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6月16日之战
如果要把历史上称为6月16日之战的可怕冲突做一个简要而准确的描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计划根据最近发表的官方文件与这一巨大悲剧的目击者和参与者的个人证词来做这项工作。
在前面我已经简单地讲述了6月15日傍晚和第二天所发生的情况,现在,为了还原事实真相,我将按准确的时间和空间来详细描述这些事件。
准确地讲,战役是在清晨6点至6点15分之间开始的,当时双方第一批航空兵部队开始接触。但在这接触之前,已经发生过一些作战行动了,虽然这些行动也是这次战役的一部分,但它并不影响战役的结局。法国独立空军的4个夜间轰炸旅所采取的行动就是一个例子,这4个旅根据指令在清晨3点至3点半之间越过卢森堡和莱茵河之间的法国-比利时边界去轰炸科隆、波恩、科布伦茨、宾根、沃尔姆斯、曼海姆及施佩耶尔的目标,轰炸这些的目的是摧毁莱茵河上的普通桥和铁路桥。
法国的这些夜间轰炸旅当时只是战时编制兵力的一半,即每旅6个中队,共36架飞机。轰炸团由3个中队进行,从表面看,未遇到抵抗,敌人已把防空仅限于对所有灯光实施灯火管制。法国用500公斤和1000公斤的爆破弹,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尤其是对科隆和科布伦茨的桥梁的破坏。
同日早晨6时至6时半之间,这4个旅完整无损地降落在作战基地上。
德国政府于早晨6时向世界各电台广播了它的第一号战报,值得一录。
柏林,6月16日6时。
今晨4时至5时之间,法国空军飞越莱茵地区后,向科隆、波恩、科布伦茨、宾根、美因茨、沃尔姆斯、曼海姆和施佩耶尔等市投下了数百吨爆破弹、燃烧弹和毒气弹。人员及建筑物被损坏者不计其数,成千居民、老人、妇女和儿童被杀害和濒临死亡。
德国政府已命令其独立空军进行报复。
这一公报大大地夸大了法国轰炸的效果,即使居民遭受损失,数量也应不大,法国没有使用毒气弹。但是,德国政府却利用这些轰炸在世界舆论面前,控告同盟国,说敌人已开始无限制地使用航空化学兵器,其目的只是为了想让自己使用它找个正当的理由,因为它早就决定要这么做。
这一公报登在全世界所有报纸的号外上,造成十分深刻的影响,同盟国政府发出否认声明也不能消除这个影响,因为在同盟国的否认里,同盟国只是想办法解释和辩护其采用的行动方式是正确的,直至德国独立空军发动可怕的航空化学兵器进攻时,这一影响也没有从人们的脑海中抹去。在许多人心目中,依然相信,是同盟国首先破坏了国际公约,而德国只不过是行使了正当的报复权。
6点钟时的态势
由于双方的部署,6点钟时的态势如下:
同盟国:
1.比利时驱逐旅第一团(6个中队,36架飞机)正在科隆—科布伦茨上空巡航,正面约80公里,高度约5000米。
2.法国第二及第四驱逐旅(4个团,24个中队,144架飞机)正在巡航,第一个旅在科布伦茨—美因茨上空,第二个旅在美因茨—阿沙芬堡上空,每个旅的正面超过100千米,高度约5000米。
为了描述空中位置,我们总是不得不参照地面上某些固定点,读者必须在自己心中做必要的参照。考虑到空中的特殊性,空中位置只能是某一时刻对照地面固定点的位置,因此必须要取地面参照物,不是为了别的,而仅仅是作为一般的标志。例如,当我们说某某空军部队在某时某刻在科布伦茨—美因茨前线的5000米高度上,我们不是说明这支部队真的在那个地方,所属各部展开,排列在科布伦茨和美因茨之间的垂直面上5000米高度处,我们只是指该部队所属各部在那个时刻位在科布伦茨垂线至美因茨垂线之间直线的外侧或内侧10公里左右约5000米的高度上。
德国:
1.第一2000马力大队(第一纵队)的4个支队已到达帕德博恩上空,并正向科隆飞行,这4个支队(40架2000马力的飞机)将在上午6:30与比利时驱逐旅第一团接触。
2.第二2000马力大队(第二纵队)的4个支队已到达哥廷根上空,并正向霍内夫(莱茵河畔)飞行,这4个支队(40架2000马力的飞机)将与比利时驱逐旅第一团接触。
