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 章
勾、勾引皇帝?
清浅听了一愣。下意识是不愿意的,但一时不知道怎么推脱。
好人家的闺秀,从小受的教养都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并不能接受自己做出“勾引”这种行为。可眼前这人是姑母,是太后,这件事又牵扯到乔家前程,不好说什么违逆的话。
她略思忖了下,试图找些理由搪塞:“勾引,是不是有失贤德?”
太后说不会:“如果上赶着投怀送抱,确实面子上不好看,但勾引也分很多种方式。哀家说的勾引,是让你引起皇帝的注意。你长得养眼,又伺候得让皇帝称心如意,皇帝自然意识得到你的好处,也就喜欢和你多接触。只要皇帝一喜欢,咱们想要什么,就都不难了。”
所以这事没得周旋,不想做也得做,不容她拒绝。原以为只要按照吩咐每天去御书房点卯,混混日子就行了,现在看来是不能够的。
清浅不是自苦的性子,她想得开,也务实。就算自己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呢?乔家已经把她送进了宫,人在刀口前,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如听话些顺着他们的意,自己才能好过。这才识时务,也最实际。于是她诺诺地答应下来。
聊完了正经大事,便开始闲话家常。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来,透过槛窗的雕花镂刻,留下一片斑斓的影子。如果没有背后的暗潮汹涌,这锦绣的皇宫其实也算个岁月静好的地方。太后与清浅在暖阁里相对而坐,聊聊年节安排,说说宫中旧闻,话题兜兜转转,最后落到了皇帝身上。
皇帝名讳唤作萧慎,清浅从前还在闺中时,就听过许多关于他的传闻。两年前,他还是太子,年纪轻轻的少年郎,却很有才干,领兵镇压了柔然部族掀起的边患。平定了边关之乱后,太子回到京城,进城那天许多百姓前去相迎,以示爱戴。
当时清浅才刚十四岁,尚未及笄,也跟着几个玩伴去街上凑热闹,围观进城的行伍。只不过离得太远,看不真切,只依稀瞧见太子一身戎装,白马银鞍,风吹得他身后的旌旗猎猎作响,甚是英姿飒爽。
原本清浅以为行军打仗厉害的人,必定是凶猛的武夫长相。可进宫之后,近距离看到萧慎,却发现他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他生得清朗,有精致的眉峰和英挺的鼻梁,薄唇轻抿,一双眼睛漂亮得像女孩子一样。白玉雕琢般的长相,却有精炼的身形,有力而不粗犷,站姿挺拔如松,有种浑然天成的威严气场。
清浅虽然每天都去御书房,但其实并没有和皇帝说过几句话。皇帝不满太后妄图擅自安排后宫,面上没什么表情,也不常看她。清浅能体会到,也就不自讨没趣,只研墨奉茶,随后就会安静退到侧旁,他批奏章翻典籍,她时而看书时而发呆,二人之间维持着最生疏的礼貌。
但是太后口中的皇帝,又是另一幅模样。
“皇帝从小就心思深,”太后回忆起从前,“生母去世那年,他才十二岁。那时哀家从贵妃擢升为皇后,先帝让哀家抚养他,把他送到哀家宫里住。小小的孩子刚刚失去母亲,要他突然喊哀家作母后,心里如论如何都该有些不愿意的。可是他到了哀家面前,恭敬端正地行礼,丝毫挑不出错处,仿佛心情没有受到一丝影响一样。他为了讨好哀家,跟哀家说话时,脸上竟还能笑得一团天真,对哀家极为孝顺亲近。小小年纪能屈能伸,喜怒不形于色,更叫人觉得这孩子城府深得可怕。”
清浅奇道:“圣上在御书房时不爱搭理人,倒真想象不出他讨好别人的样子。”
“那时他已经是太子,却没人可以倚仗,几个兄弟都对他的位子虎视眈眈。刚好哀家没有子女,又是他名义上的养母,他和哀家联手,是最好的选择。他本就聪慧,修文习武,样样拔尖,哀家也着力培养他。早年间,咱们乔家没少在前朝替他助力。后来他羽翼渐丰,十六岁那年便独立办差,每件差事都做得很漂亮。两年前他弱冠,又自请领兵平定边乱,大胜而归,为自己赚足了民心。想要他太子位置的兄弟也都被打压下去,真真是滴水不漏的筹谋和铁腕。”
“两年前弱冠,那皇帝今年二十二了?世间的男子十六岁就成婚了,皇帝怎么后宫里一个人都没有?”
