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097

……

“还没有回来。”传达室的回答。

怎么会还没有回去呢?

化工厂那边的人坐不住了, 昨天早上机修厂的几位同志就离开了化工厂,都一天了,还没到吗?

“是有什么急事吗?”传达室的同志问。

化工厂那边停顿了一会, 似乎在商量,过了一会, 才跟机修厂传达室这边说:“要是宋同志跟阮同志他们回来,请务必让他们回个回话。”

“好的。”传达室把这事记录下来。

化工厂。

“反应釜的问题先不要跟机修厂那边的领导说, 咱们这样, 先派两个同志过去跟机修厂出差的同志接触接触,然后秘密查一下这信是谁写的。”刘书记吩咐着, “确定写信的人之后,咱们再想办法把人挖出来。”

“书记,那咱们派谁去呢?”车间主任问。

刘书记道:“这几天跟机修厂接触过的同志, 让他们去,熟一些。”

车间主任去挑人了。

没过多久, 技术科的颜科长就来找刘书记了, 他要去机修厂,把那位人才挖过来!

机修厂这次来的同志不多, 一个一个的找,总能找到的。

刘书记没同意。

颜科长是负责技术科的, 现在他们厂跟机修厂的合作不多,颜科长冒然过去, 如果没有合作项目,只怕会让机修厂的厂领导疑惑跟警惕,到时候那边不放要就麻烦了。

“书记, 那您就想个法子, 看看咱们厂跟机修厂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火车站。

宋良几人出了火车站已经八点多了, 在附近找了个馆子吃了点东西,几人边吃边商量着。先回机修厂,他们派个代表跟厂里说一声,他们回来了。

其他几人则是回趟家,放下行李,加点衣服什么的,晚上再回岗位上。

至于派谁去谁。

宋良道:“我来厂里的时间不久,跟各个部门的同志都不算熟。我觉得可以派个老员工去说。”他看向了阮子柏。

其他几人一听,还挺有道理的,同时他们更希望回家歇一人地,就这样,阮子柏就被推选成了回厂里报道的代表人物。

大家一致同意。

“行。”阮子柏平日话少,性子寡淡,但是这次出差跟同事相处几天之后,觉得大伙人都还不错,就熟了。

他们吃完,休息了一会,就回机修厂了。

阮子柏去找厂领导了。

宋良放心的回了自己住的地方,机修厂的职工家属楼,他把行李放到桌上,然后去柜子里找了一件厚实的毛衣,穿到了身上。

总算是暖和一些了。

窗户外头起风了,树叶被风刮得满天飞。

宋良看着外头,心里想着:也不知道杜同志拿户口本顺不顺利。

等会去食堂问问。

机修厂,一车间。

早上,褚老过来了。

他看了杜思苦练习的进度后,颇为满意,今天又给杜思苦加了一个新任务,纸片刮削。

在旧报纸上用刮刀练习推刮。

禇老给杜思苦示范了一遍,“像这样,用宽刃平刮刀。”只见禇老握着刮刀,微微倾斜一个角度,圆弧的刀刃轻轻一划。

连着几刀。

每刀之间的距离像是用尺子量过似的,全是平行切口。

“好了,你揭开纸看看。”禇老收刀。

杜思苦轻轻揭开报纸,只有上层纸张有划口,下面纸片完整,而且,第一层报纸报纸无断裂,每一刀之间的距离都是差不多大小。

“你试试。”禇老把刮刀递给了杜思苦,又给杜思苦换了一层旧报纸。

杜思苦拿着刮刀,吸了口气,回想禇老刚才的动作。

准备好后,她着刮刀,在旧报纸上轻轻划起来,跟禇老一样,也是五下。

禇老看着她:“把报纸揭开。”

杜思苦放下刮刀,把报纸揭开,刀刃力度过大,穿透了下面的纸。不仅如此,五刀之间的间距,都有误差。

禇老拿着杜思苦划过的旧报纸仔细的看了,不错,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很厉害了。

不过,小杜这进步太快,现在是不能夸的。

他道:“还差得远,等会你自己准备刮刀,记得磨刀刃,要磨得像镜面一样。”然后他又教杜思苦怎么用旧报纸分层,怎么练习。

杜思苦一一记下。

禇老教完,收起自己的刮刀,“好好练。”背着手走了。

杜思苦先练完基础训练,然后去仓库领了一把自己的宽刃刮刀,又找了块磨刀石,上午,就在磨刀中过去了。

这刀刃要磨得跟镜面一样光滑。

她磨半小时,就把刀刃照照脸,要是能照出自己清晰的脸,那就算完成了。

磨刀磨刀。

快下班的时候,杜思苦收起刀,去找鹏子哥了,她昨天问过,二车间今天不出外差,鹏子哥今天在自个车间呢。

找鹏子哥得提前去,一到下班时间,鹏子哥就赶着回家给媳妇做饭呢。

杜思苦找着人了,好在来得及时,鹏子哥已经收拾好自己的工具了,要是杜思苦来迟一步,鹏子哥就走了。

“鹏子哥,你知道肖哥去哪了吗?”她昨天就在车间找过,可惜一直没找着肖哥的人。

鹏子哥说道:“他去拖拉机厂了。”

肖哥,去拖拉机厂?

