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听见外头欢声笑语,知道是令年回来了,于太太起身出了门,正迎上气喘吁吁的女儿。她把令年肩膀一转,便顺势领人到了外头起居室,“你二哥这一趟累得很,才合眼,你别去闹他。”
令年知道于太太私心里最亲慎年,见她眼圈微红,必定是在慎年面前哭过了,便乖巧地点头,挽着于太太的胳膊落座。于太太眼尖,瞧见她身后好大一片污渍,奇道:“这是怎么,在山上和野人打架了?”
令年吐了吐舌头,笑道:“雨后路上滑得很,下山时不小心跌了一跤。”
“在石阶上跌了?这还了得?”于太太受惊不小,也顾不得会吵醒慎年,忙叫何妈和阿玉来,搀扶着令年回卧室。何妈去拿干净衣裳,于太太命令年将袄裙都褪下来,小心卷起西式衬裙,果然见后腰上淤青了拳头大一块,还渗着血丝。
于太太脸色都变了,骂阿玉蠢,又迁怒同行的程小姐,“她怎么也不拉着你?”
“啊!”阿玉拿着药油跑进来,忽然定在原地,苦着脸转向令年,“小姐,咱们把程小姐忘在山上了。”
于太太又骂阿玉冒失,令年自责,忙转头叫何妈,让她派几个人回山上去接程小姐,被于太太按住不许她动弹,一面敷药,不耐烦地说:“都这时辰了,还折腾什么?程小姐快二十的人了,难道不认得回家的路?”上好了药,看着她换上一件敞背的肚兜,叮嘱道:“晚上侧着睡,这两天也别走动,这伤得一阵才好。”
令年努力扭着脖子,自身后的镜子里观察自己的伤处,嘴里还笑道:“哪有那么严重了?又不是摔断了……”
“住嘴!”于太太疾言厉色。令年讪讪地闭了嘴。
室内一瞬沉默。何妈捧着衣裙走进来,见令年近乎半裸地站在地上,手臂和肩背上的肌肤在灯光下莹润如玉。虽然有热水汀,但毕竟是早春的夜里,何妈忙不迭把衣裳披在令年肩头,说:“还不去躺着,在地上发愣?”
于太太余怒未消,背过身去用手绢拭泪,哽咽道:“这回你二哥回来,我再不准他走了。”
令年知道她想起了父亲,便依偎在于太太身侧,玩笑道:“这下好了,咱们家里,大哥算是勉强拿了个文凭,我不成器,连二哥也中途肄业,大家谁也不比谁强,以后看他怎么好意思笑话我?”
于太太瞪她一眼,恨道:“你二哥不像你,他心里有数。”
何妈连声叫令年“好乖乖”,“你又不是程小姐,要靠那个文凭当嫁妆。”
于太太知道令年的心思,催促道:“等你二哥醒来,兴许都半夜了,你也去睡吧。”
令年抱着她撒娇:“腰疼,睡不着。”
于太太道:“活该。”轻轻替她揉着腰上淤肿的地方。
令年掉过脸在镜子里端详着自己,手挽着又厚又密的长发,道:“妈,我也想去电头发。”
于太太笑她突发奇想,“即便在上海,你见过哪家小姐电头发的?”
