,特别专注不说,遇到问题就问,务必要把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搞清楚,不能留下疑惑。

除此之外,他还要背各种各样的药草,除了生长地方环境还有药效。

中医开出来的方子都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症写下的,同样的病症,因为病人不同,开出来的方子也有差异。

也许是剂量有区别,也有可能调整方子上的药材,总之哪怕是同样的病因,只要是人不同,开出来的方子就会出现差异。

因此同样的病,同样的方子这个人吃了可能有用,另外一个人吃了也许没用,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因此赵想更不敢开小差了,学习时比什么都认真。如果说之前还敢一心二用的话,现在他全心全意跟张百草学习,半点神都不敢走。

赵想的专注力,众人看了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有着这样专注力的人,以后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大家对赵想有着非一般的期待,想知道他以后的成就。幸好他们知道过高的期待会把一个人压垮,因此都把自己的想法隐藏了起来,不给赵想压力。

而被大家期待的本人,却没想那么多。有着成年人灵魂的他,懂得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十几岁的他可能会摆烂得过且过,灵魂已经二十多的他懂得了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

与其期盼他人的垂怜,不如把自己变得更好,那样即使你什么也不做,那些曾经不要你的人,也会主动回头找你。

只是到了那时,你也不需要他们回头了。

从牛棚离开后,赵想借着天上的一点月光回家,路过竹林里,又听到里面有声音,他放轻了自己的脚步,幸好脚上的布鞋让他走路几乎没有任何的声响。

赵想迅速离开了竹林的范围,等到里面的人出来时,他早就回到了家中。

里面的人在做什么,赵想不用猜就知道,只是他对这些事不感兴趣。如果是没有危险的热闹,他看了也就看了。

然而在大晚上跑出来躲在竹林里搞事的人,那绝对不是什么善人,搞不好对方会来个杀人灭口。

他的力气是大,也架不住他只是一个少年,两个成年人在刺激下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气。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不要有好奇心比较好。

赵大狗子和他相好从竹林里一身凌乱走出来,两人的表情借着月光可以看出很满足。

“今晚就到这里,明儿不下雨你再找机会出来。”

赵大狗子揽着相好的肩膀,摩挲着她的颈子。

“死相,我哪能经常出来,我家那个死鬼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让他知道了我和你有一腿,咱俩都没想好。”

女人轻轻打了赵大狗子的胸口一下,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

“行了,我得回去了。那死鬼酒也快醒了。”

女人推开赵大狗子,在他依依不舍的视线下,悄然回到了家里。

直到女人看不见为止,赵大狗子才吹着口哨回家。

女人害怕被人发现,他却不怕。反正捉贼拿赃,抓奸拿双。只要没抓到现场,他就不会承认。

村子里的女人被他撩到了好几个,这个不行还有别的。

总之他不缺女人,只是平时一个个掩饰得好,没人发现他们的奸情。

不,还是有人发现,只是这些人都保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都假装不知道而已。

赵想回到家后,摸黑打理了一下自己,然后借着微弱的月光躺在床上。

他的脑海里被各种各样的医学知识填满,根本没把刚才遇到的事放在心上。

从四月下旬开始,赵家村都忙碌起来。

先是收割麦子和油菜,这两样收割完了又要插秧,总之从四月下蜀到五月底,大家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就连赵想的学习都暂时放下,和成年人一起下地干活,对麦子和油菜进行抢收。

这两种都怕下雨,一旦下雨这一年的收成差不多就完了。

所以大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地里干活。

赵想被分配到了割油菜的任务,他只需要把油菜割下来,自然有人把它运走。

他动作快,干活利落。有着原主经验的他,比起成年人来都不差,因此一天能挣满工分。

“阿想,你这动作也太快了。”

同组的赵磊看着赵想比自己快了一半的动作,顿时有些羡慕,他也想拿满工分。

“别说话,快干活,趁这几天太阳大,麦子和油菜早点晒干入库。”

赵想头上戴着草帽,穿着长袖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活,哪怕他的力气不小,也累得不轻。

然而大人孩子都累,但谁都没叫苦。

因为大家知道,这些麦子和油菜,是他们一年的粮食和用油,所以再懒的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叫苦叫累。要是动作慢了,老天下雨,这一年的收成等于白干。

赵立业那懒东西都被赶下了地,可以做得慢一点,但不能什么也不干。

赵想和赵立业所在组挨着的,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他在地里磨洋工。

不过他周围的人都没管,有那功夫说他,自己早就割完一片了。

而且赵立业的懒是全村人都知道的,要是能说得通也不会让他的懒全村出名了。

没看到就连记分员都没管他,村长和村支书见了都无视。

把他扔到地里干活,一天也能帮点忙,不然大家都在干活,就他一个人在村子里闲逛,肯定会引起众怒的。

学校还给学生放了十天忙假,赵想的记忆里听年纪大的人说过,只是他上学后这个假就没有了。

“阿想。”赵核桃过来背油菜,看到赵想主动打招呼。

“核桃哥。”

赵想抬头喊了他一声后,又继续忙着割油菜。

“我走了。”

赵核桃把油菜放在背架上,说了一句就双手撑地站了起来。

“嘶。”

有组员不小心把手割到了。

“没事吧?”

