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从塞瓦斯托波尔到黑海造船厂所在的尼古拉耶夫市,有快船到。
王雪娇说走就走,连行李都没收拾,一个背包装着一身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证件和通讯设备,以及走遍全球的硬通货——美元,就和张英山一起去了。
上船的时候,机械设备厂的接头人问道:“您的行李呢?”
王雪娇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黑色背包:“喏。”
“只有这么一点吗?我从未见过女士的行李只有这么一点。”接头人十分意外。
王雪娇也不用人扶,一个箭步跳上甲板:“我又不是去休闲拍照的,没那么多衣服要换,化妆品要带。”
她在船上坐下:“先说说那边有什么船可以让我挑,还有开价多少,我先在心里排个序。”
他们此行算是偷偷摸摸,所以,并没有产品清单可以给王雪娇拿在手里,挑挑捡捡,完全是口述。
安德烈波夫在旁边做翻译,超有好胜心的王雪娇问道:“只有四个涡轮?就没有再快一点的吗?港岛那里走私冻猪脚和鸡爪的走私船都装八个发动机呢!我不能输给他们!”
“你来迟了,要是三年前,你可以获得一艘核动力船。”安德烈波夫一本正经地回答。
他说的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苏联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不过也就是开开玩笑,那船永远不可能建成,美国不允许它被建成。
“还是到了以后再看吧,清单上有的,不一定能卖给你。”安德烈波夫笑着说。
王雪娇眉头微皱:“怎么?还挑三捡四,嫌我的钱不够香,租不起他们的船?”
“我不是这个意思,是那些船,不一定能开了。”安德烈波夫解释道。
理由很简单:国有资产流失。
厂领导、厂里工人、住在周围的的人、听说工厂里有值钱东西的人……哐哐往家里搬。
至于保安……为什么会认为保安不会往家里搬东西,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呢。
苏联死了,信仰崩了。
让自己家里的人吃饱穿暖就成了最大的信仰。
在没有亲自检查一遍的情况下,谁都不知道船上还剩下些什么东西,还能不能开了,发动机莫名消失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王雪娇只能大概了解一下有什么船,以及什么档次的船要给多少租金、每日消耗能源等等情况。
“嘶……每小时二十五吨航空煤油……一天六百吨……”王雪娇看着她最想要的船,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有石油的地方会长出美军,航空母舰,它确实是吃油大户啊。
王雪娇想起几个月之前,有人问她是不是有航母,自己当时无比震惊,觉得这就是个无稽之谈,猛虎帮又不是个国家,怎么可能拿到航母,怕不是要被五常追着打。
现在看看,似乎,也不是不可能嘛……毕竟买“瓦良格”的借口就是拿去当赌船,别人能用这个借口,难道我不能?
当年的“月光女神”号就是赌船,为了强化武装力量,把赌船变成安保船,现在再搞一个赌船,用来拉拢各国高层,也很合理嘛。
王雪娇躺在甲板的躺椅上,看似是在欣赏黑海风光,实则心里一直在反复推演各种可能性,思考一会儿怎么向船厂的人提要求。
根据乌克兰现在低迷糟糕的经济状况,王雪娇相信,只要钱到位,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想法有任何意见。
问题是,怎么把船永远的开走……以及,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把那艘船弄到手之后,应该怎么向中央情报局解释:它为什么投共了。
不能是自己送的,也不能是海军抢的。
此事并非完全没有解法,而是解法太多了。
历史太长,参考案例多如牛毛,只不过要挑一个最安全,不会暴露王雪娇身份的方法,所以需要再仔细想想,把自春秋战国开始的各种参案方案拎出来,根据此次事件的实际情况,再优化一下。
机械设备厂的人本来还担心王雪娇在船上待得无聊,想给她安排一点节目,结果她就这么在躺椅上一直闭着眼睛,好像就没醒过。
接头人对她安静地躺完全程表示佩服:年轻真好,躺下就能睡着。
船快靠岸了,王雪娇才坐起来,盘着双腿,一手支着下巴,脑子里在对方才想的计划做一系列的梳理。
“有什么事是要我配合的吗?”张英山在她身边坐下。
王雪娇抿着嘴,摇摇头,又眨眨眼睛:“随机应变吧,连到底有没有船都两说呢。”
“嗯……不行就让他们把其他船上的东西拆下来,装在你想要的船上。”张英山笑道,他见王雪娇很想用安—225运输机,于是,尽管加纳的机场跑道没有这个能力,他还是执着的深入打听了一下,如果加纳能把机场跑道改一改,有没有希望。
真的没有希望,因为此时安—225的发动机已经被拆了,装在安—124上面,它也是运输机,不过小很多,油耗也低,乌克兰烧得起。
所以,安德烈波夫没说错,现在问清单没有意义,大把的账面数据跟实际对不上。
王雪娇叹了口气:“苏联倒闭了,连审计人员都歇业了吗?”
