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给刘娥直播靖康之变
其实对于乾兴朝的大臣们来说,刘娥已经是目前大宋王朝的实际掌控者,少帝年幼无法主持朝政,而太后在先帝去世前两年就已经代为批复奏折、处理政务,无论是手段还是心智,都远胜过皇位上这个年幼且天真的皇帝。
就连曾经帮着太后铲除了寇准一派的权臣丁谓,如今也被太后反手拿下,朝堂上下,更无人能够与之相抗。
所差的,不过是一个名分而已。
身为赵氏王朝大宋臣子,都是读圣贤书一路科举考上来的,对于前朝武后称帝之事还记忆犹新,多少武周名臣就因为臣服于武后而留下一世骂名,作为要脸的文人,他们可以接受太后垂帘听政,甚至临朝称制,但称帝就意味着改朝换代,意味着他们背叛先帝和当今少帝,以后的史书上,都会记下重重一笔。
这个选择就格外的艰难。
更何况刘太后除了当今天子赵祯之外,并无子女,就算称帝,这继位之人也是问题,毕竟她也是年过半百之人,虽然现在看着身体康健,可能够在位多少年尚未可知,若是以后还将皇位传回赵祯手中,对于群臣而言,不过是个称呼的变化而已。
最关键的,在于这神奇的天幕对当今太后的推崇和对大宋历代皇帝的“不敬”,更何况还预言了未来百年后导致大宋灭亡的赵氏皇帝,就让群臣们心头惴惴不安了一天一夜,百般纠结。
虽然也有人抱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想法,可大多数人看到天幕中展现的靖康惨景,那被付之一炬的繁华京都,那些被当成牲畜一样驱赶践踏的宗室子女官眷贵女,不知其中会不会有自己的子孙后代,亦心有戚戚。
尤其是天幕直播时,对靖康之耻评价为:“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让他们都跟着感同身受,颜面无光。
毕竟,他们也是赵宋臣子,后人骂起来,骂得是他们全体,谁也逃不了。
殿中丞方仲弓第一个出列,奏请:“今有天降神谕,昭示未来之祸,为免日后我大宋亡国之难,还请太后行武后故事!”
有人附议,亦有人沉默。
参政知事鲁宗道却说道:“尔等如此,又将官家至于何处?”
承明殿上,如今赵祯和刘娥同坐于上,赵祯于左,刘娥于右。
听闻此言,刘娥转头望向赵祯,见他如坐针毡,惶恐不安的样子,问道:“官家以为如何?”
赵祯犹豫了一下,答道:“儿臣唯母后之命是从。”
刘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叹息一声,不再提此事,让各部大臣禀报政务,仿佛压根没人提过请她效武后故事一般。
直到散朝之后,刘娥摒退左右,对着梳妆台上的铜镜,问道:“主播,在你们的历史上我并未称帝,那后世对我的评价如何?皇帝……后来又如何?”
她昨夜得到陈曦通过系统给予的VIP特权,付出一些对她而言微不足道的“赏赐”之后,可以每日点播历史视频。
而如今,她想知道的,是自己的“身后事”。
陈曦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帮着刘娥改变历史,自然不会吝惜这点素材,立刻将早就准备好的视频发送到她的镜中。
【章献明肃皇太后刘娥,从一介孤女,到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是一个传奇色彩浓重的历史人物。】
【《宋史》有云: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刘太后出身贫苦,故而能体恤民间疾苦,主政期间废止天书运动,兴修水利,办学纳谏,结束党争,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注1)】
【然而,她以宫人李氏之子当做自己的儿子养大,使赵祯母子至死不能相认,结果在她因病去世后,一直装疯称病不上朝的八王爷赵元俨告诉仁宗赵祯:“你并非刘太后亲生,你的生母李宸妃死的不明不白,怕是为人所害。”】
【虽然赵祯后来开棺求证,发现自己的生母李妃被厚礼下葬,面色如生,才知道当初李妃不过是刘太后宫中的一个宫女,偶然得到先帝宠幸,生下一子,当时刘太后并不是皇后,却是真宗最宠幸的贵妃。她也是得到真宗允许,才将这个儿子收养在自己名下。】
【在古代后宫中,宫女所生皇子被认养在一宫之主的名下并非少数,若非如此,赵祯也未必能够安然长大成为皇帝。】
【但因为刘太后生前临朝称制,不符合当时士大夫所尊崇的礼教,故而在仁宗认母之事后,尽管连仁宗自己都下旨不许百官和民间妄议刘太后临朝往事,可民间依然演绎不断,形成了《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故事,将她丑化抹黑成因妒夺子害人的奸妃。】
“啪!”刘娥手中的木梳被重重拍在了妆台上,秀美温雅的眉眼间,难得浮现出一股戾气。
“李氏本我宫中之人,代吾侍寝,所出之子归于吾名下,此事先帝、杨妃、宗室令皆知,吾从未隐瞒,当初李氏病故,吾不告诉皇儿,也是不想伤及母子之情,却没想到……”
她的神色一黯,苦笑道:“吾幼年孤苦,劳作伤身,终未能生育子女,唯有此子养于膝下,十几年母子之情,本以为……吾不似武后有子女可继承大统,便是称帝,百年之后,亦要还政与官家,如此妄担十余载虚名,引朝臣争议不休,虚耗精力,反而耽误正事,岂不是吾之过?”
