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31
……
杜思苦:“前一阵不是还传着袁秀红有对象的事了吗?他们不知道啊?”当初那流言传得可凶了。
不是说跟姓阮的吗。
余凤敏:“丁婉同志在背后帮忙辟谣了。”
还有这事?
杜思苦:“这丁同志转性子了?”突然就热心肠的帮忙了?
袁秀红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事。
原来是有人帮她辟谣了。
余凤敏冲杜思苦两人招了招手, 杜思苦跟袁秀红凑了过去。
余凤敏这才说:“咱们厂不是在建新车间吗,我听说,这阮同志可能会是新车间的主任呢, 虽然没在外头传,但是上头好像有那个意思。”
阮子柏年轻得很, 要是明年能当上新车间的主任,那前途不可限量。
更别说, 厂长好像对新车间特别看重。
阮子柏?
管新车间?
杜思苦心里觉得不可能, 这新车间的事最近都是顾主任那边兼顾管着,再说了, “阮同志的手好了吗?”
袁秀红:“还没好全。”
最近她在卫生所,阮同志隔几天就会过来,她是觉得那手不用再换药了, 只要好好养着,到了年后, 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噢~!”
余凤敏的尾音拖得很长, 一脸笑意的看着袁秀红。
袁秀红看余凤敏这副表情,就知道她又想歪了。
唉。
“凤敏,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杜思苦则是继续收拾自己的东西,过了一会, 就见余凤敏过来了,“思苦, 车间有人给你介绍对象吗?”
“没有。”
“厂里呢,那些熟人呢,像是总务的, 还有李主任他们……”余凤敏问。
“没有。”杜思苦转头看她, “你是不是忘了, 我家爷爷才过世。”不到一年呢,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找对象的。
“瞧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余凤敏这下明白为什么没人给杜思苦介绍对象了。
她嘀嘀咕咕的算着,看来得到明年十月了。
铁路家属大院。
杜家。
杜得敏母女俩搬走之后,杜母觉得这屋子一下子就大了起来,而且比往常安静了许多,现在家里就住了四个人。
他们两口子,还有老五,以及杜奶奶。
这一下子少了两个人,这口粮都能省上一笔。
“妈,吃饭了。”杜母去屋里叫杜奶奶。
杜奶奶心情很不好,杜母喊了三声,她才听到。她慢悠悠的转过来,“彩月啊,老四是不是有一阵没回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要变天了,她这膝盖啊疼得很啊。
杜母:“这个月好像回来过。”
杜奶奶道:“老四是上个月19号回来的,这个月还没有回来过。”她记得很清楚,因为得敏说大程在上门,老四回来的。
那天老四父女俩还吵了几句,闹得不欢而散。
杜母没接话。
老四回不回来,她也管不了啊。
杜奶奶说道:“有胜(杜父)明天要上班,老四这边,要不你去瞧瞧,看看她在厂里过得怎么样?”
又念叨着,“她朋友的膏药好用,我这老寒腿怕是又犯了。”
杜母这下听明白了。
老太太不是想老四了,是想老四送来的膏药了。
“妈,上回我去机修厂找老四,她都没给我好脸呢。”杜母只说结果,丝毫不提自己顺道送了件杜思苦穿不了的破袄子。
衣服又旧又小,一抖全是灰。
杜奶奶半天没说话。
她心里觉得老四不是这样的孩子,可是,上回老四回来,儿子让老四换份工作,照顾家里人,老四偏又不肯。
到底还是自私。
杜母往外走:“妈,我给你把饭端到屋里来。”
吃完饭,杜母在厨房洗碗的时候,杜奶奶出来了,她思来想去,找了老五。老五跟老四关系好,老五学校又放假了,明天老五要是没什么事,正好可以去厂里找找老四。
“奶奶,去找我姐没问题,但是我不知道我姐的厂子在哪啊。”老五压根就没去过啊。
杜奶奶:“你妈去过。”
老五去厨房找杜母了。
“妈,我姐的厂子怎么走?”
机修厂。
天冷,不等熄灯,杜思苦早早的就睡下了。
半夜她被外头的热闹声吵醒了。
“下雪了!”
“好大的雪!”
