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175

……

保卫科休息室。

杜思苦见到了杜奶奶, 与杜奶奶一起来的,还有肖叔。

“老四……”杜奶奶看到杜思苦,老泪纵横, “你可算是露脸了,我上回……”

杜思苦:“我去海市出差了, 昨天才回来,下午去了趟轻工局。今天还要去家具厂, 厂里事情特别多。我原本是打算等这边的事忙完了, 休假再回趟家的。”

不是故意不露面,是在工作。

而且不在本市。

这话是说给肖叔听的。

果然, 肖叔听到这番话后,眼神和善了许多。

他告诉杜思苦:“你父亲去了你姥姥家,你家里就你奶奶一个人, 现在还以照顾你小姑跟孩子,老人家也不容易。”

杜思苦一脸吃惊:“姑父呢?他怎么没把小姑接回去?又离婚了?”

杜奶奶脸上的表情都僵住了。

肖叔低头沉思。

杜思苦抱怨道:“小姑也真是的, 这次结婚这么仓促, 喜酒也没摆,证都不知道领没领。还生孩子, 她都这么大年纪了,不为自己想想, 也该为文秀想想啊……”

她说完又似恍然想起来,“文秀是不是下乡了?”

肖叔:“听说过。”

上回他帮忙找过。

杜思苦看着杜奶奶, “奶奶,小姑是离婚了没地方去,才回家的吗?就算离婚了, 这孩子毕竟是那姓程的, 他就不管了?程家人也没派个人过来问问?”

杜奶奶:“没离。”

还没呢。

大程还是会来的, 就是手里没什么余钱,除了不出钱,出力气跟哄杜得敏开心还是拿手的。

唉。

杜思苦:“没离啊,那该他跟婆家人照顾啊。奶奶,身体不好,去年去了好几趟医院,一年都在贴膏药,他们怎么让你照顾啊?小姑不知道你身体不好啊?他们可真是的,一把年纪了,怎么这样做事啊。”

替杜奶奶抱不平。

杜奶奶听着也觉得辛酸,是啊。

杜思苦又问:“奶奶,我爸跟我妈呢,说了什么时候回来吗?怎么都了姥姥家,是不是那边有什么事啊?”

杜奶奶也没瞒:“你姥姥病了。”

杜思苦啊了一声,猛的站起来,“我姥姥病了啊,我爸都去了,那肯定病得很严重。这不行,我得跟厂里请几天假,过去探望一下,要不然我妈又该说我了。”

杜奶奶怔怔的看着杜思苦。

老四去了黄家,那杜家怎么办,谁照顾?

杜思苦像是着急黄姥姥的病,站起来,“我记得大舅在家具厂那边工作,我去传达室打个电话问问。”

亲姥姥病了,还病得很严重,跟小姑生孩子,孰轻孰重,一看就明白。

“你小姑那边,你不去看看?”杜奶奶急忙道。

杜思苦想了想:“小姑在家坐月子,等我看完姥姥回来,再去看吧。”要是小姑生孩子出了问题,这会应该在医院,而不是在家。

也就是说,小姑这边没什么事。

孩子应该也没事,同样的道理,但凡有病就该在医院。

肖叔瞧出杜思苦的意思了。

他道:“你奶奶最近手脚酸痛,又要照顾你小姑,晚上睡不好,实在是熬不住了,你去了你姥姥家,跟你爸妈说一声,让他们差个人早点回来。”

杜思左猛点头:“好!”

说着就要走,“我去传达室瞧瞧。”

杜奶奶原本一脸病容,慢吞吞的,这会矫健的挡在了杜思苦面前,“老四啊,要不你迟几天再去黄家,我这边……你小姑坐月子……”

杜思苦:“奶奶,您身体受不住就把小姑送回程家去。这怎么坐月子是他们的事,至于您,一个人在家确实照顾不了自己的话,那这样,我带您去我姥姥家,我爸妈在那边,一日三餐饿不着。”

杜奶奶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

杜思苦:“您看呢?”

