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拜师
沈逸终于能上学了。
独属于深秋的泠冽寒风吹在脸上,坐在牛车上的二房一家却浑然不觉似的,扬起的嘴角从出门到现在就没有放下过。
牛车没有篷子,只是一块四四方方的木板,为了防止东西掉下车,四周围了一圈矮矮的短木。
沈逸身着一件崭新的墨蓝色冬衣,被二房夫妇拥在牛车中心,同一堆礼物坐在一处。
牛车在土路上行驶了约两刻钟,就到清溪村了。
一到村口,就听见一道清脆如铃的声音,“二哥二嫂,你们来了!”
一个身着蓝粉衫挽着妇女发髻的年轻女子迎了上来,身后跟着一个同样年轻的男子。
那是沈逸的小姑和秦姑爷。
姜氏把事先准备好的谢礼从牛车上拿下来递给小姑。
小姑眉开眼笑地接过,热情地邀请二房一家在家里吃顿饭。
二房都是吃了早饭才出门,便婉拒了小姑的邀请,只在小姑家歇了歇脚,稍作整顿,就由秦姑爷带路前去秦先生家里。
秦先生是秦家族学的夫子,年少时家境贫困,受秦家宗族关照,才得以进学。然而江南科举竞争激烈,秦先生考起秀才之后,连续再考多年,皆未中举,便歇了继续科考的心思,回乡接过族学夫子之位,专心讲学,传道授业解惑。
沈逸并不能直接进入秦家族学课堂,他们得先去拜访老师秦先生,行过拜师礼才算真正的学生。
走了片刻,一行人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转过路口,印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树上挂着许多红色挂霜的柿子。柿子树下是一间被四方土墙围在院子里的宽敞房子,青瓦白墙,十分美观。
这里便是秦家族学,读书声就是从这儿传出来的。
秦姑爷带着他们进了隔壁的院子,才进门,就看到院里有个头裹布巾的中年妇人正在晾衣服。
还未等秦姑爷开口,妇人见便先行问道:“侄儿,这就是你岳家来求学的孩子吗?”
秦姑爷点头,拉着沈逸的手介绍道:“是的,姑姑,这就是小侄沈逸,旁边这二位是我二哥二嫂。”
那妇人听了,热情地将人引到正厅,端起白瓷茶壶给他们每人倒了一碗茶水,才道,“秦先生还未下学呢,他是个极守规矩的,不放学不回家来,请你们在这稍坐。”
妇人尽完礼数,就退回院子里继续晾衣服,由秦姑爷继续坐在正厅陪着二房一家。
沈逸安静的端坐在木椅上,妇人出去后,他才放松下来悄悄打量四周,屋子里有很多书架卷轴,一眼就能看出是个读书人家。
干坐着喝茶有点无聊,姜氏是女子,不好多和外男说话,所以屋里主要是秦姑爷和沈老二交谈。
但沈老二不善言辞,秦姑爷也有点怵沈老二这张板着的脸,聊了几句后,气氛就变得沉默起来。
好在这个点离下学时间很近,不多一会儿,一个头戴方巾,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打破了这片沉默。
“姑父。”秦姑爷起身,拱手见礼。
沈逸心想,此人应该就是秦先生了,连忙起身,学着秦姑爷见礼。
秦先生点点头,走到正厅的主位上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润了润嗓子,才看向沈逸开口道:“是这个孩子来求学?”
沈老二忙道,“是的,这是我儿沈逸,今年六岁,我们从小河村前来,望先生能收下他。”说罢,又拉着沈逸给秦先生再次见礼,姜氏也起身福礼。
秦先生神色不变,只示意他们起身,看向沈逸问道:“你可曾读过书?可识字?”