记分员关心一句。

“没事,伤口不大。”

对方举着手说道,只是浅浅一个口子,也没怎么出血。

“那就好。”

记分员见他确实没事,便没再多问,他也忙着呢!除了记分,他也得下地干活。

没看到村子里五岁以上的孩子都被拉起来干活了,他们拿着水送到长辈哥哥姐姐们的手中。

直到太阳完全下山,赵想才把镰刀收起来。因为农忙,农具各自领了暂时由大家自行保管,等农忙结束后,再把农具还回去。当然要是弄坏了或是损失了,就得自己赔。

赵想用来割油菜的镰刀也是一样,由他自行保管。村里的油菜今天全部收完,明天他就要去山上收麦子了。

麦子和油菜不一样,麦子会刺人。

不过他穿的是长袖应该还好,就是割麦子比割油菜要热。

赵想回到家时,爷爷奶奶还没回来。他们都在割麦子的组。

他一边煮饭,一边烧水。这样爷爷奶奶回来就能先洗个澡,把身上的疲惫洗去。

祖孙三人都累,现在一天到晚都说不到几句话。

不是大家感情淡了,而是累到不想说话。

赵想从没这么累过,可他知道自己要坚持,不能倒下。

家里没肉,只能每天炒两个鸡蛋补充营养。

“阿想明天你要去山上割麦子,到时跟我们一组。”

爷爷奶奶不放心,割麦子可不是轻松的活计,比割油菜还要辛苦。

“好。”

赵想无所谓,他哪组都成。

为了早点结束,他们村收割麦子是直接割的麦子头,麦秆等插完秧再回收。

到时还能补种一茬红苕,这样村子里在年底也能多分一些粗粮。

玉米也有种,没有麦子和红苕种得多,但是磨碎后和细粗混在一起吃。

当然口感上肯定比纯细粮差一点,不过大家都习惯了,混着吃还顶饱,细粮省下来的可以拿出去换钱。

不过赵家的细粮都留下来自己吃了,因此赵家人的身体即使在农忙,身上消瘦的肉也没其他村民多。

赵家人都瘦了,牛棚里的人自然更不用说了,他们只会比村民还要辛苦。

赵想偶尔会早一点起来,借着蒙蒙亮的光,去河里抓点鱼。现在河水不太冷,他下水抓鱼比在岸上抓得要快。

趁着大家还没起来他就回家了,处理好鱼熬了鱼汤,找机会送到牛棚给长辈们喝。

现在农忙他不好去镇上,只能用这样的方法给长辈们补充一下营养。

家里的鸡虽然每天都有下蛋,可家里只有两只鸡下的蛋也有限,为此还把之前攒下来的鸡蛋都吃光了。

就算有赵想偶尔下河摸的鱼,牛棚的老人还是病了。

“师父,这是我拿来的药。”

割完麦子在路上遇到张百草,他跟自己说了一些药草名,赵想晚上就偷偷来到牛棚,当然药草也一起带来了。

“药罐给我,我来煎药。”

赵老师从学生手中接过药罐,把张百草配好的中药放进里面,再加上水就开始熬了起来。

“爷爷,你还好吗?”

赵想半跪在老人面前,替他按摩头部,希望能让老人的病情好一点。

“我没事,你别担心,有你师父在呢!”

老人躺在草堆上,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向来严肃的脸上也因为生病变得柔和了一些。

“那爷爷要早点好起来。”

赵想替老人把了一下脉,他虽是个二把刀,但望闻问切一通下来,再加上师父配的药,于是可以确定老人只是普通的感冒。

可能是因为太累了,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再加上牛棚的环境不好,身体的抵抗能力自然也就差了。

“我回头多弄点鱼。”

老年人多喝点鱼汤总是没错的。

“躲着点人,被人发现对你影响不好。”

老人还是担心赵想被村子里的人发现,虽说赵家村的人对他们不像其他村子的村民那般疯狂。

他却害怕有人借机为难赵想,毕竟赵想的优秀总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

“不怕。”

赵想摇头,只要没有被抓个现行,他就不怕他们的举报。

烈士儿子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掩护,反过来说他要对某些人做什么,大家也更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

因为在大家的眼中,烈士的孩子不可能是坏人。

“呵,傻话。”老人听了赵想的话后笑了,这是大家第一次见到他笑。

“爷爷,我不傻。”

“是,阿想不傻,爷爷说错了。”

老人今天的态度真的很软和,与他平时性格很是不一样。

赵想心里有疑惑,却没有问出来。

总会知道的吧!

