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女儿走后,孟彦章干得更卖力了。
等搭好庇护所的骨架,他和其他人赶紧凑到陈业卿身边,认真学习如何做外层遮挡。
有油布的搭油布,没有的,要先在木缝里抹上混了树叶的湿泥,再搭上枝叶繁茂的松树枝,一层叠一层,直到完全不渗水为止。
夜幕将近,为了快点让家里人住进自己亲手搭的庇护所里,几个男人都在争分夺秒的忙碌着。
**
孟如溪没急着回去,领着姐妹朝对面走去。
“二妹,咱这是上哪去?”孟如芸有些不安:“待会奶又得骂人了。”
“怕什么,反正回去也是干活,咱先去干点别的。”孟如溪说。
她是不想再搓绳子了,再搓下去,手都得搓秃噜皮。
而且这会下着雨,前面又有一片松树林,如此好的地理条件,她必须去干件大事儿。
孟如槿从孟如芸的怀里冒出头来,好奇道:“二姐姐,我们这是去干嘛呀?”
孟如溪神秘一笑:“待会就知道了。”
“....可、可是,回去晚了,奶肯定会骂我们的。”孟如芸仍是一脸纠结,但看着孟如溪毫无惧意的侧脸,她欲言又止道:“二妹....你现在怎么都不怕奶了呀?”
“怕什么?”孟如溪反问。
孟如芸愣了一下,回道:“奶是我们的长辈,就,就该……。”
“就该什么?”
孟如溪望着她挑挑眉,说:“书里只说过要尊老爱幼,奶是长辈,我们自然得尊敬她,孝敬她,但敬是怕么?我们为何要畏惧她呢?她又不是夜叉猛虎。”
“大脑斧!”
“怕!”
孟如槿吓得抱紧孟如芸。
敬不是怕。孟如芸瞪圆眼,好一会不知说什么。
她直觉二妹说的似乎有些道理,可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具体是什么,她也说不上来。
孟如溪安慰完小妹,转眼见孟如芸还在发愣,便又肘了她一下,悄声说:“大姐,别怕了。她骂就骂呗,你当耳边风不就得了,难不成她还能怎么着你么?”
闻言,孟如芸忍俊不禁地抿嘴笑了笑。
不等细说,三人已走到差役所在的油布棚前,孟如芸先是微讶,随后赶忙理了理蓑衣,顺带将孟如槿抱稳。
一到门口,又是耗子在那。
“我想找刘强官爷说点事。”孟如溪上前说道。
“啧,怎么又是你。”耗子一见着孟如溪就浑身不舒坦,想将人赶走,但想起刘强对她的态度,只能压下肚里的烦躁,撩起油布进去禀报。
过了会,他出来,朝她们仨指了指:“你进去,你俩,在外面等着。”
“好勒,谢耗子官爷。”
孟如溪扭头给孟如芸一个放心的眼神,弯腰走进油棚。
其余官兵出去找柴,棚里只余下刘强和一个长得圆头圆脑的官兵,他正在架锅煮饭,锅里有肉干和野菜,看这架势,也就是一股脑将其扔进去煮熟,没什么味道可言。
感受到刘强的打量,孟如溪收回眼,直接走到他跟前,拱手直言道:“刘官爷,小的有不情之请,望大人能允。”
刘强看了孟如溪一眼,温声问:“孟姑娘但说无妨。”
孟如溪捏捏拳,说道:“前边有片松树林,小的想进林中捡些菌子,很快便回,望官爷开恩。”
刘强皱眉:“菌子?那林中的野菌子大多有毒,不瞒你说,不是我不允,以前也曾有人想捡来吃,吃完便毒发身亡了。我知你小小年纪见多识广,但这可不是能闹着玩的事。”
“官爷,不是所有菌子都有毒的。小的曾看过一本叫做菌菇大全的杂记,里头便记载了很多可食用的菌子种类。像这松树林中,便有叫做松树菌、松乳菌、香菇等菌子,不仅无毒,还都甚是美味。”孟如溪细细解释道。
说完,刘强未说话,棚内一片寂静。
唯有身后大锅里发出的咕咚声。
一道嗤笑声打破寂静,耗子在后边小声插话:“那杂记写的你也信,要这都能吃,寒城便不会闹饥荒了。”
孟如溪沉默,她知道这个时代与记忆中的朝代确实大有不同。像食野菌子,自春秋便有历史记载,到隋唐,人们已经开始对菌子进行有意识地归纳总结,甚至发展到宋朝时,江南等地出现专门培育菌子的产业。
可这个时代,却不是如此。
一是大多数人对菌子都没有辨认能力。
哪怕有相关书籍,普通老百却买不起,很少有能接触到的机会。
再加上很多人看到菌子的第一反应是充饥,不去分辨,盲目食用,便经常发生食用菌子的中毒事件。
其次,就是这个时代的烹饪方式以煮和烤为主,像炒菜,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吃得起。
毕竟普通人家,谁会为口吃的打铁锅。
而像牛肝菌这种野菌子,都需要通过铁锅的高温炒制,才能解毒食用。
所以,这时候民间都将野菌子视作敬而远之的毒物,就像不敢吃螃蟹一样,连寒城或西南这种菌子茂盛的地带,都几乎没人敢轻易尝试。
但总有吃螃蟹的人。
孟如溪不打算费口舌劝说刘强,只需要他同意即可。
至于自家人,她记得孟彦章还真有这么一本关于野菌子分类的杂记,算是误打误撞,不必多费心思了。
这时,沉默半晌的刘强也有了动作,他抬眉,目光冷淡地扫了耗子一样,接着看向孟如溪,淡声问道:“那书里分辨菌子之法,你可都记得?”