杜思苦一脸疑惑:“借调吗?”

鹏子哥道:“不是,是葛老带他去的,去那边长见识去了。”肖哥一开始还不想去,后来不知道葛老说了什么,肖哥同意了。

葛老可是八级钳工啊。

杜思苦:“肖哥跟葛老什么关系啊?”

鹏子哥:“那就不知道了。”

没听人说过。

下班时间到了,鹏子哥抬脚就往外走,“我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家了。”他媳妇可不能饿着。

“食堂打饭多快啊。”杜思苦道。

回家做饭多麻烦啊。

现在食堂的东西可是全天然无污染的,大厨手艺又好,热乎乎的饭菜,拿到家就是吃。

鹏子哥:“我媳妇觉得家里做饭实惠。”

说食堂太贵了,费钱。

鹏子哥觉得说得对,他们得攒钱养孩子呢,这不攒怎么行,还有小舅子小姨子要养呢。

可惜今年手伤了,没升上四级钳工。

鹏子哥回家了。

杜思苦出了车间,看外头天阴沉沉的,还起了大风,下午可能要下雨呢。

得买把伞。

等会吃完午饭去供销社看看吧,也不知道伞贵不贵。

中午,食堂。

宋良在食堂外头,等了一会,才看到杜思苦。

“杜同志。”

杜思苦远远的就看到宋良站在食堂门口了,她走近后,宋良就过来了。

“你的户口我拿到了,等会你跟我去趟女工宿舍,我给你。”杜思苦把宋良的户口本放到女工宿舍了。

“好。”

宋良拿出了一本书,“这是送你的。”他把书给了杜思苦。书名是《机械工人冷加工》,今年才上的新书,里面有很多专的知识,车间工人都用得上。

这是新书,不便宜,八块钱呢。

好端端的,怎么送书?

杜思苦看着他:“没必要吧,你自己看就行了,图书馆那边也有专业书。”

宋良道:“这是新书,今年出版的。”他怕杜思苦不要,又补了一句,“这是中级工人学习的书,我用不上。”

中级工人?

宋良的专业知识储备远大于这书中的内容,所以他用不上。

杜思苦收下了书:“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收了。

两人一块进了食堂,打了饭,有个空座,就一起坐下了。

等会两人还要一块去女工宿舍拿户口本呢,要是这会分散了,等会又得找人,麻烦。

杜思苦吃了一会,发现四人座这边一直没人过来,就剩她跟宋良,周围不少工人往这边看呢。就在这时,杜思苦看到朱安了。

“朱安,这边。”杜思苦声音不小,“扫盲班要印字贴集,你过来我们几个商量一下。”

噢,原来是聊扫盲班的事啊,正事。

周围的人再一瞧,这几位都是扫盲班的老师呢,之前余老师手受伤了,现在是杜老师顶上了。

难怪在一起吃饭呢。

周围的人目光一下子就正常了。

朱安今天来得迟,正好没座,杜思苦一喊他就过来了。

朱安坐下后,问:“什么字贴集啊?”

扫盲班什么时候要推出字贴集啊,他怎么不知道啊,没人跟他说啊。

旁边的宋良也是一头雾水呢。

杜思苦便把昨天晚上扫盲班上的事说了一下,“扫盲班上的同学基础差,字写得不好想,想练练,我就提了个建议,咱们扫盲班的老师字好的写几版字,到时候去总务那边打印出来,让扫盲班的同学临摹。”

“这主意不错。”宋良点头道。

扫盲班的同学大部分基屈都很差,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字都有些紧张。

朱安吃着饭:“那你组织一下。”这事是杜思苦提议的。

杜思苦听到这话头疼了:“我这边忙不开身。”在车间跟褚老学习,这钳工学什么都要练习,再说了,扫盲班这边她还要带上一两节课呢,余凤敏坚持说自己手没好。

杜思苦都不想说她,手没好,晚上咔咔的织围巾。

算了。

朱安道:“我也没空。”他采购部那边虽然不怎么忙,但是,他最近正在处对象,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可不能这个时候掉链子。

说到这,他也纳闷呢,他今天找余凤敏一块吃饭,她说不饿,还往背后藏什么,也不知道有什么事。

朱安决定吃完就去厂图书馆找余凤敏聊一聊,当然了,他得打份饭提过去。

这不吃饭怎么行呢?