睡在窗边的余凤敏一咕噜起来了,掀开窗帘要往外头看,可惜,窗户上贴了一层薄薄的塑料腊,看得不太清楚。
余凤敏披上衣服,穿上鞋,要去外头看。
杜思苦打了个哈欠,继续睡。
外头。
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雪花,又浓又密。
余凤敏跟宿舍的几个姑娘闹着让张阿姨打开了一楼的大门,她们几个也不怕冷,在宿舍外头昂着头看雪,还傻兮兮的笑着。
第二天。
地上就披上一层银妆,厂里入眼之处全是白茫茫一片。屋顶上,树上,地上,厚厚的一层雪,虽然冷,但是瞧着这雪杜思苦心情倒是很好。
雪景真好看啊。
杜思苦拿好行李,提着工具箱,往机修厂门口走,说好在那边汇合的。
她是第一个到的,外头冷,便去了保卫科的休息室。
吴队长看着带着一堆东西的杜思苦,开了口:“这么厚的雪,大巴只怕是难过来了。”去拖拉机厂说不定要往后延几天。
杜思苦从窗户看着外头,雪还在下,“没下雨,也没升温,这雪今天应该不会化。大巴车应该能过来。”
要是雪化成冰,或者结成块,那才不好走。
等了一会。
禇老他们过来了,都在聚在了这边的休息室。也有不怕冷的,在外头捏了个雪团玩着。眼看着快到九点了,拖拉机厂租的大巴车还没有过来,休息室这边有人有些等不及了。
“我去传达室那边打电话问问。”有人去了。
杜思苦在休息室坐久了,起来去外头转转,她找了个雪厚的地方,捏了一个雪人。下面一个圆肚子,下面一个圆脑袋,找根枯枝当鼻子,至于眼睛,石头多得是。
嘴巴就用手指画个弯角。
她把雪人都堆好了,大巴车还是没有来。
休息室。
“在看什么呢?”彭科长问宋良。
宋良把目光从雪人上收回来,“没什么。”他问彭科长,“拖拉机厂的车没来,今天应该不用过去了吧。”
彭科长说那边指名要宋良过去,非去不可。
有一件事彭科没说,那就是他把宋良前一阵交给他的资料送到拖拉机厂军用坦克的团队那边了。
那边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虽然只是个半成品,但是让宋良同志过去,大家一起想办法,人多力量大嘛。
而且,宋良同志的这版改良发动机成功率很高,能带动军用坦克。
宋良又转头看向了窗外。
雪人还在,堆雪人的人却不见了。
“小杜!”
何主任带着传达室的同志一路跑过来,气喘吁吁的喊着杜思苦。
“主任。”杜思苦快步走过去。
“小杜,”何主任喘着气,“大巴车被困在半路上了,咱们得送套防滑链过去,大巴车的车胎跟拖拉机不一样,得你去调整一下。”
所以,得辛苦杜思苦跑这一趟。
“大巴车困在哪了?远不远?”
“离这边二十来分钟,就是那条石子路。”何主任道,“小杜啊,只能靠你们走过去了。”
杜思苦:“要不,带拖拉机过去?要是大巴车陷得深,说不定还得靠拖拉机把车拉出来。”
平常欣欣雪景走一走没问题,可是这要走到大巴车那边,肯定不止二十分钟。杜思苦一听就知道这二十分钟是大巴车到机修厂的距离。
“拖拉机能行吗?”
“当然,加上防滑链肯定没问题。”杜思苦道,“我会开。”
那就这么定了。
杜思苦还不忘把自己的行李跟工具箱带上,就放到拖拉机的车头里。
铁路家属大院,杜家。
杜母瞧着院里厚厚的一层雪,改了主意,“老五,今天这天气公交车还不一定能发车呢,你就在家里,哪也别去。”
不用去机修厂找老四。
“妈把炉子拎出来,你今天就在家烤火吧。”杜母不光拿了炉子出来,还拿了两个红薯,让让老五烤红薯吃。
现在小姑子母女俩搬出去了,杜母疼女儿都不用藏着了。
老五去了院子,用鞋子踩了踩雪,确实有点厚。
今天是去不成了。
程家。
杜得敏昨天晚上是跟女儿一起睡的,床是她自个带来的那张床,昨天大程把床拼好了,放到他们的屋,床上铺的也是杜得敏自个带来的被子。
大程去了外头,跟小程他们挤着睡。早上,杜得敏醒来,想着今天休息,就赖了一会床,准备等饭好了再起来。
没想到,这还没醒呢,外头就传来了拍门声:“老大家的,该起了。”
“我再睡一会。”屋里传来杜得敏的声音。
“睡什么睡,这一大家子等着吃早饭呢,你不起来,让我这个当婆婆的做饭?”外头那人这会不是拍门了,而是踹门,“这进门头一天,怎么就赖成这样了!”
杜得敏脸色铁青。
这下她是再也睡不着了。
文秀坐了起来,她脸色发白:这怎么跟想像中的不一样?
大巴车。
开车的师傅骂骂咧噜的往坑里填土,填一会,再去车上发动引擎,起把车子从这陷地里开出来。
结果试了好几回,还是不行。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到了发动机的声音。
有车来了?!
师傅激动得前后看。
他眯着眼一瞧,前面的方面还真有台拖拉机往这边开来,他跑着过去,“同志,您能不能帮帮忙。”
来的正是杜思苦。
“你这是客运站的大巴车吗?”
