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天已经亮了,刘钦虽然一夜没睡,但毕竟年轻,自觉也歇息够了,便准备动身。
若是按他之前所想,他不杀翟广,但也没必要出手相助,翟广虽然伤重,看起来起身都费劲,跑也跑不多快,但他要是个有造化的,怎样都能逃出生天。上一世时他也算是个人物,想来身上该是有些气运,不会轻易便死。
可他现在改了主意,对翟广道:“这里太显眼,等天大亮之后,迟早还有官兵过来,咱们两个换个地方。”竟然是邀他同行之意。
他受伤更轻,与翟广同行算是带个累赘,颇为吃亏,因此翟广闻言,心里有些奇怪,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落到这步田地,身上哪有什么值得人图的?便也不起疑,爽快道:“那就多谢你啦。我知道附近有个村子,咱们先去那避避风头。”
刘钦本来只当自己发好心,这会儿经他一提醒,暗道:其实他对附近更熟悉,知道许多我不知道的事,跟他一起我未必吃亏,说不定比自己独行还更强点。当下便走过去扶起他。
翟广体型高壮,身躯沉重,自己又使不上多少力,大半个身子都靠刘钦撑着。要放在平日里倒还好,但刘钦也受了伤,加上一天不曾吃饭,饿得发慌,刚走了几步便觉吃力。
他咬牙撑着,谁知翟广却道:“且慢。”
刘钦心里划过不耐,问:“怎么?”
翟广道:“这些尸体,得先找东西盖住,不然咱们走不远,怕是就要被发现。”
刘钦听他说得有理,便熄了怒意,看看他这幅情状,知道只能自己动手,于是把他搁在一边,费力搬动起尸体来。
他虽然落在夏人营中两次,这两年也曾亲临战阵,但搬动死人这事毕竟还没干过,原本没当回事,一措手却觉不简单。
他这会儿才知道,人死之后,身躯好像就沉上数倍,一时抱不起来,加上不愿让他们过多碰到自己,便只有拽着他们两只脚,在地上拖动。
在他做这事时,翟广只在旁边看着。
先前翟广只匆匆瞥他一眼,不曾仔细看过,昨天一夜闲聊,因着庙里没有灯盏,也没有看过他的面貌,这会儿让太阳一照,他才得空好好打量一番这个比自己足足小了一轮的年轻人。
太阳底下,他一眼便瞧出刘钦从没做过这事,只看他白白净净的一双手就知道他不是高官之子,就是贵戚子弟,便存着几分故意,没有开口指点他怎么样搬更为省力。
过了好一阵子,刘钦才终于把尸体藏好,折了些树枝杂草盖在上面以掩人耳目,满头大汗地回来,也不多说,只道:“走吧。”
翟广见他竟然不抱怨一声,心中颇为惊讶,把手搭在他肩上,眼睛稍稍一低,就瞧见他领子里面露出的一截脖颈,白得就像是馒头一样。
他忽然想到自己小弟,想他死前的那晚,拿他那只又黑又黄的小手费劲够着背上生的烂疮,一边抓着,一边和他讲:“哥,想吃馒头嘞。”脚底下忽然绊了一下。
刘钦把他往上扶了扶,提醒道:“小心。”
翟广问:“小兄弟,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
刘钦顿一顿脚,装作没有听见。翟广也没再问。
又过了约摸两个时辰,两个人在小路间左拐右拐,终于找到了翟广所说的村子。
其实刘钦在开阔处方向感不差,但不知道怎么,一进到密林当中,在小路间拐上几下,往往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然当初也不至于被狄吾赶到悬崖边上。刚才在林中时,听翟广“这边”、“那边”的指路,他心里颇多疑虑,只觉两人像是无头苍蝇一般乱窜,怀疑听他的到底能不能找见,这会儿见拐过一弯,村子就在眼前,才终于信服。