令年翘起手指,在于太太的发鬓上比划,很怀念地说:“妈,我小时候就见过你电头发,从这里到这里,是一个个的小发卷,蓬松松的,好看极了。”
于太太见她说得孩子气,将她揽紧怀里,柔声道:“那是在西洋。外头虽然新鲜花样多,但到底不如咱们家里自在。我看你穿袄裙比程小姐穿长褂好看。”
何妈也紧张地劝她,“小姐,你可千万别糟蹋这头好头发,我看你画报里的外国女人,头发绞得跟鹌鹑屁股似的,丑死了。”
令年今天却对自己的外貌格外挑剔,不顾何妈反对,吩咐阿玉道:“你让大哥去替我打听打听,那些洋人太太们都是在哪里做的头发。”
康年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在外头翻看报纸,闻言笑道:“这差事我可办不来,反正慎年闲着也是闲着,让他替你打听去。”
康年知道今天二弟回来,于太太心里高兴,睡得晚,他向来事务繁忙,母子也难得碰面,索性来令年处陪她说说话。于太太推了令年一把,命她去睡觉,自己领着何妈和阿玉悄悄走了出去。
令年身上有伤,又才换了席梦思,辗转反侧地睡不着。听见康年和于太太在外头喁喁地说话,大意是于太太在遗憾,慎年回家太晚,连父亲遗容也没见着,康年宽慰几句,于太太低声道:“你父亲不在了,什么家业的我并不在乎,只要你们兄妹和睦,都能心想事成,我也别无所求了……”
康年在官场浸淫数年,如鱼得水。其实令年知道,他是颇有一番野心,要在仕途上超越祖父。而慎年漂泊异乡,他心里最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想得入神,不觉轻叹一声。外头康年和于太太听见了,止住话头,揿灭了灯离开了。
这一夜睡得不好,黎明就醒了,令年只想还早,谁知往窗外一望,于太太已经站在廊下了。令年披上夹袍,走来廊下向于太太请安,说:“妈今天这么有精神。”
这孩子还睡眼惺忪的,于太太摩挲着她粉润的脸颊,笑道:“我是睡不着,你怎么这就醒了?头发也不梳,让下人看见,像什么样子?”又问她腰后的伤还疼不疼,等下人经过,于太太招手道:“叫厨房把早饭预备上,等二少爷醒来要吃。”
何妈双手捧着托盘来,笑道:“不用太太说,我这都预备好了。这是雪菜黄鱼面,在船上晃了几个月,吃这个肠胃最熨帖,只不知道二少爷在西洋吃那个面包牛油,还习不习惯咱们老家的口味?还有这个,小姐你看是什么?”
令年把盖子掀开,见碗里浮着几粒雪白的圆子,零零星星的黄桂花,还点缀了几颗红润的枸杞,酒香扑鼻。何妈笑道:“可不是酒酿圆子?我自己酿的桂花蜜,又甜又香,小姐,你馋不馋?放心,这一碗给你,那一碗给二少爷——有甜的,也有咸的,随他好哪一口。”
令年一听这话,是何妈打趣自己,便皱了皱鼻子,满不高兴地进堂屋去了。
何妈和于太太互相递个眼色,也笑着跟上去,何妈把托盘放在案上,对走进来的康年道:“大少爷还记不记得?那一年,太太从国外寄信给我,说想吃酒酿圆子,跟我讨了方子去,好不容易做成一碗,因为小姐才两岁,就都给二少爷吃了。小姐一步也不肯挪,眼巴巴看着二少爷吃完了,问他甜不甜,二少爷坏呀,把那么大个调羹塞进小姐嘴里,说让她舔一舔,小姐一尝着味,就舍不得撒手,果真把个调羹有滋有味地舔了半晌,可怜哦。”
这事康年没亲眼目睹,但何妈常年挂在嘴上——那是炫耀她的酒酿方子好,对令年而言,却着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康年也来凑趣,笑睨了一眼令年,说道:“自那以后,慎年总拿这事来笑话小妹,”他学着慎年幼时的口吻,“小妹,你馋不馋?哪里馋?嘴巴馋,眼睛搀,还是肚子搀?哦,是嘴巴馋,那你叫我一声耶稣菩萨大老爷,我就给你做甜酒酿吃。后来这东西背着妈把锅子都烧糊了,还燎掉了半截头发,妈索性把辫子给他剪了,留起了洋人的短发。”
“可不是?二少爷小时候满脑子鬼主意,最爱欺负小姐。出洋几年,稳重多了,我昨天一看,跟换了个人似的!”
