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相见
话说两头。
新安县城门口有一个汉子领着一个小孩儿正站在那里张望着。
因通信困难,赵福只得算出一个大概的时间,让大孙子赵清每天早早地就来这里等着。
因赵清还是太小,赵冀不放心他一个人出来,因此第一天还是自己陪着来的。
不过也是托了蒋文珠他们的福,赵冀刚来等一天,就等到了人。
赵冀一年前就曾见过赵希和外甥女,因此大老远就认出来两人。
赶紧带着赵清小跑了过去,赵冀自然地接过赵希装行李的包裹。是的,小小一包,就几本书籍并两件换洗衣裳。
赵希一下子见到记忆中的“大哥”还有点陌生,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在前世是孤儿,从来没有兄弟姐妹,跟孤儿院的孩子也只是浅浅的交情,因此当时考虑要去哪的时候,知道这边还有爹娘哥姐,且对她还不错,立马就决定投奔爹娘,因为在她的心里其实还是很期待亲情的。
但是心里想是一回事,如今真见到了,赵希到也有点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你们到得很早啊,幸好接到了,不然要是错过了爹怕是要捶我了。”
赵冀接过行李就开了句玩笑。
陌生的氛围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赵冀接着望向赵嘉晨问道:“这是晨姐儿吧,一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大舅舅不?”
赵嘉晨扭着身子躲到赵希身后,害羞地点了点头。
“哈哈,孩子小,还有点认生。”赵希也借此与赵冀攀谈起来。
赵冀拉着跟他一起来的小子说:“清哥儿快来,这是你小姑,这是你妹妹。”
又对着赵希道:“这是我家老二,他长大你还没见过。”
赵希看着眼前这有点老学究型气质的赵清,点点头,摸了摸赵清脑袋道:“是啊,都长这么大了,当年还这么一点呢。”
说着赵希比划了一下,随即却暗自疑惑,自己明明与他们之间是很陌生的,怎么现在表现得这么熟稔?
赵冀笑了笑道:“是啊,转眼间六七年都过去了。”
赵希也不多想了,与赵冀继续攀谈道:“大哥,你怎么还专门来一趟,家里的摊子哪离得开你啊。我自己也认路的,我们自己走回去就行。”
“客气啥,接我亲妹子和亲外甥女我不得亲自跑一趟啊。”赵冀领着她们进城:“你别担心,摊子那儿还有爹和小弟呢。”
“对了。”赵冀说着往后头找赵清,对他说道:“清哥儿,你去时泰坊喊你爷爷和二叔回来,就说小姑姑到家了,让他们快回来。”
赵清也不是活泼的小子,看看陌生的小姑姑和妹妹,胡乱行了一礼,像后头有人在追似的赶紧跑了。
几人在后头看着好笑不已。
赵冀连忙对赵希解释:“小妹你别在意,这小子沉闷得很,在学校学了礼也不会好好用。”这是指赵清没有好好行礼。
赵希假装埋怨赵冀道:“大哥你这话说的,我这个做小姑的还挑他这个礼呢。”
赵冀也不说什么,就是老实地笑笑。
罢了赵希又问道:“清哥儿如今读书读得可还好?”
“是,成绩还行,下了课也不贪玩,主动完成课业,这孩子听话。”赵冀说到儿子也是开心,这可是他们赵家第一个读书人啊。虽然年纪还小,但也不指望他科举,就是多认些字,以后过的比自己这辈人轻松,那他们就满足了。
亲戚见面,大人都喜欢的话题果然就是聊孩子的学习,赵希暗暗在心里想。
赵希与赵冀边走,赵冀边向她介绍如今家里的情况,赵嘉晨在一旁默默地听着。
新安县是个大县,管两乡二十八坊,县内纵横贯穿了二十八坊,而赵福一家住在邻德坊。
大周朝是坊市合一制,并不如前朝坊市分离,街道两旁和居民区都有商业活动,正是“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而赵福一家原本是住在时泰坊的,一家经营着一个肉摊,但是因着想让家里的孩子读书方便,特意与人换买了邻德坊的院子。
听名字就知道这邻德坊学风甚浓。
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邻德坊有县学及李氏蒙学。同时,任职的老先生、夫子以及一些士人都居住于此。
因此许多有资源的父母长辈都特意学孟母三迁,不管孩子学不学得进,长辈的心意总要尽到。
当然,离得近了,总归是能更好地掌握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跟夫子面前混混眼熟,让夫子多教导一些自家孩子,那就是极大的好处了。
