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01
……
“爷爷是上个月走的吧。”杜思苦问。
到如今才一个月多月吧, 小姑这就要结婚,合适吗?
杜母道:“你小姑说查了,百天后就能结婚。”她倒是愿意小姑子嫁出去, 这嫁了人以后就不用一块挤着住了。
杜思苦:“我爸跟奶奶那边怎么说?”
“你奶奶发了一通脾气,还跟你小姑吵了一架, ”杜母直摇头,“你爸有些不高兴, 我去劝劝就好了。”
杜思苦这会看出杜母的立场了, 她妈巴不得小姑嫁出去呢。
杜思苦:“定了什么日子?”问的是吃饭时间。
“19号,说是个好日子。”杜母说完, 往机修厂里头瞧,“这都中午了,还没吃饭呢。”又看看杜思苦。
杜思苦看着杜母老了一些的脸, 到底是心软了,“去外头馆子吃吧。”
杜母听着这话, 高兴了。
老四管饭就行, 不管是机修厂食堂里头,还是外头馆子。
杜思苦回去跟保卫科的同志说了一声, 这才带着杜母走了一长段路,去了外头的一个国营小馆子, 别看店大小,人可不少。
这家饭馆是她听余凤敏说的, 味特别好,价格还公道。
杜母要了一个回锅肉,杜思苦点了一个青椒鸡蛋, 杜母说天冷, 挑来挑去, 又点了一个鱼汤。她觉得要是吃不完,可以打包带回去。
反正是老四花钱。
等上菜的时候,杜母跟杜思苦说起了家里的事。
“你三哥现在在拖拉机厂工作呢,”杜母说到这事,脸上都透着喜意,“虽然只是临时工,但是那边福利好,要是抓着机会还是能转正的。”
三哥入职了?
杜思苦心里一松,三哥工作这事她知道得比杜母多,三哥既然能进拖拉机厂并成功留下,那就是正式工。
毕竟二叔走了门路的。
又听杜母说:“你小姑这工作啊,”杜母叹着气,把杜得敏是怎么折腾的一股脑的说了,明明老杜都跟老厂长说好了,结果呢,这小姑子自个去瞎折腾,还嫌家里不帮忙。
还要怎么帮?
杜思苦听了后,问:“你说的这位新姑父知道小姑的情况吗?”
“知道!他哪能不知道啊,”杜母喋喋不休,“上回,那会你爷爷还在的时候,家里不是遭了贼吗,就是你新姑父的弟弟偷的。”
杜得敏从冰棒厂搬回来的时候,就是兄弟俩帮着搬东西的,杜母亲眼瞧见的。
杜思苦皱眉道:“这样的人家,还要跟他结婚?”
这家风不正吧。
杜母:“你奶奶这么多年,第一次对你小姑发这么大的火,都指着鼻子骂了,没用!”杜得敏非说整个杜家都不如那个程什么的对她好,对她的事上心。
说亲妈亲哥不如一个外人。
这是恋爱上脑了,劝不回来了。
杜思苦:“文秀什么想法?”
杜母:“听她妈的呗,这孩子这一阵一回家就窝在房间里不出来,不像以前了。”
回锅肉端上来了。
杜母拿了筷子,盘子还没上桌,就是一大筷子夹上去。
这肉没少放油,香!
米饭端上来了。
这一顿饭下来,杜思苦听到了不少事。
像是于月莺跟贺家的婚事吹了,现在改成卫家了,还有隔壁沈家沈洋,跟何美姿前一阵在街口拉拉扯扯的。
杜思苦没忍住问:“刘姨能同意?”
“就那一两回拉扯了,后来没瞧见姓何的过来。”杜母道,“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到这,杜母忍不住问杜思苦,“你们厂里有没有什么好姑娘,跟你三哥介绍一个,要和善听话的,有主意的可不行。”
杜思苦:“你们厂男职工多。”
男的多啊。
那也是。
杜母一时嘴快:“那你赶紧挑挑……”
杜思苦:“这事你不用操心。”
“你这下手慢了,好的都叫别人挑走了。”杜母吃饱喝足,没了杜爷爷的制约,这又动了给杜思苦找人的心思。
杜思苦:“你饭你结账?”
要是再说,她就走了,让杜母自个解决饭钱。
杜母一下子闭嘴了。
后来,
杜思苦去结账的时候,发现她们这桌竟然有四个菜,还有一份五花肉,说是跟她同桌的点的,让打包好,带走。
杜思苦转头看向杜母那边,饭桌上没人,杜思苦往门口瞧,只见杜母提着打包好的菜,正偷偷的往门口走。
“妈。”杜思苦在后面喊了一声。
杜母走得飞快,一会就出了门,没影了。
生怕杜思苦追上来,叫她把五花肉退回去,这都点了,怎么退?
老四刚才吃肉那不紧不慢的样,不像是缺肉吃的,这道大菜还是让她提回家去,一家子改善改善伙食吧。
杜思苦站在原地没动,懒得说。
她把账结了后,就回了机修厂。
下午。
杜思苦收到了保卫科的口信,有她的包裹,下午邮递员送过来的,让她下班过去拿。
谁寄的?