3.第三2000马力大队(第三纵队)的4个支队已到达吉森上空,并正向圣戈阿尔(莱茵河畔)飞行,第四2000马力大队(第四纵队)的4个支队已到达哈南上空,并正向美因茨飞行,这8个支队将很快与法国第二驱逐旅接触。
4.第五2000马力大队(第五纵队)的2个支队已到达阿沙芬堡,第六2000马力大队(第六纵队)的2个支队已到达维尔茨堡上空。
这4个支队(40架2000马力的飞机)已经与法国第六驱逐旅的某些分队接触。
5.第七2000马力大队(第七纵队)的2个支队已到达安斯巴赫上空,正向斯特拉斯堡飞行。
6.第八2000马力大队(第八纵队)的2个支队已到达沃尔姆上空,正向布雷沙赫飞行。
到当时为止,这最后两个纵队道路畅通无阻,未遇抵抗。
在6点钟时,第五、第六纵队的领队与法国第四驱逐旅的某些分队间的战斗开始。在6时至6时30分间逐步发展,并一直向北方推进,直到6时30分左右,战斗继续在从科隆经科布伦茨、克罗伊茨纳赫、路德维希到海德堡前线的上空进行。
在科隆和霍内夫上空,比利时驱逐旅的第一团攻击第一和第二突击纵队组成的第一攻击波的8个2000马力的支队,有6个驱逐机中队(36架飞机)与8个战斗轰炸支队(80架2000马力的飞机)战斗。在科布伦茨及克罗伊茨纳赫上空,法国第二驱逐旅攻击第一和第二突击纵队组成的第一攻击波的8个2000马力的支队,有12个驱逐机中队(72架飞机)对4个战斗轰炸支队(40架2000马力的飞机)。
从法国和德国公布的许多参加过那个悲剧的6月16日战斗的军官们写的回忆录和文史资料中,我们可以对发生过的事情有一个十分准确的了解。
同盟国的驱逐机在巡航中或被派往对付敌人空中集团的途中,一旦看到敌人的飞机就会想办法占据攻击有利位置。但德国的支队却不一样,不管有没有看到敌人的飞机,都会保持队形不变,继续沿原来的航线前进。这就使得速度较快和机动性较好的驱逐机部队很容易找准攻击的方向,因为敌人的飞机并没有打算避开这种攻击,也不采取其他任何机动飞行来改变它的位置。由于驱逐机部队必须攻击密集编队,因此它们想方设法爬到编队的上方,并用所有的飞机来包围这一编队,使其因四面受敌而分散火力。
驱逐机以中队或大队来活动,并在开始攻击前一直保持同样队形。所有中队都分成两个半中队,每半个中队有3架飞机,每个半中队从一个攻击方向作战。对大队来讲是4个攻击方向,对中队来讲是两个攻击方向,都必须协调一致对敌人实施集中攻击。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十分注意这种机动动作,到实战时证明它真的有效,事实上,同盟国空军每次使用这种方法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德国支队遵守上级的指示,保持密集队形,不管什么样的部队从什么方向来攻击自己,都保持预定的航线,不偏离。
该日,每一支队加强到10架飞机,而不是战时编制所规定的9架,因为它把备用飞机也算进去了。现在,当一个支队同时受一个大队的12架驱逐机攻击时,支队的火力一般要超过驱逐机的正面火力,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当支队只遭到单独一个中队或更少的攻击时,攻击者的弊端就大大增强了,因为这种情况下,轰炸机编队可以把它的火力集中在少数几个方向上。在德国,这种大型的飞机上军械的位置设计得很精心,它很容易操纵,不受风向的影响,而且配备了经过充分训练的人员。而且由于编队在经受攻击时并不需要做任何机动飞行,飞机的作用对射击目的来说就是一个稳定的平台。一个单独的飞行员去攻击一个支队,哪怕是一个已经损失掉1/3~1/2实力的支队,它也是一个十足的傻瓜,可是仍有几名同盟国飞行员尝试这种英勇的业绩。
