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半个时辰后,庞逸带着换了一身男装的郑宝珠出现在了广和楼。

戏楼要到晚上一片灯红酒绿之时才最热闹,此时时间还早,楼里头很是清闲。

庞逸一路护着郑宝珠,熟门熟路地带着她来到了后院。

“他们都在干嘛?”

广和班里的优伶分做男女两班,都在练功,吊嗓、练步法、练身段、练眼神等等,不一而足。

庞逸在一旁小声解释,郑宝珠满眼都是新奇。

梨园果真如同长辈说的一样……

这般男女混在一起共处一处的景象,若是一般的高门后宅妇人看到,就已经要皱紧眉头厌恶地斥道“成何体统”、“不干净”了。

郑宝珠也觉得别扭,可又觉得新鲜,根本舍不得移开目光。

庞逸跟广和班很熟,众人都认得庞逸,见到他来,都纷纷跟他问好。

院子一角,正指点一个小男孩练功的班主也露出一个笑,上前来行礼打招呼。

郑宝珠余光瞧见紧张的小男孩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没忍住笑了出来。

班主注意到郑宝珠,面露迟疑,“这位是?”

珠圆玉润,细皮嫩肉,通身贵气,耳垂还有耳洞,一瞧就是哪家高门出身的贵女。

这样身份的人怎么会来这里?是世子的姐妹?

庞逸露出了一瞬牙疼的表情。

郑宝珠想起庞逸的叮嘱,大大咧咧地对班主道:“不必在意我是谁,我就是来看看。”

班主一愣。

郑宝珠的真实身份肯定是不能说的,庞逸对班主道:“你只当是来长见识的贵人便是。”

班主是聪明人,话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了数,自然不会多作追究。

他只笑着对郑宝珠问了好,转而同庞逸寒暄,“世子可是很久都没来了。”

班主算是庞逸的老熟人了,庞逸这个没谱的,也不讲究什么尊卑,伸手捶了一下他的肩膀。

“我前几个月不是搞了

间茶楼嘛,最近一直忙那个来着。”庞逸挤挤眼睛,“不过听说你们最近排新戏,这不就赶紧来了?”

班主笑道:“那您来得正是时候,正好有些地方想听听您的意见。”

“下本戏是青莺挑大梁,”班主乐呵呵道,转头指使另一个凑过来的小丫头,“去瞧瞧你青莺姐在干嘛,跟她说世子来了。”

小丫头脆生生地应下,转头去了。

没一会儿,一个不到二十长相清秀的姑娘走过来,婷婷袅袅地向庞逸行了个礼,“见过世子。”

她一开口,嗓音如珠落玉盘,正是广和班如今的台柱子青莺。

前两年庞逸还为着青莺见义勇为,跟锦平侯打过一架,自那之后,青莺与庞逸的关系越来越熟。

不过庞逸心思纯粹,青莺也一心都在戏上,两人更多是知己好友之情,倒没什么男女情意,甚至青莺看到跟庞逸打打闹闹的郑宝珠,不知想到什么,暗自掩口一笑。

众人转移到了后台,庞逸跟他们讨论起新戏来。

文辞上头,庞逸这个文盲发表不了太多意见,不过曲调音律,情节,甚至戏服首饰、胭脂水粉,庞逸都能聊上一会儿,还能给出不少有用的建议。

郑宝珠在一旁饶有趣味地拄着下巴瞧。她听得半懂不懂,但记着庞逸的叮嘱,忍住了没有多问话,后来看众人讨论得投入,特别是庞逸,全神贯注,很是认真,郑宝珠也不好出言打扰了。

真是稀奇,他也有这样的时候……

“差不多先这样,等会儿我们从头排一遍,您留下来瞧瞧?”班主问庞逸。

庞逸自然应下,带着郑宝珠往前头观戏的厅堂走。

中途路过一个房间时,房间门正好打开,从里头走出一个睡眼惺忪,身形微胖,皮肤白净的年轻男子。

他瞧见庞逸,目露惊喜,拱手问礼,“庞小兄弟。”

庞逸认出此人,暗下皱了皱眉。

京城纨绔众多,比起庞逸这个纯喜欢戏的,另一些捧戏子的纨绔爱好不在戏,而在人。

跟庞逸打招呼的惠郡王府二公子欧阳旭,就是其中之一。此人文不成武不就,也是个把勾栏当成家的主,但他的名声比臭名昭著的锦平侯稍好一些,因为欧阳旭自诩风流不下流,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从不强占。

只是地位差距悬殊的时候,又何来甘愿不甘愿一说?