什么是一家人,父母跟子女,这是一家人。如果算是一大家,那就再加上爷爷奶奶,至于小姑叔叔之类的,那是外人。

儿子女儿照顾父母,还说得过去,照顾叔叔小姑,除非他们有养育之恩或者一辈子没有结婚,年老体弱,不然,这外人是不归他们管的。

杜小姑就属于这种情况。

杜思苦才不会上赶着去找罪受。

肖叔:“婶子,我看老四这法子行。你把你闺女送回去,跟老四一块去,那边人多。要是杜哥回来,就让他带您一块回来。”

先前杜奶奶找到他,说老四躲在机修厂不见家里人,过年都不回家,要跟家里断亲。杜奶奶抹着泪说自己为了照顾家里人,成天的熬着,几宿没睡好。

她想找老四回去,搭把手,她好歇几天。

结果这一来。

肖叔才发现,杜思苦并不像杜奶奶说的,不管家里人。

这老四在厂里有工作,要出差,这拿工资的人肯定是归厂里管。再说了,老四看到杜奶奶后,态度好得很,完全不像是要断亲啊。

“对了,奶奶,这是厂卫生院新出的膏药,您拿着,要是好用,我回头再买些给您送回去。”杜思苦把带的二十片膏药递给了杜奶奶,贴心得很。

杜奶奶闻着熟悉的膏药味,赶紧收了。

可是,把得敏送回程家,这事不办好啊。得敏那后头婆婆肯定要给得敏气受的啊!

这坐不好月子,会落下病根,下半辈子都不好过啊。

“老四,你小姑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这会不好移动。要不这样,我就不跟你过去了,我还是回家,就是……”杜奶奶神色悲苦,“你二叔这个月没往家里寄钱了,你爸又不在,你小姑生孩子住院也是花了钱的……”

没钱了。

杜思苦问:“小姑住您这边,那没离婚,小姑父没给生活费啊?你是自己贴钱养他们?”

糟糕。

家丑不可外扬,怎么把这话说出来了。

杜奶奶心中懊悔。

只见杜思苦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荷包,拿了一个五块钱,三张一块的,四张五毛钱的,“奶奶,家里有十块钱,您先拿着。虽然我工资不高,但是您要是实在需要,我去跟同事借钱给您用!”

荷包里剩下的就是五角二角一毛的,还有几分钱的,里头没什么大钱了。

可见,杜思苦在机修厂过得也一般。

杜奶奶手看着大家瞧她,脸皮有些薄,可倒底还是伸手把钱收了,她喃喃,“你小姑没奶水,说要喝点鸡汤鱼汤。”

杜思苦道:“那就买一些。”

说完又添了一斤肉票递给杜奶奶,“奶奶,再给小姑买点排骨熬汤,这算是我一点心意。”

该舍的就得舍。

杜奶奶瞧着杜思苦,“孩子,是奶奶误会你了。”

杜思苦道:“奶奶,您说二叔这个月没寄钱来,上个月寄了吗?”

“寄了些,不多。”杜奶奶道。

杜思苦若有所思:“会不会是二叔那边出了什么事,要不然二叔不会忘记给您寄钱的,您有二叔部队的电话吗,要不抽个空拔过去问问。”

她还说,“你是您记得号码,我现在就去传达室那边看看。”

杜奶奶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她想了半天,“有,有,我回去拿。”

这时,就听肖叔道,“我记得。”

“肖叔,那您跟我去厂传达室一趟吧,那边有电话。”杜思苦道。

“好。”

杜思苦跟肖叔往外走,杜奶奶在后面跟着,非要去。

杜思苦劝道:“奶奶,您就在这边等一会,我们打完电话很快就回来的,您要是非要去,这边又要办手续,只怕一时半会的没法去了。”

杜奶奶这才留下。

机修厂传达室。

“同志,我要打两通电话。”杜思苦道。

第一个电话杜思苦让给了肖叔,肖叔直接打到了杜二叔的部队医院,杜二叔是军医,一半时间留在医院,一半时间会随部队外出。

电话接通了。

肖叔握着话筒,只听了几句,表情就变得凝重起来。

“现在人找到了吗?”

“他在哪里失踪的?”

