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177

……

次日。

杜家。

杜老三一早出门, 去见了约好的杨家姑娘。

两人约在了外面的一个公园里,杨家姑娘还先到的,她不是一个人来的, 她身边还带了一个姑娘。这姑娘黑黑瘦瘦的,一米五的个头, 嘴唇有些厚,她似乎有些不安, 双手扯着衣角, 不停的绞着。

“杜同志,这边。”杨家姑娘挥手, 见着杜老三便杨起笑脸。

杜老三过来了。

“杜同志,这是我堂妹,她性子内向, 不怎么出门。今天好不容易求我一回,想出来转转, 我就带她带出来了, 您不介意吧。”杨家姑娘客客气气的问。

杜老三:“你等会带她转转吧。”

至于他。

“我有事跟你说。”

他瞧了旁边那黑瘦的姑娘一眼,强调, “单独说。”

黑瘦姑娘动作一顿,眼神有些惊慌的看向杨家姑娘, “姐。”

杨家姑娘道,“你在这等我, 我马上回来。”眼神示意,没事。

杜老三领着杨家姑娘去了公园里人少的位置,离刚才杨家姐妹站在的地方不远, 这边有个假山, 还有水。

现在没什么人过来。

“是这么回事, 咱们相亲的时候媒人不是跟你说我在拖拉机厂上班吗。”杜老三说,“这事不假,但是相完亲后,我就申请下乡了,现在在红日大队。”

杨家姑娘愣了。

回过神后心中忍不住想笑,杨家这边瞒着杜家换了人,没想到杜家那边也瞒了工作的事。

真有意思。

不过,这杜全同志竟然把事情说了出来,看来这位杜同志人品还是不错的。

杨家姑娘问:“然后呢?”

这回轮到杜老三愣住了,“我这工作没了,户口转到乡下,这事你们杨家不介意吗?要是跟我结婚,会转成乡下户口。”

这都不在乎?

杨家姑娘想了想:“我回去跟家里商量商量。”

杜老三道:“行,那你回去问问。我这边还有事点,就先走了。”杜奶奶坐火车走,他这边压根就没那么多假,他得去趟铁路,找沈叔,看看沈叔能不能联系上他爸。

杜老三来去匆匆。

杨家姑娘回到了黑瘦姑娘身边。

“姐,他人呢?”

“走了。”

走了?

黑瘦姑娘:“姐,我都没瞧清他长什么样呢!”说是今天出来相看,这就照了个面,也没瞧清具体长什么样。

还没聊上几句呢。

杨家姑娘:“回家说。”

机修厂。

中午,杜思苦在食堂打了饭,刚坐下正准备吃,女工宿舍的宿管张阿姨找过来了。

“小杜,我找你有点事,”张阿姨脸上的苦色比上次更重了,“你现在有空吗?”她说着往外头瞧,提议,“要不我们去外头说。”

杜思苦拿起铝饭盒站了起来,“那咱们去宿舍那边,边走边说。”

“好。”食堂人多,张阿姨接下来要说的话有些难开口,更不想被人知道。

杜思苦跟张阿姨出了食堂,一路往女工宿舍走去,路上偶尔有工人路过,张阿姨一直没开口。

直到把杜思苦领到女工宿舍的宿管室,张阿姨关上门,谨慎开口:“小杜,你手上头有余钱吗?”

是借钱吗。

杜思苦想了想,“有一些,但不多,张阿姨,您是知道我家里情况的。”

家里人多,事多。

“上回我奶奶过来找我,要了一些钱。”

杜思苦问张阿姨:“您这边缺多少?”

张阿姨本来想张口借一百块钱的,可听杜思苦说给了家里人,只怕借不了那么多。她迟疑了一会,“你这边有多少?”

杜思苦掏出了自己的小荷包,里头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散钱,三张一块钱的都是大额了。

她数了数,“一共十一块六角五分钱。”

如果张阿姨说个具体要借的金额,她觉得合适,会借。

可现在张阿姨问的是她有多少,那这就不好说了,问她有多少,那她就只有这么多了。

才十一块钱。

也太少了。

张阿姨为难道:“先借我十块钱吧。”

杜思苦没多说,把一块的五角的全拿了出来,又凑了几个二角的,这才凑够十块钱。

她递给了张阿姨。

张阿姨拿了钱,“小杜,我也不瞒你,我儿子出了事,下个月发了工资只怕我这钱也还不了你。”

杜思苦:“没事,要是饭钱不够我找凤敏借一点。”

剩下的一块六角五分肯定是撑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当然了,杜思苦自个存的钱就不必多说了。

张阿姨忽然问:“余凤敏手上是不是很宽裕?”

或许,她可以找余凤敏借。

杜思苦:“她花钱大手大脚,没个数,我估计是存不下钱的。”

她说完问张阿姨,“您儿子是在外头欠了债吗?”

“那没有,是别的事。”张阿姨不肯多说。

杜思苦道:“要是生活上困难,可以跟厂里预支工资。”

听到这话,张阿姨脸上愁苦更重:“年底就预支了。”还预支了三个月呢,下个月还不知道能有多少工资呢。

那杜思苦就没办法了。

她午饭还没吃完,很快就离开了。

张阿姨坐在宿管室,算是杜思苦借的这十块钱,再加上跟宿舍里的姑娘借的,一起都凑不齐五十块钱。

这可怎么办啊?

唉。

厂里十五号发工资的,要不,下个月十五号发工资那天,再找她们借一借?

