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

……

“这是什么。”保卫科的其他人过来了。

他们以为新来的小杜查出了什么东西, 要不然动静怎么会这么大?

杜老三解释道:“我是我妹妹送给我的。”不是什么可疑东西。可这是外头来的,还是要检查一遍才放心。

说是妹妹就是妹妹了?这亲属关系得查证的,得在一个户口本上。

很快, 手稿就被保卫科的人收上去了。

“小杜,这东西检查过之后要是没问题, 会还给你的。”

杜老三也是无可奈何。

杜思苦心想:拖拉机厂到底是有什么绝密任务,保卫科的人查得这么严。

就在杜思苦以为自己今天要在保卫科呆一天的时候, 有人喊她:“小杜, 站在那里做什么,还不过来。”

是褚老。

禇老今天坐着拖拉机过来了, 要参加拖拉机的技术交流大会。

说是交流,其实是把制作的坦克的难点问题抛出来,各个单位的技术人才想方设法的解决, 解决不了的,回去查书查资料, 下次再议。

当然, 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签过保密协议的。

拖拉机厂是非常想把这些外厂的技术人员留下来的,可别人厂里也要生产, 这把骨干全抽走了,那人家厂里还怎么运转?

杜思苦听到褚老喊她后, 也不管保卫科的人,直接往褚老走了过去。

“小杜, 等会跟我一起去会议室,”禇老道,“这是个学习的好机会, 如果有不懂的, 你记下来, 回厂里再问我。”

“好的,师傅。”杜思苦心中狂喜,高兴之余这声师傅脱口而出。

褚老哼了一声,“这拜师茶我还没喝呢。”这就叫上了?

杜思苦一脸笑:“你爱喝什么样茶,红茶还是绿茶?还是新茶?回头我去供销社给您买。”

禇老听了道:“这倒不用,总务那边有,你揪一小撮放到杯里就行了。”茶叶不是主要的,关系是要拜师。

而且,“你才上班几个月,这茶叶票你有吗?”茶叶票机修厂这边只有年底才会发一点,轮不轮得到杜思苦还不一定呢。

正说着,保卫科的人过来了。

是那位姓陈的。

“禇老,这位杜同志不是技术人员,恐怕不能跟您进会议室。”陈白虎跟禇老说话,和和气气的。

“小陈,这是我徒弟,是厂里的技术人员,能去。”禇老说道。

等坦克的设计方案出来后,这零件的高精度加工还需要褚老他们这些八级钳工亲手工制作,所以拖拉机厂的很看重这些工匠级老钳工们。

技术人员?

陈白虎盯着杜思苦看了一会,年纪轻轻,才一个月就成了禇老的徒弟,这女同志还是有点厉害啊。

心眼不少。

“那两位请吧。”陈白虎这次没拦了。

杜思苦跟禇老一起去会议室,她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呢。

人挺多。

不过会议室更大,边角还有很从空位置。

杜思苦刚坐下一没会,负责会议室的拖拉机厂员工就过来了,带拖拉机去了一个小房间,“您把这个签一签。”

杜思苦一看,是保密协议。

上面没具体说是什么保密任务,但是一旦泄密,这后面的惩罚非常重。

拖拉机厂的人员说道:“如果您不愿意的话,等会我们可以领你去厂里看看。”不签协议,是不能在这个会议室的。

杜思苦拿起笔,认认真真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写完后,就出去回到原来的位置坐下。

褚老呢?

旁边有人道:“禇老让我给你留个口信,他有事,晚点过来。”刚才褚老他们几个人被拖拉机厂的厂长叫走了。

又等了一阵。

会议开始了,杜思苦这次终于知道拖拉机厂的保密项目是什么了。

军用坦克。

“我们装甲钢的问题,钢铁厂那边派同志过来支援。现在的新问题是发动机的功率不足,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发动机?

杜思苦想了,拖拉机的发动机功率太小,坦克车体笨重,上面还要加上武器系统,像是火炮,枪械。还有坦克下面的履带板轧机,这些都很重。想让坦克正常行驶,要么就是改造拖拉机的发动机,要么就是重新设计一款新型号的发动机。

新型号的发动机。

这个……有点难啊。

杜思苦脑子里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杜思苦听着大家集思广义,慢慢的拿出纸字,记录下来。

另一边。

“宋同志,你这次的轻量柴油机设计得很好,”拖拉机厂技术科的袁主任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宋同志,你有改造柴油机的经验,你能不能改进一下拖拉机的柴油机,扩大缸径跟行程,让新款的柴油机产生更大的功率。”

大功率柴油机?