杜思苦在旁边听着,心里一沉。

二叔出事了。

没想到被她猜中了。

二叔挺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出事呢。

肖叔扭头看着杜思苦,“你记个地址。”

杜思苦赶紧拿了笔,电话里说了一个地址,肖叔告诉杜思苦,杜思苦飞快有用笔记下。

电话挂断了。

肖叔道:“这是你二叔失踪的地方,他随部队外出的时候,有处山腰发生了泥石流,他们抢救村民……”

“部队的同志被泥石卷进去了,失踪了一批人,有几个,找到了尸体……”

现在杜二叔情况不乐观。

一直没找着人,说起来,是上个月的事了。

杜思苦心情沉重,“我得给我舅舅那边打个电话,让他把这事跟我爸说一声。”就算是跟家里闹掰了,这样的事也该说一声。

肖叔点点头。

杜思苦拔了大舅工作的家具厂的电话。

很快,就接通了。

“我找黄大旗。”

“怎么又是找黄大旗的,等着。”

过了一会。

“大舅,是我,杜思苦。”杜思苦一听到声音就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黄大舅听到是杜思苦找他,还愣了一下。

杜母回娘家的时候,没少说老四的事,不听话,过年不回家,跟她闹脾气。

“大舅,我二叔在部队那边出了事,说是失踪了,您跟我爸说一声。”杜思苦把肖叔刚才报她的地址告诉了大舅,“这是二叔失踪的地方,二婶现在在那边,要是我爸想知道具体情况,让他写信问问二婶。”

黄大舅听着这事心就悬了起来,他点头:“好,这事我一定跟你爸说。”

又听杜思苦道:“大舅,我才从海市出差回来。刚才奶奶来厂里找我 ,我才知道姥姥病了,姥姥情况怎么样了?去医院了吗?我还说去看她的,可是家里这边没留人,我得先处理一下二叔的事,大哥二哥他们还不知道呢……”

“你姥姥没事,这两天接回家了,病情稳下来了。”黄大舅让杜思苦放心,“您就先顾着家里的事,这边不要紧。老四,不要着急啊,慢慢来。”

“好的大舅,等我把这边的事忙完,我就请假去看姥姥。”杜思苦认真说。

“好孩子,不急,你姥姥我们会照顾的。”黄大舅觉得杜母对老四成见太深了,这孩子说话做事哪不好了?

明明很好嘛。

无非就是孩子长大了,不受管了。

这是好事。

这说明孩子立起来了,能撑事了。

电话结束了。

杜思苦还在传达室,她问肖叔:“肖叔,二叔这事,奶奶那边要是知道了,只怕要受不住。”

肖叔点头:“是。”

这杜有军(杜二叔)失踪好些天了,生还的机会只怕不大。

杜奶奶要是知道,只怕是受不住。

保卫科休息室。

杜奶奶左等右等还不见杜思苦跟肖叔回来,有点急。

又等了近半个小时,肖叔回来了。

不见杜思苦。

杜奶奶问:“老四呢?”

肖叔道:“她单位又有事找她,忙呢。婶子,这样吧,我送您回家。”刚才杜思苦说怕自己脸上藏不住事,又说要给三个哥哥寄信,要去邮局。

肖叔觉得该去。

“这老四,刚刚还说送我回去的。”杜奶奶嘀嘀咕咕。

肖叔道:“婶子,咱们回去吧。”

多的不肯说了。

宁市,家具厂。

黄大舅接到电话后,就跟单位请了两小时的假,赶紧回了家。

杜父请了十天假看丈母娘,忙前忙后,算算时间,也到日子了,该走了。杜母在屋里跟黄姥姥说着话,杜父这边在收拾东西。

黄家人看到黄大舅回来,都很吃惊。

黄大舅也不多说,叫了杜父去屋里,还把门关上了。

“有胜,刚才你家老四打电话过来,说你二弟出事了。”黄大舅把杜思苦跟他说的情况如实的告诉了杜父。

杜父不敢相信,他接受不了这件事,“不可能!”

“不可能。”

“老四肯定是胡说的!”

