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香炉静立,烟气袅袅,宛姨娘立在书案后,将裱好的画装上轴杆,完成了装裱的最后一道工序。

从作画到装裱,都是宛姨娘一手完成,一旁的丫鬟不由感叹道:“姨娘的技艺越来越精湛了。”

宛姨娘闻言却只是轻轻笑了笑,“不过是无聊消磨时间罢了。”

丫鬟看着宛姨娘,心中可惜,这么好的姨娘,怎么就不得二爷喜欢呢?

外头下起了小雪,宛姨娘将装裱好的画收起,披上大氅坐到廊下,手里握着丫鬟递来的热茶,静静看着落雪声出神。

不知不觉,又要过去一年了啊……

宛姨娘进解府这件事,是个彻头彻尾的乌龙。

她是行院出身,因长相漂亮,自小被妈妈寄予厚望,以最高等的要求调教,弹琴吹箫,吟诗作赋,书画围棋,甚至记账管事,无一不通。

到了年纪之后,宛姨娘出阁,被一位大官聘作妾室,成了他最宠爱的姨娘。

后来这位大官被扯进一桩大案里,谁也想不到,定案的关键证据,正是为他管理后宅的宛姨娘提供的。

当时查案的官员便是解瑨,宛姨娘用证据向解瑨换取了一个承诺,她想改换身份,脱去贱籍,离开这个泥沼。

解瑨应了。

他将宛姨娘暂时安置在一处宅院,本想等案子办完,风头过去后再处理。结果不知怎地,这件事情被居然被许茹娘知道了。

阴差阳错之下,许茹娘将宛姨娘误会成解瑨置的外室,亲自带人上门,要将宛姨娘带回府里。

为了防止被寻仇,宛姨娘的真实身份不便大张旗鼓透露给外人知晓,她几番暗示,许茹娘却并不相信。

有些外宅不愿进府受主母挟制,许茹娘只当宛姨娘也是如此,才不承认身份,宛姨娘有口难言,无奈之下,不得不被许茹娘请回府里。

等解瑨回来的时候,木已成舟,宛姨娘就这么将错就错,留在了解府。

解瑨对她没有丝毫感情,只是给她一个容身之所,许茹娘不喜宛姨娘出身,宛姨娘看出这一点,主动称病不出,平静无波地度过了好几年,哪怕旧夫人和离,新夫人进门,生活也没什么改变。

日子除了有些乏味,倒也算安稳……宛姨娘正感慨着,突然见夫人院里来人传话。

“见过姨娘。”来传话的双巧行礼笑道,“夫人有事请姨娘去一趟。”

宛姨娘一愣,“双巧姑娘可知,夫人叫奴婢有什么事?”

双巧一笑,“姨娘去了就知道了。”

新夫人进门之后,宛姨娘平日里只在偶尔请安时见过,第一回 传话叫人还是头

一遭。

她依言来到夫人院里,很快就发现夫人不止叫了她一个人,陈姨娘与段姨娘都在。

三人各自对视一眼,都是不明所以,颇有些忐忑地进了正堂,跟上首的汤婵问好。

“天寒地冻的,辛苦诸位跑一趟了,”汤婵客气地让三人入座,“我请诸位来是想问一问,三位姨娘里头,可有会理账的?”

理账?

这一问来得突然,几人心下都有些诧异。

佳音的生母段姨娘眼珠一转,夫人这样问,是想要寻个帮手不成?

她心里一喜,不由跃跃欲试,抢先开口道:“奴婢不才,识得几个字,也会打算盘,不知夫人有何差遣?”

汤婵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对另外两个人问道:“另两位呢?”

最年长的陈姨娘抿了抿唇,袖子里的手紧了紧,“奴婢不通文墨,夫人见笑了。”

最后剩下宛姨娘,她有些犹疑,话里保留了几分,“奴婢会得不多,不知夫人看不看得上。”

三个人里竟有两个都会算账,汤婵听了很是欣喜,她把几人叫来之前也不知道情况,只是碰碰运气,看来她运气不错,三分之二的概率呢!