“是啊,我们是去机修厂接人的,谁知道这半路上有个大坑,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挖的。”大巴车的师傅抱怨着,“我们同志去附近找人了,说是通知车队,也不知道这会有没有找着大队……”
这路的前后不是土就是田,没看到什么人啊。
“我们就是机修厂的,厂里接到电话,说你们被困在半路上了,让我们过来帮忙。”杜思苦熄火下了车,跟她一起过来的车间的同事也带着一套防滑链下了车。
两人去了大巴车那边。
杜思苦目测着大巴车轮胎的尺寸,把防滑链的挂勾挪了一下位置,然后给大巴车装上,再进行调试。
大巴车的师傅一头雾水的过来了:“同志,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不是应该拿根绳子,让拖拉机把大巴车从泥地里拉出来吗?
这是在装什么东西啊?
铁的啊。
这东西有什么用啊。
大巴车的师傅没见过这东西。
杜思苦安好了:“同志,你上车试试,能不能把车开出来。”
“我试了好多次了,开不出来。”大巴车的师傅苦着脸,“小同志,你就不能用拖拉机把我们车拉一拉吗?”
杜思苦见大巴车师傅不愿意配合,便道,“这样,您先发动试试,我回拖拉机那边拿绳子。”
“好,好。”这下大巴车师傅愿意了。
他立刻回到了画上,发动引擎。
嘿。
这油门一踩,车怎么从坑里出来了!
大巴车师傅有些傻眼了。
这是怎么回事!
“小同志,我车出来了,不用拿绳子了!!”大巴车师傅高声喊道。
杜思苦听到了。
安上防滑链之后,果然能出来。
钢铁厂上回运来的四车钢材质量真是相当不错啊。
拖拉机厂。
昨天晚上下大雪,把路封了,今天去各个单位接人的大巴车都很不顺利。拖拉机厂的厂领导觉得上午怕是不会有其他厂的技术员过来了。
没想到啊,十一点多的时候,大巴车来了!
还是客运车之前打来过电话,说是接机修厂的车!
那车不是陷到一个大坑里了吗!
“厂长,机修厂的同志来了。”
机修厂!
在厂长办公室的技术科袁科长跟维修部的何平主任一下子就激动了。
袁科长一直盼着机修厂的宋良同志过来!
而何平主任,要的是杜思苦杜同志!履带板修改版出来了,当然了,还是差一点,没有想像中的完美,不过比拖拉机专用的却是强了不少!
还需要改进!
所以啊,他们还需要杜同志的帮忙啊!
“厂长,人来了,我去看看。”
“我也是。”
两人迫不及待的往拖拉机厂门口跑去,生怕去慢了,人跑了。也怕这些机修厂的人里没有这两位同志。
拖拉机厂门口。
依旧是很严格的检查,杜思苦很顺利的就通过了。
她三哥今天没在门口值班。
那位陈队长倒是在。
杜思苦提着行李跟工具箱跟在禇老身后,往拖拉机厂的招待所走。
后面,那位陈队长突然跟了上来:“杜同志,你上回的的暖水瓶我已经转交你三哥了。”
“谢谢。”
杜思苦没别的话了。
她跟这位陈队长又不熟,禇老说下午她可能要上台,讲关于履带板的事,现在杜思苦脑子里全是稿子。
陈队长很快就走了。
回到保卫科,忽然有个年轻同志道,“刚才那位是不是杜全的妹妹啊?”
“好像是吧。”
“我觉得不像,他妹妹不长这样吧。”
“就是!人家杜妹妹就是戴了帽子,头发都掖到帽子里了,脸露出来了,你们才觉得不是一个人!”这位同志说完,还找陈队长求证,“队长,您眼神最好,您说呢?”
“好好干活,别说这些有的没的。”陈队长板了脸。
保卫科安静了。
下午。
其他厂的人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有几个单位来得及尺,技术交流大会推迟到明天早上了。
杜思苦这会在拖拉机厂的维修部。
“小杜,这是617厂的杨铭杨同志,杨同志,这位是机修厂的杜同志,别看她年轻,这杜同志还是很有想法的。”
何平主任介绍着。
杜思苦跟617厂的杨同志打了招呼。
又听何主任道:“杨同志,杜同志的理解能力特别强,您这样,您先跟她说,等她听明白了,到时候让杜同志再跟我们讲解。”
什么意思?
杨同志讲的内容何平主任他们这些人员听不懂?
杜思苦心里有些没底,这些拖拉机厂的专业人士都听不懂,她能听懂吗?
“杜同志,既然何主任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跟你好好讲讲。”
杨铭同志开始讲了。
“首先是这个履带板开裂的问题,其实主要是还钢材的问题,这高猛钢冶炼之后成分不均匀……”杨同志是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讲的都是专业的问题。
“拖拉机厂的轧制技术还是差了些,之所以达不到军用坦克的要求,主要还是机压力不足……”
“杜同志,很听得懂吗?”
杜思苦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