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楚王到祈年殿的时候,稍晚了半刻钟。

他一身红衣,张扬得像是烈火,在肃穆典雅的宫殿中,出奇的打眼。

皇帝没有等人的兴致。

他腾出时间,给楚王挑选王妃,就已经是对幼弟最大的纵容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结亲这种事,从来都没有当事人参与余地的。

皇帝经历过动荡,他比谁都清楚,安稳的政局多么难得。

帝王之家事亦国事。

侍妾上他当然可以由着楚王胡来。

但正妻之位就那么一个,妻族也就那么一家,这是绝对不能乱来的要事。

楚王迟了半刻钟,脸上却没有任何紧张。

他就像走进家里的花厅般,自然地走进了祈年殿,跟皇帝打招呼:“皇兄。”

虽是选妃,殿内却没有女子。

最西侧的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有文臣也有武将。

稍远些的则是几位年轻学士。

他们的品阶有高有低,年岁也相差各异。

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皆为皇帝的心腹。

长桌的案上,摆着的是诸多世家女的画像,侧旁是写有详情的册子。

除却基本信息,连带她们的家族谱牒,都清晰明了。

处理这种事,跟处理政务,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还要更为繁琐些。

给楚王挑选好王妃之后,还有侧妃和侍妾。

其实这种事,在选秀时一并做了是最好的。

但皇帝已有两年未曾选秀,短时间内也没有选秀的想法,他这样安排,下面的人自然是照办。

楚王是个不着四六的年轻人。

明明是给他选妻,他却一点心绪都没放上来,推门走进时,衣袂翩然,袍角带风。

像是才服了散的名士。

只不过楚王的容貌和衣着,过分地夺眼了些,全然没有清流的意味。

皇帝翻着文册,头也没抬:“怎么过来得这么迟?”

“迷路了,”楚王自若地走近,“我还以为是在东边。”

他不喜欢乘轿辇,也不喜欢侍卫跟着,在皇宫里不知道迷了几回。

皇帝睨了楚王一眼。

“在家里也能迷路?”他神情冷淡,“怎么不在紫微殿迷路呢?”

紫微殿是皇帝的寝宫。

楚王的手撑在长桌上,他凑近去看那些文册。

“下次就不会了。”他捋了捋缨带,自然地说道。

两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不仅容貌相似,脾气也有些像。

只不过皇帝的气势要更强,五官也要更俊美。

外间传言里的楚王是个草包卫玠。

但他到底是生在皇家,长在皇家,多少是有些心计的。

只是这在皇帝的跟前就不太够看了。

楚王年纪轻,城府又浅,轻微的波动都无从遁形。

他幼时被人害过,高烧十日,虽然太医都说没有大碍。

但皇帝一直觉得自那之后,楚王就开始有些缺心眼。

倒也不是蠢笨,就是不太聪明。

皇帝的丹凤眼微挑。

他看向楚王,声音疏和:“路上遇到哪家的贵女了,耽搁这么久?”

“没有遇到谁,”楚王否定道,“就是迷路了。”

皇帝没说话,只笑着看向楚王。

他眉眼蕴着调笑:“那你身上的香气从哪来的?”

楚王抬起衣袖嗅了嗅。

“根本就没有,皇兄骗人。”他看向皇帝,眼眨也不眨,好似认真专注。

皇帝唇角扬了起来,他容貌昳丽,面若冠玉。

那样出众的容色,笑起来得更显俊美。

须臾,皇帝才敛了容色,轻轻说道:“遇到也无妨,若是合适的话,就纳进府里。”

他的指间握着玉管的狼毫笔,在文书上落笔。

动作如若行云流水,笔走龙蛇。

“真不是,”楚王继续否定,“皇兄想的太多了。”

他言辞直白,装傻的功夫却是一流。

皇帝无意再挑开,只最后说道:“别是哪家的夫人就成。”

“朕可没兴致处理你夺人之妻,”他漫不经心地说道,“遭谏臣攻讦的事。”

