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凄惨!高长恭深陷修罗场!
最终戏班子答应加入了周扶的名下。
周扶花钱将兰沁园买了下来, 待夜深之时,会有人来接待他们。
优伶与洗班长等人非常疑惑:“为何要等夜深之时?”
周扶说道:“我的根据地在废街的对面,里面有一个村子,名为温馨村, 买下兰沁园之后我打算闭业休整一番, 因此想请你们先挪一挪地方,为此我得保证你们的安全。”
周扶得去贫民窟让他们将通道开辟大一些, 好接这些人入内, 再来夜晚挪窝,不会让别人发现。
周扶买下了兰沁园,钱款也已付出,戏班子既然答应加入,只得听从。
夜晚, 自废街中陆续清出了一条通道, 其中走出三三两两的汉子。他们从这通道中进出, 有个汉子在抱怨道:“这废街实在太臭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将这些垃圾清理干净。”
边上的人拍拍他:“好了,先完成公子嘱咐的事,废街如今这臭气日后必定是能解决的。”
几人来到兰沁园, 敲响了兰沁园的门。
“谁呀?”门内有人在询问。
“我们是替我家公子来接人的,你们的优伶旦角与赵班长在吗?”
门内的人拉开了门,请这几个汉子进去。他们俱都已经准备好了家当, 只等着他们来接人。
胆小的人当场拉住优伶的袖子, 优伶低头, 却听一个矮他半个头的小子小声嘀咕道:“渐离哥,这些人靠谱吗?别是骗子啊!”
优伶轻轻摇了头说道:“我看白日里的贵人,神思清明,为人坦荡磊落,不像是奸邪之辈。何况班长也已经答应,做人不能言而无信。”
小子不敢说话了,其余人收拾好东西,与那几个汉子一起走,待进入废街的通道时,他们纷纷捂住鼻子,心里越发的不安,就连幽莲也隐隐皱起了眉头。
胆小的那小子已经瑟瑟发抖,总觉得前方迎接自己的是黑幽幽的深渊。
他们走了许久许久,久到赵班长的脸色也渐渐变得不好看。
他停下脚步质问那些人:“你们究竟要带我们去哪里?”
那汉子对他们说道:“赵班长只管跟着我们走便是,公子是绝不会害你们的。你们也见到我们公子的财力与权势,公子没有必要诓骗你们。地方就在前方不远了,请!”
优伶将手搭在了戏班长肩膀上,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既然已是走到这里,也没有回头路了。你看这些汉子,行事作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我们暂且他们一回。若是真的受了骗,便是拼死,我也能将你们送出去。”
戏班长想到优伶的武艺,心中稍定,拍了拍他的手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去。
那些汉子继续带路,没走多久便豁然开朗。只见前方一大片空地,空地那儿围了一群人等候着他们。他们有的人衣着朴素,有的人衣着破旧,然而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淳朴的笑容。
这些人之中,有老人也有小孩,还有沧桑的妇人。
优伶环顾一周,见四周垃圾都被清理了干净,周围似有焚烧的味道,他们往前行有一条通道,越往前去,那道路越是越是干净。
一大群人迎接他们浩浩荡荡地往里走,通过那条通道,往前便是屋子,层层叠叠,足有数百户。
优伶迟疑地询问道:“你们带我们所至的,是流民的聚集地吗?”