翟广已经快要昏过去了,一个劲地往地上滑,刘钦也疲惫不堪,嘴唇都起了皮,上下互相磨蹭着,见此不由精神一振,步子加快了几分。
他扶着翟广走进村子,可下一刻便觉奇怪,缓下脚,默默瞧了翟广一眼。
家家户户的门窗都禁闭着,村子正中的一条土路上面,竟然看不见半个人影,偶尔一阵风吹过,几只破篓在地上转动几下,从一边滚到另一边。
刘钦失望道:“糟了,这村子好像没人。”
“有人的。”翟广勉力抬手,“你看那边路旁有一坨牛粪,有牛粪就是有人。敲门试试。”
刘钦带着翟广,实在没力气走太远,就近敲响了一家的门。过了片刻,门后当真传来一阵轻轻的响动,像是脚步声,有人走近了,却不开门,隔着门板问:“是什么人?”听声音是个老妇人。
刘钦松一口气,怕对方见自己是两个成年男人,心存戒心,不敢开门,尽量缓和了神情语气道:“老人家,我们是朝廷的官员,刚在在路上遭了贼寇,身上受伤,想要借住一日。放心,不会白住你的。”说着拔出头上簪子,伸到门缝前面,不知她能否看见,“这个给你,你有空时去集上能当些钱,就当我们俩吃住的费用。”
她料想小民畏官,既然自己这么说了,她也不敢不开门,谁知话音落后,门后面没了动静。刘钦心下奇怪,以为自己说得不够清楚,正要再说两句,门里传来声音,“家里就咱一个妇人,招待不了老爷们,老爷去别处吧。”门板竟是纹丝不动。
刘钦长这么大,少有碰壁的时候,除去周章之外,也就是在解定方处吃过几颗软钉子。但那是解定方,总统江北大军,为国藩表,门后这老妇是什么人?一时又不解、又不悦,皱皱眉头,正待再说些什么,余光忽然瞥见旁边有什么一闪。
他也就没有开口,顺势转头向旁边看去,这一看不打紧,但见正午的日光之下,家家户户的门板、窗缝后面都闪烁着几道微光,他知道那是眼睛的反光,原来竟有几十双窥伺的眼睛正在暗处瞧着他!一时心下悚然。
旁边,翟广忽然大声说:“小弟,咱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咱自己的身份没什么不可见人的,干什么冒别人的名,装大尾巴狼又能唬住谁来?大娘,我也不瞒你,我叫翟广,曾经来过咱们村,不知道你记得不记得。你要记得,知道我脸上有道大疤,一见就认出来了,我往后两步,让你瞧得清楚。”
他偏头对刘钦示意,让他扶着自己往后两步。刘钦从来不是伺候人的人,不愿听他吩咐,更不想他怎么说都照做,更何况他对翟广所为不大理解,难道拿官家的身份不行,拿他翟广的就能扣开门了?装作没察觉,站着没动。
可他不动,门栓处却传来哗啦啦一串声响,老妇人把落的锁打开,把门推开道缝隙,露出只眼睛认真打量一会儿,迟疑着问:“你真是翟广?”
翟广笑道:“我这名声也算不上好,哪有上赶着冒充我的?你看。”说着偏过脸去,让她看自己右脸上的疤。
“哎呦,好像真是!”门板吱呀一声大开了。
老妇人把两人请进屋里,脸上表情既欣喜,又好像有点想哭,赶忙从另一边搀着翟广坐下,手搭在肚子上,原地转了两圈,然后忽地拍了拍手,赶去柴房忙了一阵,端上两碗热水,放在桌上,“你看,咱家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啊!”
