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回避型人格的爱情
回避型的刺猬自卑,容易退缩,总喜欢缩成一团。
案例:越靠近,越恐慌
男主视角:越亲密,越不安
刘宇与妻子王伊相识于一场同事聚会。其实他并不喜欢这种场合,相较于和大家一起玩乐,他更喜欢独处。但就是在这场聚会中,他见到了落落大方的王伊。她开朗、活泼,长相甜美。在那一刻,刘宇心动了。一向不喜欢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刘宇全程都在做思想斗争——“我要不要找她要联系方式?”“她会不会觉得我不可靠?”“她会不会排斥我?”“她会不会当众拒绝我?”“可是如果以后我们没有机会见面了怎么办?”……刘宇不断给自己打气,最终,他对爱情的渴望战胜了他的恐惧,在聚会结束后,他鼓起勇气找王伊要了她的联系方式。
与王伊成为微信好友后,刘宇又陷入了焦虑之中,他不知道怎么开始与王伊交流。幸运的是,王伊主动发来了消息,原来她对刘宇也有好感。之后,两个人时常通过微信闲聊,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王伊主动联系刘宇,刘宇简单地回复几句。刘宇有时候很自责,明明自己也很想与王伊亲近,可一旦联系稍微密切一点,他就会觉得不舒服。他非常担心,害怕王伊不喜欢不擅交际的自己。但刘宇很喜欢王伊,于是他强忍不适继续与王伊交往。一年后,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下,两个人结婚了。其实对于婚姻,刘宇有点抵触。他好像很害怕进入亲密关系。每当两个人的关系更进一步时,他就会觉得不安,想远离这段关系。
婚后,刘宇发现王伊越来越依赖自己,一点小事她都要找自己处理。刘宇很生气,他觉得王伊总向自己索取。两个人常常因为一点小矛盾争吵,大多数时间是王伊在表达不满,刘宇的反应是要么讽刺两句——“你是不是很闲?你天天为这些小事浪费时间”,要么冷处理——下班后不回家,自己找个地方待着。刘宇觉得自己很害怕王伊依赖自己,因此他会本能地逃避对方对自己的爱。因为在刘宇心中,爱情都是自私的,所以不过分投入才是明智的。更让刘宇难受的是王伊和他的母亲的关系,两个人在刘宇和王伊结婚前,明明亲如母女,如今竟成了敌人。两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当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妻子争吵时,刘宇都感到十分恐惧且不知所措——“我该怎么做?”“为什么一点小事就能让他们吵起来?”……刘宇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种场合,他只能看着他们争吵,或者摔门而去。
女主视角:渐渐降温的爱情
有一次,王伊去参加朋友的同事聚会,在聚会上她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丈夫刘宇。成熟稳重的他在热闹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特别。入座后,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他却静静地吃着菜,偶尔被大家提到时,他就回应一下。王伊有些心动,于是她悄悄地问了朋友他的名字,想着要不要找他要联系方式。让她惊喜的是,聚餐结束后,刘宇竟然主动找她要微信号了。
两个人成为微信好友后,刘宇却一直都没联系王伊。耐不住的王伊主动给刘宇发了个微信表情,过了一会儿,他回复了。就这样,两个人聊天的次数渐渐多起来。每次两人聊天的时候都是王伊主动找话题,刘宇的话很少,回复得也很慢,有时候甚至不回复。但王伊没在意,因为朋友说过,刘宇一向如此,话比较少。他在工作时认真、专注,在生活中很独立,这些优点深深地吸引了王伊。有时候王伊想,王宇沉稳,自己活泼,两个人是完美的互补型情侣。一年过去了,虽然刘宇一直比较冷淡,但是王伊觉得刘宇是喜欢自己的。不久,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两个人结婚了。
对于结婚这件事,王伊发现刘宇有点抵触,她问他为什么,刘宇一直沉默不语。有一次,王伊又提起了这件事,刘宇表示,自己虽然喜欢她,但是不想结婚。王伊生气地走了。事后王伊希望刘宇能主动找她道歉。可是,刘宇并没有这么做。但是王伊从朋友口中了解到,刘宇最近在工作时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看起来心情低落。王伊忍不住又约他见面。最终,两个人还是结婚了。
可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像王伊想的那样甜蜜。婚后,刘宇变得更冷漠了,对王伊若即若离。当王伊想靠近他的时候,他表现得很不耐烦,好像不太希望王伊进入他的生活。当王伊需要他的关心与帮助的时候,他只会冷漠地指责王伊:“这么点小事你都处理不了。”这让王伊非常痛苦,她不明白,为什么她的丈夫总想把她推开。让王伊更难过的是,每当自己与婆婆有矛盾时,刘宇从不主动帮忙化解,总是毫无表情地站在一边看着她们吵,或者直接逃离现场。因为这些事情,王伊和刘宇吵过很多次,但是刘宇总是逃避问题——要么指责王伊,要么冷落王伊。可是,一旦王伊有与刘宇分开的想法,刘宇又会表现得非常痛苦。王伊知道刘宇是爱她的,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他总是不让自己靠近。
想爱又拒绝爱