“此处是废街之后原先的贫民窟,如今经公子改造,已经不算是贫民窟了吧。”友善的妇人牵着孩子的手,对他们说道:“我是这儿管后勤的,若是有衣食上的疑问,日后可以来找我。”
笑容满面的妇人牵着自己的孩子,边上的汉子接口说道:“还是要感谢公子,如今我们已能吃饱穿暖。”
“所以我们这里也不能称是平民窟了,”老妇人说道:“就按公子之前说的,要将这里建设成一个温馨的村子,只要跟着公子搞发展,我们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汉子说道:“我们这里不欢迎偷鸡摸狗的人,但是欢迎想要寻求帮助并且勤劳的人。”
小孩天真无邪的问那妇人:“阿娘,他们以后会成为我们新的伙伴吗?那个哥哥真漂亮。”
妇人低声对孩子说道:“可不能说是漂亮,要说俊秀。”
“你们可以称此处为温馨村,既然是公子带你们来的,我们自然信任你们,”那汉子疑似此处的管事,说话井井有条:“你们先去荆大夫那儿报个到吧!也好登记一下信息。”
一行人一路走来,见这挨家挨户房屋错落有致,虽然房屋有些破旧,可街道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对生活有了盼头,积极向上的那种正面感。
优伶抿着唇深思:虽不知废街之后是如何形成如此气候的村庄,可到底是个不错的容身之所。
如今的贫民窟已经大变样了,自从有了资金来源,贫民窟的生活层次逐渐上升,众人们干活的热情空前上涨。
荆轲不善于管理财政,可为了陛下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管账,甜蜜地为钱多而烦恼。索性陛下告诉她可以信任李建成了,最终将这些账册全扔给了李建成,而她自己还是一门心思当大夫。最多平时帮助公子总管理一下贫民窟的事,哦,对了,公子也说此处已经改名了,不叫贫民窟,而是叫温馨村。
周扶提前告诉她今晚需要迎接一波人,荆轲想着人应该是到了,于是便起身去楼外迎接。
她远远的看到一行人逐渐走近,遥远的,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她。她的心头扑通扑通跳了两下,视线落在那身形修长的青年身上。
明明此人她并不认识,可是剧烈的心跳却令她连手心都冒出了汗,什么是一眼万年?什么事相互吸引?哪怕第一次见面,她透过茫茫人海,便一眼看到了那个青年。
优伶也有同样的感觉,他心跳如雷般鼓动,看到那姑娘的第一眼,只觉得自己全部的视线都被她所吸引。透过漫漫时空长河,仿佛上辈子就认识的熟悉感令他险些克制不住汹涌而出的情绪。
他想要与她说话,想要亲近她,优伶从未有过如此冲动的念想。但是理智告诉他,他们刚到这里,一切还在探索之中,只能稍安勿躁。
赵班长上前对那姑娘询问道:“这位可是荆轲姑娘?”
荆轲回过神来,为了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她故意板着脸对他们说道:“公子嘱咐过了,你们来了,今晚先安顿下来。先去毗沙门那边签个到,他会给你们安排住处,日后有什么事可以来小楼找我,我是温馨村唯一的大夫,也是这里的管事。”
“多谢荆姑娘,”赵班长向她拱手道,带着这些人去找李建成。
优伶回过头又望了荆轲一眼,人群之中,荆轲似有所感,抬眸之间,两人眼神交汇,好似纠缠在了一起。
优伶回眸,跟着赵班长走去,心里有个声音在叫嚣:他对这姑娘一见钟情了!
他们一行人到了李建成处,李建成按照以往的登记方法问他们姓名,年龄,曾经做什么,会什么,并且都一一记录在册。
当他问到忧怜时,优伶还有些怔怔的,他回过神来歉意一笑,回答道:“我的本名高渐离。优伶只是我的艺称。曾经是戏班子里的旦角,会奏乐、唱戏、歌舞、击筑,武艺也还过得去。”
李建成认真地记录,突然他停顿了一下,手中的笔掉落在了桌上。
脑海中,许多纷乱的记忆呼呼地飞驰而过。这些乱七八糟的记忆,是从他高烧之后,便会时不时冒出来作祟的东西,他之前还以为自己中邪了。
回想起来那些记忆,每每都会觉得头痛头晕,还老是做自己会被二弟用箭射杀的噩梦,真是匪夷所思。李建成不去想它也就能压抑住这些东西,而一旦去回想这些,这些乱七八糟又会很有存在感地冒出来,如今倒好,乍一听高渐离的名字,他的记忆炸锅了!
他抬头看跟过来的荆轲,渐渐张大了嘴巴。
李建成:笑容逐渐丧失!
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与高渐离,不是先秦时期的古人吗?李建成整个人都不好了。
先秦!
可他脑海的认知又告诉他,如今在大周灭商以后,根本没有哪个国家是叫先秦的!
如今的秦国还是当年周天子大周分封的,国君名为苻坚,是出了名的丑八怪。
李建成思维混乱了。
“别发呆啊!”荆轲敲敲他的桌子,将目光呆滞的李建成唤醒。
李建成傻乎乎地点了点头,快速地写下高渐离的信息。脑海中天人交战,神不思蜀。
李建成心里一片复杂暂且不提,周扶接手了兰沁园后次日便挂牌歇业了,之后温馨村会接手兰沁园的改造,派人来修整。他想要将兰沁园打造一下,将它作为贫民窟,不,是温馨村与外界交易的中转中心。
若是可以,周扶还想将对街的青楼也买下来。结果这个调查发现那一片青楼地段,竟都是各个世家的产业,再往前的房产也是各个世家把持的。周扶撇撇嘴,只好暂时打消了这些想法。
等着,早晚要你们把这些都吐出来!周扶气哼哼的嘀咕道。
“陛下,有您的信件。”赵高拿来一叠纸,递给了周扶。
周扶摸了摸有些泛黄瑕渍的纸业,这种纸他之前只大量的寄给过一个人。
“可是孙先生寄信来了?”周扶期待地说道。
他那厚厚的一叠信件拆开,看看寄信人的署名,果真是孙膑!