“自然,若官爷不信,不妨叫我去采一番回来。”孟如溪点头,扬唇笑道:“若是吃完无碍,明日我还来给您换布条,您看如何?”
也不知是孟如溪的自信感染了刘强,还是她小小年纪展露出来的气度,叫刘强心生欣赏之意,那张素来沉着严肃的铁锅脸,竟露出一抹爽朗的笑容,他扬起手臂,朗声大笑道:“好!那便如你所愿,明日自见分晓。”
“虎子,你随她去。”他朝圆头官兵招手:“夜深,别走太远。”
“是,头儿。”圆头虎子拱手道。
**
待孟如溪领着虎子走出油棚:“大姐,走吧,咱回去弄点工具摘菌子。”
“摘菌子!?”孟如芸和孟如槿皆震惊道。
孟如溪笑着点点头:“对!摘菌子,天快黑了,快些走吧。”
四人回到杨树下,牛氏和王桂兰一听她们要去摘菌子,第一反应当然是不同意,但当孟如溪搬出孟彦章,说什么那书爹也看过,是在镇上正文斋买的,头头是道的样子叫她们将信将疑。
几人跑去找孟彦章求证。
孟彦章闻言先是一怔,随后猛地拍了下脑门,摇头笑道:“哎,人老了,若不是溪儿提及这本书,我都快忘了此事。”
他当然知道如今家中粮食紧张的现状,望着孟如溪那双明亮的眼眸,心中不由又是感慨万千:“常言青出于蓝胜于蓝,溪儿如今长大了,可比为父强太多了,快去罢。”
说完,冲虎子拱拱手:“孟某便拜托官爷照顾小女们了。”虎子回以点头。
有了孟彦章的这番话,孟如溪瞬间挺直了腰杆,差点用鼻孔看牛氏。
牛氏撇撇嘴,最终还是没忍住给了她一巴掌。
王桂兰本来心有余虑的,可一想到孩子们逐渐消瘦的脸,已经消耗过半的米袋子,饿死毒死都得死,不如赌一把。
**
天色微暗,雨稍微小了些。
孟如溪抱着布袋子,举着火把,领着虎子和姐妹一起钻进松树林。
她随手捡了两根衬手的长棍。
虎子好奇道:“捡棍子干嘛?”
孟如溪解释道:“打草惊蛇,走动时,要先拨一拨草,打打树干,拨完了确认安全再继续走。而且菌子喜欢长在树底下或者杂草堆里,容易被树叶盖住,所以用棍子扒开找,更省事。”
虎子惊讶地看了看她。
孟如芸和孟如槿赶紧听话照做,几人将地上敲得梆梆响。
也许是无人食用野菌子的缘故,不到片刻,孟如溪便在松树枯叶下,发现了一大窝菌子,她赶忙将火把举到菌子跟前。
——是松树菌!
这种菌子生长时间极其短暂,一般从生长到腐烂也就两三天时间,若伞柄撑开,即使捡回去也都老了。
所以至今无法人工培育,哪怕在后世,都是非常难碰到的美味。
眼下这些明显都是刚冒出来的,每个只有硬币大小。
伞柄很短,黄褐色的伞盖,还未撑开,正是最为鲜嫩的时候。
孟如溪异常兴奋,冲孟如芸喊道:“姐,快来,这有松树菌。”
虎子跟着蹲下,盯着这丛又小又黄的菌子,惊疑:“这便是松树菌?你确定此物无毒,能食吗?”
“当然。它不仅无毒能食,而且肉质脆嫩,鲜味十足。”孟如溪头也不抬地答道。
挖了会,她转身嘱咐孟如芸:“姐,你和小妹先挖着,待会就按这个模样在附近找找,别走太远,我去别的地方看看。”
孟如芸点点头:“好,你去吧。”
孟如溪起身朝前走去。
虎子跟着起身,又问:“你吃过松树菌?”
孟如溪之前在旅游城市吃过一次,菌子肉嫩脆,仅仅是放在开水里清炖,都能尝到满满的鲜味,若是能放上一勺猪油,混着五花肉炖,那味儿能直接鲜到尖叫。
她大概描述了一下,听得虎子直咽口水。
虎子是专门负责差役伙食的伙头,二十出头,性子单纯,平生最爱之事便是图口好吃的,就这么会,他已经对吃菌子跃跃欲试了,连带的对孟如溪都心生好印象。
不一会儿,孟如溪又在一根腐木下发现了好几丛野香菇,最大的能有巴掌大,一个挨着一个,数量相当客观。
“这是什么?也能吃?味道如何?”
孟如溪意外地看他一眼。
相较于人工培植的香菇,野香菇菌盖颜色要么更淡,要么更深,香味也会更浓郁,但按理说,不至于认不出来吧。
她没多想,随口说了句野香菇。
捡到后面,每碰上一个新品种,虎子都得在旁边问上一句,还特别关心味道如何,好不好吃。
捡菌子不累,给虎子解答的功夫给孟如溪累得够呛,讲得口干舌燥的。
夜幕完全垂落下来,天变得暗蒙蒙的,又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
“差不多了,回去吧。”
孟如溪抱着收获满满的布袋子起身,虎子意犹未尽地抿抿嘴,两人往孟如芸所在方向走去。
忽然,一道熟悉的奶声划破黑暗。
“——啊!”
“二姐姐!”
“不好!是槿儿她们的声音!”孟如溪猛地抬头。
未等她动作,身旁的虎子也叫了一声:“——蛇!”
孟如溪又转头看去,只见,距他们最近的树干上,挂着一条黑色的长蛇,冷冷的豆眼正紧紧地盯着他们,猩红的信子伸长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前一章重修了一下~改了些剧情~看过的宝可以再刷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