康年坐在托盘旁,香气扑鼻,也有些饿了,转头一看,笑道:“可见这几碗里没有给我的。”
何妈怪不好意思,忙说:“厨房里还有,我去给大少爷盛。”
“不用了,小孩子玩意,他们吃吧。”康年记挂着明天要启程,玩笑几句,便出去了。
何妈兴致勃勃地说了一席话,这才想起令年,催促道:“小姐,你快趁热吃呀,我这圆子里也填了馅儿,猪油芝麻的,一口赛一口的香。”
酒酿圆子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令年哼一声,说:“那我把两碗都吃了,也让他眼馋去。”可拿起了调羹,心想:二哥在外头多年,恐怕也很想念家乡风味,便又放了下来。
于太太看在眼里,微笑道:“这还是什么山珍海味了吗?你推我让的,你就吃吧。”
令年只是摇头,摸了摸碗沿,对何妈道:“有些凉了,去热一热吧。”
“我再去换两碗就是了。”何妈很利落地说。于太太也跟着起身,要去看看厨房里都预备了什么菜,主仆一前一后走到廊下,何妈回首往令年脸上一睃,笑道:“太太,不只二少爷沉稳了,我看小姐也长进了……”
令年嫌何妈话多,只是板着脸,等她们走远,才反驳道:“有的人可是本性难移。”
“谁本性难移?”一个声音笑道。
令年一怔,慢慢扭过头,见慎年自房里出来。他是合衣睡的,只解了领口,衬衫有些皱,头发也有些乱,脸上若无其事的。他走到令年身畔,把黄鱼面掀开看了看,笑道:“还好还好,我只当着这碗面也只有眼馋的份了。”
令年目光追随着他,见他眼神清明,怕早醒了,却悄没声地躲在房里,把何妈打趣她的话全听了去。令年撇了撇嘴,险些出口的“二哥”也不肯叫了,收回目光,拿起手边的画报歘歘翻了起来,谁知一挺身,后腰被坚硬的椅背一硌,痛得险些跳起来,忙不迭起身,挪去沙发上坐了。
这个举动,不免有点对慎年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慎年狐疑地看了她几眼,拿起筷子吃了几口面,忍不住道:“你的心眼怎么那么小?”
令年嘲讽慎年肄业,说:“你两手空空地回家来,倒好意思说我了?”
慎年莞尔,吃了大半碗面,推开窗,伸个懒腰,又回头打量晨光下的令年,她及腰的头发披在肩头,因为常年编发,微微带卷,被晨光照得毛茸茸的。令年莫名其妙,质问:“你看什么?”
慎年用上海话笑道:“吾看侬好佯额洋囡囡。”
令年扑哧一笑,恭维地拱了拱手:“吾看侬好佯额嘎噱头。”她这一阵受了何妈的影响,不觉带点溪口音,虽然笑靥如花,腔调却硬邦邦的,立时就要跟人吵架斗嘴似的。慎年失笑,一看自己这身装束,离时髦光鲜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再和令年斗嘴,他从衣箱里翻出剃须刀来,走进浴室,刷牙,刮胡子。他没避开,令年便也光明正大地瞟了几眼——她在上海家里,偶尔撞见大哥宿醉后邋遢极了,被大嫂服侍洗漱,早习以为常,可二哥在她记忆里,仍是那个顽皮的小哥哥,不意瞧见慎年下颌发青的胡茬,还真有点新奇呢。
慎年比她长六岁,大哥这个年纪的时候,好像已经结婚了?令年仰着脸想。
慎年才换过衣服,于太太就回来了。他去了几年,竟还记得在家时的规矩,上前给于太太请安,于太太把他拦住了,有太多的话要说,她反而含笑不语,只仔仔细细端详慎年,回头对何妈道:“年轻就是好,昨天累得眼都睁不开,才一晚上,就精神多了。”
何妈道:“只是比照片上瘦了许多。”
于太太点头,叫慎年坐,转而吩咐下人道:“给汉阳邝府去一通电话,就说二少爷平安到家了。”
慎年道:“我去打吧。”
“那你去吧,”于太太不舍得他离开眼前半步,却颔首道:“按以前的规矩,你该登门去请安的,不过才回来,以后再说吧,来日方长。”
慎年称是,系上衬衣,往外去了。何妈张望着他的背影,对于太太道:“这洋人的衣服给二少爷穿,倒合适极了,又英挺,又利索。”
这话正中于太太心意,于太太笑着点头,说道:“这通电话,得打好些个时候呢。”
不多时,康年自书房过来,烦恼道:“该给家里多装几部电话了,制台老爷这电话打起来,到明天都不能挂,耽误我许多事。”
令年奇道:“二哥都同他说什么?”
