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变态统治 二、司礼监

宦官在明代和明代以后俗称太监。

这是有原因又没道理的。原因在于明代的宦官机构统称二十四衙门,包括十二监、四司和八局。十二监的长官都叫太监,官阶正四品。副职和下属,则有从四品的左右少监和正五品的左右监丞,以及品级不等的大小宦官。

可见,将所有宦官都称为太监是不对的。

不过中国人的习惯是就高不就低。比如和尚,原本只是高僧的尊称,后来却成为所有僧人的称谓。何况朱元璋之后宦官机构改制,原本叫作司正和大使的四司八局长官,也都改为掌印太监,太监的人数确实不少。更重要的是,宦官的队伍和权力都越来越大,要巴结他们就得叫太监。

太监就太监吧,不用到明代以前就好。

宦官在明代成为政治势力,根子在朱元璋,尽管朱元璋是严格限制宦官权力,绝不允许宦官干政的。他甚至在洪武十年下诏明令禁止宦官读书识字,十七年又铸造了铁牌立在宫门并刻有如下字样: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那么,为什么又要把账算在他头上?

因为朱元璋把宰相废了。

废了宰相,就只好建立内阁。内阁不是中央政府,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任何权力都没有,所有政务都必须由皇帝乾纲独断亲力亲为。皇帝年富力强乐于任事还行,如果即位时尚未成年,或者对政治没有兴趣,又如何是好呢?

也只能加重阁权。

办法则是票拟。也就是说,政府各部门的请示报告先由内阁阅览讨论,然后提出处理意见。这些意见要用墨笔写在纸条上,再贴在公文旁边送进宫里,叫条旨。皇帝看过以后如果同意,就将那小纸条撕了,用红笔照抄一遍,叫批红或者朱批。朱批的文字就是圣旨,哪怕意见来自内阁。

内阁的权力,是不是增加了?

皇帝的负担也减轻许多,至少不必事事费心。何况真有重大决策,还可以将阁臣叫来面谈。那些个无关紧要的例行公事就不必伤脑筋了,做做抄写员也权当是练了书法。

所以成祖以后,许多皇帝都觉得这样很舒服。

明代皇帝一览表姓名身份年号谥号庙号朱元璋开国皇帝洪武高皇帝太祖朱允炆太祖嫡孙建文惠皇帝 朱棣太祖四子永乐文皇帝太宗、成祖朱高炽成祖长子洪熙昭皇帝仁宗朱瞻基仁宗长子宣德章皇帝宣宗朱祁镇宣宗长子正统睿皇帝英宗朱祁钰宣宗次子景泰景皇帝 朱祁镇宣宗长子天顺睿皇帝英宗朱见深英宗长子成化纯皇帝宪宗朱祐樘宪宗三子弘治敬皇帝孝宗朱厚照孝宗长子正德毅皇帝武宗朱厚熜宪宗之孙嘉靖肃皇帝世宗朱载垕世宗三子隆庆庄皇帝穆宗朱翊钧穆宗三子万历显皇帝神宗朱常洛神宗长子泰昌贞皇帝光宗朱由校光宗长子天启悊皇帝熹宗朱由检光宗五子崇祯愍皇帝思宗

注:朱祁镇曾被俘,后复辟,故出现两次,两个年号。

然而懒惰是可能成性的。久而久之,皇帝们就认为既然不过照抄条旨或票拟,那又何必定要自己动手?只要用红笔批出再加盖公章就行,完全可以让别人代劳。

问题是,谁来抄写呢?

秉笔太监,或随堂太监。

我们知道,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老大是司礼监,能够称为太监的长官很多。排在首位的叫提督太监,皇城内的所有事务都归他管。其次叫掌印太监,这是各单位都有的部门首长。司礼监掌印却除了本部事务,还负责文件交接和御前会议。仅此两条,分量就非同一般。何况宦官犯法也归他们处分,因此所有宦官见了司礼太监都要磕头称上司。

提督和掌印之下是秉笔和随堂,任务据《明史·职官志三》的说法就是“照阁票批朱”了。但这是制度规定,未必当真如此。批朱是真的,照不照内阁的票拟却很难讲,因为按照规定他们有编辑修改权。至少,改正病句、错别字以及含糊不清之处,是没有任何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的。

猫腻也就开始。

事实上,内阁大学士不是进士便是翰林,怎么会有病句和错别字?条旨都用正楷书写,又岂能含糊不清?因此所谓编辑修改,就有可能变成编造窜改。内阁和六部接到改过的批文却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找皇帝当面对质吧?

