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王八绿帽子
几日后,流云缓动,朝阳的光辉渐渐地盈满东方。
门禁才开,一辆马车远远地就从城外驶了进来。
车辇中坐着一位青丝如墨、俊眉修目的青年,一双灰雾色的眸子波澜静谧,一身的疏离和落寞,好似冬日里冷感的阳光,又仿佛秋夜里淡淡的星光。
坐在马车前赶车的马车夫一面打着哈欠,一面含糊不清地说道:“公子,咱们这回可算是扑了个空,这么大老远的去卫庄一趟,但咱们去的那个地方根本就是片废墟,乡邻们都说,那府邸七八年前就给拆掉了。连住在哪儿的人姓甚名谁都没人知道……”
“姓代。”闻时宴忽然出声打断了马车夫的说话,“她姓代。”
“啊?还有呢?”马车夫诧异地回头,“若是只知道一个姓氏,那天底下姓代的人多的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公子你要找的那个人啊?”
闻时宴忍不住抿起唇角。
并非是他不想多问,而是身不由己。
那年他被人放在卫庄,身边没有丫鬟婆子,也没有小厮管家,诺大的宅院里,从早到晚都是冷冷清清的,除了他的呼吸声,一丝人声也不见。
他总伏在桌案上,每日不停地抄写、诵文、习书。终于得闲了,便一个人坐在院里望着四四方方的天。
静静地看着那天从浅蓝,到深蓝,最后一点一点地黑下来,以至描金般的晚霞也湮灭了。只剩下几点星子落在寒夜的一角,孤独寂寥。
新春、炎夏、实秋、寒冬……
一成不变的日子在那年深秋里起了波澜。
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风筝忽然闯进了亘古不变的天幕,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追逐着,最终落在了白墙灰瓦之上,哪儿趴着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眉眼灵动,笑的很甜,说:“小郎君,接着!”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接住,才发现她扔的是一只小巧的手编竹灯笼,灯笼底下缀着一张字条,写着两个字‘安康’。
后来他得知她姓代,并且在为自己寻觅一个可依托终身的归宿。
某日她问:“你家中可有五品以上的官儿?”
“有。”
他父亲闻捷官居丞相,乃一品官员。
“那你家中金银财帛如何?”
“供四时开销,时有剩余。”
当今圣上年年给闻家送的金银堆成了小山,都被锁在了库房里,很是富裕。
“那你家可识得名医?”
“识的。”
他父亲闻捷交友甚广,与隐居多年的名医济川道人是至交。
她双眸一亮,拍着他的肩膀,颇为豪气地说:“既是如此,十三年之后我及笄之日,你来娶我如何?”
他一怔,没能及时回答。
本想着来日就去给她答复,谁知道当晚有飞信来,旻国发生意外,他被迫搬离卫庄前往京城与父亲汇合。
时间紧急,他居然连道别的机会都没有。
……
“公子,咱们现在去哪儿?是继续北上进京呀?”
马车夫的话打断了闻时晏的思绪。
闻时宴回过神来,回道:“去……”
卫庄一行寻人不成,按照他与父亲约定的,此时应该返回京城才是。
但是‘回京’两个字在他唇舌边绕了一圈,不知怎的,就变成了:“回驿站吧。”
马车夫惊讶:“老爷还在京中等着公子呢,此时不回,难不成公子在扬州城还有什么未了的大事?”
闻时宴不语。
代小姑娘在卫庄的府邸早就被拆毁殆尽,人也不知所踪。
普天之下,茫茫人海,寻找一人何其麻烦?
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
“我只是想再等等。”闻时晏说。
闻言,马车夫只好扬鞭打在了马匹上,让车辇往扬州城内专供官家子弟歇息的驿站去了。
……
另一边,两道身影一前一后地出了许府。
前面的一道身影长身如玉,气质温润,面容端正,是很正统的文人长相。
后面的小厮跟着他,问:“公子,咱们还有三日就要预备着进京了,去之前可还有什么是需要带的吗?”
许砚存沉吟了片刻,说:“既是如此,那就如往常一样带些七录斋中新出的《解经集注》吧。”
小厮应下,又问:“公子可还有什么要吩咐的?”
许砚存顿了顿,道:“听说代二小姐前些日子去普救寺时意外落了水?”
“是,代府那边是这样说的。”小厮道:“代二小姐运气不好,这么个天落了水,怕是要患风寒。”
“既是如此,我记得去年父亲经商回来时带了一只百岁老参。等会儿回了府,你就把它找出来送去代府。”
小厮好笑道:“公子您以往从不为这些事情上心,怎么这次倒是记挂起代二小姐了?看起来老夫人这门亲事还真的没做错。”
“去!”许砚存轻叱了一声。
他确实不太在女色上用心,一心只读圣贤书,思忠君报国。但是自从上回分别以后,他总是忍不住想代月斋那日的回话。
很是大方得体、温柔款曲,应该说就算是高门贵女也很少能有代月斋那样的气度和雅量。
可是温静之下,许砚存又觉得代月斋心里像是藏着什么。也许从面上看不出来,但从代月斋那双眼睛里,许砚存还是发现了她不同于一般女子的一面——
代月斋看他时,眼里并没有倾慕。
有小心,有谨慎,甚至有微妙的讨好,但没有一般男女之间的情感。
许砚存默想,也许代月斋对他未必有情,或是她的心另有所属?