刘宇爱王伊吗?其实他是爱她的,刘宇的内心很矛盾,他渴望爱情,也希望能像其他人一样成为妻子的依靠,但是每当妻子靠向他时,他又不由自主地回避,因为他害怕被伤害、被抛弃——“如果我任由自己陷入这段爱情中,我会不会被抛弃?如果我被抛弃了,我该怎么办?”他的内心充斥着不安全感,因此在遇到问题时,他只能通过冷漠和逃离来回避痛苦。他想通过拒绝亲密来切断自己的爱,以免留给别人伤害自己的机会。如果你的TA也是这样,那么TA很有可能和刘宇一样,是回避型人格者。
回避型人格的爱情图式:逃离是主题
一方是回避型人格者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子呢?
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忽冷忽热;当冲突出现时,他们总是用沉默应对。爱情中的他们显得并不开怀。那么这类人到底想不想要亲密关系呢?其实他们的内心是非常渴望亲密关系的。他们之所以回避,甚至逃离,是因为其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害怕负面评价带给自己的心理伤害。
“自尊心很强却没有自信”,是回避型人格者的真实写照,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在自己和对方之间筑起一道墙,好让自己免于承受亲密关系中的让自己极度不舒服的部分,他们的恐惧和愤怒会一次一次地伤害爱他们的人,自卑且敏感的他们会不断地把自己身边的人推开。这导致他们的伴侣因为屡屡被忽视,甚至被拒绝而选择离开。
1900年,在豪华游轮的头等舱里,黑人水手丹尼发现了一名弃婴,他为婴儿取名“1900”。从此,游轮成了1900的家,大海成了他的摇篮。不幸的是,丹尼在工作时意外丧生,1900再次成了孤儿。1900逐渐长大,成了闻名遐迩的海上钢琴师,但是他却从未下过船。他小时候,丹尼曾对他说:“陆地上有大鲨鱼,会吃人。”1900在大海与陆地间砌了一面心理城墙,船头与船尾之间就是他的全世界,他也从未与别人形成过稳定而持久的亲密关系。小号手麦克斯深深为1900的才华折服,与1900成了知己。他多次劝说1900下船,但1900总回答:“我不羡慕陆上的生活。”某天,临时加入演奏的农夫告诉1900,大海的声音是一种强有力的呐喊,是生命的宣誓。那一刻,1900的眼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他也想站在陆地上,听一听大海的声音。
一天午后,1900弹琴时通过窗户看到了一名美丽的女子,对她一见钟情。1900在镜子前笨拙地练习搭讪,但他仍旧不敢靠近那个姑娘。他在三等舱找到了那个姑娘,偷偷亲吻了睡梦中的她。在女子下船的那天,他面对着高楼林立、街道纵横的城市,终究没有勇气与她一起下船,万千心事最终仅化为了一句“祝你好运”。在女孩离开后,1900十分痛苦,他想去找她。麦克斯的劝说和对爱情的憧憬打动了他,他最终决定下船,登上陌生的陆地。但当他走下船梯,即将踏上土地时,他茫然地看着偌大的纽约市,凝视了一阵后,回到了船上。他对麦克斯说,他再也不下船了。1900生于海上,长于海上,死于海上。最终,他和游轮一起消失在海上。
1900身上具有回避型人格者的“爱而不敢爱”的心理特质——与陌生人打电话了解陆上世界的求知欲,想聆听大海的声音的好奇心,想触碰爱、体验爱的真性情,都没有帮他战胜内心的恐惧,他最终选择了回避。
回避型人格的爱情写真:你前进一步,我倒退三步
渴望爱又怕被爱灼伤
回避型人格者是一群 “永远无法摘星星的人”。当这类人遥望星星时,他们会满心欢喜地对着星星许愿,希望自己能获得爱情;但当他们真正靠近星星时,他们觉得星星是一块巨大的陨石,随时可能将自己砸得四分五裂。
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者往往就是这样,他们不断地在渴望爱与拒绝爱之间挣扎。他们否认心中有爱,他们也渴望被爱。遇到令他们心动的人时,他们愿意接近并尝试了解对方。但当对方表示对他们也有好感时,回避型人格者却会变得犹豫,他们会不自觉地思考:“我真的值得这份爱吗?谈恋爱真的适合我吗?”所以,即使回避型人格者极其渴望拥有一段炙热的情感,但其内心却一直有一个声音:“我会受伤吗?”一段关系越是亲密,回避型人格者就越想逃离,他们害怕感情会给他们带来伤害,所以他们选择不开始这段感情。这导致他们在建立亲密关系方面始终存在障碍。
对拒绝敏感
回避型人格者有颗脆弱而敏感的心。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能力不足,对积极评价感到焦虑,对负面评价又非常敏感。当他人对回避型人格者的付出给予积极评价时,他们往往会显得惊慌、焦虑、不知所措——“我真的那么好吗?我不值得你这样对我。”而当其他人不赞同他们的观点,或者对其进行批评、指责时,他们又会暗自伤神。
回避型人格者往往很享受孤独的感觉,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除了至亲之外,他们往往没有什么知心人。对需要人际交往的活动或工作他们总是能躲则躲。他们像是活在一座孤岛上。
害怕冲突,逃避冲突
当恋人公开地表达愤怒时,回避型人格者往往无动于衷,甚至会逃离现场。
出于害怕被拒绝、害怕遭受负面评价等原因,回避型人格者在面对冲突时往往会显现出“鸵鸟心态”。就像鸵鸟在危急时刻会把头钻进沙子里一样,回避型人格者往往畏惧冲突。他们一旦陷入紧张的氛围中,就会不自觉地想退缩和回避,却忘了问题尚未解决。
处在悲观情绪的深井
回避型人格者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悲观的,这种悲观的内核导致他们极易失望。回避型人格者的主动接近是非常珍贵且脆弱的——一旦你没有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回避型人格者就会认为,是自己的不足使你对他们置之不理,他们会否定自己。他们甚至会因此认为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进而陷入悲观情绪。