她从得知自己被身后抹黑,便不愿再以太后的“哀家”自称,便是以吾自诩,却依然难免心中凄凉。
“主播既然知晓大宋之后千百年历史,又对吾寄予厚望,不知可有良策相授?”
陈曦笑眯眯地说道:“其实,太后有所不知,赵祯也无后而终,最后由皇后从宗室过继了个儿子继位。”
刘娥一怔:“啊?!”
陈曦继续扔下一个雷:“不光是赵祯没儿子继位,他养子的孙子哲宗也没儿子继位,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就是断送了北宋半壁河山的宋徽宗赵佶,最后赵佶的儿子在杭州称帝,被称为南宋,他不没儿子继位,连侄子和兄弟们都被金人杀的杀囚的囚,不得不将皇位传回了太/祖一脉……”
“你看,不是每个皇帝都有亲儿子继位,这继承人是不是亲生的,重要吗?”
“更何况,皇太后和女帝之间,可不止是一个名份的差别啊!”
“身为太后,是你一人登高位掌权,以女子之身凌驾于群臣之上,故而一旦当你身故之后,再无人可继承你的意志。”
“若为女帝,则以女子之身执掌朝政,亦可开女子科举,兴办女学,令更多女子步入朝堂,与男子同朝为官,久而久之,若能让世人看到女子之才,所改变的,则非一时之弊。”
“太后出身贫苦,当知世上女子生存之不易,哪怕身为帝姬贵女,亦有国破家亡沦落为奴之苦。不知太后可否为大宋女子做个表率,替她们谋一条生路?”
刘娥沉默良久,忽然笑了。
“吾自幼卖艺,略长便被卖为银匠妻。结果前夫为谋生计,又将我转卖他人,侥幸得先帝青睐,方才脱籍入府,几经周折,随先帝入宫,数十载沉浮,方有今日……罢了,吾若称帝,或许愧对先帝,但若能为天下女子谋条生路,便是身后遭人唾骂,又如何?”
陈曦大笑:“那我就代天下女子,先谢过陛下!啊对了,我再给陛下播放一段视频,是后世对赵祯的评价——”
【《宋史》:“为人君,止于仁”。】
【仁宗赵祯,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他的“仁”,只对士大夫,而不是天下百姓。】
【他能够被御史唾面而不怒,能够听取官员劝阻不擅断专行,却也无法坚持改革弊政,拒绝封赏。在他当政之前,刘太后一年的封赏支出不过几十万贯,还通过国家发行交子,促进商业发展经济流通,大大提高了国家财税收入。】
【可到了仁宗时期,对士大夫的封赏不断,一年赏赐过千万贯,荫官过百,甚至超过了科举取仕的人数,结果导致通货膨胀,冗官冗吏,庞大的官僚机构让士大夫享受高官厚禄的雅士生活,却让下层的百姓无地可种,无屋可居,沦为流民,为了活命,女子为奴为婢,男子充军落草,虽有繁华盛世之名,却无太平安乐之民。】
【仁宗时代的名臣辈出,武有天生将才的战神狄青,文有享誉千载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高才,然而作为大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最终文不成武不就,改革半途而废,北伐无疾而终,仅止一个“仁”字而已。】
刘娥看得面色发青,她可以容忍赵祯的软弱,可以容忍赵祯认母,因为赵祯由始至终对她仍有尊敬和孺慕之情。
可她却没想到,自己勤勤恳恳治理的大宋,落到赵祯手中,竟会变得如此。
好一个仁宗,好一个盛世,这样的继承人,有还不如没有!
陈曦火上添油地说道:“后世曾经有人说,在大宋时期,哪怕皇位上坐着的是条狗,都比赵家那些怂货软蛋皇帝要强。”
刘娥嗤笑一声:“你们后世,对皇帝如此不尊?”
陈曦:“我们的时代,没有皇帝啊!”
刘娥一怔:“没有皇帝?那怎么可能?”
陈曦:“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没有皇帝,不过也有的国家有皇帝,但采取的是一种叫“君主立宪制”的政体,不知陛下有没有兴趣了解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百度资料,最后一句出自司马光《上皇太后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