广和楼毕竟是梨园,逃不开做贵人的皮肉生意,只不过作为闻名京城的戏班,班里的名伶多了点自主权罢了。

庞逸与欧阳旭不太对付,此时见到,也只是淡淡打个招呼,“欧阳兄。”

他下意识地挪动了一下脚步,意图将身后的郑宝珠挡得更严实一些。

结果事而其反,庞逸这一动作,欧阳旭反而更加注意到他身后的郑宝珠。

女色里打滚的欧阳旭一眼就认出郑宝珠是女扮男装,他心下一转,还以为这是庞逸的情趣,笑容顿时带上几分猥琐:“论会玩,还得是你庞小兄弟啊……”

庞逸一听便知道他误会了,心下闪过厌恶,低声警告:“嘴巴干净些,别胡说八道!”

欧阳旭一愣。

没想到庞逸直接翻了脸,反应过来之后,他心中立时生出不满与不屑。

都是同道中人,装模作样的给谁看?

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以青莺为首的一众姑娘还对庞逸另眼相看,凭什么?

郑宝珠悄悄戳了戳庞逸,好奇问:“他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你会玩?”

“不是好话,别听。”庞逸警告。

郑宝珠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她还是白纸一张,哪里晓得这些事,结果正腹诽庞逸的欧阳旭看到,竟是眼睛一直,顿时心痒无比。

若是能把这张白纸染上颜色……

欧阳旭当即就不顾庞逸,想要直接截胡,他笑着凑上前去,“这位姑娘……”

庞逸脸一拉,挡在郑宝珠身前,“滚!”

欧阳旭脸色难看起来。

一而再再而三,庞逸这么不给面子,欧阳旭也忍不了了。

“哎哟,”他阴阳怪气,“这么宝贝你的小情人……”

话未说完,庞逸脸色突然一变,立即利落地往边上一闪。

果然,只听一道破空声传来,随即是鞭子甩在人身上的声音和一声惨叫。

郑宝珠大怒道:“你找死!”

欧阳旭这回的话谁都能听懂,郑宝珠慢半拍地反应过来这人刚刚的举动是什么意思,立即被恶心得够呛,她直接摘下腰间软鞭,一鞭子就抽了过去。

欧阳旭疼得一哆嗦,更多是不敢置信,“你知不知道我是谁?!竟敢动我,你全家都死定了!”

庞逸揣手站在一旁,刚刚一听见欧阳旭的话,他就知道这小炸药桶要炸,赶紧刚好躲过郑宝珠抽过来的鞭子。

听欧阳旭此时还在叫嚣,庞逸摇了摇头。

我就静静看着你作死.jpg

惹了小祖宗,你已经死了.jpg

不过欧阳旭这都是自找,常在河边走,总要湿鞋的。

欧阳旭一边躲一边还在跳脚,“你等着,惠郡王府不会放过你的!”

郑宝珠完全不以为意,“哼,惠郡王府又算什么东西!?”

家里头说了,京里都不让她招惹的就那么几家,惠郡王府一个闲散勋贵可不在其中!

郑宝珠胆子这么大,也不是白来的,她自小被忠国公带大,武学天赋上佳,自己又喜欢,身上功夫很不错,一条软鞭耍得舞舞生风,直将欧阳旭抽得抱头鼠窜。

楼里的人早就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敢凑上前旁观,欧阳旭的小厮哭丧着脸硬着头皮上来拦,也只是替主子挨了几下,根本阻挡不住郑宝珠。

欧阳旭也总算回过味来,这丫头绝不是什么小情人,“你到底是谁?”

敢这么得罪惠郡王府……欧阳旭越想越不对劲,如今他只希望这个丫头只是胆大包天,而不是真有靠山……

然而欧阳旭注定要失望了,郑宝珠冷笑一声,“你姑奶奶姓郑!”

姓郑……郑……妈的,是忠国公府!

欧阳旭实在憋不住在心里破口大骂,哪有这种大家闺秀,竟敢出现在这种地方!