船到了港口,码头已经有车在等着接人去造船厂。
出面接待她的是造船厂曾经的书记,现在的经理。
在经理左右站着财务、技术,以及等等七八个人。
“余总统阁下,非常欢迎您的光临。”经理十分客气地伸出手。
他们得知余梦雪要来租船,双眼放光。
黑海造船厂最近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他们在苏联时代的主营业务是造军舰,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之类的。
如今军舰是不造了,他们企图转向造民用商船和游轮自救,为此,黑海造船厂还被拆分成许多个小公司。
然而,此时全球最强的造船业霸主是日本,其次是韩国,还有希腊、挪威之类的传统欧洲航运业巨头。
乌克兰既打不过传统巨头,又打不过新兴霸主,技术优势没有、价格优势也没有。
完全接不到商船和游轮的订单,现在他们就靠着卖一些配套零件维持生活这样子。
王雪娇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下半年工资的发放希望。
安德烈波夫与造船厂联络的时候,告诉他们:这个东方女人有的是钱,只要能符合她的条件,她肯定愿意买。
他们簇拥着王雪娇,如同簇拥着一座大金矿,恭敬而热情,传说中,斯拉夫人民高冷淡漠的本性完全看不出来,他们个个都像玉米大帝那么热情、奔放。
“这里就是我们的流水线……”
“这是组装车间……”
“这是设计办公室……”
“这是船坞……我们所有的船都停在这里。”
经理热情介绍:“这艘战列舰,有三台发动机,只要把上面的一些房间拆了,可以装得下至少四十个集装箱。”
“才四十个?太小了。”王雪娇摇头。
战列舰旁边停着一艘更大一些的巡洋舰,经理指着它:“这个更大,装载三百吨不成问题。”
“太小,太小。”王雪娇继续摇头。
按照十台雷达,打井设备,以及所有的资料来算,巡洋舰怎么也够装了。
经理困惑地看了安德烈波夫一眼,意思是:“她到底要多大?”
“加纳所在的几内亚湾的海盗活动猖獗,我得要一艘足够强的船,不然我害怕,这趟有去无回。”王雪娇解释道。
经理还是不理解:“对付海盗,巡洋舰难道还不够吗?!”
你打的是什么海盗啊?星际海盗吗?
就没见过海盗敢跟巡洋舰对着干的!
王雪娇继续说:“除了要让海盗闻风丧胆之外,我也要去交际啊,千里迢迢跑过去,哪能真的只去送东西?不得增进一下感情吗?
增进感情,那不得拿出一点特别的东西,才能有面子吗?我可是代表海地这个主权国家去的!
巡洋舰,谁没见过,不稀罕,不值钱。”
经理:“……”
他发现这位海地总统,是不是离美国太近,已经不知天高地厚了。
全世界的巡洋舰也就才四十多艘!
俄罗斯只有三艘!
美国也不过只有二十多艘。
如果不是继承的苏联遗产,乌克兰半艘都没有!现在有幸拥有了08艘,没安装重型武器,当运输船开一开还是可以的。
她居然开口就是“巡洋舰,谁没见过”,这跟张口就说“谁家没有三四套别墅,五六辆豪车”一样。
王雪娇不是嫌船小,就是嫌长得不气派,不够扬海地的国威。
经理都无奈了,海地?国威?没有的东西要怎么扬?
作为求着甲方赶紧掏钱的乙方,经理还是保持着冷静和客气:“那么,您希望要什么样的船?”
“首先,要够大!其次,船上要有足够的宽敞空间,展示我的豪车,我要让加纳人知道,我们海地并不是穷到只能吃土的国家!”
经理想说点什么,但到底什么都没说出来,他完全没办法理解:总统有豪车跟海地其他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们自己的现状也是这样,穷的穷,富的富,他也没办法说什么。
甲方自己开心就好。
他客气地问道:“那么,您想要展示多少辆车?”
“五十多辆吧,最好能一次全部展示出来,而且,要能在露天就看见,不要鬼鬼祟祟藏在船舱里。”
想要一次性让这么多车子同时出现在露天的甲板上……
船长默默将目光投向船坞最里面的那艘船。
“有是有,不过,它的租金很贵。”
“有多贵?”