一支驱逐机部队不管是大队还是中队,在经过一次进攻之后,不管结果如何,它都会发现自己被打散了,它的飞机飞向各个方向,没有可能迅速重新集合组队对同一支队或其他支队进行下一次攻击。而另一方面,经受过攻击的支队,尽管受到损伤,仍能继续保持它的航线和队形,但是编队大小要根据遭到的损失决定。因此除非想让敌人顺利地继续前进,否则每一架驱逐机都必须单独进行攻击。同盟国的大多数驱逐机,不会任由敌人的飞机不受任何阻挡地继续前进,在集体攻击结束后,将单独地持续攻击再攻击。这么英勇的行动,在6月16日的战斗中,德国的战斗轰炸支队只遭受轻度的损失,大部分的损失应该是来自同盟国的驱逐机部队的攻击。
德国的支队在飞行过程中,不管损失如何都毫不动摇地保持队形不变的做法,让习惯于机动活动的同盟国飞行员大惑不解,但是这种毫不动摇成了支队本身巨大的力量,对于这一点,全体人员都深信不疑。
支队的各机组从飞离机场时就知道,一旦与敌人相遇,除了接受战斗外没有其他办法。因此,敌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去面对战斗,这就要他们保持密集队形,使得编队中的所有飞机之间可以相互支援,这样能容易发现敌人的飞机,并能精准地对敌机进行射击。因此他们在飞机上执行任务时格外专心,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周围的情况,最有利地使用他们的武器。飞行员的任务就是保持队形,并按照设定路线飞行。其余机上成员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发现最危险的敌人并给对方最沉重的打击。队形的安排应能使视线划分为若干扇区,只要每一个扇区内有飞机就行,这样区分射击任务能使支队即使在作战实力下降时也成为一个很有力的作战工具。
即使双方与很多的部队发生交战,这种战斗仍然是驱逐机部队对战斗轰炸机部队实施的一系列的攻击,因为德国的支队不可能把飞机布置成沿正面一线,所以同盟国的驱逐机部队就不可能同时对其进行攻击。于是会出现下列这样的情况:在某些区域,支队连续被2个、3个甚至4个驱逐机大队或中队攻击,而在另一个区域,只有1架飞机在攻击,还有一些区域,支队根本没有遇到敌人。
空战中的混战局面是经常出现的,驱逐机部队或单机不停地向专心于继续前进的支队攻击,而周围随处有战斗轰炸机和驱逐机被击落或试图降落。战斗的强度一点点减弱,直到驱逐机部队被消灭,战斗停止;少数幸存的驱逐机弹尽油绝,试图着陆以便重新装弹加油,而实力减弱不严重的支队则仍继续向目的地前进。
大约上午6时半,在科降和霍内夫上空,率领第一和第二突击纵队的8个2000马力的支队与比利时驱逐旅第一团发生首次战斗。
更准确地说,这场6个驱逐机中队和8个支队间的战斗是发生在科隆、霍内夫、欧本和圣维特的上空。比利时的各中队表现出非凡的勇敢,不顾自身数量上的巨大劣势(36架对80架),反复进行攻击,到7点钟左右,幸存的驱逐机弹药耗尽,被迫降落,而2000马力的支队在损失掉12架飞机之后,正在维尔维埃和圣维特上空约6000米高度上飞行。
大约6时半,位于比利时边境上的观察哨报告比利时防空司令部,有一支庞大的德国空军集群正越过边界前进,比利时驱逐旅的第一团已被迫脱离战斗。比利时防空司令部已经从别的来源得知越过边界的敌机的规模大小,于7时15分左右命令比利的驱逐旅第二团及布鲁塞尔、那慕尔和列日的航空要塞的飞机去攻击已经入侵比利时的敌人。
这些部队在7点半至8点之间开始起飞。
7点半时,第一和第二纵队第一波的8个战斗轰炸支队正在高射炮连射程之外的很高高度上飞临布鲁塞尔,前往里尔和瓦朗西安,有一些比利时驱逐机打算赶上它们。
与此同时,比利时防空司令部接到边境观察哨的通报,另外有一个庞大的德国空军集群正越过欧本与圣维特间的边界,那是德国第一、第二纵队第二波的8个战斗轰炸支队。
比利时防空司令部勉强来得及改变给驱逐机部队的命令,把其中半数调去对付第二波敌人。第一波的8个支队在里尔和瓦朗西安上空被8时左右出发的第一批驱逐部队赶上,几乎同时,第二波的8个支队在布鲁塞尔和那慕尔上空与另外6个防空驱逐机中队遭遇。与此同时,边境的观察哨正发出通报,还有一个德国空军集群正在越过边界,它们是第一、第二纵队第三波的4个战斗轰炸支队。