孙膑在信上提到,他如今结庐在周山田野之中,依山傍水而居,每日生活悠然自得,仆从伺候尽善尽美,多谢陛下的赏赐。
他日子过得好,就想回报一下陛下,于是便将之前所学的所有法学知识,以及他自己对于政治法学的认识都写在了信中,希望能为周扶提供帮助。
但本质上,孙膑还是个军事家,他的战略思想非常前卫,于法律上的造诣却自认为还差一截,因此只能作为参考。
自从孙膑归隐山林后,周扶始终不愿就此与他断了联系,并且对孙膑兵法心痒痒,想要目睹它诞生的样子。于是他时不时便会与孙膑通信来往,给予物质上的赏赐,再询问以疑惑。
孙膑感念于周帝没忘记他,再加上他的老师鬼谷子与他联系,说他与周扶的师长姜子牙是好友,让他多帮帮周扶。这件事还是孙膑之后才知道的,也因此孙膑对周扶好感大增。只是来给他送信的两个双胞胎小师弟倒是怪有意思的,一个好似对周帝怨气满满,还有个倒是多有夸赞周帝。
“孙先生真是一个神人啊!”周扶赞叹道。
“嗯?孙先生教导陛下什么了?”赵高好奇道。
“孙先生把豆腐配方和无烟碳的配方寄给我了!”周扶赞叹道:“孙先生才是真正的发明鼻祖啊!”
孙膑此人他究竟有多神呢?
就周扶所知道的,在华夏记载中,足足有五个行业尊孙膑为祖师爷!
第一个行业便是豆腐业,鬼谷子当年为考验孙膑与庞涓心性,假装生了病。孙膑为了让老师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就磨了豆浆,正好他晾晒的盐被露水化成盐水,流进了豆浆,于是豆浆就成了豆腐。
当然,在华夏历史上,也有个传说说是庞涓恶意往豆浆里撒尿才变成了豆腐。
总之,鬼谷子吃完豆腐后夸奖了孙膑,庞涓因此十分嫉妒孙膑,于是偷偷往盐水里加了点石膏水,没想到也成了豆腐,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孙膑和庞涓共称为豆腐业的祖师爷!
第二个行业,是烧炭业鼻祖。这还要提到他们年轻的时候,那一年冬天,鬼谷子命令两个徒弟,孙膑与庞涓去找无烟碳,孙膑心诚认真,决心去找无烟碳,而庞涓却十分狡诈,借故不去找。
孙膑找了好多天没有找到,突然飞来一群乌鸦,一边飞一边哇哟哇哟地叫,孙膑一听,这是上天给予他的启示啊!
“哇哦哇哟”不就是提示他,挖窑烧炭吗?!
于是他挖了个土窑子,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头,砍成一段一段,装入窑中,点火后几天功夫就把一窑子的木炭烧成了。他用火点燃木炭,果然没烟,无烟尘被他找到了!
从此鬼谷子就对孙膑十分满意,而庞涓对孙膑也更加记恨了。
其余行业,比如为了保护自己受过刑的膝盖,孙膑发明了制靴子、制皮革!华夏历史上,为了与庞涓对抗,于战事上流落到齐国的孙膑还以泥人与泥马布阵,破了庞涓的“五雷阵”!
如今的孙膑虽然经历与华夏历史上多有不同,也已经觉醒,可他的头脑却与华夏历史上一样的惊人。此次孙膑献给周扶的知识,以及他研究的配方,都是他对周扶的信任,对他倾囊相授。单单这两件东西,足以大大地改变目前周人的生活。
豆腐啊,那是豆腐啊!