康年道:“哪有给他说话的功夫?不过站着听训就是了。听了半晌,要么‘是’,要么‘好’,难为慎年现在这么有耐性。”
于太太横他一眼,训诫道:“那也是应该的。他不在家这些年,美国稍有动荡,他岳父就要打电话来询问,可见是真心记挂他。年前听说他要回来,那边还特意嘱咐,让他到家后,认真写一篇自己的履历,附带一张肖像寄过去,大概是想在衙门里给他找个职务,先补进去。”
康年笑道:“履历兴许是制台老爷要的,照片嘛,大概是邝小姐要的。”
大少奶奶是位美人。二少爷的未婚妻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面,令年央求于太太道:“怎么只要咱们照片,不给他们的照片?妈,咱们也要一张邝小姐的肖像。”
“以后就见着了,急什么?”知情人说起来,当然满口称赞邝小姐品貌出众,但毕竟没见着本人,于太太也有些好奇,她无奈道:“邝家是旧式人家,最重规矩的,怎么会把小姐的照片给别人?制台大人为人廉直,想必小姐性情是很好的。”她自己家里崇尚洋务,倒不反感娶一个旧俗教养出来的儿媳。
令年摇头道:“二哥可不喜欢做官,衙门的门槛那么高,门楣那么低,逢人不是点头、就就是哈腰,把人脊背都折了。”
康年剥了一颗奶油太妃糖放进嘴里,翘着腿往椅背一靠,笑道:“你看我脊背也折了?”
康年是被沪上公认的年轻有为,斯文儒雅。令年道:“你老太爷礼贤下士,多低头是好事。”
康年笑道:“调皮。”听声音是慎年通完电话回来了,起身要去书房,顺便问他:“邝大人要把你安排去哪个衙门?”
慎年道:“不外乎盐政、关税。”
康年见他脸上没有喜色,便把恭喜的话吞了回去,匆匆往书房去了。于太太把这事放在了心上,对何妈道:“去请个裁缝来,给二少爷裁几件长衫,长袍,这一回来要见的人多了,别失了礼节。”见慎年一概沉默,只当他不肯,告诫地盯了他一眼,小声道:“皇太后和摄政王还在呢。”
慎年微笑道:“妈,我刚才是在想别的事。”
不待于太太追根问底,令年对外头的阿玉使个眼色,阿玉笑吟吟地捧着个盒子走进来,先给慎年请了安,道:“二少爷,这是我们小姐给您的见面礼,两个月前就备好了。”
于太太又惊又喜,赞许道:“还算有点规矩。”
慎年却满腹疑窦,接过盒子,掀开一看,里头是条假辫子。令年笑嘻嘻道:“二哥,这可不是死人头发,是我去寺里从和尚手中买的,淘洗了十几遍,又讨了好些何妈的头油,抹得香喷喷的,你系上这假辫子,穿上妈给你做的长衫,再配一副墨晶眼镜,别说大哥,就算耶稣菩萨大老爷,也不及你“嘎噱头”。”
于太太本要夸令年细心,越听越不对劲,斥道:“怎么拿你哥哥开玩笑?”
慎年笑着撂下辫子,卷起画报要来打令年的手心,“说你小心眼,你还不承认,嗯?”惊得令年像雀儿似的跳起来,拖着飞瀑般的乌发,躲到了于太太身后,这一动又牵动了伤口,忙扶腰忍住笑。
于太太也怕她伤口要坏,拦住慎年道:“别闹,她昨天跌了一跤,把腰都跌青了一片。”
慎年哪知道令年是急着回家才摔的,只笑骂道:“活该。”他本来就是吓唬令年,也就放下画报,看着她落座,才放了心。
于太太训斥令年道:“平时装得像个人,你二哥回来,就成疯子了。阿玉,还不给你小姐梳头发,等我伺候吗?”