回避型人格者的悲观还体现在其处事风格上。他们不愿意直接面对困难,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或可能的风险。他们总是在行动还没有开始时就认为行动一定会失败。回避型人格者一般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较弱,因此一点点挫折就会带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打击,使他们变得更加消极、悲观。童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也与他们的人格特点有关。例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期经常遭受父母的拒绝和责备,他就会不信任父母。这会导致他回避所有的人际交往,封闭自己的内心。
自卑,害怕被批评
回避型人格者对别人的负面评价过度敏感,能力不足与自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道:“自卑并不可怕,它是促进你前进的动力,但若一个人拥有过深的自卑感,它就会让你停滞不前,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在亲密关系中,当回避型人格者难过、痛苦时,自卑的情绪会阻止他向对方寻求安慰。他害怕对方的批评与指责,也害怕寻求安慰的行为会影响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所以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向身边人倾诉,或者做一些有趣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而是找个其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疗伤”。如果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就逃避吧,把这些伤害当成“秘密”藏起来。而这些伤害会慢慢累积,给内心造成更难治愈的创伤。
TA的撒手锏——“冷战”
回避型人格者的撒手锏是“冷战”。在亲密关系中,一旦两个人发生冲突,并且冲突的强度超过了回避型人格者的心理预期,回避型人格者就会在情绪崩溃之前逃离斗争,以减少自己的情绪波动。他们会像鸵鸟一样想把自己的头埋进入沙子中。他们的这种处理方式在对方看来无疑是一种冷暴力。所以,当回避型人格者遇到挫折时,他们性格中的消极的一面就会显露出来。在外人看来,他们只是有点孤僻,只有他们的伴侣才知道那种“寒冷”的滋味。
回避型人格者之所以选择逃避,是因为争执与矛盾带来的负能量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范围,他们回避的是痛苦、烦恼和压力。
爱上回避型人格者:与头在沙中的鸵鸟相处
与回避型人格者相恋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力不从心”。他好像对你有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式的情谊,但又总会把你拒于千里之外,让你无法靠近,感到沮丧、迷茫。回避型人格者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面对爱情时小心、谨慎。他们常常让伴侣感觉他们在故意制造距离。实际上,他们不是不爱,而是习惯通过保持距离来减少不必要的失望和恐慌。爱上回避型人格者的你会经常感受到一种分裂式的爱,这种爱使你疑惑,也使你疲惫。
一开始,他温柔体贴,他会迎合你的各种爱好,赞同你的各种观点。即使你觉得他还未完全对你敞开心扉,你也会安慰自己,日子久了,他就会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展示给你。回避型人格者的内心有一扇不能示人的门——他认为自己是不完美的,是没有吸引力的,是不配得到爱的。为了和你在一起,他紧紧地锁住了这扇门,也锁住了真实的自己。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优秀”的人。而在这场恋爱里,你以为的情投意合其实是他掩瑕藏疾的结果。
随着相处的深入,你本以为他的心之门可以越敞越宽,可现实是他的内心越锁越紧。他开始拒绝与你沟通,无视你的不满。虽然他确实在你身边,但是这种缺乏沟通的爱仿佛是缺了调味料的汤,索然无味。你越来越孤独。你想牵手,他说自己难为情;你想拥抱,他说自己不舒服;你想接吻,他又找理由搪塞。你无法忍受琢磨不透的他,你找他谈心,他只说:“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逼他逼得太紧,但又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过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你辗转反侧,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他不是不爱你,而是不知道怎样爱你。他找不到亲密关心的关键点。他的内心坚信被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己不配得到你的爱,所以,当你不断地尝试走进他的内心时,他害怕不完美的自己被你发现。他认为,与其被你抛弃,不如在这一切发生前,自己先逃离。回避型人格者从未感受过完整的爱,所以他也不会爱他人。在恋爱中,他经常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敢敞开心扉去体会喜怒哀乐。尤其是当感情出现问题时,他既不解决问题,也不寻求帮助,而是封闭自己的内心,一遍又一遍地麻痹自己,不允许自己敞开心扉。他在用这种方式逃避。回避型人格者对你的爱感到恐惧和不安。他渴望你的爱,却不敢不顾一切地爱你。爱情需要双方坦诚相见,但与回避型人格者相爱的你感受到的却是对方的若即若离。爱上回避型人格者的你感到痛苦、疲惫、无力。