等到下班,杜思苦去了保卫科,两个包裹一大一小,大的那个是部队寄来的,小的那个包裹是小河支队寄过来的。
是大哥二哥。
杜思苦心情不错,提着包裹回了女工宿舍。到了宿舍,她就把包裹拆开了,大哥寄过来的是东西不少,两瓶友谊牌的雪花膏,还有一副皮手套,里面是棉的,外头防风。最后一个是靴子,防止的,里面有绒,尺码大了一些,缝个鞋垫子塞进去就合适了。
雪花膏是大嫂挑的,以前大嫂在家的时候看到杜思苦老是干活,冬天这手有时候还会冻出疮来,就买了这个东西。
靴子是大哥挑的,特意挑大了一码,里面塞上厚实的鞋垫,更暖和。
而且他们觉得杜思苦年轻还小,这脚兴许还会长。
大哥还在信里说,杜思苦寄去的棉花他们特别喜欢。
杜思苦拆完大哥的包裹,开始拆二哥的东西。
包裹挺软的,拆开一看,是整片的野免皮,一共四块,二哥信上说,天冬了缝到外套里头,当袄子穿。
除免皮,二哥还给寄了一袋子干蘑菇,还有一个袋子,里面是切成片的东西。
杜思苦又看向信,信里说,这是切成小块的野山参,让她泡水喝,补身子。
杜思苦抱着这些东西坐了一会。
过了一会,她才开始归整,鞋子放到床底下靠里的位置,外头用盆子挡着,免皮放到床单下面,等有空就把免皮缝到衣服上。
雪花膏一颗放到枕头下,一瓶放到柜子里。
至于野山参,回头拿上两片用开水瓶泡着,让余凤敏跟袁秀红也一起喝。
干蘑菇啊。
可惜这里没有小炉子,没法煮。
不然去买只整鸡,弄个小鸡炖蘑菇,多好的一道菜。
杜思苦刚把东西归整好,余凤敏就回来了,“你怎么先回来了?”
“收了两个包裹。”杜思苦道,“我还要去趟食堂。”冬天不吃饭扛不住。
余凤敏搓了搓耳朵,“外头风特别大。”
杜思苦往窗户外头看,树都被吹得点头了。
铁路家属大院。
杜母回到家,把五花肉放到厨方的柜子里,锁了进来,今天晚上就不吃了,明天再吃。
晚上煮面条吧。
天冷,这面汤热乎。
杜母刚回家没一会,外头就来了人。
“姐。”是个男的人声音。
杜母皱着眉,这声音听着耳生得很。她娘家那边,只有一个哥哥,不可能喊她姐。
“姐,二姐。”
杜母寻着声出去看了,这一看不得了,是妹夫,黄彩荷她丈夫,于强。杜母怀疑自己看错了,仔细瞧了瞧,除了于强外,旁边还站着个孩子,十来岁的模样,剪着短头发,穿着男孩样式的衣服。
像个男孩。
不对啊,她妹子家里只有两个姑娘啊。
杜母瞧了半天不敢认。
又起风了。
寒意凛掠,于强咳了起来,这一咳就没停住,咳了五六次才好。
外头那个小孩见状瞪向了杜母:“你怎么还不来开门。”还说是亲戚呢,有这样的把人堵在外头的亲戚吗!
杜母听到这话就不高兴。
尤其是这会只看到于强跟孩子,没见到妹妹,她的脸更是拉得老长,“你们谁啊?”
一个于月莺就够她烦了。
上周来了好几回,一是要被褥,嫌薄了,嫌旧了。后来又说给家里寄了东西,花不够花,杜母一分没给。
被子也没有,她把老四那件不要的旧袄子扔给了于月莺。
于月莺在她跟前抹着泪她都没动摇,倒是老卫家的卫东听说后,自个送了一床新被褥去了铁路食堂的宿舍。
反正,那之后于月莺就没来找过杜母了。
屋外。
于强见杜母这态度,心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爸,我们走!”小孩正是于月娥,十来岁,因为于强没儿子,这孩子以前就是当男孩养的。黄彩荷常年在地里,于强在家带孩子,这孩子跟于强亲一些。
她可把她爸看得比她妈重多了。
“不要淘气,”于强跟小女儿说完话,抬头看向杜母,“二姐,我是于强,我想问问月莺是不是在你这住?”
“她不在这住。”杜母冷脸问,“彩荷呢,她怎么没来。”
于强听到这话,脸色更白一分。
于月娥则是跳了起来,“我妈还不是被你们黄家人藏起来了,这一去都多少天了,不见人影。你说,你把我妈藏到哪了。”
妹妹走了?
杜母惊讶得很,她可是记得上回妹妹一家三口过来的时候,妹妹可是什么好菜都往丈夫跟女儿碗里夹的。
这就走了?
这是想通了,不过苦日子了?
