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书店少年
沈逸在比试中获胜,让沈老二和姜氏喜不自胜,比试结束第二天就带上他前往芙蓉镇。
这不是沈逸第一次来芙蓉镇,之前在赶集日随爹娘一起卖豆腐来过几次。虽然今天不是赶集日,但芙蓉镇里有很多店铺是常开门的,夫妻俩带沈逸来吃点东西庆祝一下,顺便买点上学需要的东西。
沈逸对获胜这件事内心没多大波澜,但爹娘开心的模样也感染了他,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
姜氏管钱,由她做主带一家子去吃馄饨,馄饨皮薄馅大,用料很足,又买了一碗现成的肥瘦相间的梅菜扒肉,切了几两卤肉薄片,带到馄饨摊的桌子上一起吃。
虽然家里也算有点闲钱,但要给沈逸添置新衣,又要买书和纸笔,还是得省着点用。
不过就算这样,这一顿也够丰盛了,以沈家的条件,肉也不是平常能够随意吃到的。
吃饱喝足,爹娘又带着沈逸来到卖布匹的店铺,特意扯了两匹棉布,寻常他们都是穿麻布的。
沈逸有意想让爹娘也给他们自己买套衣服,奈何爹娘干脆地拒绝了,“我儿真孝顺,但爹娘的衣服够穿,还是先紧着你读书用。”
沈逸无奈,他现在人小,也没钱,之前不是没想过什么赚钱的法子,但其他穿越人必备的制作肥皂、玻璃这些在这个时代都已经出现,被上层官僚贵族垄断经营,他也不敢贸然去弄,只能想想别的法子。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三人来到芙蓉镇唯一的书店,书店不大,进门的右侧放置了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中间较宽敞区域摆放着笔墨纸砚,后侧则是两排横放的书架,旁边还有小方凳供人借阅休息。
书店门左侧就是柜台,掌柜的是个身着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柜台后面的摇椅上看书,看见有客人来了,立马起身笑着迎上来。
一听是要买上学用的东西,又得知沈逸还未启蒙,掌柜面露喜色,热情地给沈家夫妇推荐《三字经》和《千字文》,“这两本在店里卖得不错,用来给孩子启蒙再合适不过了。”
掌柜拿着的这两本书是雕版印刷的,字体端正,大小统一,油墨清晰,很是精美,但价格也贵得惊人,一本要一两银子。
饶是二房夫妇俩早有准备,还是惊了一下。
沈逸咂舌,难怪很多人家供不起读书人,读书最大的开销不是给先生的束脩,而是书籍和笔墨纸砚。
察觉到爹娘居然准备咬咬牙给自己买下,沈逸连忙问掌柜也没有更便宜点的。
掌柜放下精装版的书籍,转身从后侧的书架上抽出两本有点旧的书籍,递给沈逸,“这两本是别人转卖给我的,七成新,你们要的话便宜点,三百五十文一本卖给你们。”
这两本的装线和纸页明显没有刚才的好,打开来看,都是手抄的文字,偶尔有几个朱砂批注,好在字体还算清晰端正,也没有破损残缺页。
“客人们放心,内容我都是检查过的,没有问题。”掌柜的拍胸脯保证,又指着柜台左边的一个小书架道:“要是不喜欢,我这边还有全新的手抄本,都是用标准楷体抄写的,六百文一本,可随意挑选。”
二手书也很香,既有前人的学习笔记,又价格实惠,沈逸和爹娘通了个气,决定就要这两本。
二房夫妇还想给儿子买笔墨纸砚,他们有心想给儿子最好的,但沈逸太过懂事,自己选了一套最便宜的。
掌柜的劝道:“笔墨纸砚对行文书写影响很大,相公和娘子若是想让小郎君练好字体,打好基础,还是得用稍好一点的。”
于是夫妻俩直接做主买了一套更好的,一两二钱一套。
沈逸叹了口气,读书的成本也太高了。
姜氏结账的时候,沈逸在书店里四处转了一圈,溜达到后侧书架后面,发现居然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穿着一身青色襴衫,拿着一本游记正津津有味地翻看。
听见脚步声,他立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起书本藏到身后,抬起头发现是个六七岁的小少年,才松了口气。
“抱歉兄台,我只是四处转转,无意打扰,你继续。”沈逸略尴尬,连忙拱手致歉。
“小事,小事。”少年继续打开游记,大大咧咧地冲沈逸摆摆手,“我还以为我爹来抓我了哈哈。”
见少年性格直率随性,沈逸感兴趣地问了一句,“你看的是《三国演义》吗,还是《西游记》?”
“是《抱谷真人游记》”少年答道,“你方才说的这两本我从未听过,是新出的书吗?”