这个。

宋良皱了皱眉,难点肯定是有的,想攻克需要时间。

他道:“这件事您得跟我们机修厂的领导商量一下,我只是个技术人员,我听领导安排。”要是厂里安排他干这件事,他没有问题。

袁主任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行,没问题。”

宋良答应了这件事。

也就是说,增大柴油机功率这件事对宋同志来说,是有把握的!

好事!

袁主任现在就去找机修厂的厂领导!

他站起来正要出门去传达室,可走到门口忽然又回来了,“宋同志,我们拖拉机厂的福利待遇都不错的,你要是过来,我给你争取高级技术工的待遇。你觉得怎么样?”这小宋同志相当有能力啊!

得挖过来!

宋良在想这件事。

袁主任:“我们一个月给你八十块钱的工资 ,等这大功率的柴油机设计好了,给你加到一百块钱,一个月五十斤的粮票,还有布票、油票、茶叶票……的补助。”袁主任拿出这边最好的条件,“小宋,我看你年纪不小了,这成家了吧,我们厂还可以给你解决住房问题。”

这次宋良是真犹豫一下。

可是很快,他就想到了钢铁厂。

“袁主任,钢铁厂的同志什么时候过来?”他试探性的问。

“下周。”

宋良心里一沉。

果然,拖拉机厂的坦克还是需要钢铁厂的支援。要是钢铁厂的人长期在这边,他就不适合留在拖拉机厂。

宋良:“袁主任,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还是觉得机修厂更适合我。”

袁主任实在是没法子了。

他都提这么好的待遇条件,这宋同志就是不答应,看来这不是物质上的问题啊。

“小宋,你别急着拒绝,回去好好想一下,要是改了主意,我这边随时欢迎你。”袁主任说道。

拖拉机厂,食堂。

小赖跟化工厂的人中午才在食堂看到宋良,不用小赖带,化工厂的人就直奔宋良打饭的地方去了。

“宋同志!”

宋良正排队呢,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见是化工厂的同志还愣了一下。

这化工厂的人怎么到这来了?

也是跟拖拉机厂合作的?

“宋同志,我们找你很久了!”化工厂的同志很激动,总算是遇到正主了 。这些天他们在机修厂想法子打听过了,上回化工厂的几位技术人员中,只有这位宋同志跟阮同志是最有可能解决苏式反应釜的人。

阮同志是机修厂副厂长的儿子,他们能成功挖到人的概率极低。

这位宋同志不一样,宋同志是新调到机修厂的,还跟机修厂的一位同志发生过矛盾,从这上面看,他们挖走宋同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宋良问。

“技术交流!”化工厂的人凑过来,压低声音,“你对苏式反应釜有什么心得吗?”

宋良退了一步,“我不熟。”很快又说,“到我了,我先去打饭了。”

化工厂那边宋良是不太想再去的。

孟曼结婚了,丈夫是化工厂的员工,虽然他跟孟曼分开之后再也没有联系过,但是万一让孟曼的婆家误会了呢?

这样对彼此都不好。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他跟孟曼留苏的身份格外敏感。

另一边。

杜思苦是跟禇老一块吃饭的,禇老吃饭很慢,一边吃一边想事件,杜思苦吃得快些,很快就吃完了。

“师傅,我有一个朋友在这边,我有点东西想给他。”

禇老:“去吧。”

“师傅,我送完这个就回来。”杜思苦把自己制作的全套织毛衣的针展示给禇老看,“我自己做的。”

禇老脸上露出笑容:“粗细一样,误差不超过0.01毫米,很好。”

小杜的眼力跟手大有长进。

杜思苦:“师傅,我现在练纸片刮削的时候刀柄已经加上100克砝码了。”

禇老点头:“要是习惯了,下回加到200砝码。”

“……好。”

杜思苦去找朋友了。

她说的朋友正是小孙,孙豆豆,二车间的孙主任的侄儿。

她刚才在食堂外面看到小孙了。

“小孙!”

“师傅!”