“一天十万美元,不包括燃料费用。”
王雪娇脱口而出:“什么船啊,这么贵!”
“请跟我来。”经理在前面走,王雪娇脚步飞快,紧随其后。
在船坞的里面,有一个单独加装了大门的空间,打开大门,王雪娇看见了一艘熟悉的船。
在央视新闻里,它就是一个肥肥小渔船。
真正站在它的身旁,王雪娇才感受到什么叫“庞然大物”。
经理介绍道:“这是’飞翔的维京人‘号航空母舰,相信它一定能符合你的要求。”
啥玩意儿??王雪娇愣了一下。
旋即反应过来,瓦良格,Varangian,意思就是指公元九世纪出现在东欧的维京人,他们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也是前苏联各联盟国文明的起点。
大概又是要避讳什么,所以给改成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飞翔的维京人,是致敬“飞翔的荷兰人”吧,反正荷兰离维京人待着的北欧不远,大家一起飞,挺好,在天上还能聊聊。
“飞翔的维京人”号,船体下半截已经基本完成了,露在外面的塔台、瞭望台之类的东西还没有。
也没有飞行甲板和电子设备,做为货船凑合能用,但是不能叫航空母舰。
王雪娇一脸嫌弃:“连瞭望台都没有,还没建成吧?我要半成品干什么?”
“它已经基本建成了,动力系统都有,只是没有武器,用来运送货物完全没有问题。”经理解释道。
跟在经理身旁的人很有眼力劲,见王雪娇对它似乎真的很有兴趣,便马上叫来工人,摆放搭板,让王雪娇上船看看。
王雪娇踩在甲板上,第一个想法就是:“除了中国人民,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航母有多大。”
跟新闻上放的完全不一样嘛。
央视新闻上的航空母舰上的跑道,简直就像保龄球的球道一样,窄窄小小一条。
原来,有这么宽!
王雪娇在停放飞机的位置,从前走到后,再从后走到前:“嗯……是够放了,你们这船没有装武器系统,要是遇到海盗要抢我的车怎么办?”
“可以使用单兵武器。”
王雪娇很不满:“开着航母,用菜刀互砍对决吗?”
听起来很瓦坎达。
经理见王雪娇真的很想把一整套武器设备安装上去,好心提醒道:“如果装了武器,全球有很多地方,它都不能去了。您有母港让它停靠吗?”
总不能让航空母舰沦落到与海盗船一个档次:随便在无人岛上停一停。
它的补给要求,跟小破海盗船完全不一样。
啊……母港……海地首都太子港么?
可是自己又不会真的去海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航母顺利上交国家,总不能这段时间都在公海飘着,连加油和补充生活补给都不方便。
没有受到邀请的航母确实不能进入人家的领海,就连船员带枪都不行。
王雪娇悻悻地只好退而求其次:“连武器都没有,租金不得给我打个折吗?我要拿着这笔钱去买武器、雇人。”
一听说要打折,经理不干了:“这可是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怎么啦,不就是一艘船么,而且还不是核动力这种高级货,还要烧油,一天就要六百吨!”王雪娇努力贬低它。
经理秉承着“挑货才是卖货人”的态度,跟王雪娇讨价还价:“就连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都不是每一个都有航空母舰,中国就没有!你把它开到加纳去,还不足够扬海地的国威吗?”
王雪娇与他针锋相对:“可是我这连七成都没建成,该有的武器都没有,不够威风,我这一趟出去,起码要走一个月,三十天,三百万美元,不能钱花了,效果只有一半吧?”
“武器系统根本就没有造出来,”经理坦然承认,“我们实在拿不出来,但是十万美元确实是底价了,刚够支付维护费用。”
“什么维护费用要这么高?”王雪娇不信,难不成航空母舰也跟B—2一样,有高贵的油漆,手工制成的小羊皮座椅?
“重刷防水漆、更换老化的零件、清理燃料残余,还有船底的藤壶……这些需要钱。”
王雪娇完全不打算松口:“这艘船根本就不能叫船嘛,只能叫一堆能浮起来的铁!要是卖废铁也就值五百万!租一趟,就能收入三百万!”
双方为了价格的问题,来回撕扯,一直闹腾到了天黑。
王雪娇充分展现了“我不想给那么多钱,但是我全都想要”的甲方精神。
她精力十足,从世界海运现状,聊到日韩造船业,再说到租和买的性价比,总之,花三百万租船,那也得是租完整的船,武器都没有的船,不能叫船!