她像是忽然想到什么,也不关门,转身去窗户旁边拿了只木片,走回来跪在地上,把一个空酱菜坛子挪开,露出底下木板,又拿木片撬开木板,露出下面的一方用布包好的东西,拿在手上,把四角揭开,露出一小把白色的东西。刘钦眼尖,瞧见是一捧脱了壳的精米。
然后她又如法炮制,忙活好一阵子,从另一处取出藏得更深的一小截腊肉,回来对翟广道:“家里就这些能上桌,我上锅焖上,过会儿就能吃。”
翟广自然不肯要,忙道:“这咋行!我看门口有棵槐树,你要是起锅,我让小弟去弄些槐树钱就够打发肚子了。这些你千万留着,就是蒸好了,我也一口不敢吃的。”
老妇人没听他的,只说:“要吃的,要吃的。”自顾转进柴房。
翟广急了,却起不来,忙推刘钦。刘钦自然不愿意吃什么槐树钱,但也看出这一点精米腊肉被老妇人这么千方百计的藏起来,一定十分珍贵,也不好吃她的,便起身劝阻。
老妇人转身给他推出柴房,一急之下说的是农村土话,语速又快,刘钦一点没听明白,但自顾身份,也不好同她在此推搡起来,只得讪讪站在原地。
翟广在外面喊:“大娘,我当真不吃!”
老妇人装聋作哑,和刘钦刚才一样。
说话间门口渐渐聚集了好些人,刚才那些紧闭着的门窗都打开了,许多人都从家里走出来,拥在门口,一开始谁也不肯进,后来你推推我、我推推你,就有几个站得靠前的人被挤进来,在翟广脸上仔细瞧瞧,有一个喊道:“我认出来了,就是翟广没错!”
话音落下,门口的人哄地散了。
刘钦见翟广的名声也不是到哪都好使,这才心意稍平,走回厅里,但没等他把椅子坐热,那些乡民便去而复返,各自手里拿着吃的,有的是几张面饼,有的是两三只鸡蛋,还有个甚至端来碗奶,说是家里黄牛刚下了犊子,正好有奶,送给他喝。
翟广让人围着,怀里瞬间满了,就是娘老子再多给他生出四只手也拿不下这些东西,手忙脚乱地问:“乡亲们,这是做什么啊?”
其中一个年纪大点的上前道:“大人有所不知……”
翟广打断道:“这儿没什么大人。老伯,我看你岁数比我大,你就叫我翟广就行。乡亲们也是,要是年纪比我小,不想叫我大名,那就叫我一声翟大哥!”
“哎,哎。”刚才那个乡民改口道:“翟大哥,你有所不知……”
刘钦见他头发半白,怎么也是年近半百,却叫翟广为“大哥”,只觉有几分滑稽,却笑不出来,就听他继续道:“你实在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自从半年前,忽然传着说塞外的蛮子打过来了,马上就要过江,县里就下来了人,挨家挨户进门,除了丈量土地之外,还要清点你家存了多少粮食、现有多少牲口。他们来得突然,咱们也没想着藏,结果后来没多久就又来人,说现在国家艰难,前线打仗吃紧,皇上下了令,要让每家都出力抵御蛮子,就要把东西拿走一半,还上各家抓人。”
“咱们村里几个爷们看不过去,和他们争执起来,县里的人发了火,说我们都是逆民,和……和蛮子勾结起来,是在作乱,就要把东西全都拉走,一粒米也不给我们留,还把村里的成丁都抓了去,说要编入军籍,就连十二三岁的娃娃也不放过啊!”
说话间,刚才那个老妇人从柴房里出来,挤过众人,把一小碗热腾腾的白饭放在桌上,搁在翟广面前,白饭上面铺着切好的几片腊肉,一时香气扑鼻。
她插进来道:“说的就是了!咱当家的都六十了,那天也被他们抓走,本来想着以后是人鬼两道见不上面了,幸好遇上了你翟大哥。”
她把饭往翟广那边推推,恨不能推到他身上,“翟大哥,你认识他么?咱当家的叫李江,同村的叫他李大耳朵。他那耳朵大着呢,就跟你脸上的疤似的,你要见了,也不会忘。”
旁边有人轻轻推她一下,她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一时住了口。翟广却毫不在意,想了一阵,忽地一拍大腿,“李耳朵,我知道他!他当时找到我,说要跟着我干,我看他年纪太大,本来不答应,想让他回家,他就是不从,说自己杀不了敌,但也能掌勺造饭,还有力气能挑行李、干杂活,实在不行还可以喂马,我看他态度很坚决,就把他留下来了。怎么原来他是你的家人?”