“阿想,过来看药。”

张百草端着一碗米粥过来,这米是赵想知道老人生病后带来的。

“好。”

赵想今天带来的不仅有草药,还有白花花的大米。

其他人都是吃碎玉米加青菜,只有老人是一碗雪白的米粥。

“怎么全给我,大家分着吃。”

老人不愿意吃独食,要众人一起吃。

“首长,这是小想拿来孝敬你的,我们吃玉米粥也是一样。”张百草细声在老人耳边说道。

“……”

知道大家担心他的身体,老人没有再坚持,而是接过碗吃了起来。

“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回去了。”

老人的严肃的声音在牛棚里响起。

“……”

众人愣住,吃饭的手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太好了,这是大喜事。”

赵想最先回过神,他早知道牛棚里的人只要挺过了危险期,最后都会平反回到属于他们的世界。

“对,阿想说得对,这是大喜事。”

众人反应过来,朝老人道喜。

“恭喜顾老。”大家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老人都要离开了,他们想必也不远了。

“你们不用着急,很快就会轮到你们了。”

顾老,赵想才知道老人姓顾。

他平时都是叫爷爷,其他人要是老人不主动说话,他们都不敢和老人搭腔。

“借顾老吉言。”

大家的心情确实不错,希望就在眼前,因此今晚的饭大家吃得很香。

赵想离开时,见大家的精神气比平时要好上不少,心里也是欢喜的。

真好,大家能平安离开牛棚。

原剧情,大家的下场都不太好。虽然没有明白写出来,但是男女主提过一嘴。

他们说赵家村的牛棚里曾经住过一位大人物,可惜对方还没来得及平反就死了,因此赵家村也受到了牵连,比他们离镇上远的村子,在九十年代都过上了不错日子。而赵家村却是新世纪后,才开始扶贫。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男女主吸走了全村的气运,不管国家怎么修路,赵家村的路都会坏掉,里面的人只能走山路,不然就无法出来。

没有公路,村子里的农副产品也出不来,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极为贫困,孩子们上学也成了难题。

后来赵家村渐渐荒芜,除了一些老人还留在村子里,年轻人都离开不再回去了。

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交代,赵想也猜得出来,那死去的大人物就是顾老。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次的生病,让他早早离去。

回到家里,赵想打算明天请一天假,去镇上买一些药,再顺便割几斤肉回来。

“要去镇上?”

赵想回来后没直接回屋睡觉,而是敲响了爷爷奶奶的门。

“是。”

两位老人坐在床上和他说话。

刚才赵想一进门就说明天要请两个小时的假去镇上,爷爷奶奶都怔住了。

“老爷爷生病了,我去割点肉,提点骨头回来,顺便看看有没有奶粉卖。”

大家都累了,要补充营养。他再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什么营养品,买一罐回来给老人喝。

“也行,你要去就去吧!我们帮你请假。”

赵爷爷直接答应了下来,“要是钱不够,让你奶拿给你。”

“够了,上次奶奶给的都没花,我又攒了一些。”

赵想摇头,他手中的钱用来割肉和买奶粉完全够了。

“这是奶粉票,还是过年时政府给的。”

赵奶奶把奶粉票找了出来。

家里什么票都有,甚至还有一张自行车票,不过被人用钱换走了。

本来赵爷爷还想给孙子换辆自行车,可是被赵想拒绝了。

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走的是山路,有自行车也没用,根本骑不了。上山的时候我还得扛着它,这不是找罪受吗?本来买自行车是为了赶路方便,要是扛着它走,就不是方便而是受罪了。”

赵想的一席话打消了老人的念头,和当时送票的人换了钱。

这个决定在赵想来看是正确的,自行车以后会退出交通,大家出行都有公交车了。

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不过赵想的话也有道理。

自行车买回来是用的,用不了反而还要扛着它走,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与其扔在那里不用,还不如换成钱用在别的地方呢!

赵想还想把他们的院子用砖围起来,没有院子都没有隐私了,他总看到有人在赵家附近悄悄观察,看他们家每天吃什么。

但凡家里吃好一点,当天就有流言出来,说赵家又偷偷吃肉。

对于这种流言,村民们乐此不疲不说,甚至还会添油加醋,传到最后就是赵家一天三顿都在吃肉,而且还是天天吃。

明明这样的流言一听就很假,可是大家却十分喜欢。他们当然知道是假的,可这也不妨碍他们感兴趣啊!

幸好除了一点味道,他们也看不清楚自家到底吃了什么。

厨房的门开得小,他们桌子又没有摆在门口,就算他们偷看也看不到盘子里的菜。

即使是这样,赵想还是不喜欢。因此才想着要给自家砌个院子,把一切偷看的行为都掐死在摇篮里。

正好老爹没牺牲前,就想过要砌院子,赵想只是把他的想法拿出来用而已。

对于赵想的这个决定两位老人没有意见,打算等农闲后就找人买砖把院子搞上。

其实两位老人也挺讨厌被人偷窥的,只是他们以前能忍。

第二天一大早,赵想就背着背篓去镇上。这一次没有人和他同行,赵想自己去的。

他走路快,不到半小时就到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