周扶惊喜万分,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周人是有种豆子的,但是豆子难以下咽,并不好吃。
如今有了豆腐的配方,又多一个赚钱的进项。相信用不了多久周人的饭桌上也能多一道菜了。
“也可能不止一道菜?”周扶脑海中飘过许许多多的豆腐菜,一向对美食没什么兴趣的他也不由地向往。
周扶眼巴巴地拿起那纸,第一次主动向赵高提出想吃的东西:“我突然想吃豆腐了。”
陛下有多挑食赵高是知道的,在吃饭上从来都让他操碎心,如今见他拿的那纸,赵高惊讶极了,他接过这配方认真阅读。
“要做这豆腐不难,可以让膳房做给陛下吃了,”赵高也很高兴,时人都知道豆子是很有营养的东西,就是味道不可恭维,如今有了这豆腐,想必还能将陛下给喂胖一些。
赵高打量了一下周扶小猫儿似的瘦小身板,为陛下日后的身高问题纠结不已。
周扶被他看得毛毛的,警惕地瞪着他:“膳房做的菜也就一般,今日要不去师兄那儿蹭饭吧!”
想到师兄那善于研究菜色的手艺,周扶许久没吃过了,他万分期待。
于是周扶快速处理好自己手中的事,转念一想若是为了吃点东西就去麻烦师兄也不太好,被师傅知道可是要念叨他的。
周扶吐吐舌头,将孙膑寄来的那些法学内容一起整理好,打算带过去与张良、韩非共同探讨,顺便蹭蹭饭,哦耶!
最近张良的日子过得美滋滋,他如今身边多了一个善于研究、又非常贴心的小弟。
张良并不在乎蔡伦太监的残缺身体,他看中的是蔡伦善于研究总结并且举一反三的头脑。因此,他没有鄙视蔡伦对于知识曾经的匮乏,反而在他鼓起勇气来提问时多多引导。
短短几天,蔡伦便渐渐放开了最初来的拘谨,与张良多有探讨,有时候他冒出来的想法之新颖是张良都始料未及的。
有的时候,张良想要研究捣鼓些什么东西,都可以来找这个小弟帮忙,实在不能更舒服了。
没过几天,周扶又给他塞人了,张良捡到一只可爱的小口吃。
此人说话虽然口吃,却才华横溢,于律法与哲学之上其过人之处便是张良都惊叹。
师弟不得了,这是从哪儿挖来的人才!
周扶让韩非潜心研究律法,并且记录下朝臣们对于律法的不同意见。张良也会提点建议,与韩非多有探讨,只是他们的思想有些许出入,总不能说道一块儿去,说到后来还会吵起来。
只要韩非一着急说话,他的结巴就会更严重,张良刚开始还会美美地逗他,他恶劣极了,逗弄老实人,这老实人还不会反抗,张良觉得非常开心。
没过两天,当初急得面红耳赤的韩非就写了一大篇文章给张良,狠狠的打他脸!让他哑口无言!
韩非口疾是个问题,可他的笔锋锋利啊!张良看那文章,只觉得其行文如流水,言辞犀利有礼,其中诸多话语令他多有震撼,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文喷人,韩非功力深厚,战斗力超强。
更主要的是,他言之有理,张良知道这老实人也是有气性的,于是便去找他和好道歉。
哪知韩非根本没感觉到自己被欺负了,至今都不曾生张良的气,他的言辞与喷击都是冲着张良的政治理论去的。
张良与韩非和好,给他多提的建议实在是令他豁然开朗。
韩非心想:此次来大周是来对了。就凭这藏龙卧虎的勤学殿阁,足以将他留在这边。
韩非将张良引为知己,只觉得相见恨晚!
没过多久两人又因为理念不合吵起架来,互不相让。
每日中午,是我们皇后娘娘周姬训练的时候,如今张良对周姬进行封后大典的突击训练。有了午饭做勾引,周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非常非常努力。因为如果做得好,有奖励,做得不好,可是要饿肚子的呀!
而下午,则是高肃的课程。高肃每日的课程,都要持续一个时辰,此后张良将会给他布置作业,到下一次上课再来检查作业。
今日,高肃又带着完成的作业来找张良了。
张良与韩非研究就是律法,两人都沉浸其中,商讨之下还会争执不下,以至于时间流逝都不曾回过神来。
小不点儿周肃来到勤学殿阁,在新的御宫等候在门外时,自己颠儿颠儿地跑过去开了门。
周肃进入屋子来到二楼,他如今对勤学殿阁已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何况又被拉上了贼船,时而也会帮阿宫一起为生病的皇后娘娘掩盖一二。
周肃推开门,口中唤道:“老师。”
他之前已经见过韩非了,是勤学殿阁的新任知事,周肃虽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每次都会很有礼貌的以见长辈礼节问好,而韩非往往都会侧身避开。
他见张良正与韩非在探讨,礼貌地小声询问道:”老师,肃打扰到老师了吗?”
