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独断,傲慢,人们将之称其为上位者的通病。
谢怀瑾年幼之时,父亲牵着他走入那方乌黑的祠堂,在一排又一排的牌位面前,他学着父亲敬香。
父亲一一同他讲述谢家的百年,几代帝王,谢家先祖是如何驶起谢家这艘百年的大船,在王朝的兴衰中屹立着家族的繁荣。
在父亲身后,是一排又一排的长老们,他们拥有一样的姓氏,生着相似的脸,口中念着谢氏的繁荣,整齐地站成一排,像不远处供桌上一排又一排的牌位。
长老们有一双乌黑的眼,干瘦的手交叠在衣袖前,在父亲带着他跪下上香之际,僵直地站在他们身后,直直凝视、打量着他。
四岁时,他一首诗赋名满天下,谢家长公子的名号由此开始了其百年的延续。
除开元承三年意外死于疫病的一位,谢家每一任长公子都是天才,就连早逝于元承三年的那一位,如若没有死于殿试前的话,也只差一点便能三元及第。
父亲带他走向祠堂深处,那时谢怀瑾五岁。
彼时长老们喜欢同他玩一种名为“兽论”的游戏,游戏分为两方,他为人欲,长老们为兽生,解释起来很麻烦,总归是策论一类的游戏。
长老们会提前排兵布阵,他每次能询问长老们三个问题,随后有半个时辰布置好自己的棋。
两方棋子厮杀的规则,输赢最后的判定,在游戏开始时谢怀瑾没有得到任何的提示,父亲对他说,这需要他一点一点探索。
第一次,谢怀瑾试错,将三十九个棋子全部分散开,半日后父亲同他言:“人欲一子未存。”
第二次,谢怀瑾收敛了一些锋芒,按照上一次的思路,重新变动,三日后父亲告诉他:“人欲一子未存。”
那一年,谢怀瑾名满天下,他的荣耀成为来日谢家史书上光荣的一笔。诗文之余,他一共同长老们下了十二盘“兽论”。
从一开始的惨败,到父亲宣布他败的时间越来越长,到后来的持中,他已经开始不需要再询问长老们问题便能够布置出对应的策略。
一月一次,漫长的一年后,父亲同他说:“殊荷,你赢了。”
那时父亲看着他,并没有笑。
谢怀瑾得以见到了他手下的战场。
一个眼睛乌黑的少年跪在他身前:“公子。”
少年脸上被划了很长的一道伤痕,脖颈手腕处都是泛着血的乌紫,他的身后是皑皑的人骨和猛兽的尸首,远处的风泛来更远的湖的腥臭味。
聪慧在有时成为利器。
刺向心脏。
化作谢怀瑾看向父亲的眼神。
面前尸山血海的一切实在太像他玩乐了一年的“兽论”,他站在山坡上,问前方的父亲:“父亲,我赢了,‘人欲’剩几子。”
“一子。”留给谢怀瑾的是父亲的背影,谢清正平淡地说着:“殊荷,当时我用了三年。”
......