老忠国公战功赫赫,还是皇帝的老丈人,欧阳旭咬牙,他真是不要命了,赶调戏人家最宝贝的小女儿……

“误会,都是误会,”欧阳旭挤出笑来,直接认怂,“是我有眼不识泰山……”

见郑宝珠还没有停的意思,欧阳旭大喊,“等等……这事儿你也不想闹大吧!”

不得不说,他抓住了郑宝珠的死穴,闹了这么久,已经有其他房间的人开始探头探脑。

如果闹得太大,长嫂知道以后就麻烦了。

郑宝珠犹豫了一下,总算收了鞭子,对欧阳旭喝道:“快滚!”

欧阳旭这才松了一口气,灰溜溜地离开了。

“嘶……”

欧阳旭爬上马车,掀开衣裳看了一眼。

还成,没有破皮的,幸亏是春寒陡峭,天气不热,他身上穿得不薄,不然这一顿鞭子可要吃出个好歹来。

欧阳旭冷哼一声,放下衣摆叫来下人,“去,把忠国公小女儿出现在戏楼的事情递到忠国公府去。”

虽然认了栽,但欧阳旭可不想乖乖咽下这个哑巴亏。

他就不信,没有人能收拾那个死丫头。

……

“你说什么?”

正如欧阳旭所料,郑宝珠的长嫂黄氏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大惊失色。

等郑宝珠听完戏回了府,对上的就是

攒满怒气条的黄氏。

“你怎么敢跑到那种乱七八糟的地方去?”

黄氏气得直拍桌子,郑宝珠被黄氏的咆哮吼得缩了缩脖子,顾不得弄明白黄氏是哪里得到的消息,小声反驳道:“我带了鞭子。”

“还敢提鞭子?”黄氏瞪眼,“会功夫就能往勾栏瓦舍里跑吗?你是个姑娘,姑娘!大家闺秀!这事传出去,你还要不要嫁人了!”

郑宝珠撇了撇嘴,“那就不嫁,反正我也不想嫁人!”

黄氏闻言无奈,“你自己没事,可这种名声传出去,你那些侄女儿怎么办?”

郑宝珠一愣,抿了抿唇,低头不说话了。

“还有,我问你,”黄氏板着脸,“你怎么跟庆祥侯府的世子混到一起去了?”

郑宝珠这才恢复了表情,脚尖着地打着圈,“他好玩嘛。”

“可你是个未嫁的姑娘!”黄氏揉额角,“就这么跟小子混到一起,你的闺誉不要了?”

郑宝珠噘个嘴不答话。

“以后再不许胡闹了!”黄氏严正告诫,“惹了未来婆家嫌弃怎么办?”

郑宝珠不高兴了,“谁敢嫌弃我?我还不稀罕嫁呢!”

黄氏没好气,“就你这样的,谁不嫌弃?”

郑宝珠小声嘀咕,“庞逸就不嫌弃……”

“还敢提他!”黄氏瞪她,“你还能嫁给他不成?”

不知怎么,说到嫁给庞逸,郑宝珠耳朵突然有些发热。

“庞逸怎么了?”郑宝珠梗着脖子,“我觉得挺好!”

“你你你……真是什么话都敢往外讲!”黄氏气得用手指点着郑宝珠的额头,“禁足三天,给我在家里呆着,好好长长记性!”

从郑宝珠房里离开,黄氏满腹愁肠地回到自己院子。

忠国公世子瞧见妻子的模样,放下手上的书,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唉,宝珠那孩子,真是胆大包天,你说她的亲事可怎么办……”

黄氏将今天的事情一说,越想越头疼,“……都敢扮成男子跑到戏楼那种地方去,刚刚还口无遮拦,胡说八道要嫁给庆祥侯世子……”

忠国公世子抚了抚胡须,沉吟片刻,“你还别说,庆祥侯府其实还不错。”

“什么?!不行!”

黄氏想都没想就反驳,选夫君自然要选青年才俊,庆祥侯世子那样子的纨绔怎么行?

忠国公世子摇了摇头,“虽不算绝对,但年轻有为之人,大多家风严谨。宝珠嫁到这般讲究规矩的人家,只会受委屈,到时候你能舍得?”

