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Act 13

蓝天,白沙,玻璃海。

在犹如世外桃源的小岛上,宋敏行一连躺了小半个月,洗涤尽了备考期间的身心疲惫。

这段日子,她爱上了浮潜与冲浪。

海平面之下的世界,像是另一片宇宙,静谧而深邃。

一尾黑鳍鲨从她身边翩然游过。

戴着潜水面罩呼吸的宋敏行,微微屏息,目不转睛,看它尾鳍摆动,划出流丽的弧线。

而海平面之上,是另一种快乐。

午后,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宋敏行趴在冲浪板上,有力的双臂划动着水面,寻觅和追逐合适的浪头。

当感受到海浪托起冲浪板和她的身体,少女抓准时机迅速pop up。

起身站立的瞬间,海风从她的耳边呼啸而过,浪花飞溅。

踩着浪头,顺着倾斜的坡度,滑下去,尽情拥抱前所未有的自由。

——畅快!

是和解开一道苦思冥想许久的数学题,不一样的畅快,身心愉悦。

有时候,宋敏行会选择什么都不做,无所事事地躺着,静静地看一朵云慢悠悠地飘过。

从前宋敏行总是习惯于争分夺秒,抓紧一切碎片时间去学习,如今却体会到了虚掷光阴的惬意。

有时候,她会陪着富有童心的沈甜一起挖沙子,结果挖到了意料之外的寄居蟹。

将寄居蟹放生,两个人返回沙滩上,搭建属于他们的城堡。

宋敏行用小铲子挖掘护城河,堆砌城墙。

城堡很快初具雏形。沈甜则负责进一步的精雕细琢。

宋敏行教沈甜,把海水控制在怎样的比例,能使搅拌出来的沙子具备充分的粘性。

她不禁产生了一丝错觉。

仿佛她回到了去年夏天的工地,正在教前来视察的沈总如何和水泥。

而不管是从前在工地,还是此刻在沙滩,沈甜看她的眼神都是一样的亮晶晶,闪着钦慕的光。

玩上一整天精疲力尽,晚餐之前去做个SPA水疗舒缓放松。

水疗屋建在莲花池上。

享受波利尼西亚式传统按摩的同时,还可以欣赏玻璃地板下游弋的鱼。

在精油的选择上,沈甜喜欢花香调,宋敏行钟情柠檬草。

到了晚餐时间,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大溪地盛产的各类海鲜。

而蔬菜水果,全部来自于岛上自有的有机种植园,每天新鲜采摘,第一时间供应。

这半个月,一向热衷于做饭的沈甜似乎也躺平了。

在此期间没有下过一次厨,每天和宋敏行一起等待被米其林主厨投喂。

宋敏行感到有点意外。

之前看沈甜承包她一日三餐的架势,她以为沈甜是喜欢做饭,并且十分享受做饭的乐趣的。

夜晚,泡在泳池里看星星的时候,宋敏行道出了她这一点疑惑。

闻言,沈甜欲言又止。

他其实,哪里是喜欢做饭呢?

他只是……

喜欢给她做饭而已。

男人有些郁郁。

蓦地,“哗啦”一声响。

宋敏行从泳池里起了身。

晶莹的水珠从女人宽阔的肩膀坠下,沿着手臂优美流畅的肌肉线条,缓缓滑落。

沈甜白皙的小脸霎时红透,转过头去不敢看。

“怎、怎么了?突然……”他说话都有点磕磕绊绊。

宋敏行上了岸,饮了一口柑橘风味的马蒂尼。

“唔,没什么,”女人拿毛巾擦干身上的水珠,“只是突然想起来,今天是高考分数出来的日子。”

“啊?!”

高考出分的消息,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

沈甜大惊失色,一下子起了身。

“咦?”宋敏行眨了眨眼,“你的人鱼线还挺好看的。”

她目不转睛,饶有兴致地欣赏起男人的腹肌。

六块,宋敏行低头,嗯,还行,比她少两块。

泳池里,猝不及防被夸奖的沈甜脸颊通红。

…………

回到房间,宋敏行打开电脑。

在查分之前,沈甜搓了搓手,小心翼翼地询问宋敏行:

“你……紧不紧张?需不需要我来替你查?”

宋敏行看着他紧绷的神色,想到她高考第一天他紧张到无法呼吸的样子,顿时有些失语。

“我自己查吧,你……记得保持呼吸就行。”

沈甜听了这话,有点委屈,但也乖乖闭嘴。

网络很流畅,宋敏行打开官网、登入系统、查看成绩,一气呵成。

沈甜想看又不敢看,焦灼得在一旁来回踱步。

不过,至少这一次,他没有忘记深呼吸。

“怎么样?”他紧张地关切。

宋敏行神色平静,轻描淡写道:

“唔,和我想的有点不一样。”

闻言,沈甜心下一突。

但他迅速调整心态,宽慰道:

“其实一次考试代表不了什么!”