理解TA:回避互动,害怕“被忽略”
回避型人格者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因此他们倾向于与他人保持距离。但是,他们对自己信任的人又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一部分回避型人格者是因为感情淡漠而对人际交往不感兴趣。另一部分回避型人格者是因为焦虑和对拒绝的恐惧而回避人际交往。这部分人的内心对感情有强烈的需求,他们对亲密关系有强烈的渴望,但又不愿意面对亲密关系中的挑战,例如,亲密关系中的冲突。面对冲突,他们会本能地逃避,这种退缩行为会进一步导致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足。倍感受挫的他们因此对批评更加敏感。
研究表明,父母的退缩行为,如得过且过、害怕冲突、处理冲突的技能不足,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使孩子将退缩行为当作自我保护的重要策略。另外,如果孩子的早期感情需求被忽视,孩子长期处于“隐形人”的状态,不被“看见”,那么这样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会对被“看见”有强烈的需求。一旦他的意志被忽略,他就会变现出极端的愤怒(如果别人的愤怒反应是3分,那么他的愤怒反应可能是9分)。但是,他同样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他的表达方式就是实施冷暴力——不理你,忽略你。
回避型人格者不喜欢直接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需求。一部分回避型人格者终其一生都没有叫过伴侣的名字,他们也很少关注对方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或者剪了什么新发型。他们似乎“看不见”对方,这就像是当年他们的妈妈对待他们的态度。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被忽略”的愤怒,但是他们却在不自觉地“忽视”伴侣。在亲密关系中,他们的撒手锏是“冷战”。在亲密关系中,最伤人的做法就是将伴侣当作空气,不和对方说话,不给对方回应,好像对方根本不存在。
如何与回避型恋人相处:爱情是一种面对彼此的能力
回避型人格者通常害怕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是不是觉得你的恋人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你是不是觉得你的恋人对你的态度不冷不热?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害怕全身心地投入一段感情。所以,他们在一开始就把自己保护得非常好,让自己一直在安全线以内徘徊,不向前一步。
他们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人格特征,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关爱不足,他们经常被批评,却很少得到赞美。这导致他们在长大后对自己的评价非常低,常常感到自卑,害怕被拒绝。如果你真的爱上了回避型人格的他,请多给他鼓励与支持,多赞美他,给他适应亲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你们才能在爱情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看见他的爱
“你讲话好冷漠,好像我们不曾爱过一样。”
回避型人格者害怕被拒绝,一般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直接告诉别人。你是不是觉得你的恋人有时候很冷漠,却希望你对他热情一点?恋人“漫不经心”的态度是不是让你很生气?你的热情是不是只换来他的面无表情?这是因为回避型人格者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不能确定你对他的爱。
如果你的恋人是回避型人格者,你要包容他的小脾气,试着理解他的真实想法。虽然在亲密关系中回避型人格者显得有些“冷漠”,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爱你,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一个人,也不知道如何接受别人的爱。他们即使有浓浓的爱意,也不知道如何将它表达出来。很多时候,回避型人格者会用自己的方式爱一个人,但是作为他的恋人的你却常常察觉不到。所以,你需要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细心地观察他表达爱的方式,慢慢地理解他的“冷漠”。
2.鼓励他前进
“我都走了99步了,为什么他就不能向前走一步呢?”