张良放下了手中的书简,对他说道:“无碍,反正一会儿是你的课程,你且坐下稍等片刻,今天倒是可以给你额外上上一课。”
张良将刚才与韩非探讨的大周旧法递交于周肃面前,法中记载:若有一平民,伤害一贵族,则贵族可将平民上告,平民处以死刑。若有一贵族伤害一平民,则贵族罚钱几许。若有一贵族伤害一权贵,则贵族剥取所有一切,贬为平民。若有一权贵伤害贵族,则权贵罚钱几许,须得向贵族赔礼道歉。
周肃盯着这就法案看了一会儿,摸摸自己的耳朵。
张良知道,摸耳朵是周肃下意识的反应,他每当被问题难倒时都会是这样的动作,而随后出现的,则会是思维缜密犹如成年人的他。这是周肃,不,应该是高肃,在摸索之后找到的法子。
一会儿,出现在外的小孩变成了兰陵王本人,高肃对张良说道:“老师,此法并不公平。”
“哦,”张良面不改色说道:“如何不公平?你且说说。”张良敲敲桌子。
高肃知道这是老师在考孝自己,他正色道:“若以身份来判犯罪的重与轻,是对法本身的轻视。”
“肃认为,法是无情的,是不能带入尊贵卑贱的。”
张良说道:“你可是认为,王子犯法,以庶民同罪?”
不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儒家人提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高肃点点头。
张良对他的回答在意料之中,而韩非则惊讶于如此小儿不仅能听懂律法,更有对其的认识,其平等的观念令韩非赞赏不已。
韩非看向高肃的目光不由带上一丝发现好苗子的欣喜,因为韩非本人便是主张“法不阿贵”的观点。
但是!
韩非的主张内有一个被他重点提到,全国只有一个例外是处于法之外的,那就是国君。
除了国君以外,其他人都是受到法律的约束,唯独国君超脱于法律之外。
因为韩非的一切主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普天之下,君主是最高地位的,比法的地位都要高。
张良与韩非的不同观点就在于此,因为张良认为,即便是国君犯法,也该与庶民同罪。
张良见高肃好奇地看着韩非,他对高肃介绍道:“此是陛下新招的谋士,如今的勤学殿阁知事。”
“他与老师我如今算是半个同僚,半个好友吧。”
张良对韩非笑了笑。
韩非悄悄勾起了唇,回答道:“是,友人,至交,非与先生,相,相见恨晚。”
张良真心地笑了,他对高肃道:“你可以称呼他为先生。”
老师叫他什么来着?
高肃,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一脸懵逼。
刚才老师在说,此人叫韩非!
“韩非师从儒家圣人荀子,于稷下学院进学数十载,其于律法与哲学理念的理解便是我都刮目相看,”张良说道:“你若日后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向他请教学习。”
高肃:“......”笑容突然僵住。
“韩非,有一事,想,想请您帮助。”韩非向高肃拱手道。
张良见他的架势,肃了神色,渐渐认真起来。
高肃被他们的阵势吓了一跳,“先生有什么事需要肃帮忙?肃不过一介孩童。”
“不,以你的理解能力,足以听懂我们所要说的,”张良认真的说道。
韩非与张良对视一眼,两人轮流向高肃诉说着他们的理念。
兰陵王高肃,高长恭,面临重生以来最大考验!
他被韩非与张良两大鬼才齐齐包围,他们轮流向他诉说自己的观点,非要让他来评判评判他们谁说的是对。
更可怕的韩非说到激动之处,还会犯口疾,张良耐心地等着他,高肃却被他们盯得紧紧的。
一个时辰的课程听下来,高肃整个人都不好了,耳边似有两千只鸭子在呱呱叫。两种不同的思想在他的脑海中纠结。而偏偏在韩非与张良给了他压力后,让高肃独自思考,他们两人又握手言和,火热地又进行了下一轮探讨。
高肃一个头两个大,这两个大佬却不放过他,非要让他说出他们谁说的正确。
高肃目瞪口呆,两大鬼才的辩论他插不上话,可让他评论评论,这评论了一人,另一人不服接着反驳,然后两人又吵起来,他只能可怜兮兮的夹在中间做个夹心。
下次再也不在老师与先生讨论时打扰了!