比利时防空司令部现在只剩下5个军属驱逐机中队,但它没有想到要谨慎地使用这些剩下的配属航空兵部队。法国防空司令部在第一波战斗轰炸机支队8点钟时在里尔和瓦朗西安越过法、比边界时已经知道了比利时上空发生的事情。他命令配属航空兵第一驱逐旅及亚眠、圣康坦和拉昂诸航空要塞的飞机起飞迎击敌机。共有12个驱逐机中队和18个防空驱逐机中队,总数30个中队,180架飞机。当这些部队在8点30分起飞去抗击敌人第一波的战斗轰炸支队时,这些支队已经从后面受到比利时驱逐旅第二团和6个比利时防空驱逐机中队,一共12个中队72架飞机的攻击。
在阿腊斯、康布雷、亚眠和珀雷内的上空,在8点至9点之间,接着发生一场第一波8个战斗轰炸支队与42个法国和比利时驱逐机中队之间的可怕的混战,有252架驱逐机与大约70架战斗轰炸机战斗。这8个战斗轰炸支队确实被歼灭,没有一架飞机返回,但同盟国为这场胜利付出150架飞机的代价。
也是在8点至9点之间,德军第二波8个支队与6个比利时防空驱逐机中队之间在布鲁塞尔、那慕尔、沙勒罗瓦和勒内克斯上空开始战斗,有80架战斗轰炸机对36架驱逐机。大约9点钟,第二波的8个支队在损失了12架飞机并消灭掉30架敌机之后,到达阿腊斯和康布雷上空,在那里德军又遭到已经消灭掉第一波8个支队的同盟国驱逐机部队的攻击。这些同盟国部队在经过上一次战斗后正处在混乱之中,尽管如此,他们英勇地攻击,不过是单机作战。大约9点半,第二波的8个支队在减少到一半多一点实力之后到达亚眠和阿布维尔上空,幸存下来的同盟国驱逐机正在着陆,准备重新加油和再次组织战斗。
9点钟时,法国防空指挥部接到通知,已经在鲁贝和里尔上空看到另一支德国空军集群,并正在轰炸鲁贝。它们是第三波的4个战斗轰炸支队,越过比利时时几乎未遭抵抗,这4个支队中的一个支队在鲁贝投下了10吨炸弹。
法国防空指挥部命令配属航空兵第一驱逐团去攻击,配属航空兵第一团于9时30分起飞,飞向里尔。但是它在空中游弋了很长时间却未能与敌机接触,只好返回原机场。
10点钟时,德军第二波的8个战斗轰炸支队出现在鲁昂上空,第三波的4个支队出现在阿布维尔上空,后者对这个中心投下10吨炸弹。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防空指挥部向鲁昂方向派出了配属航空兵第一驱逐团。
我们已经描述了从6点到10点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天空中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突出地出现于6月16日之战的总情况之中。在这一个分战区中,20个战斗轰炸支队与24个驱逐机中队和30个防空驱逐机中队的一共324架飞机发生交战。
到10点钟时的态势如下:
德国方面:
第一、第二纵队的第一波已经完全被歼灭。
第二波已损失掉约一半实力,正在鲁昂上空飞行。
第三波几乎原封不动,正在阿布维尔上空飞行,并轰炸了鲁贝和阿布维尔。
总的说来,第一、第二突击纵队已损失掉将近一半实力,即100架2000马力的飞机。
同盟国方面:
比利时驱逐旅和布鲁塞尔、那慕尔、列日3个航空要塞的飞机,共12个驱逐机中队,12个防空驱逐机中队,一共144架飞机,大约还剩下40架。
比利时军属配属航空兵的即将动员其孪生中队的5个驱逐机大队,全部完整无缺。配属航空兵第一驱逐旅的72架飞机约剩30架。亚眠、圣康坦和拉昂航空要塞的18个中队,108架防空驱逐机已损失将近一半的实力,两个配属航空兵驱逐团正在搜索敌人。现存的兵力还有军属驱逐机大队,它们正在动员其孪生中队。
总的说来,同盟国已损失200多架飞机。
大约在上午6时半,在科布伦茨、克罗伊茨纳赫、凯泽兰泰恩、施佩耶尔和海德堡上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突击纵队的先头部队(12个2000马力的支队)与法国独立空军的第二、第六驱逐旅发生战斗。交战在莱茵河区域上空进行,144架驱逐机对120架2000马力的战斗轰炸机。