小孙看到杜思苦也很开心,他迫不及待的跟杜思苦分享自己的好消息,“我明年就能考拖拉机驾驶证了。”

现在他开拖拉机开得可溜了。

“能过吗?”杜思苦问。

小孙想了又想,“应该,能吧。”

杜思苦叹了口气,“都是那三本收上的内容,好好看,好好背。”说完,她拿出了拖拉机修理的手稿复印件给小孙,“这个是我整理出来的,你看看。”

小孙接过来,翻开,认认真真的把第一页看完。

他抬头:“师傅,这个说得好清楚!我一看就能明白!”比那书上的讲得简单多了。

这就是简化版的。

杜思苦:“那就好好看,遇着小问题,想不起来就翻一翻。”她说完,又拿出了一包东西,正是她自己作的织毛线的针线,“这个你什么时候去长和大队,帮我送给姜婶子。”

姜婶子上回送过她笋干,她跟姜婶子说以后要过去看看的,一直没时间去。

正好这个织毛衣的针线是她自己作的,送过去,也算是份心意。

长和大队附近有个砖厂,冬天好多人家要修屋子,以防雨雪压垮房屋,对砖的需求量增大。砖厂那边的拖拉机有时候不够用,就会来拖拉机厂的租借。

“好。”小孙记着了。

下午。

会议室那边开了一个小时的简短会议,之后各厂的人就可以自主安排行程。有的留下商讨,有的要先回工厂。

杜思苦则是去找三哥了。

拖拉机厂这边的图书馆得内部人员的职工证才能去。

尤其是管得这么严的情况下,杜思苦想要进去看书,很难。

“三哥。”

杜老三看到杜思苦,赶紧就过来了,“事办完了?”

杜思苦:“我就是个添头,过来学习的,我都听他们的,没什么正事。”又问杜老三,“我给你的手稿复印件,查完了吗。”

还给三哥了吗。

“没呢,说里面的内容要仔细的查,”杜老三摇头,“好像送到技术科去了。”

得亏他是保卫科的正式工,要不然科里其他人都不会跟他说这事。

还要查?

手稿上面的内容写得很清楚,就是一些解决拖拉机故障的方法,以及怎么保养,有什么可查的。

杜思苦摇了摇头,不想这事了。

“三哥,昨天你怎么没请假回家?”杜思苦问。

“请假,为什么?”杜老三疑惑。

“妈先前没来找你吗?”杜思苦也不解,杜母可是大老远的跑到厂里来找她,说19号小姑子要带人回家认亲,她才回去的。

还生受了一肚子的气。

“找过我一次,给我送被褥的。”杜老三说。

杜思苦半天没说话。

合着这杜母是区别对待啊,给三哥送的是被褥,给她送的是破袄子。

她又问:“被褥能用吗?”

“能啊,八成新呢。”杜老三想到了什么,“你的厚被褥妈没给你送去?”

“我哪有什么厚被褥,以前,”杜思苦绞尽脑汁的挖着以前的记忆,“以前天特别冷的时候我跟老五挤着睡的。”

杜老三道:“等我发工资了,给你买一床。”

“三哥,不用,我买棉花了。”杜思苦道,“我已经在学着缝被套了。”棉花也托张阿姨送到弹棉花的那里去了,今天回去要是不下雨的话,就能拿回来了。

杜老三点点头。

忽然又想起来问:“妈让你19号回家干什么?”是出了什么事吗,怎么老四知道,他却不知道?

杜思苦:“没什么大事,就是小姑要结婚,带人回家认亲。”

“什么!”杜老三又震惊又愤怒,“小姑怎么能这样!”太过分了!

杜思苦:“不知道,反正上过门了。”后来怎么样她也不想知道,她跟三哥说这件事,就一点,“三哥,昨天我回去跟爸他们吵了一架,过年我就不回家了。”

“为了小姑的事吵的?”

“不是,爸想让我从机修厂离职,回家去。”杜思苦说到这件事的时候,语气很平静,“我不愿意。”

杜老三不明白,“为什么?你工作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让你回家?”这不是耽误老四吗。

杜思苦道:“妈回娘家了。”

杜老三明白了,他道:“小姑不是在家吗?”小姑的冰棒厂可是清闲得很,常常都不去,就不能在家照顾杜奶奶一两天?