黄大舅道,“老四听你妈说,你二弟这个月没寄钱过来,觉得不对,这才打电话去了部队医院问的。老四这孩子不会说谎的!”

杜父脑子一片空白。

黄大舅道:“好了,你别愣着了,赶紧去买票回家。”他把杜思苦报的地址给了杜父,“这是你二弟出事的地方,说弟妹也在那边,你瞧瞧是写信过去问问还是怎么样。”

聊完,黄大舅出了屋子。

杜父神情恍惚,捏着纸条站在那里,魂像是被抽走了一样。

杜母听着这边动静不对,过来看。

黄大舅就把情况跟杜母说了。

杜母也有些站不住,“二弟出事了?”那可糟了,没有小叔子寄给杜奶奶的钱,那杜奶奶就实打实的要靠他们一家子养了。

当然了,小叔子遇到这样的事也是让人揪心的。

“老杜,别愣着了,我们现在就走。”

阳市,机修厂。

邮局。

杜思苦连写了三封信,老五那封,她犹豫一会,还是写了,二叔的情况她一笔带过,主要是姥姥身体不好,杜父跟杜母过去照顾,又顺便说了一下三哥过年相亲的事,以及,小姑生孩子的事。

老五离得远,不必提太多。

等杜思苦从邮局回来,已经中午了,肖叔已经带着杜奶奶走了。

中午。

肖叔带杜奶奶外头的馆子吃了一顿,没吃完的,杜奶奶打包了,要给杜得敏带回去。“小肖,得敏要补身子,我想再要一份鱼汤。”

杜奶奶说出这话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好。”肖叔让饭馆又给打包了一份鱼汤。

鱼汤上来,杜奶奶只觉得脸上臊得慌。

她过了大半辈子了,第一次觉得没钱是这么窘迫。

回杜家的路上,杜奶奶脸皮还是薄,自己掏出了杜思苦给的钱,拿出一块钱,递给肖叔,“小肖,这是饭钱。”

“婶子,不用,”肖叔道,“您回家好好休息,这一天回来的跑也累了。”

他脑子还在想杜有军遇难的事。

真是世事无常啊。

杜奶奶把钱收了回来。

肖叔把杜奶奶送到杜家后,就走了。

杜奶奶一回到家,就听到孩子在哭。

“哭哭哭,就知道哭!”

杜奶奶听到这骂声脸色一沉,把东西往桌上一放,赶紧去了屋里,“孩子小,你骂他做什么!得敏啊,孩子不是这样带的!”

“妈,他哭了一早上,吵死了。”

“你要生的,怪谁!”

杜奶奶赶紧抱着孩子看,尿了,杜得敏没给宝宝换尿布,宝宝屁股都给磨红了。

这可怜孩子。

杜奶奶赶紧打了水,去外头收了干净的尿布,给孩子洗了屁股换上。

杜得敏往外头看了眼:“大哥大嫂真是的,你说说,这都多少天了也不说从娘家回来。”

她说完又问杜奶奶,“妈,你不是说有办法把老四叫回来吗?”

杜奶奶抱着孩子去了隔壁的摇篮里,只当听不见。

办法是有,可是没用上。

老四精得跟鬼似的,没等她说自个不容易,说家里撑不下去,就把钱拿出来了。

至于得敏那边的事,老四一口一个离婚,她能怎么说?

没离。

没离就不归老四管。

唉。

而且老四说了,姥姥病了,要请假去黄家那边,那这去了,哪还有空回杜家照顾得敏啊?

每句话都给老四堵了回来。

杜奶奶也没法子啊。

宁市,火车站。

“老杜,你真要去啊?那边你人生地不熟的,去了怎么找啊?”杜母虽然说一万个不同意,可在这事上,还是没能拗过杜父。

“你别管,我亲弟弟,我不管谁管?”杜父执意要去杜二叔出事的地方。

他要去帮着找!

火车到了。

杜父上了火车,“你回家去,帮我照顾我妈,可千万别说二弟的事。”

“行。”杜母只能同意。

出了这样的事,她不好再呆在娘家。

杜母离开火车站后,就去了客运站,坐大巴回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