她只愿意出全程一百五十万。
对于船厂来说,这已经是意外之财了。
“瓦良格”号在船坞里白白待了那么多天,一个卢布的进账都没有!
船厂这边的人已经陷入疲惫,他们提议今日休战。
“他们居然不请我吃饭!”王雪娇离开船厂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他们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大概是在商量对策。
张英山对二毛不请他们吃饭很高兴,他是真怕这些人也掏出九十六度的“生命之水”出来。
三人在一家小饭馆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当晚饭,安德烈波夫很想知道王雪娇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个价格确实有些贵,可是,也可以不选它的,那艘巡洋舰也可以用,我有把握把它谈到一万美元一天。”
“巡洋舰没有价值。”王雪娇还是坚持这句话,“档次不够高,不能展现出我优雅的气质。”
安德烈波夫开始怀疑自己的中文素养没有他想的那么高,他不理解她什么优雅的气质,要用航空母舰来展现。
王雪娇把最后一口罗宋汤喝干,把碗放回桌上:“叶卡捷琳娜二世说过,她要是再活两百年,能让整个欧洲跪在她脚下。她是一国首脑,我也是,我不能输给她!”
安德烈波夫:“……”
有这么不考虑综合国力,只想靠“奇观”来撑面子的吗?
甚至这“奇观”还不是买的,是租的……
他不愧是前克格勃成员,心里不断吐槽,脸上却没有露出来一丝惊愕,反倒非常配合懂事:“您说得有道理,不过,他们的武器系统是肯定装不上了,如果他们不肯降价,您打算怎么办?”
“他们会降的。”王雪娇微笑,“放在船坞里,它只会慢慢锈掉,一个子儿都不能挣到,现在除了我,没有人要它。”
吃完饭,王雪娇决定再去船厂看看。
她有把握,船厂的人现在肯定还没走,在办公室里琢磨应该怎么谈判,明天好提出一个新方案来等着她。
船厂大门口的守门人早就下班了,门虚掩着,一推就开。
王雪娇摇摇头:“松懈成这样,难怪船都被人偷成空壳了。”
船坞旁,一艘一艘的大船静静地浮在水上。
有些是已经服役了几十年的老船。
更多的是根本就没有完工的新船,却因为太久没有人在意它,有些油漆已经剥落,船体上布满了点点锈迹,如同已经航行了很久,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一般,哪里有半点新船的样子。
整个船坞如同这些巨船的坟场,在微弱的光线下,只能看见如小山一般的黑块。
王雪娇径直走到最后一间单独的隔断,大门锁了……走近一看,如锁,环状锁的锁扣都没有扣上。
王雪娇扯扯嘴角,这么草率的吗?锁它的价值是什么?主要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吗?
“什么人在那里!”在黑暗中传来一句俄语。
王雪娇的俄语水平只够让她说一句:“我是同志。”
没头没脑的一句“达瓦里西”并不能消除怀疑,反而更可疑了。
张英山的俄语水平可以多撑两句:“我们是客户,来看货。”
“客户?”有人从黑暗之中走出来,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俩。
王雪娇用力点头:“对!”
来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眼镜,发量……很强者。
长相挺斯文,不像普通的蓝领工作者。
他上下打量着王雪娇和张英山:“你们为什么要偷偷进来?”
“没有偷偷进来!”王雪娇理直气壮,“门没锁,我们就进来啦。”
他眉头皱起:“又没锁门……”
“又”,王雪娇心里明白,看来这船厂的管理已经是一团混乱了。
“我必须确认你们的身份,跟我去办公室。”
办公室里果然亮着灯,船厂的高层围坐在一起讨论应不应该让步,最多能让多少。
“她看起来很想要,我们不需要降太多。”
“但是她对价格非常敏感,如果不让步的话,她也许就不买了。”
“除了我们,她没有别的地方能借到航空母舰。”
……
“咚咚咚”,有人敲门。
经理应声道:“进来。”
开门进来的人却是王雪娇和张英山,经理愣了一下:“你们怎么在这里?”
“你认识他们两人?”
“当然,这是我们的贵客!海地总统和第一先生。”
双方语言不通,还得把安德烈波夫从小酒馆里拉出来当翻译。
幸好安德烈波夫当年也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有相当的工作责任心,不然,换一个法国人,根本就不可能加班!
