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初九这天,庆祥侯府吃年酒宴宾客,汤婵趁着机会回了一趟侯府。

出嫁之后,汤婵一共也没能回去几次,今天汤婵特意早早就到了,想多跟汤母说说话。

老夫人也体贴,等汤婵问完安,稍作寒暄之后,就允她下去见汤母了。

湛露院的景色一如既往,汤婵扶着前来迎接的汤母回屋坐下,“有一段时间没回来了,您近日可好?”

“都好,都好。”

汤母脸上带笑,认真打量着眼前的汤婵,见她面色红润,气色很好,下巴都稍微圆润了一点,一看就过得极舒心,不由老怀大慰,“只要你好就好。”

她问起汤婵在解府的生活,婆婆、丈夫、子女一个没落,汤婵耐心地一一答了,汤母听得不住点头。

“你一切都好,我这心就能放下来了。”汤母心里满是宽慰地轻轻拍了拍汤婵的手,“既然你已经安定下来,我打算过段日子就离开京城,回到汤家族里居住。”

汤婵一怔,“怎么这样突然?”

“也不算突然,”汤母笑道,“咱们之前不是说过这个打算?”

上京之前,汤母确实是这么跟汤婵商量的。

不过那时候汤婵刚穿过来,没那么真情实感,如今再看,汤家族里在县城,居住条件肯定不如京里。

“继续住在京里不好吗?“汤婵想了想说,“您要是觉得留在侯府尴尬,我嫁妆里有宅子,或者再买一座给您住也行。”

“你的心意我都晓得,”听了汤婵的话,汤母又是高兴又是欣慰,但她并没有应下,“但京里束缚太多,整日提心吊胆的,不如回乡轻松。”

说着,汤母神色一缓,眼底带着怀念,“再说,回到族里,我离宝蝉她爹爹也能近一些。”

汤母这样说,汤婵只得把劝说的话都咽下,应道:“那您准备什么时候走?”

汤母道:“我明日就给族里送信,等给老祖宗贺完寿辰就出发。”

“这么着急?”

汤婵不太同意,“如今天气还冷,不如等到开春暖和一些了再走罢。”

汤母摇了摇头,“化雪之后道路泥泞难行,还不如现在,再往后就要等太久了。”

见她心意已决,汤婵只好道:“那您定了日子提前跟我说一声,我送您一道回去。”

“那怎么行?”汤母连连摇头,“你如今已经嫁人,哪有随随便便就出远门的道理?”

姑娘成亲之后,娘家都不能任意回的,不然怎么会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说法。

“您别担心,”汤婵劝道,“太夫人最是和善,定不会怪罪。”

汤母无奈,“人家性子再好,你也不能可着性子乱来。”

汤婵说道:“照顾您回去是我一片孝心,太夫人不会不喜的。”

她保证道:“您自己走,我放心不下,我把您送到了就立刻回来,不会耽搁太久的。”

汤母嘴上不同意,可心里哪有不受用的,几番争执下来,汤母劝不动汤婵,半推半就地应下,“……也好,都听你的。”

二人说了许久的话,直到快到开宴的时辰,二人一起到了待客的花厅。

除了歇晌午觉的老夫人跟忙着准备宴席的侯夫人,侯府自家人都在,二夫人与大少夫人婆媳正在吃茶聊天,姑娘们凑做一堆,看见汤母与汤婵,都伸手招呼。

汤婵见庞盈对她高兴摆手,走过去坐在她身边,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外头一声通传。

“三皇子侧妃到——”

汤婵一愣,庞雅今天也回来?

她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

近来日子过得太舒服

,汤婵都快忘了庞雅这个人了。

不只是她,在场许多人都面露惊讶,庞雅来得突然,她们都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庞妍略微惊讶过后,态度就变得不咸不淡。她穿来时庞雅已经出嫁,对这个长姐并不熟悉,在她心里,庞雅不过是一个嫁作皇子妾室的庶女,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印象了。

庞盈同庞秀却很是惊喜,庞秀是单纯因为大姐姐回来,能见到姐妹而高兴,至于庞盈,庞雅嫁进三皇子府都是因为她,她对庞雅一直有份特殊的感情在,此时已经迫不及待想见面了。

庞雅很快就进了门,她如今是上了玉碟的皇家人,君臣有别,为表敬重,众人都主动起身迎接。

只见庞雅身披香色云蟒纹斗篷,被一位嬷嬷搀扶着缓步走进来,神态自若,形容端庄。

不过小半年未见,她身上竟多了许多雍容贵气,看来嫁进皇家之后,还真是不一样了。

二夫人眼神闪烁,如今回头来看,当初庞雅替庞盈挡灾,嫁进三皇子府,倒算得上因祸得福了。

只是……她心下又是意外又是疑惑,皇子侧妃竟是可以随意出府省亲的吗?

各自行礼入座之后,二夫人笑道:“今儿是什么好日子,大姑奶奶竟回来了!”

庞雅听出二夫人话里的试探,端着茶盏微微一笑。

“入冬之后,三皇子妃身体不适,只能闭门休养身体。承蒙三殿下厚爱,我身为侧妃,得以为三皇子妃分忧。”

身为侧妃,却能替三皇子妃交际应酬,甚至在过节的时候得以回娘家,庞雅这是在明示,她在三皇子府地位特殊,说难听一点,哪日三皇子妃不好了,庞雅极大概率会成为继任者,被请封为正妃。

听了这话,二夫人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庞盈更是不由自主为庞雅高兴,这可真是太好了!