杜母脑子里想了一堆。
又听于强道:“二姐,我刚才去贺家,贺大富不在,他妈见着我挺不高兴的。”本来说去看看是什么情况,能不能帮上忙,结果那边态度冷得吓人,哪像是亲家。
杜母道:“于月莺跟贺大富的亲事吹了。”
于强眼前一黑。
机修厂。
今天是周二,扫盲班是阮思雨的课。
她拿出了字贴集,翻到最后几页,开始教大家古诗。
字贴集已经印出来了,也发下去了,愿意练字的才能拿,每周还要进行一次课堂的写字比赛。要是每周字都是一样,没有进步,那这字贴集还要收回来。
扫盲班愿意练字的同学还是有一小半的,毕竟大家都是工作的人,这年纪大了,家里事多,工作上也忙,不像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食堂。
杜思苦又看到了化工厂的几位同志,他们还没走呢?
现在化工厂派过来的同志已经不用人带了,他们跟机修厂的同志进行交流学习,上回机修厂丁总工帮化肥厂的研制过防腐蚀的设备,化工厂也用得上!
就这防腐蚀的器械,两个厂子开始进行真正的合作。
杜思苦正吃着饭,小赖找过来了。
“拖拉机的防风棚已经做好了。”小赖其实是过来找杜思苦的,“20号咱们厂的同志还要去趟拖拉机厂。”
小赖看着杜思苦。
杜思苦明白了:“又要我开拖拉机送他们去?”
小赖笑了:“对,这次去的还有化工厂的几位同志,说是去拖拉机厂观摩学习。”反正,化工厂跟拖拉机厂的高层已经沟通过了,这事定了。
杜思苦瞧了眼外头:“风挺大的,你确定遮风棚不会被吹跑?”
小赖坐过来了一些,低声说,“新车间投入挺大,厂里要节流。这去租公交车的钱顾主任是一分都不肯掏的。”
厂里要去拖拉机厂的同志只能自己克服一下。
杜思苦:“仓库有帽子吗?”
她指了指自己的脸,“我那车头也漏风啊。”
“有,有雷峰帽,给你发一个。”小赖又问:“手套要不要。”
“要是我们车间工作的手套就算了。”杜思苦道。
车间工作的白手套漏风,她有好几副了。
“那就没有了。”小赖叹道,“咱们好好欺待自行车车间的计划书年前能批下来吧。”要不然,厂领导们不高兴,这过年都没劲,那他们这些员工从厂里拿到的年货估计都……难说。
有肯定有,但是领导们不上心,他们拿的肯定也会差一些。
杜思苦:“交上去多少天了?”
“十多天吧。”小赖道,“快的一个月下来,慢的半年呢。”只能等。
聊了一会。
杜思苦吃完了,最后一句:“几号去拖拉机厂?”
“20号。”
“行。”
铁路食堂。
于月莺看到于强跟妹妹的时候都愣住了。
杜母送他们过来的,这于强带着女儿过来投奔人,那也该是投奔亲女儿。她妹子不在,她跟妹夫不太熟,反正杜母是不想掺和于家的事了。
一个于月莺,已经够她烦的了。
杜母把人送到后,没走,去后厨找了朱婶。
“小朱,我有事跟你说。”
“我这忙着呢。”
“就一会,急事。”杜母道,“耽误不了三分钟,快点,不然你这边失了先机可就麻烦了。”
朱婶一听,放下手里的肉,对身边的人道,“你们把肉看好了,可不能丢了,丢了要赔的。”说完,这才跟着杜母去了外头。
“小朱,于月莺她爸跟她妹子过来了。”杜母长话短说,“我亲妹子没过来,听他们那意思,说是走了没回来,兴许是有什么事。”
朱婶眉头一皱。
又听杜母道:“我家是招待不起他们的,回们他们要住你家,你就把他们送到招待所去。”她可是提醒了,“要是住下了,这……”
没多说,直接话头一转,“怕是以后还要冶病。”
要是黄彩荷在这,杜母肯定不会说这些多余的话。
可瞧着于强家那小的那姑娘的态度,杜母觉得这孩子就没教好,而且,这孩子说到亲妈,那语气嫌得很。
杜母很不喜欢这孩子。
朱婶脸色沉了沉。
杜母叹气:“我先前也不知道于月莺是这样的性子。”
都到这一步了。
朱婶道:“没事的。”
看来得快点了。
杜母看到于月莺领着于强两人往这边来了,也不跟朱婶多说了,“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朱婶点头。
“姨妈,你就走了?”于月莺诧异道,“我宿舍小,这边住不下三人。”说着就要伸手去拉杜母。
杜母往旁边一避,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下她是装都不想装了。
于强看得直皱眉。
于月莺心里知道,把她爸安排到姨妈家住是没戏了,她头一转,“婶子,我爸跟我妹妹来了。”
朱婶笑笑:“给你半天假,你自己去安排吧。”
于月莺一愣。
这可是亲家,朱婶怎么是这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