“这位是设计部主任,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先生。”
“哦~~原来你就是瓦列里!”王雪娇欢快地说。
她从刘传伟那里听到过这个名字,据说是黑海造船厂的明星员工,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空系统的设计都是人干的,“库兹涅佐夫”号和“飞翔的维京人”号,他都有参与设计建造。
瓦列里诧异地看着她:“你认识我?”
“刘传伟,你认识吗?中国人。”王雪娇问道。
“认识啊,以前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
不仅是瓦列里,就连经理和厂长都记得他:“哦,那个中国小伙子,像疯了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
“他很聪明,刚来的时候,俄语说得比玛琪餐厅的樱桃馅饼还糟糕,过了几个月,就能与我们交流了。”
“他现在怎么样?”
……
几个人七嘴八舌问了不少问题,王雪娇感受到刘传伟在这里确实很受欢迎了,看他们一个个就好像很思念刘传伟的样子,王雪娇决定把刘传伟接过来,跟他们叙叙旧,
王雪娇来的时候,只跟刘传伟说她要出一趟门,没说她要去哪里。
现在刘传伟在深夜接到甲方余梦雪的电话,说要他马上跟着来人走,上船,给她当翻译。
半夜加班这种事情常有。
但是以刘传伟的年龄和资历,还要半夜加班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了。
一直到上了船,刘传伟还是一脸茫然,他不明白,余梦雪不是说要买雷达吗?为什么要坐船?
去哪里?
他倒是不怕余梦雪把他给倒卖给人贩子,他是乌克兰的熟人,待了两年多,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船一直开,整整开了八个小时,天亮了以后才到。
刘传伟站在码头上发怔,他环顾着周围,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熟悉。
这里是他年少时学习了船只设计与建造的地方。
余梦雪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码头上已经有一辆小轿车在等着,刘传伟就这么又上了车。
沿途道路也越来越眼熟,远远地看着熟悉的船坞,刘传伟心中猛地一跳:“这是……黑海造船厂?!”
没有人比黑海造船厂里的人更清楚他的底细。
当年能进这里的人,都经过了严格的政审和家庭背景审查,中方会提交一份留学者的身份信息给苏方。
车子径直驶到了造船厂的办公大楼前面。
看着熟悉的建筑,刘传伟的心脏跳动速度越来越快:
余梦雪到底为什么会来这里?
我是不是身份暴露了,余梦雪才会亲自到这里来调查我的底细?
车停下了,司机却没有要下来押送他上楼的意思,而是等他打开车门下车以后,就一脚油门,驶远了。
大楼门口也没有人等着他,盯着他,偶尔有几个路过的,他们不是匆匆路过,就是互相聊天,聊天气的、聊物价的、骂工资太低的……就是没有一个人看他。
余梦雪就这么相信他,认为他不会半路逃跑?
下车之后的每一步,刘传伟都走得无比沉重,十分缓慢,他的脑子里想了很多东西。
整件事情都透着诡异,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暴露的,余梦雪到底是怎么查到这里来的,又为什么会把他叫到这里来。
如果余梦雪真的查到了他跟这里的渊源,知道了他真实的身份,就不应该把他叫到这里来。
这里算是他的主场,当年认识的人未必都退休了,如果想在这里跟他动手,自己只要大声求救……
不,也许,她把自己从克里米亚半岛叫出来,就是为了把自己和专家团分开,现在专家团的人不知道怎么样了……
满怀着忐忑,刘传伟走到了三楼,他听到屋里传来了快活的女声:“……他一会儿就来了,猜猜他能不能认出你?”
旁边有个男人把这句话翻译成了俄语。
还有其他人说话,只是声音与其他人的混杂在一起,听不清楚。
他深吸一口气,走向声音传来的地方,那是一个办公室,门都没有关。
几个人随意地坐着,桌上还摆着几只杯子和一瓶伏特加。
王雪娇面对着大门,一抬头看见刘传伟,兴奋地冲他招手:“来来来,你认得他吗?”
刘传伟从下船到现在,做了很多猜测和心理建设,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结果……啊?这是在干什么?
谁攒的老友见面局吗?
坐在王雪娇正对面的男人站起身,转过来,面对着刘传伟,脸上露出微笑。
刘传伟只感觉到他的嘴角和眼睛非常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
“我们一定见过!”他只能确定这一点。
王雪娇也站了起来,欢快地背着手,催促刘传伟:“再仔细看看~”
刘传伟想了半天,摇了摇头。
王雪娇欢呼一声:“呜呼~~哈哈哈,你们输啦~喝喝喝!”