黄氏语塞,好半天才道:“那也不能是那种眠花宿柳的浪荡子……”

“庆祥侯世子,斗鸡走马、不学无术是有的,但没听说欺男霸女、沉湎淫逸的传闻。”忠国公世子思索片刻,“他舅舅是解家老二,有他看着,孩子本性应该不坏,最多只是没甚出息而已。”

黄氏半信半疑。

世子温文尔雅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点笑意,“就宝珠那个离经叛道的性子,说不定还真和庆祥侯世子臭味相投。”

黄氏气得拍了他一下,“哪有你这么说亲妹妹的!”

“开玩笑,开玩笑,”忠国公世子收了笑,说了两句正经话,“说真的,虽然爹爹已经早早卸甲,我又是这副无法上战场的文弱身子,但有娘娘在,又有几位叔叔掌兵,忠国公府已经是烈火烹油,富贵至极,不需要再锦上添花,若要结亲,庆祥侯府这般没有实权、只有富贵的人家正好。”

当今皇上登基之前,忠国公还在边关镇守,掌大军四十万。后来皇上登基,女儿被立为皇后,忠国公为女婿着想,主动解甲归田,又请立先天不足的嫡长子为世子,让皇上不必为过于强势的外戚担忧,皇上投桃报李,也为了不让皇后被人轻视,对忠国公府和皇后都很是优待。

“这……”

提到这种大事,黄氏不自觉严肃起来,她迟疑片刻,“那你去问问爹的意思?”

“还是夫人去吧,”忠国公世子忍不住打趣道,“比起我这个儿子,爹可是更喜欢你,我就不去讨他老人家的嫌了。”

老爷子喜欢儿媳性子爽朗,嫌弃儿子磨磨唧唧,忠国公世子早就想明白自己是捡来的了。

黄氏对丈夫的调侃只有无言以对,“好吧,我回头问问。”

“忠国公府送了请帖过来?”

汤婵诧异地抬起头看向来通报的秋月,这不年不节的,忠国公府请她干嘛?

“拿过来我瞧瞧。”

打开帖子快速读了一遍,给她递帖的是忠国公府的世子夫人黄氏,约她一同踏春赏花。

汤婵更疑惑了,她与黄氏往好了说,也只能算点头之交,突然邀约,难道是因为郑宝珠?

不解归不解,但汤婵还是决定应下。

最近忙着招待沈姨妈,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松快松快。

晚上给太夫人请安时,汤婵跟太夫人请示了一声,太夫人自无不允,“年轻人是该多出去玩玩。”

汤婵笑着应下。

得知汤婵要出门,秋月领着双巧准备各类可能需要的用品:吃食自然不能少,备用的衣裳,各类尺寸的软垫,煮茶煮酒的泥炉,驱虫用的香和药物……

汤婵看得哭笑不得,知道的是去京郊踏青,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去远处露营呢。

没打扰两个丫鬟忙碌,汤婵想起什么,叫来紫苏,吩咐道:“你去德音院里走一趟,问问她要不要一起去。”

德音的婚期就在下个月,过了年之后,德音一直在紧张地备嫁。

收到汤婵的邀请,德音有些意动,但一想到会见到生人,德音踌躇片刻,还是打算拒绝。

话正要出口,正好在一旁跟德音一起做针线的于氏看出她的想法,开口问道:“不想出去散散心吗?”

德音面露犹豫,手指不自觉轻轻扣着绣帕上微微凸起的鸳鸯图案。

于氏知道自家小姑子怕见生人的毛病,虽然知道德音性子内向,但总是闷在家里不见人,于氏不能不担心,更何况出嫁之后,德音不可能完全不见人,至少要跟婆婆妯娌处好关系。

看德音的表情,似乎也不是完全不想出门,只是德音性格使然,自己迈不出那一步,需要有人推一把。

想到这儿,于氏便柔声劝道:“要不还是去看看罢?你马上就要出嫁,出嫁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趁着还未出阁,还是多出去玩玩。”

见德音脸上的意动之色更加明显,于氏再接再厉,“出门后你就跟着小婶婶,她肯定会好好照顾你的。”

德音被于氏说动,最后轻轻点头,应了下来。

听闻德音愿意和她一起出门,汤婵挺高兴,她把秋月派去德音院里帮忙准备东西,自己则是给忠国公世子夫人回了贴,说明会带着侄女儿一起。

忠国公府很快回了信,黄氏很欢迎她带侄女儿一同去玩,随后同汤婵约好了时间地点。城外有座雁停湖,湖边有个望雁亭,二人约好了在亭边见。

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向远处眺望,满目都是喜人的绿意。

汤婵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一点,不过黄氏更早,汤婵抵达时黄氏已经到了。

“我来得晚了,”汤婵笑着行礼,“没等太久吧?”