楚王耸耸肩,无所谓地说道:“他们只会骂我蠢。”

祈年殿内都是近臣。

皇帝没忍住,低笑一声:“你也知道啊。”

兄不太友,弟不太恭,但两人间的氛围却是那样的亲近。

血缘的力量是如此神奇。

在楚王回京之前,皇帝和他快有十年都未曾相见。

然而仅仅是这样几天,两人就仿佛如幼时那般亲密。

皇帝在这世间的亲人不大多了。

对这个血脉相连的亲弟弟,还是颇有些照拂的。

-

相较于祈年殿的轻松氛围,梅园的暖阁里就没这般闲适了。

宫妃之间争端口角,就从来没有少过。

如今皇后独得专宠,一家独大,才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即便如此,妃嫔间的矛盾,也未曾真正停歇过。

德妃和贤妃各立一方,冷嘲热讽。

都是雍容高贵的宫妃,两人的气势都很强,言语也很讲究,并不夹枪带棒,却能做到字字刺心。

元慕的生活极其枯燥乏味。

虽然有时战火会烧到她的身上,她还是很喜欢听旁人言语争论。

但今天元慕却没那样多心思去聆听。

她满脑子都是方才见到的年轻男人,他瞧着大概至多就十八九岁。

或许比元慕还要更小一些。

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少年还是青年。

应当是宗室子弟,不知道是皇帝的平辈还是侄辈。

元慕低着眼眸,阖上水眸,眼前闪烁的还是那片夺目的红。

那人其实没有穿过红。

至少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元慕只在梦里,梦到过他一身红,鲜衣怒马,如约前来娶她。

初见的那日,她误以为他穿了红衣,后来才知道那都是血。

都是过去非常久的事了。

入宫之后,元慕已经很久不曾想到过旧事。

她曾听太医讲起过,当过分沉痛的事发生时,人为了保护自己,会选择性地将某段往事尘封。

这种尘封到达某种程度,就会变成癔症。

但是在元慕瞧见那个年轻男人时,所有旧时的记忆都复苏了。

某个刹那她甚至误以为,自己回到了过去。

元慕并不想承认。

但事实上,那段刻意被她忘却的过去,其实从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

犹若附骨之疽。

如影随影,不死不灭。

稍一勾起,就疼得让胸口都作痛。

元慕藏在袖中的手,悄无声息地握住腕间的细镯。

她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又饮了半盏茶水,思绪才渐渐回到现实中。

元皇后已经过来了。

她在家中时地位就极高,从小就跟着继母崔夫人料理家事,逢年过节时的事务安排,全都参与其中。

在其他贵女都在玩乐的时候,元皇后就已经是家中的主人了。

所以即便她体弱多病,皇帝仍然让她执掌六宫。

元皇后处事非常周道,她背后又有皇帝撑腰。

就算是刻意为难谁,也没人敢说什么。

元慕连清宁宫的琐事都无法做主,更遑论是宫里的要事了。

所以这种时候,她通常是沉默的。

就像是个透明人一般。

今日只是寻常朝见,元皇后没有多言什么,稍叙了半个时辰不到就放人。

但将要离开时,元慕却被留了下来。

“昭仪娘娘稍等一下,”宫女轻轻拉住了元慕,“皇后娘娘有些话想给您说。”