她拎起伏特加,把几只杯子倒满。
几个坐在那里的人,伸手取过酒杯,往嘴里倒,一口闷了。
刘传伟没有放弃,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男人,终于从衰老的皮囊下认出了旧日的朋友:“你是……瓦列里?”
“是我!”瓦列里激动地握着他手。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同时发出不满的声音:“哦~”
早不认出来,晚不认出来,等他们喝完酒,他就认出来了,怎么看都是在针对他们!
刘传伟与瓦列里一别三十多年,大家的变化都很大,特别是瓦列里,简直像完全换了一张脸。
当年他还是通身带着学生气的十八岁少年,眼窝深邃,发量丰富,如今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满脸皱纹,连当年下巴上那道清晰的竖沟,都变得模糊,头发也只剩下了薄薄一层。
除了瓦列里之外,还有伊万·申科、亚历山大·雷日科夫,都是刘传伟的熟人。
他们将刘传伟团团围住,拉着他问长问短。
刘传伟很高兴与旧友重逢,但他也不敢十分放开,毕竟还有一个不知道在想什么的余梦雪在旁边。
叙旧告一段落,刘传伟望向王雪娇:“叫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有,帮忙砍价!”王雪娇把她的想法说给刘传伟听,“帮我把租金砍下来。”
闹了半天,就是想让他用熟人的身份砍价……
刘传伟松了一口气,心想余梦雪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说好买雷达,怎么忽然就变成租航空母舰了。
造船厂的人说这个女人真奇怪,又舍不得出钱,还挑三捡四,别的那么多大船,都入不了她的眼。
她到底要运什么东西,非得用航母装。
王雪娇骄傲地抬起头:“我要运我的豪车,除了航空母舰,还有别的船能让我实现把车子全部亮出来的梦想吗?”
如王雪娇预料的那样,“飞翔的维京人”号根本就无人问津,它的完成度虽然比“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高,但是在动力方面是老土的烧油,而不是高贵的核动力,就连美国都没有把它放在眼里,更不会有人想租它。
王雪娇亮出熟人攻势,达成交易的欲望十分强烈。
船厂这边也想赶紧把船租出去,回回血。
在安德烈波夫和刘传伟这两位翻译的撮合努力之下,黑海造船厂同意以每天六万美元的价格把“飞翔的维京人”号租给王雪娇。
没有人怀疑王雪娇非要租航空母舰的动机,毕竟,谁手里有几个臭钱,不想装个大的。
要是他们手里有这么钱,也想租航母乘风破浪,满世界转一圈。
有点出息就想在人前炫耀,是人类的本性。
衣锦夜行是反人性的。
什么都谈好了,黑海造船厂提起精神加油干,抓紧把外观部分完善,地板、塔楼、瞭望台,能装的都装上。
其他的武器系统、飞机电磁弹射系统……这些当年就没生产出来,只有设计图。
众所周知,从设计图到能用的成品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要是等它造出来再走,海地那边的正式总统只怕都换两三任了。
运输船的事情谈妥了,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杂事要做,比如保障燃油,跟土耳其谈通关事宜。
原本说乌克兰的船走博斯布鲁斯海峡,只要申请就能获批,不过是走一个过场罢了。
但是,土耳其人发现,要过的船居然是航空母舰?!
他们辗转打听到,这船不是乌兰克在开,而是被租给了一个缅甸人余梦雪。
土耳其人的心思一下子活络了。
土耳其,当年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波斯帝国,就是汉代的安息!
安息商人,担心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直接碰面,就再也不需要他这个中间商,便在汉使打算横穿欧亚大陆,走去罗马帝国的时候,把汉使给劝住了,说前路无比艰险,是会死人哒~
汉使真给他们吓住了,从此就歇了直接去找罗马帝国玩的心思。
为了赚钱,他们相当敢!
这次也不例外,他们以航空母舰太大,可能会把博斯布鲁斯海峡的两岸弄坏为由,要求王雪娇交十亿美元的风险抵押金。
等航空母舰顺利通过三年之后,如果确定那一次的航行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就把风险抵押金还给她……并不是退还全款,还要扣掉其中三千万美元做为通关手续费。
这下王雪娇不干了。
这么贵,宰凯子呐?!
你们以为你们是美国,在搞“大而美”法案吗?!