“不是,或许是我记错了。”看来四大名著并没有出现在这个朝代。
少年满脸的不信之色,还想继续追问,然而沈逸听到爹娘呼唤,拱手向他告辞,只得作罢。
回到柜台附近,沈逸看见掌柜之前说的手抄《三字经》,向掌柜打听抄书的事。
“店里抄书对字体要求很高,要端正清晰,全篇无错字漏字。一般抄写一千字给到五十文,店里提供纸张和笔墨,但要先交200钱的押金,错字漏字浪费的纸张钱要从那两百文里扣。”
街上的猪肉二十文一斤,包子一文钱一个,豆腐也是一块两文钱,而抄书二十个字一文钱,确实是收益很高的一项活计。
但对于读书人来说,这点钱很少,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抄书。
“小郎君以后练好字体,若是想做抄书的活计,可随时来找我。”掌柜笑着说道。
沈逸应下,拎着刚从书店买的东西和爹娘一起离开。
今日买的东西有点多,搭了同村老杨叔家的牛车回去。
小河村距离芙蓉镇有六里路,老杨叔经常驾着自家牛车来往于小河村和芙蓉镇之间,村民们付两文钱就能搭乘,也有人觉得贵,选择走着去。
姜氏和沈老二每个赶集日都要把豆腐从小河村运到芙蓉镇,租用的就是老杨叔的牛车,也算是他的大主顾了。
听闻他们夫妻去芙蓉镇是为了替娃置办上学用的东西,老杨叔忙向夫妇俩道喜,热情地驾着牛车把他们直接送到沈家门口。
听见家门口有动静,小余氏多瞅了一眼,见二房大包小包的从车上卸东西,冷哼一声,“二房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如今倒是出息了!”
路过的王氏听见,忍不住嘲讽,“大郎读书的时候,大嫂可是恨不得昭告天下呢!”
“呵,我家大郎可是长孙,读书又得力,顾先生说他下个月就可以去县上参加童生考试了。”小余氏故意提高声音,好让门口的二房也听到。
“大郎不是考过一次了吗?”王氏故意道,“这次不应该去考秀才了吗?”
小余氏似乎被戳中痛点,狠狠瞪了一眼王氏,“科举不是那么容易的,大郎才十三岁,不着急。”
王氏心想:是不着急,那还有人考到四五十岁,家业都败光了,也没混得半个功名。
不过这句话到底没说出口,王氏转身去门口帮忙了。
“二哥,二嫂,给三郎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我来搭把手。”
沈逸惊奇地看向王氏,二房和三房的交集不算多,昨日自己还和三房的二郎竞争入学名额。
王氏也不在意,帮忙一起把东西搬进去,看见牛车上的棉布,猜测应该是给三郎做衣服,“二嫂,这天是一天比一天更冷,冬衣可得做得厚实一点,我家老三前几天刚收了一点木棉花,我给你拿来。”
说罢,快步走回屋子拿了一袋木棉花出来,直接送到二房屋里。
“弟妹,这太贵重了,你拿回去,我们不能收!”姜氏连忙拒绝。
但王氏十分执着,不愿意收钱,“都是一家人,二嫂给钱就太见外了。”
寻常农户的冬衣都是填充芦花或草絮,保暖效果并不好,就算如此,也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有冬衣穿的,有的甚至一家人共用一件冬衣,谁出门给谁穿。
此时棉花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种植,价格较为昂贵,多用来织棉布,富贵人家会买来填充冬衣,寻常人家,就会买木棉花来填充冬衣。
木棉花又名攀枝花,花开呈红色,成熟后会的果荚里藏着白色的棉絮,状似棉花,多生长在南方的山上,小河村地处江南一带,但是没有木棉花树,南边的几个县倒是有很多,是已价格还算实惠。
村里像沈家这种比较富裕的,都能保证家里每人至少有件木棉花填充的冬衣。
沈逸个子长得快,原来的那件冬衣有点小了,孩子去学堂念书,姜氏自然想给他做一身体面的衣服。
最近几次赶集日都没有在集市上碰到有卖木棉花的,今天去芙蓉镇也没有遇到,王氏送来的木棉花正好送到姜氏心口上,但这个弟媳却死活不愿收钱。
见推辞不过,姜氏只得收下。
……
夜里,二房屋里点着油灯,姜氏就着灯光缝制新衣,微黄的灯光印在她脸上,墙上的影子随着穿针引线的动作而动。
沈逸坐在旁边的小方凳上翻看刚买的《千字文》和《三字经》,字都是繁体字,但看起来并不困难,只是写出来就难免缺一横少一竖的。
沈老二帮忙整理着王氏送来的木棉花,要做冬衣,需要把木棉花絮和籽分开,木棉子可以做成枕头芯,枕上去十分舒服。
夜色渐浓,小孩子长身体容易犯困,沈逸有点撑不住了,合上书告别爹娘,匆匆洗漱完就回自己的小屋里睡去了。
万籁俱寂,偶尔传出低语。
“三房送给咱这么多木棉花,三郎也用不完,我看二郎那孩子也好几年没换冬衣了,我给二郎也弄一件吧。”
“好,芸娘看着办就好,别累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