当初庞雅的亲事,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若庞雅真能更进一步,她的心里也能更好受些。

二夫人笑吟吟道:“不愧是咱们家的大姑娘,果然是有大造化!”

庞雅眼神一闪,面上始终带着浅淡的矜持笑意,“是三殿下与皇子妃体恤罢了。”

汤婵在旁边听着众人聊天,一直没有说话。

她可没有忘记早些时候被庞雅各种坑害的经历,这姑娘似乎有个预知类的金手指,汤婵不好贸然招惹,后来汤婵嫁进解府,两人再无交集,汤婵就没再主动做什么。

如今来看,庞雅在三皇子府也算是一帆风顺,不知道有没有那个金手指的功劳。

没过一会儿,侯夫人得到庞雅回来的消息,也出现在正厅跟庞雅说话。直到客人也开始陆续抵达,众人才停下,由侯夫人出面招待客人。

大花厅里很快热闹起来,庞雅看着人来人往,稍稍眯起眼。

跟往年比起来,眼前的场面似乎尤为热闹。

是了,今年侯府可是多了位一诗名动京城的庞二姑娘。

不少人多多少少都是冲着庞妍来的,哪怕不是冲着她,看见跟在侯夫人身后的庞妍,也都免不了称赞几句,直夸得侯夫人春风满面,笑容止都止不住。

庞雅举起茶盏,掩住唇边的不屑。

她那位二妹妹是什么德行,别人不知道,她还能不知晓吗?

尤记她出嫁之前,庞妍可是连生僻一些的字都认不全,结果短短小半年后竟会写诗了,这是吃了什么神丹妙药不成?

庞妍绝对写不出来什么诗,诗的作者定然另有其人,被庞妍占为己有罢了。

庞雅仔细一想,就猜到侯夫人在弄什么鬼——梦里,侯夫人靠着庄华长公主,才给庞妍找到了一位金龟婿,然而现在,本该嫁进锦平侯府的汤婵已经嫁进了解家,侯夫人没了筹码,可不就要想点别的偏门法子,把女儿的名声吹出去,好得上一门好亲事?

就是不知道侯夫人是从哪里寻来的高人作诗,又付出了什么代价,能让高人把扬名立万的机会让给一个闺阁丫头。

看破不说破,庞雅低头喝了口茶,都是姓庞的,她倒没想过拆穿。

不过想到嫁进解家的汤婵,庞雅盯着茶盏,若有所思。

……

汤婵打发了来跟她说话的各位夫人,好不容易歇下来,赶紧找了个地方坐着喝茶润润喉咙。

“咦,外头下雪了!”

双巧陪着汤婵,左顾右盼间,瞧见外头飘起了雪花。

“又下雪了?”汤婵顺着望了出去,“今年可真够冷的。”

“可不是,”双巧心有戚戚说,“听说前几日大雪,南城受了灾,塌了不少房子呢。”

汤婵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房子塌了,无家可归,这样冷的天气是会死人的。

解家每年都设有施粥的粥棚,汤婵想了想道:“回头你提醒我一下,这些时日粥棚就改设到南城受灾的地方吧。”

“是。”

双巧点头应下,刚想说什么,便听旁边有人过来。

“表姐。”

一听到这个声音,汤婵就应激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庞雅来找她干嘛?

汤婵存着躲避庞雅的心思,有多远就离多远,却没想到对方先找了上来。

她调整好心情,看了过去,面色如常地微笑招呼,“表妹。”

庞雅笑道:“多日不见,表姐近来还好?”

“多谢表妹惦念,我一切都好。”汤婵笑容弧度不变,“表妹找我有事?”

庞雅似乎欲言又止,犹豫半晌才道:“表姐可知道,外头有一些关于你的不好传言?”

汤婵暗下挑眉,作惊讶状道:“这话从何说起?”

“我听闻,解家太夫人没有让表姐抚养子女?”庞雅皱眉关切道,“这样明晃晃的不信任,外头可有不少闲话。”

“表妹这话严重了,”汤婵理所当然道,“我年纪还轻,哪里会养孩子,太夫人不信我,这不是理所应当之事吗?”

庞雅一噎,心说她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可外头人哪里会这么以为,都在质疑表姐品性,才会让解太夫人不敢将子嗣交由表姐呢。”

她严肃道:“人言可畏,表姐还是要多多上心才是,否则自家姐妹都难免受到影响。”

汤婵张了张口,似乎被说服了,紧张问道:“那依表妹看,我应该怎么办?”

庞雅沉吟片刻后道:“南城百姓受雪灾,我在南城设了粥棚,表姐不如同我一同前去,也好洗刷一些不利名声。”

汤婵听了这话,才明白庞雅打着什么主意,她不由无语,这算盘珠子都要崩她脸上了。

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基本都会做慈善设粥棚,但不会有女眷亲自前去,毕竟鱼龙混杂,没办法保证不会出事。

庞雅一反常态要亲自施粥,一是替她自己收买人心,为了自己的前程铺路,若哪日三皇子妃之位真的空缺下来,这便是最好的筹码,二来也是替三皇子笼络人心,赚一个好名声。

至于拉上汤婵,最终目的怕是想拉拢解家,同时想在外人表示一番与解家的亲密。

汤婵心里摇头,不得不说,庞雅对三皇子倒真可谓仁至义尽,想想也是,毕竟前程系其于一身。

这样一套话术下来,若汤婵真是个没见识的,怕真是要深信不疑,唯庞雅马首是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