宋良:“我最近不忙,我来吧。”

轻量柴油机的设计在化工厂的时候,他已经想好了,等下午完成图稿,明天交给科长就行了。

之后他应该就没什么事了。

“那就这么定了!”

这事就交给宋良了。

吃完饭,杜思苦等朱安吃完,准备三人一块走,这样减少风言风语,虽然她问心无愧,可不想每次都要做些什么来解释,那样很烦的。

“我去打份饭。”朱安还要给余凤敏带点吃的呢。

“快点。”

朱安打了饭回来,三人一块离开了食堂。

女工宿舍。

杜思苦让宋良在外面等着,自己上去,把宋良送的书放好。然后从柜子里翻出宋良的户口本,顺便把工业劵带上,然后下了楼。

“你的户口本。”

宋良接过,仔细翻看,户口本的户主写的是他的名字,名字,年纪,地址,都是对的。上面还盖着派出所的公章。

真好。

杜思苦道:“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刚走两步,又回来,“你上个月没户口本,粮票还没拿吧,等会总务上班你就过去。”能拿到的。

宋良点点头。

杜思苦说完去供销社了。

厂图书馆。

余凤敏正在织围巾,这围巾真好织啊,今天晚上应该就能织好吧,她乐滋滋的想。她沉迷于织毛衣,午饭都没去吃。

这几天吃得太好了,她得消消食。

正织着,厂图书馆的老员工阮思雨吃完饭回来了,她身边还跟着一个人,正是丁婉。

丁婉最近过得不好。

上次她妈去包家丢了脸,回家脾气很大,她在家过得很不自在。不光家里,上班的时候也是,包海平跟她都是行政科的,天天见面。

丁婉一看到包海平,就想到了她妈的一厢情愿,很丢人。

她想换工作岗位了。

“我爸不肯帮我,”丁婉烦得很,“你说说,要是一直在行政科,这谁受得了。”

“没事,很快就过去了。”阮思雨道,“包海平带他对象上门了,这亲事估计是快了,到时候谁还记得你的事。”

又劝丁婉,“是你自个老惦记,你妈当时也没说什么吧。”

就多提了两句。

没人放在心上的。

丁婉听到这话,心里更膈应了。

她不想再提包家的事,便问阮思雨:“你二哥回来了吗?”

阮思雨:“回来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在家呢。”

她二哥下午休息,明天上班。

出差还是挺累人的,她二哥都瘦了。

丁婉:“那跟他一块去出差的都回了?”

阮思雨:“那我就不知道了。”她瞧了瞧丁婉,欲言又止。不会还是惦记那个宋良吧,两人都闹那样了,压根谁都没看上谁,何必搅在一起呢。

这时,朱安来给余凤敏送饭了。

阮思雨就没再说了。

——

“凤敏,瞧我给你带了什么!”

余凤敏藏好织围巾的东西,瞧了眼,又是肉。

她都吃腻了。

“我不吃肉,你自己吃吧。”

听听这是什么话。

厂图书馆借书的人都往这边多看了几眼。

“同志,这里不让吃东西,要吃去休息室吃。”阮思雨过来提醒。

味太重了。

余凤敏站起来,带着东西,跟朱安一块去了休息室。

他们走后。

丁婉跟阮思雨嘀咕,“这两人处对象也不避着人。”

阮思雨:“胡说什么呢,人家大大方方的处对象,有什么可避人的。”见不得人的处对象才避人呢。

供销社。

“同志,这伞多少钱?”

“小的两声,大的五块钱,那边黑色的三块钱。”营业员说道。

“要工业劵吗?”

“当然要的,一张工业劵,没有可不卖。”营业员语气变得不好,怎么老问啊,“你买不买啊。”

“我要那把黑色的伞。”杜思苦掏出零碎的三块钱跟一张工业劵。

上次买棉花花的钱不多,就是把布票掏空了。

唉。

营业员收了钱跟工业劵,把黑伞交给杜思苦了。

这把伞很大,能遮两个人呢。

杜思苦正是看中这点才买的,二块钱的那个伞小了些,要是提着东西就遮不住人了。

杜思苦走的时候还看到胶鞋了,“同志,这胶鞋怎么卖?”

“小的二块,大的五块,那边有颜色的六块钱,小胶鞋一张工业劵,大胶鞋两张工业劵。”

现在天气没那么冷,雨也没那么大,杜思苦决定这个月15号发了工资再买胶鞋。

杜思苦回机修厂的半路上,就开始下雨了。

这伞买得真是及时。

她打着伞,在雨中走着,雨水慢慢变得密集起来。

杜思苦加快了脚步。

铁路食堂。

中午又有一盆子的碗筷,这些都是炒的菜,上面还有些残油。

得用开水烫过之后再洗。

于月莺看着自己泡水泡得发涨的手,终于受不了了。

她决定去找朱婶谈谈。

她不想洗碗了!

她也不想当什么洗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