7点钟时,第一波的12个支队在剩下三分之二实力后,越过梅齐希和贝格察贝恩之间的边界,向西南方向飞行,后面有将近50架驱逐机追击,这些驱逐机在采取勇敢的,但少有成效的单机行动中耗尽弹药,不得不降落。
也在7点钟时,4个战斗轰炸支队(40架2000马力的战斗轰炸机)越过斯特拉斯堡和布雷沙赫之间的边界,向西南方向飞行。
当时,法国防空指挥部命令:
1.独立空军的第一、第二驱逐旅攻击越过梅齐希和贝尔察贝恩之间边界的敌机集群,此集群已经遭受了某些损失;
2.独立空军的第五驱逐旅攻击越过斯特拉斯堡和布雷沙赫间边界的敌机集群;
3.凡尔登、梅斯、南锡和厄比纳尔航空要塞准备出发攻击,敌人可能用别的集群进犯这些地方;
4.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的配属航空兵驱逐旅、集团军的配属航空兵驱逐团,以及集团军所动员的驱逐机中队待命。
7:30,第一波(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纵队的)12个战斗轰炸支队由于损失,已经减少到原来实力的三分之二,到达斯特内—凡尔登—南锡—夏尔默前线,他们在这里将不得不经受独立空军第一和第二驱逐旅的部队之第一次攻击。与此同时,同是这些突击纵队的第二波的另外12个战斗轰炸支队正在越过梅齐希和贝格察贝恩之间的边界。
也是7点半,第七和第八纵队第一波的4个支队顺利到达勒米尔蒙和贝藏松的上空,在那里受到法国独立空军第五驱逐旅的部队的攻击,当时同是这两个纵队第二波的4个支队正在越过斯特拉斯堡和布雷沙赫间的边界。
在7点半至8点之间,在兰斯、斯特内、凡尔登、夏尔默、肖蒙、圣迪济埃和夏龙上空,第一波的各支队与两个驱逐旅之间发生了战斗,12个实力已减至正常三分之二的战斗轰炸支队对24个驱逐机中队。
法国飞行员攻击得很大胆而猛烈,好像他们急于想牺牲自己的生命,80架德国战斗轰炸机大部分被摧毁,只有少数的幸存者能退回来参加后续的攻击波。但是这两个驱逐旅也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因而第二波的12个支队在8点钟安然无恙地出现在斯特内、凡尔登、土尔和夏尔默上空,只有少数单独的飞行员用很少的弹药去抵抗它们。
在7点半至8点之间,第七、第八纵队第一波的4个支队与法国独立空军第五驱逐旅在维祖尔、第戎及贝藏松上空发生战斗:72架驱逐机对40架战斗轰炸机。
8点钟时,这4个支队在损失近一半实力之后到达第戎和夏龙上空,当时第二波的另外4个支队已到达勒米尔蒙和贝藏松前线。
参加攻击第二波的第5驱逐旅的残部已完全被歼。
大约8点钟时,15个德国战斗巡逻中队到达兰斯、斯特内、肖蒙和夏尔默上空,它们有180架非常快的驱逐机,由最能干的德国飞行员驾驶。一到达作战区,德军每架飞机就各自寻找正在攻击战斗轰炸支队的法国飞行员交战。
对法国防空司令部来说,8点钟左右情况大致如下:
在斯特内、凡尔登、土耳和夏尔默前线,一个几乎未遭任何损失的大型飞机的庞大集群正在高空向正东方飞行。在它后面约100千米,几乎就在边界线上,另一个大型飞机的庞大集群正沿同一路线进犯。往南面,在第戎、夏龙前线,有一个遭受损失的敌机集群,在它后面,有另一个几乎未遭损失的集团,再往后,在莱茵又有一个同等规模的集群。
根据来源于法国空军侦察团所属分队的情报,跟在已入侵法国领空的各集团之后,已经发现别的一些庞大的空军集群的位置。
法国空军部队的驱逐旅已经遭到巨大损失,部队需要时间重新组建,目前对它们不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司令官决定集中他的两支部队,命令他手头现有的全体部队要尽快出动对付敌人。现有的部队是:
斯特内、梅斯、南锡和厄比纳尔航空要塞的16个中队,96架防空驱逐机;兰斯、夏龙、特鲁瓦、奥塞尔的第二线航空要塞的24个中队,144架飞机;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配属的第一、第二驱逐旅的24个中队,144架飞机;集团军配属的7个驱逐团的42个中队,252架飞机;军属的20个驱逐机中队,120架飞机,总计126个中队,756架飞机。