正想着,两个人路过七宝斋。
小厮抬头一瞥,立即就笑开了:“是七宝斋,我记得代二小姐的贺别礼就是打这儿拿的,可巧一只扇坠子呢。”
许砚存闻言脚步一顿,倒是没有离开,走进了七宝斋里。
斋内人不太多,掌柜的见许砚存衣着不凡,就亲自来招待,笑呵呵的:“公子想要看点什么?”
许砚存简单地打量了一下七宝斋,道:“不用招呼,我随便看看。”
掌柜的应了,但还是多嘴提道:“这位公子不是我夸口,整个扬州城的金银细软,我七宝斋说第二,还没有人能称第一的。慕世子您知道吧?京城里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可上回来我这七宝斋,还是挑了好几样走了。”
他说的这话听起来很夸张,小厮就挤兑他:“掌柜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为了卖你这些货,连世子的名头都搬出来了。谁不知道这位世子爷是个浑不劣的,他买你这玉器作甚?买回去砸着玩?”
掌柜的笑道:“我这话确实当真,当日不少人都瞧见了,代家二小姐也在,那慕世子还挑了好几件玉器送给二小姐呢,说是托二小姐专送给许家公子。”
一听涉及到了自家公子,小厮的舌头差点打了结。
许砚存慢慢地皱起了眉头。
上回代府送来的贺别礼他看过,因为太贵重,所以就把玉器都退回去了,只留下了一只扇坠子。
但他没想到这些东西居然全是莫北慕替代月斋置办的。
以莫北慕往日里糟糕的名声,他们二人……
许砚存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但到底是稳住了神色,一言不发地出了七宝斋。
小厮心知这下算是嘴巴闯了祸,因此一直闭口不言。
但在二人路过闹市的时候,许砚存耳边传来几个人的高谈阔论。
“你说的可是真的?那代府二小姐,当真跟侯府世子不清不楚?”
“千真万确!”
许砚存眉心一凝,立即朝人声来源处望过去。
只见哪儿正坐着两个身穿官衣的衙役,身边放着朴刀,面前摆着包子、白粥和小菜,貌似是早膳时闲聊。旁边还围拢了一些听闲话的百姓,气氛居然很是热闹。
“我前几日跟着太子殿下还有世子爷去捉拿旻国奸细,结果半道儿上撞见了代府去普救寺上香的车马。中途代府二小姐给奸细劫走了,后来又被奸细一同拉进了寒潭里。那天夜里天气那么冷,大家都以为这二小姐活不成了。但你猜怎么着?世子爷二话不说就把衣服脱了,跳进寒潭里去救人,半点不顾自己的安危,太子殿下拉都拉不住!世子往日里就不守规矩,代二小姐生的又漂亮。要说两人没什么关系……呵,我可不信。”
一个衙役道:“可是我听说代府二小姐早就跟许府定了亲啦,那许府的嫡公子许砚存可算是前途无量啊。”
“哟,那再怎么前途无量,也不能越过侯府去啊!”
衙役说着,又满脸淫邪促狭地笑,“诶,你说说,这要是以后代二小姐嫁给了许公子。世子爷会不会看在代二小姐的面儿上,多给许公子提拔提拔呀?”
“那也得看是哪方面的面儿呀。”另一个衙役心领神会地笑,“是红粉俏脸的面儿?还是鸳鸯水红肚兜的面儿?还是那纤纤杨柳腰的面儿啊?”
“你别说,那位代二小姐的腰肢儿看起来可真销魂,要是我能摸上一把,嘿!那我死也值了!怪不得世子爷要死要活地跳下寒潭去救她,这么个美人儿连滋味都没尝到就死了,别说世子了,换我,我也舍不得呀。”
话音一落,周围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许砚存的神情彻底端不住了,难看的像锅底一样。
此时,几个听热闹的闲人也插嘴道:“这算得了什么?高门大户里哪儿少得了腌臜事儿。扒灰的扒灰,养奸的养奸。那许公子听说是一本正经,但功名利禄在眼前,谁知道他会不会为了讨世子爷的巧儿,上赶着把自个儿的娘子送上去呢?前朝这些事儿可多了,也就那些贵人们捂得紧,但咱老百姓都知道!”
一番话说完,许砚存整张脸气的涨红,胸口剧烈起伏着,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狠一甩袖,转身就走。
小厮知道这下算是要变天了,话都没敢多说,跟着许砚存就跑。
倒是那两个说荤话的衙役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看了许砚存一眼:“啧,许公子的这顶王八帽子又不该他戴,这么着急忙慌地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