回避型人格者对亲密关系“又怕又爱”,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希望别人能主动靠近自己。但是他们的自卑导致他们认为没有人喜欢自己,也不会有人对自己付出真心。你有没有看到你的恋人的心里有一道防线?你有没有察觉他们很脆弱——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他们不会轻易地允许别人进入自己的安全区域,他们害怕自己的脆弱被别人看到。当你的回避型恋人试着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候,请不要选择转身离开。
在电影《绿皮书》中,托尼对唐说:“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踏出第一步。”你应该怎么鼓励他踏出第一步呢?循序渐进很关键。如果你邀请他参加一个30个人的聚会,而且这些人他都不认识,那么聚会中的他一定会手足无措。因此,你可以先邀请他和三五位彼此熟知的朋友一起去听一场音乐会。听完音乐会后,你们可以找个环境优雅的地方小酌一杯,谈谈彼此对音乐会的想法。
3.支持他的需要
“若即若离的你比大海更让人难以捉摸。”
回避型人格者非常注重私人空间,强调亲密关系中的界限感。他有时候显得温暖而细心,有时候又显得独立又冷漠。作为他的伴侣的你是不是常常倍感折磨?你应该怎么做呢?
请先尊重他的需要,倾听他内心的声音。这非常重要。
4.肯定他的价值
“蜗牛慢慢地爬,我在静静地等。”
恋爱中的回避型人格者更像是一只蜗牛。蜗牛有哪些特征呢?它们动作缓慢、迟疑;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蜗牛会在第一时间缩回自己的保护壳里。如果你的伴侣没有得到正向的反馈,他就会像蜗牛一样缩回自己的“壳”里。只有在确信自己不会被拒绝的情况下,他们才会战战兢兢地伸出自己的“触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回避型人格者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缺乏安全感,这也意味着他们对于伴侣的期待很高,对做出亲密行为却犹豫。回避型人格者往往自我认同感不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与对方相处时,你要谨记三个关键词:相信、引导、肯定。相信指你要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你不需要扮演一个“拯救者”,他可以成为自己的“救世主”。引导指你不要主动行动,因为你的主动反而会使他退缩,你可以引导他掌握主动权。回避型人格者的内心住着一个“敏感的小孩”,有时候你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慢慢地走进他的内心,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完成引导后,你要做的就是肯定对方,让他知道,别人并非十全十美,他也并非一无是处。当他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后,他会跳出自己的保护罩。
假如你是回避型人格的刺猬
回避型人格者是一只自卑的、在关系中容易退缩的刺猬,这只刺猬总喜欢缩成一团。它渴望爱,却因为害怕被批评、被伤害而不敢轻易把柔软的部分露出来。它偶尔会抬起头来试探,一旦对方靠近,它就会立刻把自己蜷起来,用冷冰冰的刺对着对方。它想靠近却又忍不住逃离。
1.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回避型的刺猬的自我价值感较低,甚至对外界的夸奖也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你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你必须从自我入手,理解和接纳自己,你需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请告诉自己,你值得被好好对待,你值得被喜爱,你值得拥有所有的美好。
2.弱化自己的负面感受
你要知道,想法未必是事实。在恋爱中,你高度敏感,这会使你过度地自我保护。当你认为对方在贬低你时,你一定要慢慢地弱化自己的负面感受,减少对世界的敌意。
3.给自己一点勇气,尝试面对世界
请给自己一点勇气,慢慢地探出头,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外面的世界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可怕,你可能会看到恋人充满鼓励与爱的目光。尽管“探出头”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会推着你做一些改变,你一定要鼓起勇气。