杜思苦不想聊这些,只说:“过年我不回家了,到时候你也别来劝我,我就想在厂里安静呆着。省得回家又是吵架。”

过年不回家,这不好吧。

杜老三眉头紧皱。

杜思苦道:“小姑要结婚的事,二叔还不知道呢,你回头写信跟二叔说一声吧。”

杜老三点头:“大哥二哥那边也要写封信。”

杜老三还在工作,杜思苦只聊了一会,把事情说完就走了。

阳市,客运站。

从宁市开来的大巴到站了,杜母跟老五从大巴车上下来了,两人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黄姥姥给老五的东西,吃的穿的都有。

这会都中午了。

杜母对老五道:“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再回家。”

要是等回家再做饭,饿都饿死了。

老五:“妈,你说姓于的他们会不会还没走?”

自从了解小姨的事情后,老五对于强的称呼就从小姨夫变成了那个姓于的。

真不是东西,趁着小姨年轻不知事,处了对象,听姥姥说,自从小姨处对象后,就跟家里关系越来越紧张,老是吵架。

那会小姨老是觉得家里人看不起于强。

可姥姥说的可不是那样,他们老黄家没瞧不起于强,于强想娶她闺女,总得拿出一点诚意,怎么能什么事都让小姨在前面顶着出头呢?

这么多年了,说这些都没有用了。

好在小姨现在想开了,想过点清净日子,不回去了。

“这都多少天了,哪能住这么久。”杜母道,“我问过你小姨了,于家现在手里没什么钱了。”城里吃喝都得花钱,这没钱能干什么?

况且她又不在杜家,难道那两人还能硬住到杜家不成?

老五心里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杜母:“老五,你吃什么,面条还是炒饭?”

“炒饭吧。”

杜母找了个小馆子,要了两碗炒饭,吃完,她就跟老五一块回家了。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才想起来。

糟了,她把19号杜得敏带人回家的事给忘了!

杜母一阵头疼。

这回去小姑子肯定又要闹了。

“妈,怎么不走了?”

“昨天你小姑不是带人回家吗,我给忘了。”杜母是真不想跟杜得敏吵,杜得敏没理胡搅瞎缠。

这次……

老五听到这事就不高兴,“这事本来就是小姑做得不对,这才离婚多久?爷爷去世多久,她一年都等不了?”

什么人啊。

小姑真以为这左邻右舍的瞒得住?

这以后说起来,亲爸走了不到两个月,这当女儿的就要再婚,哪家听了这事不戳脊梁骨?

小姑还有脸提,有脸吵。

杜母觉得老五说得对,再说了,她是大嫂,何必怕小姑子。

两人回到杜家。

屋里安静得很,杜母把东西放下,往杜奶奶屋里走:“妈?”在家吧。

屋里没人应。

杜母拧门发现拧不开,门从里头锁上了,看来杜奶奶在家。

估计是睡了。

老五则是拿着东西回了自己的屋子。

这堆开门,她吓了一跳,“妈,你快来!”

有人在她屋里躺着!

她屋子应该只有一个床的,现在在她的床边又支了一个单人床,这会有人在上头睡着呢。

杜母过来揭开被子一看,是于强!

这混账!

竟然住到她家了!老杜是怎么办事的!

杜母一肚子火,拎着人就往下扯,“你给我起来,谁让你进门的!”

于强身体不好,虽然烧退了,可是这几天没休息好,身体没什么力气,被杜母一扯下来了。

他看到是杜母,顾不上身体的疼痛,一把抓住杜母:“姐,你回娘家见到彩荷了吗?”

杜母:“没见到。”

她转头对老五说,“你去铁路食堂,把于月莺找过来,让她带她爸走。”

塞到她家算怎么回事。

杜母发了狠,这次一定要让姓于的滚蛋。

“老五,你跟于月莺说,要是她不来把人接走,她之前黑户口被遣返的事我会去找派出所说清楚的!”杜母咬着牙道。

“好。”老五去了。

铁路食堂。

于月莺打了一个喷嚏,又降温了。

“姐,碗洗完了,”于月娥把手套还给了于月莺,“我去杜家看看爸,你送我过去吧。”城里的路弯弯绕绕的,从食堂去杜家的路她才去过一次,还不熟。

“爸在睡呢,晚点过去也行。”于月莺道,“这外头天寒地冻的,被褥不够,等爸身体好一点,你就跟爸回老家去吧。”

于月娥早就想回去了。

是她爸不肯。

两人刚说完,老五就找过来了。

“于月莺,我妈说让你把你爸从我家接走。”老五这会连表姐都不喊了。

没那必要。

于月莺似笑非笑,“都是亲戚,帮个忙吧。”

老五:“我妈说你要不去,就去派出所把你曾经是黑户的事说出来。”

于月莺脸色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