阿玉忙上来,请令年端坐在沙发上,她将那把乌黑的头发用手指分成三绺,飞快地结成辫子。于家还在孝中,令年穿得素淡,头发上也毫无装饰,更显得少女明眸皓齿。去年于家添丁,还特地照了合影,寄给慎年,如今慎年看着,就好像照片上的令年渐渐着了色,在眼前活了过来似的。他看着令年在窗下揽镜自照,想起于太太说她“平日里装得像个人”,不由一笑,问于太太:“大嫂没回来?”
于太太道:“你大嫂领着孩子回湖州去拜见他外祖父母了。”
慎年见于太太脸色不好,没再多问。于太太又问起这一路遭遇,慎年道:“是在缅甸困了一段时间,但也只是待在仰光的钱庄里,没遇到什么事,后来钦差到片马议和,就跟随钦差一起出了滇西,坐轮船回来的,国内这一路还算太平。”
看他刚到溪口时那副疲惫憔悴的样子,就知道路上颇多凶险,他不肯说,怕于太太受惊,于太太只能含泪点头道:“回来就好。”
“这一路倒也不算毫无所获,”慎年放开于太太的手,走向衣架,在大衣贴里摸了摸,取出一个层层软绸包裹的物事来。见他如此珍重,令年也凑了过来。慎年瞥她一眼,先呈给于太太过目,“我在仰光的钱庄时,有缅北的玉商来借款,想拿一座新盘的玉矿作抵押,经理嫌是小矿,出产不好,缅北又在打仗,不想接他的生意。这人也不知怎么,得知我在庄里,就求到我头上,非要拿这块玉押给我。我看成色不错,也就叫把款批给他了,不过二十万。”
于太太托在掌心一看,是半个巴掌大的翡翠牌,还没雕刻,但碧色袭人,通透纯净。于太太赞道:“真是好玉,送进宫里,也算上等的了。”
慎年道:“咱们自家留着就是了,送进宫干什么?”
于太太只是随口一说,闻言也点头道:“做个传家宝也好。先不急着雕,等令年结婚的时候,给她做了嫁妆,”她转过头来和令年商量,“是雕个龙凤好,还是花鸟的好?”
令年被于太太问得一怔,没顾上害羞,下意识先看了慎年一眼。
慎年的本意,也是要给令年的,倒没想到嫁妆一说。见于太太还拿着玉牌在那里琢磨,便微笑道:“索性刻上小妹的名字好了,免得人送给了别家,连玉也成了人家的。”
于太太笑道:“也好。”把软绸合上,对令年道:“我先替你收起来,免得你冒冒失失的,也去便宜了鲤鱼精。”
这翡翠绿得慑人,令年拿在手里都提心吊胆,忙说:“妈收起来吧。”
慎年却不以为然,拦住于太太,径直将翡翠拿来,系在令年襟口。令年不敢动弹,垂头看着慎年的手指,睫毛微微颤动。
慎年把玉牌系好了,手抚了抚,看它安安稳稳地躺在她胸前——指尖仿佛还有它历经战火硝烟,在他大衣贴里沾染的余温。
“令年,很配。”他放下手,说。
于太太见素色绉缎衬得玉牌越发翠莹莹的,也不舍得摘下来,叮咛令年道:“就在家里戴几天,等找到高明的玉雕师傅,再请他来刻字。”
令年很喜欢,偏还要说:“二哥是拿缅甸钱庄的现银换来的,这不是借花献佛吗?”
“先借,以后再还就是了。”慎年说完,想到康年还在书房,对于太太道:“我去看看大哥。”便往外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10 09:40:20~2021-01-10 18:41: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冷冷冷 2个;虾米饺子、guuukist、米粒、薛狗也会爱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薄荷叶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