也因此,邻德坊一院难求,更何况,如今士子地位高。虽然邻德坊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谁住,但是这隐形的鄙视链还是存在的。
要不是因为赵家的大女婿是县尉衙内这层关系,赵福他们一家杀猪匠是没有资格住进来的。
如今老大赵冀家的赵清就在李氏蒙学进学,只希望到时能考到县学,杀猪匠供出了县学学子,那就可以稍稍扬眉吐气了。
不多时,三人就到了邻德坊,邻德坊这院子就相当于学区房了,自然是不如乡下那么宽裕。
小院四合布局,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侧还有耳房和厢房,最外面是门屋。
前堂最中间的堂屋用作会客,两侧的房间一为书房,一为餐厅。
后寝的房间则要小一些,中间就是赵福吴佩兰居住,左耳房居住的是赵冀和赵望两家,右耳房是赵期和赵希两姐妹居住。
原本虽然赵福吴佩兰对女儿也看重,但是毕竟不如儿子,只不过……这房子是大女婿帮忙找的。
因此,这房间也是赵期要求留的,赵冀和赵望也没啥意见,毕竟这都是占了家里姊妹的光,虽然不如农村居住地方大,但是比起时泰坊的院子可好了很多,虽然只是耳房,但是一个耳房也有一大一小两个房间,两家各住各的,不打扰还亲近。
而且,之所以搬来邻德坊,说到底也是为他们的后代能上进,也没那么多争竞。
而左厢房则住的是老大赵冀家的儿子赵清,右厢房住的是赵冀家大女儿赵冉和老二家独女赵越。
但是因为赵越年龄小,有时跟大姐姐一起睡厢房,有时撒娇跟爹娘一起住,主打一个自由,想睡哪睡哪。
赵家长辈就是赵福和吴佩兰,两人育有两儿两女。
老大是赵冀,娶妻孙氏廿八,赵冀家长女赵冉一十二岁岁,长男赵清八岁。
老二是就是赵期了,赵期在五年前嫁给本县县尉的衙内陈升泰。陈升泰乃是县尉独子,两人育有一儿,名忆安,如今才四岁。
老三赵望,娶妻王氏,成婚多年才得一个女儿赵越,宝贝得紧,如今仅三岁。
老四就是赵希……
这时孙氏和王氏及两个小娘子赵冉和赵越都在家。
“孩子他娘,小妹回来了。”赵冀刚到家就大着嗓子吼了一声。
人未至,声先到。
赵冀边推开门,边招呼着赵希二人进院。
赵希牵着赵嘉晨小手,谨慎地迈入小院。
入目是一个大水缸,走近一看,里面正有几尾鲤鱼嬉戏。
赵希左右看看,右边是一片大大的葡萄架,葡萄架下放了几张小木椅并一张木桌。
左边则是空地,且种了一些菜,各式各样,赵希也叫不上来名字,只觉眼熟。
“哟,大嫂,这就是妹妹吧。”王氏随着孙氏走出来,二人正在厨房忙活,听到人到家了赶紧擦了手出来见人。
赵希赶忙往前迎了两步。
王氏双手扶着赵希的手扭头对孙氏说:“大嫂你看,妹妹可跟我梦里长得一模一样。”
孙氏弯腰抱起赵嘉晨,好笑地对王氏说:“是是是,你最厉害,虽然没见过小妹但是连做梦都能梦出小妹的模样。”
孙氏抬起怀中赵嘉晨的手摇了摇:“晨姐儿还记得大舅母不?”
赵嘉晨乖巧地点点头。
喜欢抱自己的大舅母,身上香香的。
赵希此时已经跟王氏手挽手了,对孙氏说道:“晨姐儿一直对我说,就记得你上次去看我们的时候一直抱她呢,她可喜欢大舅母了。”
赵嘉晨听到娘这样说,不好意思地将头埋在孙氏颈窝。
赵希记得大哥家还有个大女儿问道:“冉姐儿呢?我这好多年不见,估摸着走路上我都认不出了。”
“冉姐儿,快来。”孙氏朝后院喊了一声,又转过来对赵希说:“冉姐儿这孩子最近在绣绣品,绣的饭也不吃了,沉迷得很,越姐儿也跟着在一旁玩。”
孙氏又对王氏说:“弟妹你带小妹去放行李,让你大哥帮我做饭就行。”
“小妹你就跟大妹一起住右耳房,只是她不常回来,所以那也就你俩住,房间已经收拾好了,快去看看,顺便歇一歇,一会儿吃饭了喊你。”孙氏说罢看着赵希笑了笑,便招呼赵冀去厨房继续做饭了。
孙氏三下五除二地就安排了众人。
赵冀摸摸脑袋,跟着孙氏进了厨房打下手。
王氏左边挽着赵希,右边牵着赵嘉晨,赵嘉晨正好奇地左瞅右瞅。
“妹妹你回来可太好了,你不知道,爹娘一直念叨着你呢,我这从未谋面的嫂子早都想见见你了。”王氏待赵希很是亲近。
赵希自然也不甘落后,同样夸起来:“二嫂你可太会说话了,之前爹娘写信还跟我夸你,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二哥真是有福气。”
“真的么,哈哈,你二哥确实福气不错。”王氏佯装骄傲地说着。
说罢,二人对视一眼,齐齐笑出了声。
赵嘉晨看到娘和二舅母都在笑,眼睛里也满是欢喜。
“你是谁?”前方突然传来娇滴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