此时的土耳其跟美国的关系不错,王雪娇通过恽诚,再往上找,想通过美国给土耳其施压,让她免费通过博斯布鲁斯海峡。
恽诚却没有给她往上报,只告诉她:“你的要求,上头肯定不会批准,你的这次行动,实在与美国的利益无关,就连我都没办法帮你找到合适的理由。”
他说得合情合理,这次往加纳送打井设备,是海地代总统的行为,海地又不是美国的一个洲。
王雪娇哼哼唧唧:“海地人民早就想成为美国的一个洲了,美国就是不同意,这有什么办法,要不你帮我给国会老爷们递个话,他们什么时候同意接收海地人?海地人民想去洛杉矶。”
恽诚无奈苦笑,美国要的是精英中的精英、强人中的强人、豪杰中的豪杰!
海地人民都吃土了,总不能指望国会不驳回?除非海地有任何被美国收入囊中的重要理由。
“海地并进美国是不可能了,你应该想想其他的办法。”恽诚一如即往的真诚而温和,尽管他给出的建议如同“多喝热水”一般没有价值。
王雪娇气呼呼,十亿美元,这真不是随便当当史密斯专员就能捞回来的金额。
她得想办法把这笔钱给免了。
王雪娇跟土耳其人没有什么往来,她琢磨了一整天,也没想出怎么才能让土耳其人放弃收钱的梦想。
一项进度卡住了,不能就真的什么都停下来,只等着那一条路被打通。
得多线同时推进才行。
航空母舰上要运的货还在等雷达专家们验收,驱动航空母舰的燃油还没着落。
中东狗大户家里的油质量好,可是,价格也贵,而且他们还搞了个五岳剑派——欧佩克。
彼此之间同气连枝,欧佩克说减产就减产,说恢复就恢复,整个地球的油价都要听他们的。
现在愿意用超低价格卖油的,只有被美国制裁的伊朗和被美国制裁的伊拉克。
当年“两伊战争”,他们互相之间打出狗脑,现在一起被美国制裁……这还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王雪娇看着地图,权衡利弊。
伊朗和伊拉克的油品质量差不多,不过伊朗一直被制裁,要是王雪娇从伊朗买石油,不好交待。
还是伊拉克有希望,自从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就开始制裁伊拉克,不过现在伊拉克人活得特别惨,所以,联合国正在考虑批准“石油换食品”计划。
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不过已经有八九分了,连美国自己都已经有美孚之类的大企业提前布局在伊拉克进货。
能挣着大钱的人,都有着灵通而准确的小道消息,以及优先做事的特权。
要是等着计划正式落地,广发公告通知,全世界想赚钱的人都拥了上来,“蓝海”瞬间成“红海”,没那么大的利润了。
所以,王雪娇也决定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提前跟着蹭“石油换食品”的份额,不然她喂不起航母那张大嘴。
猛虎帮的巴基斯坦分公司,已经扩张到“金新月”的核心地区,最近他们的主营业务是——扒拉松子,让原本种罂粟的农民,去种松子、摘松子,巴基斯坦西部的松子,简称“巴西松子”,皮薄、籽大、味道香,非常受欢迎。
导人向善,这是一件好事,不过纯农业干久了,这些豪杰出身的人们,还是会觉得无聊。
收到帮主的命令,让他们派些人到伊拉克去打探一下,石油换食品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看看在正式公告未颁布之前,其他公司的人是怎么操作的。
身上闲出蘑菇的猛虎帮豪杰们顿时激动了,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伊拉克境内。
在来之前,他们就听说伊拉克的仗还没打完,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所以,他们带上了单兵作战使用的小型雷达,免得自己遭到无妄之灾。
临走的时候,大家都没忘记带上有大地母神照片的挂坠,借以祈求平安。
到了伊拉克,猛虎帮的豪杰们与伊拉克的库尔德人有着相同的气质,双方相处融洽,库尔德人把他们知道的美国石油公司是怎么抢先采购石油的手段告诉了猛虎帮。
猛虎帮众们得到他们想要的消息之后,打算功成身退。
当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一个帮众发现自己大地母神的挂坠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
他急得要命,丢失的挂坠跟普通的不一样,这是帮主亲手戴在他的脖子上,以表彰他第一个通过了阿拉伯语水平考试。
意义非凡!
其他人也跟着他一起找,就连库尔德人都帮着他东翻西翻。
屋里没有,他们决定出去找找。
一群人像无头苍蝇似地在地上转了半天,忽然听见头顶上有飞机响,猛虎帮众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一架F—15“鹰”式战斗机。
众人急忙四散奔逃,各自找地方隐蔽。
F15并没有射击的动作,它的任务似乎就是在天上随便飞一飞,接着,它就彻底飞走了。
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另一个人的单兵雷达响了,他急忙确认图形,惊呼一声:“还有两个飞机过来了,今天什么日子……不会是想轰炸吧?”
