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钱铜猜不出她是谁,但能直接唤出宋允执的名字,必是从京都而来的姑娘,且与宋世子的关系必然沾亲带故。

钱铜点头。

对方松了一口气,抬步进来,倒没让她去猜,自己先道出了身份:“我是他妹妹,宋允昭,他人去哪儿了?”

钱铜:“......”

宋世子的妹妹。

难怪她觉得熟悉,一屋子的神仙啊。

两人刚定了亲,婆家的人便来了,太过于突然,钱铜完全没做好准备,人愣在那,见着她进屋,莫名紧张了起来。

对方终于问她:“姐姐是?”

她是谁?她嫂子啊。

然而丑媳妇见公婆,谁都会紧张,钱铜也不例外,不知道宋允执有没有与家中报备他们的婚事,但两人今日才决定定亲,报备也来不及。

钱铜看着跟前从天而降的仙女小姑子,喉咙卡了东西一般,吞吞吐吐,“我,我是...”

宋允昭面含微笑,等着她说。

算了,先别吓她,钱铜道:“民女乃知州府看管屋子的姑子。”她笑着招呼,“竟是宋娘子来了,快进来坐,世子正在忙,很快回来...”

宋允昭眼里明显有了疑惑,但没去质问,礼貌地笑了笑。

钱铜极为热情地接待了她,把她肩头上的包袱取下来,“宋娘子,快坐...”又去替她沏茶,茶壶里的水早就凉了,宋世子喜欢自给自足,屋内没有伺候的人,钱铜找了一圈,才找到了火炉子,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火,蹲身揭开炉盖,还好,里头的炭火没烧尽,从宋允执书案上找来了一把扇子,一面扇着火,一面与她道:“宋娘子怎是一个人?”

堂堂侯府嫡女,身边没有护卫婢女?为何那般狼狈,她是怎么走进来的?外面的人没看到?

为何没人报信?

钱铜瞌睡是彻底醒了,脑袋里一团疑问。

宋允昭欲言又止,面色颇有些一言难尽,道:“路上出了点意外。”见她忙乎了半天,“姐姐不必麻烦,我喝些凉茶即可。”

给自己的小姑子喝凉茶,她又不是脑子坏了,钱铜道:“你稍等会儿,很快就好,眼下天气虽热,凉茶进了肚子,也容易生疾...”

适才的一壶凉茶,都快被她喝光了。

“多谢姐姐。”宋允昭趁着她烧茶水的功夫,问道:“姐姐可知,外面那些螺钿箱柜是怎么回事?”她进门时便见到了,好不热闹。

钱铜真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来的,怎么没人接应,又不能完全瞒着她,硬着头皮道:“是钱家七娘子的嫁妆。”

宋允昭一愣。

钱铜看到她面上的震惊,莫名心虚,手上的动作更快,赶紧扇火烧茶,暗道宋世子怎么还没回来,你妹妹来了,你先给她解释清楚啊。

钱铜怕她再问下去,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宋娘子,喝温的成吗?”

宋允执点头,“麻烦姐姐了。”

钱铜替她倒好了茶水,打算先行离开,等宋世子与她报备好了,她再来拜会也不迟,“宋娘子先歇一会...”

宋允昭却好奇问道:“姐姐可有见过我嫂嫂?”

嫂嫂本人怔住,她知道了?

宋允昭见她如此神色,以为自己记错了,不确定地道:“我兄长要娶的人,不就是钱家七娘子,钱铜吗?”

倒是没错...

早知她已知情,便不该骗她,钱铜正准备报上姓名,门外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报信的侍卫匆匆道:“世子,宋娘子应该在里面...”

总算回来了,钱铜长松一口气。

宋允执一步跨进来,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了一眼后,先落在了一身狼狈的宋允昭身上,皱眉道:“你怎如此模样?”

她一个人,还没带随从,父母呢?

她胆子何时如此大了?

“兄长。”宋允昭起身对他蹲了个礼,顺了顺头上乱糟糟的发丝,没敢看他的眼睛,避重就轻道:“我一收到兄长的信函,立马赶来了,路途上遇到了一些意外,我听这位姐姐说,钱家七娘子今日送来了嫁妆,你们要成亲了?这么快吗,父亲母亲去了蜀州,不在府上...”

钱铜:......

钱铜脚步已经快退到门口,被宋允执叫住,“你要去哪儿,进来。”

宋允昭愣了愣,顺着宋允执的目光,看了两人一眼,正疑惑二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便听宋允执道:“你嫂嫂,钱铜。”

宋允昭怔住了。

她骗人!

她就说兄长房里怎么会有一个如此好看的小娘子。

原来她就是钱家七娘子。

对上她一双瞪大的眼睛,钱铜冲她眨了眨眼,讨好道:“妹妹先与你兄长聊,我去给你备些吃食。”身份被揭穿,她不得不拿出嫂子该有的模样,关心道:“瞧,衣裙也脏了,我去备些热水,你先沐浴...”