谢怀瑾看了父亲很久,但父亲始终没有回过头看他。
眼睛乌黑的少年默然走到他身侧:“请公子赐名。”
天色幽暗,映在少年身上血如墨,低低的声音在山谷间响起:“墨愉,以后你就叫墨愉吧。”
天色如墨,洒在谢怀瑾的脸上。
后来,那个在山间渴盼望向父亲的幼童,长成了翩翩的少年。
漫长的岁月中,他不再如幼时一般长久地浸泡那双写下无数人生死的手,随着身形抽条,落雪堆积,他像雪松一般缓缓地、缓缓地挺起了头,每走一步有簌簌的雪而落,化在灿烂的荣耀和名声中。
他从未停下。
长老们教给他“情爱”的第一课,是一个被抽的只剩下一团死|肉的婢女。
婢女试图引诱他,被长老的人发觉后,带去了刑房。他得了消息赶去的时候就只见了杖椅上瘫软的一团,婢女张着那双大大的眼睛,疼痛从滋裂的眼眶中溢出来,血和肉混着,谢怀瑾闭上了眼。
他淡淡开口:“她并未做什么。”
倒不是为这婢女开脱,写一首情诗,送几个眼神,不至于将人打成这般,命和体面一样都没剩,他解下身上的雪衣,躬身给婢女盖了上前,让下人好生安葬。
长老们盛怒,认为他被一婢女引诱了,谢家长公子如何能如此妇人之仁。
谢怀瑾只让墨愉好生安置婢女的家人,替他致歉。
墨愉蹙眉看了少年一眼,少年却只是淡着眉眼让他离开,墨愉咬牙抱起女婢的尸骨,或者说那就是一团软肉。
一身雪衣的少年淡然转身,跪下:“殊荷愿受罚。”
一鞭又一鞭,少年闭着眼,血顺着唇角淌下。
受完刑罚后,有人恭敬将他扶起来,轻声同其他长老建议:“长公子也只是仁善,年纪尚轻,不懂其中龌|龊。”
龌|龊。
那之后,谢怀瑾被压着,整整一月站在摇晃的床榻前,观摩他们口中沾染不得的情|欲。
的确龌龊。
长老们不让他闭眼,为他准备了上好的茶水,两三个陪着他一起观|摩,时而谈论一两句。
交|媾的奴仆不允许发出任何声音,暗室内,床榻的摇晃声成为死寂之间唯一的声音来源,两团肉,缓慢地相贴,分开,像古书中描绘的僵尸一般带着青白的冷寒和死气,哀戚和痛苦从死寂一片的床幔中溢出来。
其间奴仆忍不住失禁,惧怕让尿液扑|溅到床间,两|团连在一起的白|花的|肉就一起哭着求罪。
谢怀瑾淡淡看着,从始至终,没有再说一句话。
他开始真正成为谢家的长公子。
他闻名长安,名满天下,谢家的百年荣耀之上,渐而浮现谢怀瑾的名字。长老们从一开始的独断,傲慢,势利短暂的观望之后,逐渐变得恭敬,臣服。
他开始独自站在祠堂前,一身雪衣的少年点起香火,悠悠缓慢地煽动衣摆,纤细的香上猩红的一点像山野中的眼睛,含着碎|裂的欲|望和野心。
他不再问父亲,不再看向父亲,也将那个幼童抛往身后处,墨愉鬼魅一般成为他身后的眼睛。
而他永远向前,一双凤眼凝视着更深更远的一切。
人们将其称之为未来。
花开不败,天下就不该有这样的道理。
......
夜晚,或者已经不能叫夜晚,关上门休憩时天色已经快要亮了。
或许是今日见了辞盈,夜晚,谢怀瑾久违地做了梦。
在澧山书院那一篇文章送到谢怀瑾桌上前,谢怀瑾就知道过“辞盈”这个名字。
无他,他的二妹将这个名叫“辞盈”的婢女护得和眼珠子一样,私下护护就算了,大张旗鼓,护得全府皆知。
墨愉屡屡传上来的消息之中,总有谢素薇和辞盈的名字,谢怀瑾想不知道都难。
他偶尔会看见两个人在谢府一角嬉闹,她们总喜欢贴着墙,两个人搀扶着一步一步走,谢素薇身体不好,走两步就咳嗽,那个名为辞盈的婢女就用自己的整个身体撑着谢素薇。
两个人累了的时候,辞盈就坐下来,用自己的腿给谢素薇当坐垫。
谢素薇很少坐上去,有时候不顾礼数就直接坐在草地上了,头伏在辞盈的肩上,嘀嘀咕咕说着什么。
两个人偶尔会看见他,谢素薇喜欢先将人藏起来,然后再生疏地同他打招呼。
......谢怀瑾不明白有什么好藏的。
那个叫辞盈的婢女偶尔会偷偷看他,她以为她做的很隐蔽,但实在是很不隐蔽。谢素薇会轻咳一声,只要谢素薇轻咳一声,那婢女眼神就全收回去了,脸上就变为了担忧一类的东西。
她们总在说,她们想去江南。
江南是姨母为她们编织的一个梦,可随着谢素薇的身体变差,两个人谁都不再提起。
谢素薇死在那个春天。
熬过了最冷的冬,却死在了那个春天。
姨母很平静地接受了,扮疯卖傻中,身上的死气也一点一点蔓延。
那一年见,他曾提议过他能“说服”父亲将姨母放出府,但姨母只是摇摇头,说“不用了”。