“你已经很努力了……真的!”沈甜的思路转得很快,“申请制有更高的容错率。”

是的,对于他,或者他们而言,人生的容错率相当高。

沈甜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这并不妨碍他耳闻目睹同辈的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经历。

哪怕家里的孩子实在扶不上墙,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包装出来达成目的。

首先,他们中的大多数,从小就会培养发展一两个小众的体育或艺术的爱好特长。

小众的赛道不拥挤,拿奖和刷成绩都会比较容易,再不然,投资赞助、或者干脆私人定制一场竞赛也是可以的。

到了中学阶段,就可以联合身为大学教授的长辈,或者长辈“至交”,共同发表论文了。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任意挑选,出版专著也不成问题。

购买他人创新发明的科技专利算家常便饭。

社会活动方面,有很多“高端”的国际志愿者服务项目可供选择。

实际体验等同于旅行度假,轻松刷出漂亮履历。

如果孩子懒得去,那么直接以孩子的名义去创办一个慈善基金、资助一个慈善项目,同样可以展现社会贡献和影响力。

——并且,不可否认,这些贡献和影响力,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比起直接向学校捐款,这些钱只能算零头。

至于让普通学生头疼的推荐信,则是最好解决的。

也许读到PhD才能有幸在某个论坛活动见上一面的专家学者,是小时候抱过孩子的阿姨叔叔、奶奶爷爷。

要是走的艺术,更容易操作。

早早送出国,免去语言成绩,作品集交给专业的团队一手代办。

至于入学之后会不会露馅……

孩子出国的时候,是连家里的厨师也一齐带过去的,就读的四年,无论学业还是生活,都跟从前一样包办,总不会毕不了业的。

毕业之后,按照流程,在国内外开几场自己的作品展,打造青年艺术家的头衔。

只是面对采访需要谨慎一些,如果没有事前串过采访稿,背好别人代写的发言稿,那么最好还是尽量避免开口,以免暴露大脑空空的事实。

沈甜就曾经见过某个名校毕业、履历光鲜的堂弟,在面对展览的艺术理念相关问题时,作为创作者本人,却只能借口推给策展人来回答。

当被问到他的某个作品的风格,似乎受到德国新表现主义影响颇深,希望他可以谈谈自己的想法,这个青年艺术家苦思冥想半晌,最终含糊其辞地给出了“嗯……我认为……风格,对于艺术来说,并不重要”这样石破天惊的答案。

沈甜对此倒是毫不意外。

毕竟他这个堂弟大概连Georg Baselitz和Anselm Kiefer的名字都无法正确拼写。

他见过太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些人都能拥有光鲜亮丽的人生,他怎么能忍心看着真正的金玉在泥泞中挣扎?

沈甜试探着开口:“或许……”

宋敏行打断他,径直报出了一个数字。

——她的高考总分。

空气静止片刻。

反应过来的沈甜惊呼出声:“这么高!”

他抱住了她,几乎落下泪来:“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你是最好的,”沈甜望着少女的眼睛,“你知道吗?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有一种感觉。”

“好像你什么都可以做到,如果跟着你,那么,无论是多远、多高、多险的地方,最终也能抵达。”

他想起当初在工地,酷暑烈日下,捧着盒饭做数学题的年轻姑娘,在那样尘土飞扬的环境里,也许还要面临周围人的不解和嘲笑。

但是……她看起来那样的坚定。

沈甜只知道自己的目光无法从她的身上移开。

直到后来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或许那就是她身上最打动他,令他一见倾心的所在。

他不知道她要考怎样的分数,要上哪一所大学,但是就是觉得,她一定能够抵达她想要去的地方。

四目相对,两个人默默凝望片刻后,是沈甜先忍不住羞赧,移开了目光。

他轻咳两声,开口道:

“这个分数是不是特别、特别的高?”

沈甜绞尽脑汁,试图对标宋敏行的分数志愿填报的学校。

沈甜只知道这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对于具体多高,并没有实际概念。

一是,他没有经历过国内的高考;二来,他个人离开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已经太多年。

不过他看过A大历年来的分数线,宋敏行远远超过了,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发出惊叹。

“还好吧,”宋敏行随口道,“第一名。”

“嗯?”

什么第一?

沈甜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地问:“全校第一?”

“全省第一。”

…………

因为某个高考状元人在国外电话打不通,于是招生办的电话打到了宋敏行原籍所在的高中学校。

山村高中校舍里,深夜亮起一盏灯。

班主任戴上老花眼镜,摩挲着三年前的毕业照,那一届的学生里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孩子,现在也终于迎来了属于她的开花结果。

建筑工地的集装箱宿舍。

小张坐在小木凳上啃着西瓜,吹着冷气。

宋敏行走后,工地老板像是突然发了善心,给每间集装箱宿舍都安装上了空调。

从宋敏行那里继承得来的这只小木凳,虽然断过一条腿,但修过之后,还是很好用。

当从电视新闻高考专栏的特别报道中,听见了小木凳原主人的名字时,小张情不自禁“哎”了一声。

她放下西瓜,拍了拍大腿,竖起了大拇指。

S市。

晨星总部大厦。

午休间隙,高考作为近期的社会热点话题,不少人浏览新闻的时候,都刷到了高考状元的相关消息。

“高考理科状元宋敏行……好耳熟的名字……”

“这不是之前我们安保部门的小宋吗?!”

公司食堂顿时小范围地沸腾起来。

蒋秘书饮了一口冰美式,心想,沈总在A大附近的房子算是白买了。嗯,B大C大的两套也是。

A大B大C大统统无需考虑。

现在宋敏行面临的,是那道经典的选择题。

——清华和北大,上哪个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