攻击命令于8时发出,几分钟之后,第一批飞机开始起飞,约在8点半开始大规模战斗。
8点半时,德国各纵队的情况如下:
A.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纵队:
1.第一波——已遭歼灭。
2.第二波——12个2000马力支队几乎完整无损,已到达兰斯—夏龙—圣迪济埃—肖蒙前线。
3.第三波——8个2000马力支队完整无损,已到达斯特内—土尔—夏尔默前线。
4.第四波——8个2000马力支队完整无损,已到达梅齐希和贝格察贝恩前线。
B.第七、第八纵队:
5.第一波——只剩下少量飞机到达纳韦尔—木兰前线。
6.第二波——4个2000马力支队几乎完整无损,已到达第戎—夏龙前线。
7.第三波——12个2000马力支队完整无损,已到达勒米尔蒙—贝藏松前线。
8.第四波——8个3000马力支队完整无损,正越过斯特拉斯堡和布雷沙赫间的边界。
此时,不包括已损失的飞机,共有满员的44个2000马力支队,8个3000马力支队(440架2000马力的飞机,80架3000马力的飞机)在法国上空。
756架法国驱逐机冲向这520架德国大型战斗轰炸机。当然,进入法国领空较深的那些攻击波将首先受到这种猛烈攻击的压力,于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纵队的第二波(12个2000马力支队,几乎完整无损)在兰斯和奥塞尔上空被击败,只有少数幸存的飞机飞返到第三波(8个2000马力支队),第三波本身也损失掉大部分飞机,飞回参加第四波(8个2000马力支队),当时第四波已到达斯特内—土尔—夏尔默前线。第四波也遭到猛烈攻击,但此时法国驱逐机已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已击落近200架德国战斗轰炸机),遭到非常严重的损失,剩下的飞机到处分散。就在这个时候,有4个3000马力支队的第五波在梅齐希和贝格察贝恩之间进入法国领土。第七、第八纵队的第一波和第二波被击败,几乎全军覆没,第三波也受到猛烈攻击,但是就像别的地段一样,法国的攻击在这里也减弱了,第三波在剩下将近一半实力之后,到达第戎—夏龙前线,这时第四波跟在它后面,到了勒米尔蒙和贝藏松上空,第五波(8个3000马力支队)飞越过斯特拉斯堡和布雷沙赫间的边界。
9点钟时,在巴黎纬线以南法国领空的德国独立空军的态势如下:
A.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纵队:
1.第一、第二、第三波均被消灭。
2.第四波(8个2000马力支队)减少到大约一半实力之后在斯特内—夏尔默前线飞向兰斯—奥塞尔前线。
3.第五波(4个3000马力支队)在梅齐希和贝格察贝思间的边境上。
B.第七、第、八纵队:
1.第一和第二波均被消灭。
2.第三波(12个2000马力支队)减少到将近一半实力之后在第戎和夏龙前线。
3.第四波(8个3000马力支队)在勒米尔蒙—贝藏松前线。
4.第五波(8个3000马力支队)在斯特拉斯堡—布雷沙赫前线。
在这个地段上空,德国独立空军已损失掉大约500架2000马力的战斗轰炸机,但法国防空部队也只剩下少量的防空驱逐机大队和大约100架孤立的四处分散的单机,这时10个2000马力支队和20个3000马力支队正按其预定路线在法国的天空向前推进,第六、第七、第八波的40个3000马力支队和10个6000马力支队将会到达。
于是,大约10时30分,10个2000马力支队,60个3000马力支队和10个6000马力支队,总计800架大型战斗轰炸机的集团将在巴黎纬线以南的法国天空飞行,法国防空部队则不能提供任何相应的抵抗。
因此,从上午9时起,已可认为德国独立空军已在6月16日之战中取胜,实际上从那时起再没有进行重要的空中战斗。各个突击纵队可以几乎不受抵抗地按预定路线前进,执行分派给它们的轰炸任务,只遭到轻微的损失,返回作战基地。
