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 章

青山离小崖村不远,走路的话大约要花上一个时辰左右。将要到这山顶的时候,林三娘的脑子也慢慢冷静了一下来。

这外乡的人到底不如本地的来历清楚,让人安心。但此时也没有她挑的余地了,经这一个月寻摸,她也明白想要在当地找个自己看的上眼姑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么来来回回的想了一番,林三娘心中越发哀伤:若是阿卢还在……

林三娘抹了把脸,加快了脚步,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找个儿子说的那样的女子来。

她到达青山顶时,已经将近午时,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她一手扶着腰,另一只手则扯着袖口去擦脸上的汗水。

林三娘抬头看了眼天上的日头,只觉得这日头晒人的很。后背更是被汗水打湿了,全身散着热气,偏山顶上的风吹来,这身上的汗珠都冷了下来,忍不住打了个颤。

这又热又冷的,最是容易着凉。她不敢多待,待气息匀了些,便迈开发软的两条腿快步朝前面的土地庙过去。

眼前这破败的土地庙远远看着与往日并无什么两样,院墙上不少地方因着常年的风水雨打都已经脱落了,露出里面的石块。两扇原本厚重结实的大门也只剩孤零零的一扇了,此刻这扇老旧的木门正半开着。木门上的红漆已经掉的差不多了,露出木头原本的颜色。

林三娘走到门前,看着仅剩的木门,暗道可惜。跨过高高的门槛,她站在门口,打量着院内的目光带了些惊讶。

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在这门口躲过雨,当时她还往里头看了一眼,满院子杂草丛生,那些草都快长到她腰间那般高了。

现在这院中干净清爽,那些满院子疯长的杂草野花都不见了,就如同普通人家里的院落一般,院中左侧地面上还铺了不少干草和树枝在太阳底下曝晒。大门进去的右手处墙角放着一个大水缸,水缸口有一处缺口。此刻阳光照在水缸之中,水面上碎金点点。

看这景象,是有人费心收拾过了,准备长住来的。

林三娘一边打量着院子,一边抬步往前走,待视线扫过大殿时,对上一双警惕的眼睛。眼睛的主人是个六七岁的孩子,此时正探出半个身子,一只手按在门框上,一脸防备的看着院中的林三娘。

“小孩”,林三娘朝对方招了招手。

不想那孩子一见林三娘招手,迅速将探出的半个身子缩了回去,不见人影了。

林三娘楞了一下,看着正殿里的神像,深吸了一口气,心底直念佛号,抬脚准备到大殿里去看看。不过走出两步,就看到大殿左侧快步出来一个男孩,看模样应该有八九岁左右的年纪。只是太过瘦了些,全身上下都没有多少肉。

这新出来的男孩大约走的急了,呼吸有些急促,他脸上带笑,目光直视林三娘,客气的问道:“大娘可是后头青山村里的人吗?”

男孩的本地话说的十分生硬,一听便知道不是这里人。

林三娘摇了下头,答道:“不是,我是打前头的小崖村来的,现在日头太厉害了,进来歇歇脚,顺道打听个人。”

她又接着说道:“听你口音不是我们这地界人。你们打哪儿来的?”林三娘边说边朝大殿过去。

“你家大人可也在这里?”

那孩子从大殿内迎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到了林三娘跟前,算是挡在了林三娘前面。他道:“确实不是此处人,家里大人到后头村里了,很快就能回来。大娘要打听什么人?”。

“我先进去拜一拜土地爷爷,再和你打听”,林三娘见男孩有意无意的挡在自己前面,猜想他可能不太愿意自己进到里面去。但他们这些海民格外敬鬼神,进庙须得拜一拜才能安心。

这自然不好拒绝,男孩只恳求道:“还请大娘动静小些,我妹妹生了病,刚刚喝过药睡下。动静大了,她容易惊醒过来。”

林三娘自是答应了,跟着这孩子进了大殿,只见门后站着刚才跑掉的小孩,因着角度关系,林三娘之前到没有发现他。那孩子见林三娘注意到自己,立马躲到了大些的男孩身后。

“我弟弟胆子小,见到陌生人会害怕”,男孩解释道。

林三娘点了下头,倒也没多在意。她打量了眼大殿,殿内收拾的十分干净,香案上还供了鲜花野果,那花看得出是今日刚采摘的,还十分鲜亮。

林三娘只扫了一眼,便小心谨慎的走到蒲团前,双腿弯曲跪在蒲团之上,恭恭敬敬俯身给上方的土地爷磕了三个头。

拜过土地爷之后,林三娘起身时目光扫到旁边摆着的蒲团,见那上头和自己刚才身下跪着的蒲团一般,都有新缝补过的痕迹。只一眼,便能知道缝这蒲团的人平日是不拿针线的。

她心念一转,试探道:“你们几个孩子真是有心了,将这里收拾的这么干净。土地爷爷看到这些,也定会保佑你们事事顺利的。这地上两个蒲团是谁缝补的?”