“哪里,是我来得早了。”黄氏笑,她看向跟在汤婵身边的德音,“这就是德音吧?”

德音有点紧张,但礼数一丝不错,“见过世子夫人。”

黄氏很亲热地说,“‘世子夫人’也太生疏了,直接叫婶娘吧。”

德音脸色微红,依言小声叫了一声。

“好乖巧的姑娘,”黄氏看着喜欢得不行,“说了人家没有?”

汤婵有点惊讶于黄氏对德音的喜爱,但转念一想就有些忍俊不禁。

黄氏整日对着郑宝珠那个小混世魔王,看到乖巧的德音,很难不喜欢吧……

“已经定了亲,兵部杜侍郎家的第四子。”汤婵笑道,“婚期就在下个月,到时候您要是有空,赏脸来观个礼?”

“杜侍

郎家?”黄氏语气有一瞬间的诧异,随即笑意更深了。

她指着跟在她身边的姑娘道:“这可巧了,这是我小儿媳,陆祭酒家的女儿,同杜侍郎的大儿媳是表姐妹!”

黄氏也不是自己来的,而是带着自己的小儿媳——陆氏瞧着也是个文静腼腆的姑娘,看来黄氏还真就偏好这一款。

京中关系盘根错节,圈子里这些人家,多少都沾亲带故,不过汤婵没想到这么巧,黄氏偏偏把有亲的陆氏叫过来了。

攀上亲,两家关系就更亲近了,寒暄之后,众人就四处转转看风景。

黄氏一边转悠,一边跟汤婵唠起家常,“……家里老爷子喜欢来这里垂钓,后来世子也跟着来,爷俩偶尔一坐就是一天,也不知道这些男人怎么就这么喜欢钓鱼……”

汤婵听得想笑,时不时应上一句。

走着走着,汤婵发现德音被落在了后面。

往后一瞧,德音正提着裙子,小心翼翼地走路。小姑娘性子精致讲究,怕不小心踩到泥弄脏鞋子裙角,走起路来都很小心。

陆氏也在后头,同德音在一块儿,两人脸上带着腼腆笑意,小声说话,像两只小心翼翼伸出小触角接触的小动物。

汤婵不禁莞尔,由得她们慢慢溜达。

转了一圈,众人回到望雁亭,亭子里有石桌石凳,丫鬟们仔仔细细擦过,在石凳垫上垫子,将随身携带的午膳同精致点心摆到桌上,又在一旁支起火炉,准备煮茶热饭。

正在这时,汤婵突然感觉一点点凉意落在脸上。

“哎呀,”黄氏抬起脸,“怎么下雨了?”

天上飘起了毛毛细雨,虽然众人在亭子里,但四处没有遮挡,细雨伴着斜风吹进来,带来凉意。

虽然雨不大,计划中的野炊却是要泡汤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黄氏轻轻叹了口气,“这可真是……”

“春雨贵如油,”汤婵豁达笑道,“也是好事。”

黄氏转念一想,也笑了,“你说的对,农人应该盼着这场雨呢。”

雨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感觉一时半会儿停不了,黄氏想了想,对汤婵提议道:“我在附近有个庄子,离这里不远,不如去庄子躲躲雨吧。”

汤婵点头,“也好。”

……

庄子离这里很近,坐马车不过一刻来钟就到了。

庄头听闻主家来人,急急忙忙出来迎,看到黄氏不由大惊失色,“您怎么突然来了?”

黄氏解释,“今日本来在雁停湖边踏青,结果下起了雨,我们来这里躲一躲。”

听说没出什么大事,庄头这才放下心,赶紧忙着安顿众人。

一行人多少都淋了点雨,黄氏吩咐厨房熬了一大锅姜汤分给每个人,又给众人分配了房间,大家各自回房整理一番。

等各自收拾完,午膳差不多也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