晚上8时德国发出的战报如下:
今晨7时,进入法国和比利时天空的独立空军已击败同盟国航空兵部队,然后轰炸了波尔多、里摩日、克勒蒙菲朗、图卢兹、罗昂、里昂、圣艾蒂安、瓦朗斯、阿维尼翁、尼姆、蒙彼利埃、埃克斯、波尔、格勒诺布尔、第戎、纳韦尔、布尔日、图尔、勒芒、鲁昂、亚眠、鲁贝以及其他城市。此外,在巴黎近郊投下1000余吨炸弹。
现在没有人也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止我独立空军每天向它认为适应轰炸的地方投掷至少3000吨炸弹,从明天起,我独立空军将每天进行轰炸,直至敌国承认失败为止。
今晨8时左右,少数同盟国的飞行中队向汉诺威、马格德堡、莱比锡和德累斯顿等城市投掷了炸弹。这类行动由于其意义不大,仅造成无用的破坏,对决定战争胜负并无影响,但他们如想避免遭到严重的报复,必须不准再犯。从现在起,对一座德国城市,哪怕投下一颗炸弹,我独立空军将奉命去彻底摧毁一座同等重要的城市。
6月16日的事件给同盟国政府以深刻的印象。
这一新闻在大清早就传到了同盟国的耳朵里,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空中已处于劣势。当3000和6000马力支队开始在巴黎市郊投下炸弹,造成严重的物质和精神上的破坏时,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深刻而且加倍痛苦。这个消息已经在法国国内散播,过去曾认为不会遭遇敌人入侵的一些边远城市也遭到了轰炸,到处都在高声呼吁要求及时得到防空兵器,就像天空中到处都有敌人一样。
大部分驱逐机和防空驱逐机部队已被消灭,只剩下几百架驱逐机,它们必须重新组成中队,但已不能保证它们还能有效地对付下一步的空袭。还有一些别的中队存在,但它们不是为空战准备的,它们还有其他要执行的任务,尤其是对德国战斗轰炸机空战。不管情况如何,到了16日夜间,航空当局还是想方设法获取一切可能的航空兵器,哪怕是凑合使用的也好,以便对付下一轮的空袭。8点发布的战报中包含报复性威胁激怒了法国的领导人,他们命令其独立空军的夜间轰炸旅于当天夜里去轰炸德国的科隆、科布伦茨、美因茨和法兰克福等城市。
在16日这一天,德国独立空军已损失:
1.约600架2000马力的飞机;
2.约40架3000马力的飞机;
3.3架6000马力的飞机。
16日夜间,剩下的2000马力支队重新组建成两个大队(第一和第二大队),每大队10个支队,每支队9架飞机。
绐独立空军的作战命令规定17日要完成下列任务:
切断跨越从贝尔福经厄比纳尔、土尔、兰斯、夏尔维尔、吉维、迪南、那慕尔及至通格交通线的铁路和公路交通。
突击用8个纵队来实施,每纵队分三波,各波间隔时间半小时。由于飞行要长达5小时,2000马力飞机不得不带3吨炸弹,3000和6000马力飞机分别带5吨及8吨炸弹。
第一第二纵队,每队必须包含一个2000马力大队(共10个支队,90架飞机)和一个6000马力支队(9架飞机),分成三波,分别为4、4、2个2000马力支队,再加上一个6000马力支队。两个纵队共带600吨炸弹。必须注意,比利时境内从通格到迪南的交通必须保持切断。
另外六个纵队,每纵队必须包括一个3000马力大队(10个支队,90架飞机),分成三波,分别为4、3、3个支队。两个6000马力支队(18架飞机)必须加入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纵队的最后一波,每一纵队应携带500吨左右的炸弹。
第三、第四纵队必须注意切断兰斯至吉维之间的交通,第五、第六纵队注意切断兰斯至土尔间的交通,第七、第八纵队注意切断土尔至贝尔福间的交通。第一波必须在5时越过边界,各支队完成任务后,必须立即以最高的高度,以最短的航线返回各自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