但姨母又问他,是不是真的能信他。
他没有回答,果然姨母提到了辞盈的事情。
辞盈像一件遗物,由谢素薇交代给了姨母,故而姨母装疯卖傻想尽法子要给辞盈一个日后能安稳生存于世的身份。
而当姨母感觉到自己寿命将近,林家姜家乃至于卫家都不可长久地依靠,于是将辞盈这一件遗物交给了他。
本来是以谢家养女的身份,但赏花宴上出了错,姨母将错就错,予了他当时不能拒绝的利益。
姨母走的时候,同他说:“请善待辞盈,她是素薇留在世间唯一的遗物。素薇珍之待之,殊荷,望你也是。”
谢怀瑾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直到辞盈不告而别——
直到辞盈再次不告而别——
谢怀瑾从梦中醒来,一双眼很快恢复了清明,他掀开被子走到窗前,窗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
他想起昨天的一幕,辞盈很开心。
她擦去那个小孩嘴角的果液,从膳食里面挑选了一道甜口的夹到小孩碗中,同李生一起笑着哄着那个孩子。
她很开心,所以他不想打断那份开心。
青年淡淡地看着窗外的雨。
又想起从前在长安时那一日书房混乱的一切,他摩挲了一下大拇指,唤来墨愉:“李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墨愉回想着:“是李家的嫡长子,但在娘胎时李母遭了算计,生李生的时候难产,李生虽侥幸活了下来,但娘胎里面带的毒让他自小体弱,家中事务大多由其庶弟照料。庶弟资质一般,其父中风之后,这些年长老那边交代下去的事都做的不齐全,惹了长老们很大怒气。”
“还没有查到当初为什么家主将一支势力给了全然不熟的李生,但李生最初东躲西藏,其原因定然同公子有关,应当也是家主为李生寻了一个替死鬼,将他从牢狱中放了出来。”
“可曾科举?”谢怀瑾摩挲着手上的白玉扳指,昨日辞盈桌上有旁人字迹的一片赋,这些天有交集的人只会是李生,才学不说绝伦,但公考科举不在话下。
墨愉摇头:“太过体弱,无法参加科举。”
就是没有的意思。
谢怀瑾垂下眸:“继续去查,顺便将烛三唤来。”
朱光很快到了院子里,没有直接进去。她在院子中打了水,从怀中拿出药水,细细涂抹了脸,半晌过后再用清水洗净,露出原来素净的一张脸才起身进去。
她进去时,谢怀瑾正在练字。
烛三走近一看,发现是辞盈如今用的字迹。
她眼眸闪了闪,一个念头在脑子里面转了一圈,狡黠地坐在青年对面:“公子,唤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谢怀瑾淡声道:“前些日墨愉让我将你放出府。”
烛三脸色僵了一下,不忿道:“谁告诉墨愉暗卫还能放出府的,我去说说墨愉。”说完转身就想开溜。
青年淡淡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我同墨愉说的。”
烛三认错:“公子,对不起。”
墨愉出现在书房里,走过烛三时,被烛三一把拉住,咬着牙:“师父,你不能赶我走。”
墨愉声音很冷:“阳奉阴违,满篇糊弄,每日汇报一下夫人的消息都能如此懈怠,在暗卫营里我是这样教你规矩的吗?”
烛三眨了眨眼,她其实很少见到墨愉发火的样子,记忆中好像只有三次,每一次都是同公子有关,她低下头:“我又没漏掉什么重要的事情。”
人心会有偏向,除了师父以外,没有人像辞盈那样对她那么好。烛三戳着手,她以为这种小事公子不会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
谢怀瑾的确不在意,但墨愉在意。
墨愉将烛三拎了出去。
良久之后,谢怀瑾停下了手中的笔。
烛三再被墨愉送回来的时候,明显已经被修理过了,墨愉起身离开去办别的事情,烛三揉着自己的手腕:“公子把奴唤过来就是想看师父教训奴一番?”
烛三话语间满是怨气。
谢怀瑾一语点破她的心思:“不开心吗?”
烛三:“......”
沉默良久之后,她轻声道:“公子这话可千万别让奴师父听见。”
谢怀瑾没有再接这话,但下一句让烛三觉得还不如继续聊她和她师父。
......