汤婵也不多说,先让陈姨娘告退,随后在屋里摆了两章书案,又拿了题目给段姨娘跟宛姨娘,“两位姨娘先试试这个。”

一旁的紫苏不禁露出牙疼的表情,当初汤婵把她跟紫竹领回去,也是用一大堆考题来考验二人的能力的,也不知道夫人哪里得来这般刁钻的法子。

刁钻归刁钻,好用也是真的,很快,从两位姨娘的表现,就能看出二人的水平了——

题目是先易后难,段姨娘刚开始处理一些小数字和简单运算还行,到了后面,数字越来越大、计算越来越复杂,段姨娘就有些抓瞎了。

段姨娘是个半桶水,管管私房钱还行,想查大铺子的账册怕是不太够。

汤婵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这年头账房都是专精职业,段姨娘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今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要不这年头怎么有共识,不是随便什么姑娘都能嫁进高门做主母的,贵女们出阁前学习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当高级管家做准备,而在有些人家,不能被嫡母教导的庶女跟嫡女的差别就在这了。

她调整了一下心态,转头再看宛姨娘,却不由眼前一亮。

人若是精通一件事,从架势就能看出来是熟手,宛姨娘打算盘的动作利落,神情专注,整个人看着专业极了。

虽然进了解府之后,宛姨娘没怎么再摸过算盘,但这到底是她浸染多年、极为熟络的东西,宛姨娘一开始还想着要不要藏拙,然而她做着做着就忘了,到后来甚至得了趣,直到算完最后一个数,宛姨娘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

但她很快反应过来自己的得意忘形,心下瞬间就是一沉。

不过还没等宛姨娘思考新夫人弄这样一出的目的是什么,她便感觉到一道极为火热的视线正落在身上。

宛姨娘:“……”

汤婵简直心花怒放,看看她发现了什么大宝贝!

她热切地看着宛姨娘,“能有这般水准,宛姨娘以前是不是有过管家理事的经历?”

这时候否认也来不及了,宛姨娘沉默片刻,小心应道:“粗浅经验,许是入不得夫人的眼。”

汤婵没有在意宛姨娘的谦辞,只看她打算盘的功夫,哪里跟粗浅沾得上边?

到这时,汤婵对宛姨娘的来历也有了些猜测。

相貌美气质佳,知书达礼,色艺双绝,除了琴棋书画,还精通管家理事,这位宛姨娘,怕是瘦马一类的出身。

可恶,解瑨这小子何德何能,竟有如此艳福!

不过这艳福如今是她的了,汤婵心里嘿嘿一笑,对宛姨娘道:“大少奶奶有孕,接下来这段时日专心养胎,我暂理府中中馈。正逢年关,事务繁多,我想请你来帮忙,就从明日开始,不知你意下如何?”

宛姨娘一时没说话,一旁的段姨娘听了这话却是手一紧。

果真是夫人需要帮手!

段姨娘心中又是喜又是难受,喜是因为汤婵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她是前夫人的人而有所忌讳,难受则自然是因为自己没能比过宛姨娘,要错过这个机会了。

她心中不忿,却又无可奈何,此时看宛姨娘竟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段姨娘看得着急,恨不得被问话的是自己。

终于,宛姨娘开口应下,“承蒙夫人赏识,奴婢定当全力以赴。”

“那就这样说定了,”捞到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意外的惊喜让汤婵眉开眼笑,“时辰的话……巳时初如何?”

宛姨娘应下。

余光看到一旁的段姨娘,汤婵想了想,对段姨娘道:“我暂时还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你,若是有空,你明日也可以来看看。”

没想到峰回路转,段姨娘不由大喜。

哪怕为了女儿佳音,她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连忙应道:“奴婢知道了,多谢夫人!”

等姨娘们离开,汤婵伸了个懒腰,准备梳洗睡觉。

秋月一边伺候,一边试探问道:“夫人,您真要请姨娘帮忙管家?”

“嗯?”汤婵泡在浴桶里昏昏欲睡,“怎么,不可以吗?”

秋月欲言又止,汤婵似乎明白她在担忧什么,笑了笑道:“你放心,我当然也不会完全撒手,只是给自己多找些帮手而已。”

她叹了口气,“上班折寿啊,只希望大少奶奶能平安生娃,早点回来……”