一脚踏出去,两手抓瞎。

这也是不是她的家,她去哪儿找水,找吃的。

今日她才提亲,媳妇儿还不知道怎么当,竟先当起了嫂子,钱铜找到了正在清点嫁妆的扶茵和王兆,打算下一回血本。

先与扶茵吩咐,“去酒楼把咱们扬州最有特色的菜肴都买一份来,我屋里那几匹蜀锦,照着我的身段裁几身新衣,式样要最好的,动作要快,再去挑几套头面,从我柜子里拿,挑好的,挑贵的...”

扶茵一脸惊愕,茫然点头。

钱铜又对王兆道:“劳烦王大人让人去腾一间屋子,烧些热水,再备一个浴桶。”说完便从自己的荷包内,抽出了最大的一张面额,足足一千两银票,毫不犹豫地塞到了一脸茫然的王兆手里,道:“小姑子来了,这几日招待好她,她要什么你便买什么,不用省,银票用完了,再告诉我...”

王兆一愣。

宋娘子来了?

那侯爷和长公主呢?两人亲事已经说定了,王兆也不与钱铜客气,握住了那一千两,匆匆忙忙赶去打招呼。

知道来的只是宋娘子后,便照着钱铜的吩咐,让人去收拾屋子。

屋子还未收拾出来,钱铜送来的东西先到了,一样接着一样摆在宋允昭面前。

山珍海味,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简直要把她围起来了。

宋允昭虽生在侯府,也没见体会过如此高的待遇,愣愣地看着对面的宋允执一阵后,彷佛明白了些什么,“原来兄长与嫂嫂...”

她听说过扬州的纸醉金迷。

宋允执打断她,“别胡思乱想。”

她想多了,头一次见,她除了给他一只金蝉外,许下的都是空口大饼。

宋允执道:“接着说。”

宋允昭正解释她一身狼狈从何而来,“我见了兄长的信,深知乃大事,不可耽误,等不到父亲母亲回来,又怕禀报祖母,连我也出不来了,便一人偷偷出府,来扬州找兄长。离开京都时,我带了五名侍卫,两名婢女,我晕船,走的是官道,一路顺遂,在进城前的一段山路时,突然遇到了一群劫匪,我与仆人被山匪冲散...”

宋允昭省去了那糟心的过程,“幸得一名公子相救,他问了我名字后,把我送到了知州府。”

宋允执听得气血上涌。

压根儿没想到来的人会是他这位从未出过门,心思单纯的妹妹,她能完好无损地坐在这儿,真是奇迹。

且她这般出来,国公府的那位小公爷知道吗。

宋允执头疼道:“你告诉了他真名?”

宋允昭疑惑地点头,“嗯。”她又不会骗人。

“他人呢?”

宋允昭道:“走了。”

宋允执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来,不如自己去查来得更快,安置的东西她嫂子都替她备好了,他还有事要忙,起身道:“路上累了,先下去好好歇息。”

——

钱铜先回了钱家,一进门,便被钱家人包围了。

钱夫人早已转醒,听了三夫人的话后,险些又晕过去一回,再三确认是世子答应了娶她,而不是杀她后,便开始神神叨叨,作揖念经,“神仙保佑,感谢各路神仙对我钱家的关照...”

钱家三位老爷也都出来了,钱铜坐在最中间,颇有些像开堂会审。

钱三爷不知道第几次问自己的夫人:“你听清楚了,世子当真答应了?”

今日在场三夫人和两位姨娘,嘴巴都说干了,终于等到正主回来,“铜姐儿在这儿,你问她是不是真的。”

钱铜的一颗头也点酸了。

钱二爷实在忍不住,把钱铜叫去了书房,“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虽有克制,却藏不住面上的激动,“我说什么来着,当年那名道士灵得很,你还不信,如今你是出息了...”背着人,钱二爷激动得眼泪花儿都出来了,“咱们钱家终于有了盼头...”

一个商户行走在世上,有多不容易,唯有自己人知道。

上头没个大官护着,就像当初老大一家,大儿子和他去了一趟京都,二儿子和他母亲大夫人则跟着朴家去了邓州。

胡人的一场袭击,一家子说没就没了。

连死在哪儿的都不知道。

去问谁?

没有人知道。

老大父子俩的尸骨好歹是捡回来了,可那娘俩,尸骨至今未寻到。

如今钱家有了个大靠山,将来还怕被人无声无息地谋财害命?

钱铜看着钱二爷背过身抹泪的模样,不觉嗟叹,还真和她最初与宋世子所设想的丝毫不差。

钱铜无奈道:“你女儿没你想的那么差,配个世子怎么了?用得着激动成这样,世子他又不会吃人,他再高贵,以后不也是你钱二爷的女婿...”

钱二爷忙转头瞪她,“休得胡说,咱们家还没把人家得罪够,明日我先登门去道个歉...”

话音刚落,便听外面的小厮禀报:“二爷,世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