书房沉寂良久之后,烛三面露难色:“.....还行。”
然后,她就找了借口匆匆跑了。
每当烛三以为自己足够离经叛道的时候,公子就能给她上一课。
*
辞盈再见到谢怀瑾,是在很平常的一个午后。
书房外面响起了敲门的声音,不比从前在谢府,又贴身伺候的奴仆,现在开门这种事情得她自己来。
她以为是李生或者来传话的婢女,手上的东西没有写完,出声道:“稍等一会。”
等到完整落下最后一个字后,她将毛笔放置在桌子上,起身去开门,门从里面被少女拉开,她抬眸,就看见了貌若春华的青年。
少女的笑僵在脸上,泛起的心跳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什么,随后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就被青年温柔拥住。
清泠如雪却又带着些许温和的嗓音传入辞盈耳中,她的心猛地止住,伴随着拥抱而来的是青年那一句:“许久未见,辞盈。”
雪衣干燥柔软,辞盈却遍体发寒,她瑟缩着身体,反应过来之后一把将人推开,跑进屋中关上门,将那张脸那个人隔绝在门后。
逃避几乎是她的第一反应,但很快心中涌起的其他情绪就将她湮没。
她颤抖着手,机械地收拾东西想要跑去,但抱起手稿的盒子又狼狈地蹲了下来,她怎么跑......
被关在门外,青年也不生气。
等屋内叮叮咚咚的声音停下来之后,青年温和的声音传入门内:“辞盈,我们谈谈。”
许久之后,门被打开了。
辞盈勉强收拾了自己的狼狈,却在迎上青年的眼那一刻时被青年眼中淡淡的笑怔住,一声很轻的叹息想起,青年抬起玉白修长的手,温柔地擦拭着辞盈脸上的墨迹:“小花猫一样。”
辞盈不知道谢怀瑾怎么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她后退一步,避开谢怀瑾的手,冷着脸不说话。
谢怀瑾的手随意放下,唇角的笑没有什么变化,坐在了辞盈旁边。
他看着少女瑟缩的身体,轻声道:“不用怕。”
辞盈一双眼凝住,她很难收敛自己的情绪,她不住地想为什么会被谢怀瑾寻到,武行吗?这三个月她甚至只出了几次门,怎么会这么轻易被猜到在江南,哪里漏了陷,她明明谁也没告诉。
茹贞,宇文拂都不知道的事情,谢怀瑾是如何寻到江南的,还是......辞盈心中一凉,还是谢怀瑾的势力已经手眼通天到如此地步,她无论在哪里都会被寻到。
这恐怖的猜想让辞盈整个人惊惶绝望起来,在谢怀瑾眼中,像一只受惊的鸟。
谢怀瑾出声吸引了辞盈的注意,青年温声道:“辞盈,听我说。”
辞盈掐住自己的手,勉强撑着看过去,她其实不太能直视面前这个人,只是看见他,那些过往如洪水一般涌向她,将她湮没。
三个月只能消散那些细致的记忆,但随着记忆消散而去,更汹涌而来的是直白的情绪。
她的心在害怕,畏惧,厌恶面前这个人。
她的眼眸大抵藏不住情绪,于是他听见谢怀瑾叹息了一声,抬手想要摸一摸她的头。
大抵是安抚的意思,但辞盈只有惊恐,她后退一步,站立起来,硬撑起来自己的盔甲,冷着脸看着谢怀瑾。
她先声夺人:“谢怀瑾,我不会和你回去的,就算你今天杀了我,我也不会和你回去,绝对不会。”
青年一怔,哑笑了一声:“你是我的夫人,我如何会杀了你?”