第二天,汤婵拉开的壮丁齐聚一堂,她开始给众人分配任务。

首先要处理的自然是堆积如山的账册。汤婵让紫苏、紫竹、宛姨娘、素心两两分组,互相验看,查出问题就发奖金。

哪怕是丫鬟,也是想为日后多攒私房钱的。汤婵嫁妆丰厚,不图油水,发分红奖金很是大方,众人自然尽力。

见这几人稳当下来,汤婵准备到后头的花厅见见府中的各位管事。

她叫来何妈妈帮忙镇镇场,又叫来段姨娘打打下手。段姨娘跟着许茹娘进府,人事上比较熟悉,汤婵还能打听打听情况。

不过这样一来,三个姨娘里便有陈姨娘落了单,汤婵思索片刻,在得知对方有一手好厨艺之后,汤婵便叫来陈姨娘,让她无事的话就给大家煲汤加餐。

怎么说呢,就主打一个不抛弃不放弃,挖掘每一个人力资源……

解瑨近来忙得脚不沾地,好不容易回了家,结果进门那一刻,他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院子。

屋里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算盘声不绝于耳,解瑨定神仔细一瞧,其中还有他的姨娘,而他的夫人正坐在最上头,像个监工,虽然手里也在翻着什么,但一看就知道在神游天外。

解瑨:“……”

他一进来,众人赶紧停下手上的动作,行礼问好。

“二爷怎么这个时辰回来了?”

汤婵有一瞬间的尴尬,她左右一看,好好的正堂现在变得有点像办公室,毫无疑问,这两天汤婵彻底把解瑨给忘在脑后了。

等姨娘丫鬟们被汤婵叫下去休息,解瑨这才神情平静地看向汤婵,“这是怎么回事?”

汤婵干笑两声,把于氏怀孕、换她管家的事跟解瑨说了。

解瑨这才得知来龙去脉,他深深看了汤婵一眼,显然是想不到,管个家居然也能让她折腾得这样不同凡响。

“你继续忙,我去书房歇一会儿。”

解瑨捏了捏鼻梁,露出几分倦色。衙门虽然有过夜睡觉的地方,但毕竟不是专门起居之所,其他方面很不便利,解瑨需要回家沐浴换衣裳。

汤婵也是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个妻子当得好像有点不称职。她咳了一声,关切道:“最近怎么这样忙?还是在查您上次提到的案子吗?”

“是,”解瑨沉默地看着她装模作样找补,“犯人不肯招认,证据难以确定,有些麻烦。”

看汤婵面露好奇,还想问什么的模样,解瑨先说道:“其他的我不好透露。”

汤婵表示理解,不再问了

,“那您快去休息吧,我去叫厨房准备些吃食。”

虽说解瑨看着似乎不介意,但汤婵也不好意思继续霸占正房,她将办公场所移到了后头的花厅。

壮丁们也都陆续到位,之前汤婵摸了大半天的鱼,这时候终于打起精神,跟着一起干点正事了。

耳边忽然传来了几句小声的争论,汤婵抬起头,发现似乎是紫竹跟宛姨娘这一组出了什么分歧。

“出什么事了?”

紫竹看了宛姨娘一眼,她虽然是汤婵的近身丫鬟,但一来宛姨娘是半个主子,二来汤婵似乎很喜欢宛姨娘,故而紫竹没有争着开口,而是让宛姨娘先说。

宛姨娘犹豫许久,还是实话实说道:“夫人,奴婢今日核算了三本账册,其中两本,怕是都有些不对。”

汤婵皱了皱眉,又转向紫竹,“你怎么说?”

紫竹回道:“回夫人的话,奴婢验算下来并无问题。”

宛姨娘这时道:“这账做得十分精明,验算下来一定对得上,若不是我见过类似的手法,也看不出来。”

紫竹便不说话了,只等着汤婵决断。

汤婵有些头疼,她拿起账册翻了翻,毫无意外,什么都没看出来。

她不是会计,经验肯定比不上宛姨娘,汤婵想了想,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

宛姨娘和紫竹面面相觑,二人都没听说过这样古怪的要求。

但既是汤婵的交代,二人自然照办,花了挺长时间,互相再碰过头确认,拿着结果找到了汤婵。

汤婵仔细一翻,脸就垮了。

她心中郁闷,居然真有问题?

汤婵现在的心态,多少就有点像前世那些老百姓最讨厌的领导,不作为、和稀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上什么事情,第一反应是怎么处理才能把这一任期糊弄过去。

但现在糊弄过去,未来说不定就会变成定时炸弹,汤婵揉了揉太阳穴,“把紫苏她们也叫过来吧。”

宛姨娘拿了三本,有问题就有两本,其他不对劲的账本一定不少。

既然是假账,还被做得漂漂亮亮,核算起来也没什么用处,得先把假的挑出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