元慕站得腿微微作痛。

她位份低,这种时候是不会被赐座的。

元慕已经想好回去后,要沐浴休息,然后躺下睡一会儿。

然而闻言,她只得收回脚步,继续等候。

元皇后去更衣了。

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宫中的妃嫔都要朝见皇后。

她穿得庄重,头戴华美精致的凤冠。

凤冠无疑是美丽的,但全然由金玉制成的头饰,对一个体弱多病的年轻女子来说过分的沉重了些。

所以每次结束朝见后,元皇后就会立刻更衣。

听说新娘子成婚时戴的也是那样的冠。

元慕大婚前试过婚服,却没有试过凤冠。

在皇宫中,只有皇后会跟皇帝有类似婚宴的典礼。

戴凤冠,着嫁衣。

其他人就算是再尊贵,也不过是帝王的侍妾罢了。

既然是做妾,那自然是没必要有什么仪礼。

寻常人家,一顶小轿走小门送进来,就算是极致了。

更遑论是讲究礼仪的帝王家。

元慕年少时从来没有想过她会给人做妾,更没有想过她会入宫。

她对未来没有任何希冀,也没有任何渴望。

元慕只是对情爱这件事有着天真的幻想。

如果可以的话,她想和真心相爱的人一生一世一双人。

元皇后曾经答应过元慕,只要能生出皇子,就一定想办法送她出宫,就是想要再嫁也会帮她设法。

但转眼两年过去,她都没有生出皇子。

元慕没有戴过凤冠。

她此生大概也没有机会戴了。

-

元慕站在博古架边,如玉般的容颜被袅袅香烟,晕染得模糊。

但这种轻微的不清晰,反倒让她的气质更显出众。

就像是被云层遮掩的皎月。

不再明了,却更为蛊人。

元皇后从内间出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元慕抚着手炉,脸庞侧着,看向窗外的翘枝红梅。

乌发雪肤,身姿如玉。

分明没有任何冲击性的打扮,却就是有种惊心动魄的姝丽。

外间的那枝颜色红梅,都无法与她的容色相比分毫。

元慕的衣着总是很素雅,领口高到要将脖颈盖住,衣袖也格外的长,连半寸纤白玉指都鲜少露出。

一身凝脂雪肤,全都藏在层叠的裙裾之下。

元慕太端庄,也太沉默。

以致于常常让人忽视掉,她有着这样一张足以倾城覆国的祸水容颜。

元慕又没有用灰泥涂脸,哪怕是十三四还没张开时,她的骨相也足够的漂亮出众。

元皇后从没正眼看过元慕。

但她不信深谙风月的父亲会看不出来。

送这样的一个人入宫,到底是想要给皇后抬助力,还是想要分夺皇帝宠爱,为家族留后手?

元皇后不知道。

她只知道,在挑选代替生子的姊妹时,父亲偏偏挑中了元慕。

她百般不情愿,父亲也没有应允。

元皇后并未将元慕放在眼里过。

皇帝不是会隐忍的性子,他想要拔擢谁,就没有迂回过。

如果他诚心对待元慕,至少也会早早给个妃位,不至于两年未进一阶,在嫔位上耗着。

然而那天的事后,元皇后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她必须得做些什么了。

元皇后抚了抚指间的长甲,走向窗边的元慕。

暖阁中很安静,只有火炉燃烧的细微噼啪声响。

姐姐的手落在肩头时,元慕才收回神,她最近经常走神,注意难以集中到一处。

元慕福身,轻轻唤道:“娘娘。”

女人带着长甲的手,抚上她的脸庞。

金甲太长了,尖锐得刺疼元慕的肌肤。

但元皇后的声音,却是前所未有的柔和:“跟姐姐说话也这么生分吗?”

两人说是姐妹,实则天差地别。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宫中,都没有平起平坐的余地。

快要到正午了。

这两天难得放晴,日光微微刺目。

元慕迎着光,她垂下长睫,侧过身唤道:“姐姐。”