“是了,是了,那就是他了!他去找你之前,就是这么对咱说的。”老妇人看看左右乡亲,笑得十分开心,好像丈夫做的事情让她脸上很有光,“他现在还好么?”
翟广顿了一顿,脸上的笑容凝重了些,也没瞒她,“实话说吧,昨天时候我们和官军打了一仗,我和弟兄们失散了,不知道他的情况,要等会合之后再看。”
他说着不知,但别人看他身上伤势,哪里看不出昨天那仗打得很惨,连他都这副模样,李江怕是没命了,一时均感戚然。还有些也有家人在翟广军中的,心里担忧,拨开人群凑近,你一言我一语地向他打听起来。
翟广当真是好记性,居然绝大多数人只听名字再加几句描述,就能对得上号。刘钦站在一旁听了一阵,渐渐终于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一个月前,翟广带人马路过这个村子,见到官兵正在抢劫粮畜、强抓壮丁,见他们人数不很多,就以多打少,把他们赶跑了。夺回来的东西,让各家自己领回,抢走的人也全都放了,无论粮食财物,一无所取。还同他们约定,说如果县里追究起来,就全推到自己身上,说官兵是自己杀的,粮食也都被自己抢走,人也让他夺了去,让他们把该藏的粮食藏好,该躲的人别露头,等风头过去再过日子,然后便离开了,连夜都不曾在村里过。
这个老妇人的丈夫年纪虽然大,血气却也刚强,因对官军生忿,一怒之下收拾行李追出去投了翟广。村里像他这样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之前被作为壮丁抓走的人,鬼门关里走过一圈,自忖以后本来也要东躲西藏,好过不了,索性也跟翟广一道走了。
当日翟广只顾着和兵士们一起归还粮食,不记得这么多人脸,这些人却记得他,今日又见到,如何能不喜不自胜,纷纷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他。
翟广看着白饭,不肯吃,老妇人强把碗往他怀里推,简直恨不能抓起饭来塞他嘴里。翟广争执不过,只能端起碗,匆匆扒了一半,肉只吃了一片,转回身招呼刘钦,“小弟,别光看着,你也过来吃。”说着对别人解释,“这是我弟弟。”
乡亲们见他俩一个黑得像炭,一个白得像雪,怎么看都不像亲哥俩,但想着五个指头还不一边长,兴许天底下就有父母能生出俩这样的儿子出来,也不疑有他,对刘钦的态度明显热络多了,拥着他回到桌边,好几只手按在他肩上,一齐把他按进椅子里面,“娃,你也吃,不够这还有。”
刘钦强笑着应付几句,虽然心情复杂,但到底饿得狠了,也不推辞,几口把饭吃净了,又连着啃了两个馍。翟广在旁边瞧着他吃饭,想到自己小弟,笑了笑,把别人送上的那碗黄牛奶推给他,“小弟,这是乡亲们的心意,你喝了吧。”
刘钦看他一眼,推让几下,翟广都给挡了回去,他也就不再客气,喝干了奶,又拿桌上水漱了漱口。这一顿又解饿、又解渴,一时精神了不少,找回几分力气。
在他抬袖想要抹一抹嘴的时候,翟广对旁人道:“等我回去之后,一定让他们马上写信,给家里报平安……”
说到一半,忽然顿住,示意旁人不要说话,侧耳听了一阵,又趴在桌上,耳朵紧贴着桌面,过会儿神情一变,抬头道:“不好,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