有人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头顶来了两架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不是,那个是’黑鹰‘,就是索马里分公司的人救的那个品种,也是美国人的。”
“哦。”
猛虎帮众们淡定地继续找项链坠。
下一秒,单兵雷达又响了,猛虎帮的人看见一个小点从雷达图的边缘冒了出来,速度很快,直奔着头顶上的“黑鹰”来的。
根据他们的雷达常识,那玩意儿应该是导弹。
猛虎帮众知道帮主在索马里帮过美国军人,两边关系应该不错。
热情善良的帮众们当机立断,拿出随身的火箭筒,对着“黑鹰”的斜前方来了两发,提醒他们注意。
说时迟,那时快,两道挂着白烟的导弹从远方奔来,然后突然一个大拐弯,向猛虎帮刚刚发射的火箭炮追了过去。
刚才坐在“黑鹰”上的人被火箭弹吓了一跳,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准备开火报复,结果还没来得及瞄准,就亲眼目睹了两枚导弹被勾引走,然后在高空爆炸。
“WTF!”两架黑鹰的飞行员都傻了,他们不知道是谁在发射导弹,再低头一看,地上刚才对着发射火箭筒的二货们手里挥舞着美国国旗,冲着他们又蹦又跳。
什么情况啊?!
刚才发射导弹的玩意儿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在天上很不安全,两架“黑鹰”落地,所有人都打开门跑出来,看见猛虎帮的人。
直升机上的乘客不认识猛虎帮的人,但是飞行员认出了他们脖子上戴着的王雪娇照片,她在美国军队中的知名度挺好,不止一次帮过军方的人,她比那些坐在五角大楼里的官僚靠谱多了。
飞行员的态度忽然变得和善许多:“你们是余小姐的人?”
“是,雷达上显示你们被导弹盯了。”扛着单兵雷达的男人指着图像仪。
就差一点点,如果不是猛虎帮的人及时对天发射火箭筒,引走了追随热能的导弹,这两架“黑鹰”一架都跑不了,妥妥的空中浩劫。
“伊拉克人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大了?”飞行员不敢相信。
他愤怒地向自己的上司汇报他们被偷袭的事情。
伊拉克人要造反了?!
上司不敢怠慢,赶紧再向上汇报,一路汇报到了五角大楼,然后紧急调查真相。
真相来得太快,一小时之后,美国就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乌龙——
美军的飞机们之间是有雷达识别系统的,互相在雷达上发现后,就要用雷达识别系统判断一下对方是敌是友。
F15发现了两架“黑鹰”,打开了雷达识别,却没有任何反应,就连天上的预警机发了一遍雷达识别信号,也没有反应,于是果断告诉F15飞行员:“那是敌机。”
于是,导弹就此出膛。
至于那两架“黑鹰”为什么没有识别雷达信号,原因弱智到让人不敢相信,居然跟家里长辈在关电视、关空调的原因一样:“开时间太长了,电视/空调要歇一歇。”
那俩直升机飞行员觉得,雷达应答信号器的开机时间太长了,机体发热会把设备烧坏,于是,他俩在请示了自己上司之后,把它给关了,让它歇一歇。
如果不是猛虎帮的人在地面上发现了异常,并顺手多管闲事了一把,那么’鹰”击落“黑鹰”的故事,就要传遍全世界了。
美军杀了美军!
还是这么弱智的原因,太丢人。
“黑鹰”上的乘客甚至不是战斗人员,是来自美、英、法、土耳其的联合国官员,以及库尔德官员。
冥冥之中仿佛有天意,就在直升机降落在地后没几分钟,那个帮众就在石头堆里找到了他丢失的项链,大地母神的那一面对着天空,好像它硬拖着不想走的原因,就是要亲自围观这个大乌龙新闻。
在王雪娇精神的感召下,猛虎帮全体成员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好事不留名,当事故调查清楚的当天,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以及白宫都知道,是余梦雪的手下及时阻止了一次丢人现眼的恶性事件。
幸免于难的那26位官员,向猛虎帮众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其他人谢完就拉倒了,那位土耳其官员被留下,猛虎帮小队的队长对他说:“我们老大有事找你。”
————————
1994年,伊拉克,“鹰”打下了“黑鹰”,军事法庭判定,黑鹰吃饱了撑的关敌我识别系统,它全责。F15飞行员、预警机飞行员还有地面上的雷达操纵员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