男孩看了眼上方的土地爷泥像,抿了抿嘴,然后才说道:“是我们缝补的,手艺粗糙,让大娘见笑了。”

他接着腼腆的笑了笑,道:“大娘,这大殿里面就两个蒲团,也没地方可以坐,你不是走累了吗,我们到院中的台阶上坐一坐,歇歇脚,我让我阿弟给你端杯水来解解渴。”他说完,便又对身后的小男孩说了句什么,那小孩便到后殿去了。

林三娘看向后殿,犹豫了片刻,才同小孩离开大殿,到院子阴凉处坐下。

林三娘:“我姓林,你叫我林大娘便是,家就住在前边的小崖村,离这里也不远,你可去过?”

男孩笑着摇摇头。

“你叫什么名儿啊?”林三娘接着问道。

“阿千”,男孩阿千道。

林三娘点点头,问道:“阿千,前几日可是有个打柴的老汉来这里歇过脚?”

阿千想了下,点了下头。

那就没错了,林三娘心下一松,接着说道:“那老汉姓郑,是我表兄,他也是小崖村人。他与我提过在这里见过一个识字的姑娘,可是你姐姐?我有事想找她帮忙,能不能请她出来见一面?”

见阿千没有说话,林三娘解释道:“是这样的,我家中有一封信,我是个不识字的,正想找个人给我念一念,若你姐姐在里面,请她出来和我见一面。我不会让你们白白帮忙的。”

林三娘想着先见一见这姑娘是不是真如表兄说的那般,只是不想阿千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

阿千仰着头,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直视着林三娘,道:“我阿姐出去了,现在不在,怕是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

他顿了一下,问道:“对了,大娘是小崖村的人,应该认得青山村里刘家的秀华姐姐吧?”

林三娘正想着人是不是真的不在,听到问话,顺口答道:“你说的可是我们村里嫁过去的那个秀华?她是我的侄女儿,嫁的是马猎户家的三儿子,不是刘家。”

“哦”,阿千点了下头,羞涩道:“我又记混了,秀红姐才是阿远哥的媳妇儿,她们两名字差不多,我刚学了这里的话,时常说错了。”

“你说的阿远可是刘家的大儿子”,林三娘想了一下,若是与她同辈的,这后青山村里的人一报名字她大都知道,但这小一辈的就不太记得住了。

“对”

“哦,我记得他婆娘也是外地的,至于叫什么就不清楚了。”林三娘思忖了下说道。

细细品了品,林三娘有些明白过来这孩子是在试探自己。她也不恼,反倒觉得这孩子机警,出门在外就得小心些才好啊。

接着两人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了青山村里的人家。大约是见林三娘每家都能说上几句,报个人名也都接得住,阿千脸上的警惕倒是少了一些。

林三娘打定了主意要见到人,既然现在人不在,她便开始打听他们的来历。

“对了,我听说你们几个小娃是逃难来的,家中遭了什么难?”

阿千听到这个问题,神色有些僵硬,他垂下眼眸,盯着地面看了片刻,才压着声音答道:”去岁大旱,没吃的了,所以我们才跑这里来投亲的。”

一听出现旱灾,林三娘的神色便有些凝重,心中便决定等会儿下了山要将此事告诉村人,好做准备。

别看他们眼下所在的安阳县有山有海,资源丰富,饿不死人,但想吃饱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安阳县所在的汕州,地形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少良田,加之人口密集,本州所产的粮食完全不够吃,因此他们这地界的粮食有大半都是从旁边的几个州买来的。每当大周哪处出现灾荒又或是时局动荡等各种问题,这整个汕州的粮价便会直接受到影响,严重时候有些人家可能几个月都见不到一粒米。

林三娘记下买粮的事,接着又问道:“既然来投亲,可找到亲戚了?”

“大娘喝口水解解渴吧。”阿千道。

刚才去取水的小孩此刻正双手抱着一个竹筒从大殿内出来,他看了眼林三娘,又飞快的收回目光,将手里的竹筒送到了阿千这,害羞的躲到阿千身旁。

林三娘朝那小孩笑了笑,接过阿千送到面前的竹筒,道了声谢。她仰着脑袋,连灌了两口水。她确实渴了,一口气将水喝了个光。

接着林三娘的肚子里发出十分响亮的‘咕噜’声。林三娘这才觉得肚子有些饥饿,想起今日自己走了一天的路,还没有吃东西。

两个孩子听见林三娘肚中这般大声的咕噜声,你看我,我看你的。随后阿千小声同小孩说了两句,那孩子便小跑回了殿内,没多久就见他用衣摆兜着东西小跑过来。

待着孩子走近,林三娘看清楚这孩子衣摆里装着十来个野果,正是供奉在土地爷案桌上的那种。

“这是早上摘的,还剩这些,大娘尝尝味道,甜甜的。”阿千将野果递过去。

林三娘看着眼前两个瘦巴巴的孩子和递过来的果子,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想着无论成不成,明日自己都送些吃食过来给他们。一来算还这果子的情了,二来也算行善了,为阿卢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