4.两个回避型刺猬之间的爱情
双方的心动信号往往会随着对方的退缩和抗拒行为的出现而不断减弱,双方都喜欢彼此,却也都对这份关系缺乏信任。每当一方想靠近时,另一方就会躲避。最后恋情往往会不了了之。对于回避型人格者来说,合适的伴侣就是问题解决型的、有包容度的成长型伴侣。稳定而温暖的恋人可以帮助回避型人格者学会面对问题。在伴侣的陪伴下,你会发现自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在逐渐提升。
电影推荐:《阿飞正传》
电影《阿飞正传》是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于1990年上映。电影的男主人公叫旭仔(张国荣饰)。旭仔从未见过自己的生母,因此他把自己称作“无脚鸟”。他对自己遇到的每一名女性都表现得冷酷而放荡。售票员苏丽珍(张曼玉饰)和舞女咪咪(刘嘉玲饰)都曾给过他温暖,可是她们最终都被他抛弃了。为了摆脱心中的无力感,旭仔最终选择了抛下一切去菲律宾找寻生母。
在影片的一开始,旭仔出现在一家小店里。他对苏丽珍有好感,但她却无动于衷。旭仔对苏丽珍说:“16日,4月16日。1960年4月16日下午3点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她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边界感极强的旭仔明明知道自己很喜欢对方,却很难突破自身的防御机制。他不相信自己能爱别人,更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苏丽珍问旭仔:“你会和我结婚吗?”旭仔却表示,他不是会结婚的那种人。这一回答让苏丽珍失望地离开了他。此刻,旭仔的内心可能有些不舍,但他没有挽留她,而是习惯性地把情绪埋在了心里。
因为一对耳环,他与舞女咪咪开始了一段感情。当咪咪把电话号码写给他的时候,旭仔并没有用心地记下来,而是把纸条扔在了一边,咪咪很生气说:“你根本没有记住我的电话号码。”但旭仔却说:“都写下来了,我还用得着记吗?”他还说:“如果电话号码可以遗失,那人也可以遗失。”回避型人格者不会轻易将一段关系向更加亲密的方向推进。他们害怕被拒绝,因此往往表现得漫不经心。旭仔正是如此。
后来,苏丽珍又找到了旭仔,而旭仔却说:“你回来干什么?我不适合你,我不是那种喜欢结婚的人。为什么要迁就我?你迁就得了一时,迁就不了一世,你和我在一起是不会快乐的。我这辈子不知道会喜欢多少个女人,不到最后我也不知道谁是我最喜欢的。”旭仔的内心非常没有安全感。他渴望被照顾、被关心,但是在接受对方的好意之后,他会产生极强的不适应感和焦虑感;他渴望亲密关系,却害怕陷入一段亲密关系中。他游走于不同的女人之间,最后发现自己渴望的温暖竟然那样可望而不可即。给予或者接受都让他惊恐。
旭仔终于从养母那里打听到了生母的信息。他只身一人来到菲律宾,找到了生母的住所,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他的生母并没有出来见他。“我终于来到了自己妈妈的家里,但她不肯见我,那些工人说她已经不在这里了,当我离开这个家的时候,我知道我的身后有一双眼睛看着我,然而我是不会回头的。我只不过想看看她,看看她的样子。既然她不给我这个机会,我也不会给她这个机会。”这是旭仔此刻的内心独白。多年来,这是他唯一的希望,现在这份希望再也不能支撑他走下去了,他不能再靠这个借口欺骗自己了。
旭仔曾经说:“我听说过一种没有脚的鸟,他一生都在飞行,即使累了、困了,也只会睡在风中。它一生只会降落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候,未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我最喜欢的女人是谁。”阿飞像无脚鸟一样,看起来自由又潇洒,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孤单、他的眼泪。他周旋于一个又一个女人之间,像无脚鸟在风中休憩一样。
在影片的最后,旭仔在火车上被人用枪打死。超仔在最后一刻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还记不记得,去年4月16日下午3点,你在干什么?”旭仔说:“她告诉你了,我永远都记得。”这只无脚鸟告诉我们,他真正深爱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苏丽珍,但他却始终没有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