“哀家存着心思,想把正妻的位子留给咱们乔家的女儿,”太后看了她一眼,“你那时年纪尚小,不到准嫁的年龄。刚巧他忙于组建自己的势力,对这方面并不上心,哀家也就不提婚事的茬,打算一直拖到你及笄。只是没想到去年你终于十五,年纪够了,先帝却陷入病中身体一直不好,只能继续搁置。不过也不赖,现在先帝薨了,皇帝有一年丧期,不可纳娶,后宫大选也要挪到明年。天时地利咱们乔家都占满了,就剩下你们人和了。”
清浅看着太后随意提起先帝的去世,丝毫不见悲伤,仿佛谈论不相关的人一样。
大概这就是天家的夫妻吧。无上尊贵,也无尽寒凉。
清浅回到养性斋时,已经是傍晚了。
养性斋建在御花园的西南角。二层小楼,一座小院,院内有小桥流水凉亭,十分雅致。这住处是她的姑母特意为她选的,其中暗含着用心——住在御花园里,只要皇帝偶尔散步,都会打眼看见。见面三分情,就算生不了情,也总能加深印象。不过清浅住进来之后,皇帝倒是从没来过御花园。
清浅回到二楼的卧房,在窗边坐下。
她说了一下午话,有些口干舌燥,便出声唤养性斋里的宫女,却没人应声。
大概是宫女偷懒。不过一杯水罢了,自己取就是了。
她思量着,正打算起身,却忽然瞥见窗外小院里,似乎有影子在动。
宫里怕走水,不在室外燃灯火,故而楼下的小院很暗,只能就着养性斋屋里透出去的灯光隐隐看见个模糊的轮廓。她定睛细看,那影子却已经不见了。
是自己看错了吗?
她没再多想,起身下楼,一步步踏在木制的楼梯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到了楼下,却见她的宫女淡月正在外间烹茶。
“姑娘怎么下来了?”淡月见她来了,忙起身,“您有事吩咐奴婢就好,不需亲自下楼来。”
“没事,只是来找口水喝,”清浅望向淡月面前的茶壶,“你在煮茶?什么时候煮好?”
“快了,再小火闷上一会儿就成了。奴婢煮了茯苓、党参、黄芪和养心草,想为姑娘安神助眠的。”
倒是有心。清浅笑道:“我正好口渴,多谢了。”
转眼到了第二天下午,又是清浅要去御书房的时间。
一路来到了御书房,刚踏进院里,便发现福全已经在御书房门口守着了。见到她来,立刻堆出个喜庆的笑脸,招呼道:“姑娘来了?圣上已经在里头了,奴才去提您通传一声。”
不一会福全便出来回话,说圣上叫进。清浅来到门前,心里惦念着昨天太后的吩咐,有些心虚。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见皇帝正端坐在内间的紫檀书案后,手里盘着个把件,听见她进来,连头也不抬,照旧看着眼前的文书。
这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皇帝看重”。皇帝看重的根本不是她,而是与她相关的利益纠葛。不招人待见,但自己还是要遵礼数。于是她缓步上前去,行了个规整的请安礼:“臣女恭请陛下圣安。”
“起吧。”皇帝的声音清冷,说话时尾音带有低沉而干净的磁性。
到目前为止,都是和往日一样的疏远。要吸引皇帝的注意,还需要想些额外的法子。
清浅有盘算,想吸引一个人的注意,要先去注意那个人。窥探皇帝属于不恭,她平时视线都很老实,从不去打量他。眼下有了需要,就要找机会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方便行事。
反正他在忙,偷偷看上一眼,也不打紧。
清浅想着,便抬眼去瞧。不得不说,皇帝虽然态度让人敬而远之,但确实有一副上好的长相。她从前在乔府时,父亲请过一位西席,兴办家塾,朝堂上相交甚好的官员都将子女送来读书。那位西席长得相貌堂堂,又颇有才华,时时都是个翩翩公子的模样,家塾里年纪稍长的女孩子都暗中倾慕,时常送些小礼物。
皇帝长得比那位西席还要倜傥,一举一动又带着帝王独有的尊贵气度,如果让那些女孩子看了,只怕要迷晕了。不过清浅见惯了好看的人,没有什么感触,公事公办的心情不会被动摇。
待要再看细一点,却见皇帝突然抬起了头,直直朝她盯过来。
他眼锋锐利,惊得她微微打个寒颤,又很快镇定下来。吸引人的注意,无非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既然他看了,那正好让他多看看,产生些视觉的印象也好。私下偷看皇帝是不恭,但如果在皇帝的注视下,那就不叫偷看了,说不上窥探。
于是清浅迎着那目光回视过去,明亮的眼里仿佛漾着一汪清泉。她知道自己轻轻抬眉望向别人时,有七分无辜三分楚楚的眼神。
皇帝见她看回来,微微抿起薄唇,嘴角是个不悦的弧度,却没有移开目光,研判着打量她。
侍立在外的奴才,要时刻注意着里面主子的动静,有需要立即上前。福全在门边候着,不敢松懈,立着耳朵听里面声响。御书房里本就安静,分毫的响动都听得清。方才原本频频传来皇帝翻动书页的声音,现在却许久没了声音,一片死寂一般。
为了确认一眼状况,福全探头往里间一看,结果看见皇帝在座上面无表情,直直盯着乔姑娘。乔姑娘只露出个背影,但是头微微抬起,从方向上判断大概也在看着皇帝。两个人正互相盯着瞧,一动不动,谁也不说话,看得福全一头雾水。
嘿,这倒奇了。圣上和乔姑娘,二位这是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