她不知道元皇后想做什么,也没有拒绝的可能。

所以即便掌心沁汗,元慕也没有回避元皇后的目光。

“你有段时间,没见过你姨娘了吧?”元皇后低声问道。

元慕自幼就被养在庄子里。

她身上的因果重,所以自幼修道,每年会定期在京郊的青云观待上一段时日。

有些类似于佛教在家修行的带发居士。

元慕靠女冠们的教养,才习得礼仪字句。

但她到底不是真正的女道,大部分时间是在庄子里生活。

巧的是在元慕被送到庄子里不久后,元家有位诞育过儿女的姨娘,也因故被放逐到了庄子里。

她姓玉,人都称她为玉姨娘。

元慕没有母亲,她是被玉姨娘和青云观里面的女冠一起养大的。

少有自愿出家的女子,侍妾更不能同大户人家的夫人相类比。

所以即便元慕的出身尊贵,也有很多人看不上眼她。

但她和这位姨娘的关系很好。

哪怕当初祸乱发生时,玉姨娘抱着小女儿就跑,完全没有向角落里颤抖伸手的元慕看上一眼,元慕也并不怪她。

“我生辰后不久,就是母亲整十的寿辰,”元皇后缓声说道,“陛下已经特许我到时亲往。”

“你若是愿意的话,”她看向元慕,“到时候姐姐可以带你也一并过去。”

元慕神情微动。

元皇后想要见到崔夫人,是非常简单的事。

但元慕上回见到玉姨娘,已经是一年半前的事情。

那样仓促的短暂一面,连话都没能说上两句。

元慕捏着指节,她当然想去见姨娘,她也知道,这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可她真的太久没有见过玉姨娘了。

错过这回的话,元慕可能再也没有出宫的机会了。

“劳烦姐姐了,”她微微抬眸,“姐姐事务繁忙,可有要妹妹分担的?”

元慕不是个多善言辞的人,说出这样交际的话语时,是那样生疏。

她生得姝丽,我见犹怜。

但是被保护得太好,有种天真的愚蠢,怯懦柔弱,不经风雨。

好拿捏到让人发笑。

元皇后这样想着,看向元慕的目光,却越发柔和了。

“三娘和五娘的事,你听说了吧?”她的目光透着哀伤,“陛下将她们指给楚王做妾了。”

元皇后难得流露情绪。

“那样好的孩子,”她声音极轻,“也不知道他怎么舍得的?”

皇宫里处处要担心隔墙有耳。

但是元皇后却不一样的。

她是独宠的皇后,是在六宫里最尊贵的女人。

元慕迟钝地意识到,即便在最安全的暖阁里,这回说话时元皇后还是将所有人,都屏退了下去。

“你知道做侍妾有多难的,”元皇后拉过元慕的手,“阿洛,这一回你能不能帮帮姐姐,也帮帮你的妹妹们?”

“陛下那么疼你,”她死死地盯着元慕,“如果是你去说的话,他肯定不会拒绝的。”

元慕本能地想要错开元皇后的视线。

当元皇后将后续的图谋说出来时,她更像是被烫到般,想把手给收回来。

“我不能那样做,姐姐,”元慕声音发颤,“陛下也不会应允我们这样的……”

但元皇后紧紧地握住了元慕的手。

她近乎哀求地说道:“可要是真的给楚王做妾,三娘和五娘她们这辈子就全完了!”

“阿洛,你忍心看她们被推进火坑吗?”元皇后咄咄逼人,“况且如果不是你生不出来皇子,我何必将她们带进宫,她们何必遇到这样一遭祸事呢?”

她的声调逐渐抬高。

元皇后望向元慕的眼里,隐约透着绝望和疯狂。

她似乎是几欲落泪:“我知道你不甘心,不情愿……”

长甲快要刺进元慕的手背。

她偏过头,长睫落下,色泽清浅的水眸灰暗,没有一点光亮。

不知道为什么。

最近旧事总是追着她在赶。

元慕的胸腔沉闷,有那么一个瞬间,她感觉要喘息不上来。

“这些年,你的心里苦,”元皇后的声音沙哑,“可是你想想,阿洛,姐姐的心里就不苦吗?”

她的眼泪真的掉了下来。

那么滚烫,坠在元慕的手背上,让那薄薄的雪肤发疼。

她的呼吸更加困难了。

背德的痛苦久违地压抑下来。

沉重憋闷,像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水。

元慕望向元皇后,声音低得要听不见:“那如果失败了呢,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