沈逸垂首,向秦先生恭敬的行了一礼才开口答道:“回先生的话,读过《三字经》和《千字文》,还未开始识字。”
“这可就矛盾了,你既还未识字,如何读过书?”秦先生一阵见血地说道。
“是听家中堂哥背书,听久了就会背了,但是当时没有书,所以还未识字。”
秦先生提起了点兴趣,对沈逸进行一番考校。
无论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沈逸皆是倒背如流。
沈逸这番表现让秦先生面露满意之色,点点头道,“不错,是个可塑之才,这个学生我收下了。”
听到自家孩子被收下,二房夫妇高兴得连连道谢。
沈逸也是一脸喜色,“多谢先生。”
先生点头同意,便可进行拜师仪式。
秦先生教书多年,这种仪式已经轻车熟路了,他将沈逸单独带到屏风背后,墙边挂着一幅孔子画像,底座上摆放着一个香炉。
沈逸按照秦先生的嘱咐,先点三炷香拜孔子像,祈求学业有成。
拜完之后,又向秦先生三叩首行拜师礼,秦先生受礼后给沈逸训话,告知族学规矩。
听完训话,沈逸从爹娘那里接过六礼和束脩,双手奉于秦先生,请先生给自己开蒙。
六礼是之前在芙蓉镇就采买好的,即芹菜(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苦心教育)、红豆(鸿运高照)、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干(功德圆满)和干肉条。
当然,干肉条就代表学生的一番心意,听说了它的寓意,别人送一两条肉干就算尽礼数了,姜氏却严格按照《礼记》里记载的“束脩,十脡脯也。”,准备了足足十条肉干。
秦先生接过六礼和束脩后,也有几分惊诧,心中只道这户人家也是个重规矩的。
于是,秦先生也按《礼记》记载回礼,送给沈逸葱和芹菜,并额外赠送一本《论语》。
接着,秦先生将取出笔墨纸砚,将沈逸带到书桌前,握住沈逸的手,教他写下‘沈逸’二字,是为开笔。
然后拿出《大学》教读,一句一句开始念起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沈逸跟着老师念完,即算开学。
拜师礼成,沈逸可以正式上学了。
但是蒙学班今天已经下学,而且放假两天,沈逸只能两天后再来正式上课。
秦家一共有三个班,蒙学班,启学班和问学班。三个班都要上早读,但是蒙学班和启学班上完早课就可以归家了,而问学班要上到下午。
上课一般是上五日休二日,若是秋收季节,则会连放半月,让学生回家帮忙秋收。
虽然沈逸已经会背了蒙学班的课程,但是还未正式识字,所以秦先生依然把他分去了蒙学班。
两天后,沈逸就要开始走读生涯了。
——
沈老二架着牛车带着妻儿往家赶去,心里十分高兴,看着路边荒凉的枯草都觉得格外可爱。
一家子心情不错地回到小河村,刚到小河村村口,就见村头的大榕树下坐了一些村民在闲聊,见二房一家回来了,都纷纷打招呼。
大家逗沈逸道:“小神童去读书了,将来要去做状元老爷啊,清溪村叫进士村,咱小河村村以后就改名叫状元村!”
众人一阵热闹,沈逸礼貌叫人,就跟爹娘回家去了。
留下村民在背后谈笑道:“这娃真懂事,长得也俊俏,刚刚谁说的中状元,我看说不定是探花呢,听说探花是最俊的。”
也有夸二房夫妇的:“沈老二媳妇做豆腐收手艺好的嘞,手头有钱,才能在偏心眼的娘跟前送娃去念书。哪像我们,吃饱都成问题,哪里有钱送娃上学?”
不管外人怎么议论,二房夫妇愉快地搂着儿子回房休息。
路过正屋时,沈逸被沈老爷子喊住,“三郎,来爷爷这。”
沈逸依言走过去,只见沈老爷子从门后拿出一个精美的竹制书箱,送给沈逸。
一看这精湛的手艺,就知道是篾匠大师爷爷亲自制作的,沈逸很喜欢这个礼物,这个书箱制作得十分精致,既可以背,也可以提。
爷爷还细心地将书箱分为三层,方便将书和笔墨纸砚分开放。
“谢谢爷爷,我很喜欢。”这个礼物确实送到了沈逸心坎上。
沈老爷子笑着摆摆手。
姜氏在一旁看得眉开眼笑,等儿子背着书箱向她走来,一起回屋。
——
儿子今天顺利拜师,姜氏十分开心地做了一桌好菜。
沈逸闻着饭香到小厨房帮忙端菜,一眼就看到灶台上摆着一盘小葱炒鸡蛋,还有腊肉,小灶里还炖了一只鸡。
看到今晚菜品这么丰盛,沈逸咽了咽口水,问道:“娘,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做这么多肉菜。”
儿子平日有点少年老成,姜氏很少看到他这副馋猫似的模样,还故作矜持的样子,看起来十分有趣,“今天是你顺利拜师,所以就多做点好吃的,祝贺我儿开始读书了。”
沈老二被姜氏叫去送鸡汤和腊肉给沈家二老了,还未回来,沈逸和娘亲摆好了碗筷,等着沈老二回来一起开吃。
不成想,等了一刻钟,也不见沈老二回来。
“到正屋就这么几步路,你爹爹八成是被你爷爷叫住问话了。”姜氏猜测着对儿子说到,“他再不来,咱不等他了,咱娘俩先吃!”
说罢,姜氏给沈逸舀了一碗鸡汤,泛着油花的鸡汤香气扑鼻,很是诱人。
但姜氏却没有给自己盛汤,也没有动筷,显然还是想再等等丈夫的,又担心儿子饿到,只叫儿子先吃,别管他们。
鸡汤对小孩的诱惑力很大,但沈逸还是忍住了,也不听娘亲的劝,大有你不吃我也不吃的态度!
不一会儿,沈老二回来了,带回来一个消息。
没等他开口,就听到东侧的大房传来小余氏尖锐的声音,对着家里的那条看门狗大黄指桑骂槐道,“狗东西,每天吃那么多拿那么多,贪心不足,不撑死你!”
大黄也不是个好脾气的,被小余氏猛踹一脚,立刻朝着她狂吠。
院子里充满了狗叫声。
“谁又惹着她了?”姜氏没忍住道,“咱自己出钱供三郎读书,让她那么难受?”
沈老二坐到饭桌前,先给姜氏舀了一碗鸡汤,又给自己也舀了一碗,端到嘴边喝了一口,才道:“我正要同你说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拜师礼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
[1] 揭秘古代拜师礼· 凤凰网·2015-09-10
感谢在2023-05-07 14:18:42~2023-05-10 00:02: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淮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