张阿姨低头陷入沉思。

晚上。

杜奶奶在饭桌上说:“我明天就走。”东西都准备好了,行李装了,车票买了。

就等着明天坐火车出发了。

杜老三:“奶奶,这边假不够,只能送您上车。不过我跟沈叔说好了,他会安排列车员照顾您的。”

杜母倒不关心这些。

她在想老三跟杨家姑娘约会的事,不知道顺不顺利,这两人处上对象了吗?

要不要看看黄历,好挑个日子定下来。

杜奶奶望着杜老三:“你不去啊?”

杜老三:“奶奶,我去不了,我现在是红日大队那边的户口,想要出远门,得回去开介绍信。现在外头管控严,我要跟您去了被发现,还是会被遣返的。”

杜奶奶这把年纪了,还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

心里有些没底。

她看向了杜母,“彩月,你这几天没什么事吧?”她想让杜母陪她去一趟。

杜母可不想去。

正在想着找什么理由呢,外头传来隔壁刘芸的声音:“黄姐,黄姐。”

杜母赶紧站了起来,“来了。”

刘芸站在院门口没进来,杜母一出去,她就拉着杜母去了她家,“老沈,你跟黄姐说。”

老沈身上还穿着铁路的工作服,看着像是刚回来,“刚才我下班的时候,接到西边铁路的电话,说杜哥摔断了腿。”

杜母的脸都白了,声音颤抖:“怎么会这样?”

老沈:“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人送到医院去了。”他又道,“咱们跟杜哥那边联系不太方便,就怕到时候单位医院把他给送回来了,你这边没人在家。”他听媳妇说了,杜家老太太闹着要去二儿子那边,手续都办齐了。

这事没瞒人,邻居们都知道。

杜母深吸了一口气:“好,那我就在家里等他。”

老沈还说:“这事你别跟你家老太太说,我怕她受不住。”老人家年纪大,连着两个儿子都出了事,只怕……

“我晓得厉害。”杜母在这边坐了一下,等情绪好一点,这才回了家。

杜父腿受伤的事,她是半句都没提。

连儿子都没说。

次日。

杜奶奶早早起来。

“彩月,你真不去?”杜奶奶还想着让杜母跟她一块去,这样路上也有个照应。

“妈,我这边有别的事,您自己去吧。”杜母昨天做了一晚上的噩梦,没睡好,早上都不想起来的,杜奶奶硬是把门给敲开了。

杜奶奶瞧杜母垮着一张脸,也不上赶着贴冷屁股了,不去就不去,就真她一个人找不着位置吗?

杜老三送杜奶奶去了火车站。

送完人,杜老三回到家,正准备跟杜母说杨家的事,他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杨家姑娘。这时,杜母先开了口。

“老三,你爸在那边把腿摔断了。”

杜老三一惊,杨家姑娘的事随之忘到了脑后。

杨家。

“那杜家的老三,之前是在拖拉机厂工作,现在下乡了,成了乡里人。”杨家姑娘,杨小珂如实的跟家人说明了情况。

杨家的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

杨小桐坐在边上,看了眼众人,“要是乡下户口,我就不嫁了。”

她不想去乡下。

杨小珂道:“他人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事告诉我。”

人不错有什么用?

下了乡,成了乡下户口,嫁过去只能一辈子种地,城里没哪个姑娘稀罕这样的。

“那这事就作罢了。”杨父说道。

以后不必提了。

过了几天。

机修厂。

“小杜,你家里人找你。”保卫科的人又过来了。

“哪个?”

“你三哥。”

三哥肯定是要见的。

杜思苦去了保卫科的休息室,只见杜老三神色凝重的坐在休息室,旁边杯子里的水一口没喝。

“三哥。”杜思苦走了过去。

保卫科的人出去了,屋里就杜思苦跟杜老三。

杜老三简单的说明了来意:“爸去找二叔的时候摔了腿,伤得很严重,人在回来的路上。爸单位的人找到家里来了,说爸的工作以后只怕不能胜任了,他们说可以让家里出人顶了铁路的工作,让爸早退。”

杜思苦听明白了:“三哥,你要顶了爸的工作?”

有工作就有户口,就能调回来。

杜老三点点头,“爸妈年纪大了,得有人回来照顾。”

杜思苦:“爸什么时候回来?回来是住家里还是去医院?等他回来你跟我说一声,我去看他。”这还是得去的。

送点东西出点钱,之后就回来。

杜老三:“估计就这两天了。”

他看着杜思苦,“我来找你,”他叹了口气,“妈说让我赶紧娶个媳妇,这结婚你也知道的。”

杜思苦:“姑娘家那边有什么要求?多少彩礼?要哪些东西?”

她存了不少钱。

要是三哥结婚,她还是能出一点的。

杜老三:“烦就烦在这,上回家里给说了一个姓杨的姑娘,本来挺好的,不过他们不知道我下乡的事。前几天我跟那杨家姑娘说了,这两天再过去,他们就不愿意了。这事我能理解,但是我要是顶了爸的工作……”

“哥,算了,再找一个吧。”杜思苦道,“这样的人家是奔着条件来的,你以后要是落魄了,不还得散伙吗。”

何必呢。

杜老三叹气,“妈催得急。”

杜思苦琢磨着,“其实你那没必要这么急吧,爸受伤了,妈不是在家吗。就算你娶了媳妇,不可能让你媳妇照顾爸吧。”

杜老三脑子像是转了过来,好像是这么回事。

杜思苦:“三哥,二哥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