宣宗(宣德皇帝)马上像

明佚名作。

何况有些皇帝还是长期不见大臣的,比如万历。

就算皇帝管事也无妨,因为他们总是懒得动手,而传达口谕的正是宦官。制度健全遵守规矩的时候,或许还有秉笔太监的笔录;到明末熹宗天启年间,就连太监都不用,随便派个小宦官便传了旨意,真假轻重只有天知道。

假传圣旨的事,也难免发生。

实际上,只要不是遇到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宦官们总有办法对付。尤其是那些小小年纪就继承皇位者,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既无政治经验又无人生阅历,哪里能够识别糖衣炮弹和温柔陷阱?甚至还有怯于任事和见人的。有宦官替他跟朝臣周旋,说不定心里面还要念声阿弥陀佛。

结果,内阁变成假宰相,宦官变成真皇帝。

那么,这一切是何时开始的呢?

一般认为宣德四年(1429)是分界点,因为宦官的学校内书堂是在这年设立的,太祖皇帝的祖训正式被废。还有人认为秉笔太监同样出现于宣德朝。这是有可能的。宦官并非都是文盲,找几个识文断字的应该不算困难。

但,宦官势焰熏天,当始于王振。

王振在明代宦官群体中是另类也是奇葩。比他更加有名的刘瑾是免死罪犯,魏忠贤是街头混混,王振却是有文化的读书人。正史说他毕业于内书堂,也有人说他本是地方政府教育系统的官员,由于永乐皇帝的诏令才净身的。这些当然无从稽考,但可以肯定他曾经被宣宗安排陪太子读书,甚至为太子启蒙,因此太子即位的当年便成为司礼太监。

这位新皇帝就是朱棣的曾孙朱祁镇,当时九岁。

因此,王振的任命便未免可疑。要知道,由于皇帝年纪太小,实际上代理皇权的是不肯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主持朝政的则是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太皇太后就是仁宗皇帝的张皇后,与太祖马皇后、成祖徐皇后一样享有盛誉。“三杨”更是三朝或四朝元老,岂能不知道事情的轻重?如果王振掌司礼监还是破格和越级提拔,就更奇怪。

事实上太皇太后很快就有了警觉。某天,她老人家带领女官来到便殿,先教训皇帝要遵循祖制听元老的话,然后宣王振上殿,声色俱厉地说:你不守规矩,应该赐死!

女官们一齐拔出刀剑,架在王振脖子上。

皇帝和“三杨”都跪下求情,老太太这才饶他不死,但严厉警告这家伙不得胆大妄为。王振自然唯唯诺诺,也确实暂时夹起了尾巴。然而太皇太后刚刚去世,他就把宫门口“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偷走了,从此无法无天。

其实,被当廷教训之后,王振并没老实多久,因为太皇太后和“三杨”都垂垂老矣,力不从心。杨荣甚至劝杨士奇接受王振推荐的阁臣人选。他说:我们这些人再自立,那些家伙也容不得。万一哪天宫中传出小纸条任命某某入阁,我辈就束手无策了。好在王振推荐的,总还是读书人嘛!

实际上王振猖狂是因为皇帝纵容。正统六年,宫中举行宦官照例不能列席的大宴,王振却说:周公辅成王,我就不能去坐一坐吗?十五岁的皇帝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最后还是下令开东华门的中门,请王振前来赴宴。

这件事,当然没人告诉太皇太后。

王振的风头也几乎压倒了所有人。

没错,皇帝叫他先生,公侯叫他干爹。

最无耻的是一个名叫王佑的小白脸,由于巴结王振当了工部侍郎。某天,王振问他:你的脸上怎么没有胡子?

小白脸答:老爷没有的,儿子哪敢有?

王振应该笑了。他当然想不到,八年以后将为自己刹不住车的狂妄付出代价。正统十四年八月,王振在对蒙古部落的战争中由于胡乱指挥导致屡屡失败,被愤怒的禁卫军将领一棰打死。但直到临死之前,他都不可一世。

这样的人如果成为特务,想想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