辞盈无法形容这种感觉,又是这种感觉。
她猜疑,试探,崩溃,他永远淡漠永远平静,理所当然地望着她失控的一切,好像她是一个疯子,好像他什么错都没有。
辞盈冷静下来一些,她轻声道:“我不是你的夫人。”
少女红着一双眼:“我同你写了和离书,上面有我的名字和手印,那封信中我也将一切同你说清楚了,谢怀瑾,放过我吧。”
说到“放过”这两个字时,少女的语气还是软了下来。
大抵是太明白两人之间的差距,辞盈难以完全硬气起来,她只能赌,亦或者她能和谢怀瑾讲讲道理。
在青年逐渐下垂的眼眸中,辞盈开口道:“当初赏花宴上那封诗柬并非我愿,你应当也派人查了,我没有要依借夫人将我错认为小姐从而逼迫你成婚的意思。”
谢怀瑾抬眸看向辞盈,她身体有些僵直,但已经没有再颤抖。
没有被他打断,她接连说了下去:“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无法拒绝夫人的好意,借由孝道高嫁于你,坏了你的姻缘,对不起,我知道我一直欠你一声道歉,对不起,谢怀瑾,如若再回到当初,我会拒绝夫人的。”
青年摸了摸自己手上的扳指,眼眸很轻地看着辞盈。
辞盈继续说:“但不晚,谢怀瑾,不晚,如今你于我无情,我于你无意,只要你签署了和离书拿去官府,我们就能合离。你钟意于谁,那位苏小姐还是其他的小姐,对你而言都不是难事。”
谢怀瑾终于开口了,他轻声问:“你起码得让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辞盈张口,却不知道怎么说。
谢怀瑾起身,走向辞盈,辞盈一步一步向后退,最后退到柜子前,青年站在她身前,重复道:“辞盈,如若真的要合离,你起码得让我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他难得为自己辩白:“如若是小碗的事情,辞盈,你实在太过心软。她在你身边心思不纯,瞒着你做的事情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你总是姑息,终有一日会酿成大祸。甚至那一次,你差点就因为她的私心身体出问题。”
辞盈看着谢怀瑾,眼眸中划过一丝绝望。
她以为她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但好像不是,现在他在她身前,她看着他的脸,听见面前这个人这般冠冕堂皇地说,心还是会疼。
这种疼和从前一样又不一样,撕裂着她的灵魂,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溢出来。
辞盈后知后觉自己的委屈的,这种委屈不在于谢怀瑾做了什么,而是她只要看着这个人,她就无法抑制心里泛起的委屈。
她的眼睛被染红,呼吸变得急促,汹涌而来的情绪已经快将她的理智完全湮没。
她以前没有这样,大抵是没有失去全部。
驿站那日轰鸣的雷声和闪电一直藏在她的心中,那些恐惧和害怕在无人诉说之际也衍变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所以她后来在放任,放任自己沉沦,只要谢怀瑾愿意骗骗他。
但他没有,她闭上了眼睛闭上了耳朵,他却还是一遍一遍明目张胆的欺骗。
对于他而言,救下茹贞就只是抬抬眼的事情,她当时已经如此哀求,但他仍旧看不见,淡漠拂去她的眼泪,无视她的痛苦,却又在这里说着这样冠冕堂皇的话。
谢怀瑾还在说着茹贞的事情:“茹贞亦然,我在书房内给你看了当初茹贞是如何接近宇文拂的,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掺和。更何况,辞盈,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已经饶恕过一次茹贞了。”
辞盈终于忍不住了,彻底爆发起来,一把将谢怀瑾推开。
“饶恕,什么饶恕!我根本不计较茹贞拿我的首饰去卖,为什么需要你的饶恕,为什么像你在施舍我们一样......为什么总是这样,谢怀瑾,谢府规矩是规矩,但我的东西我没有处置的权利是什么规矩,你告诉我是什么规矩。”
谢怀瑾未想过辞盈情绪会如此激动,伸手握住辞盈要摔向柜子的手。
辞盈不停地挣扎,谢怀瑾出声:“冷静下来。”
辞盈冷静不下来,看见这个人,她过去几年累积的情绪都有爆发的趋势,恐惧,害怕,悲伤,哀戚,怨恨,重重情绪纠缠在一起,成为她流下的泪和变大的嗓音。
她大抵从未如此像一个疯子,她红着眼望向谢怀瑾:“是,我没有你冷静,因为你口中那些随意就可以家法处置甚至处死的奴婢,是自小同我朝夕相伴的家人,她们不是、不是你口中恍若一件物品的存在,对我来说不是。”
谢怀瑾却只听见了“家人”两个字,他沉思少许后,蹙眉看向辞盈。
“她们是家人,那我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