高肃在心里暗暗发誓,再进这个坑,他就是傻子!
直到周扶来到勤学殿阁,深陷韩非与张良修罗场的高肃这才被解救出来,他露出一脸得救了的表情。
“皇兄!”高肃激动地叫道。
周扶被小孩的热情吓了一跳,“什......什么事?”
正在激烈讨论的张良与韩非齐刷刷将注意力投向了进入屋内的周扶,周扶被这两个探照灯似的吓人眼神惊得后退一大步!
小动物的直觉太过敏感,令他下意识感到不对劲,想要逃离这里。他有深深的不妙预感。如果留在这边,即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张良丝毫没有给周扶逃开的机会,一把拉住了周扶。
“师,陛下,你说,律法面前是否应该人人平等?”
周扶愣了一下,回答道,“是啊!”
韩非结巴道:“陛,陛下,臣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严肃而认真地说道,思维前所未有的敏捷,就连那口吃的毛病都因为用词简短而清晰明了不少。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为,威势事也!”
韩进结结巴巴的说,前一句说的还算流畅,说到之后脸憋的通红。
然而能够听到这句名言,周扶是惊讶的,他没有想到如今韩非已然有了与华夏历史上记载相同的政治认识。
韩非的主张是封建专/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理论。
这边张良再三强调,法是公平的、法不容情,包括君王,也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否则君主会为所欲为。
韩非又结结巴巴的说:“法不容情,固然没错,可法应该,避开君主。”在韩非的思想里,所有人都是为君主而服务的,包括法,也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所建立。
他们两人齐刷刷的盯着周扶,询问他谁才是正确的那一个?
周扶被看的压力山大,要说中央集权其实他并不在乎的,可是司马忠也说了,不能局限于个人的觉醒,而是要推广到全天下。那么快速的结束大周分封制,从而过渡到中央集权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是思考的文明进程,周扶又纠结了。因为张良的理念比中央集权更为先进,更加符合科学、也更符合未来的发展。
张良的这些理念,那是贯通古今的大圣人姜子牙自他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的。
周扶轻叹一声,对他们说道:“以如今形势而言,韩非的主张更适用于如今的大周,而张良的主张则适用于百年之后的大周。
没错,百年。
韩非听了愣住了,他疑惑地询问道:“陛下,为何是百年之后?”
周扶回答道:“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周未来统一了世界,依旧中央集权,君主依旧地位高高在上。那么请问,若在朕死后我的下一代不够好呢?朕的下下一代,甚至下下下代出现了纨绔子弟或者子孙不争气,政治权利倾轧,难道要将全国的国力都赌在一人身上吗?就是你自己,你都不能保证你未来的第三第四第五代会出现怎样的子孙不是吗?”
韩非若有所思,似有所悟,他躬身道,多谢陛下点醒。
周扶见高肃眼巴巴的盯着他们看,手痒了,又去揉了一拨他的头发。
“你这小家伙,朕还当你有什么事儿呢,见着朕那么激动,原来是要祸水东引?”
高肃被揉地郁闷无比,他理亏不敢反抗,只得奶声奶气的对他说道:“皇兄来勤学殿阁,是有什么事找老师吗?”
张良看向周扶,嘻嘻一笑:“怎会想到来勤学殿阁?”
“哦,朕是来找韩非和你的。”周扶说道,“既然你们都在那我便说了吧。”
周扶将那些信给了他们,“朕想要成立一个用来研讨大周律法的小组。韩非的能力有目共睹,因此,朕想让你把控全场。”
韩非想了想,摇头拒绝道:“臣,何德何能?且臣有,口疾,于,朝中并无,根基。不能,令人信服。”
周扶说道:“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朕想让你以幕后的身份与大臣们通信交流,至于明面上,却需要张良来面对他们了。”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韩非笔锋犀利张良是见识过的,对他信心满满。
于是韩非不再推脱,答应了下来。周扶便将此时朝臣们的奏折一一交托给韩信与张良。
“这些人是我筛选过的小组名单,我会找这些人一一谈过。他们之中,论点论据略有不同,有错有对,还需要韩先生与他们相互交流,多多费心。”
“不敢当,陛下,信任韩非,这是臣,应该做的。”
韩非做事靠谱的很,赵高和张良都信任他,周扶也觉得这个人很有才华,肯定好用!
此时周扶并没有想到,韩非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他写信把他挑出来的所有人都喷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