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对答

十天后,骆鸣岐将自己看完的那些卷宗又整理好,叫了一个轿子抬着书,自己跟着轿子一块儿去皇帝的宫殿。

也许是这一群人的行为过于诡异,因此在有人经过的时候,那群人都一脸震惊地看一眼那些书,然后再悄咪咪地瞟一眼骆鸣岐,然后飞快地走开。

骆鸣岐有些惊讶,问跟在自己身边的苏叶:“他们这是犯什么毛病了?”

苏叶就是当时被骆鸣岐拦腰一抱,让对方免于倒在德顺怀里的那个宫女。

骆鸣岐当时问了她的名字,便让他退下了,但是没想到,这几天下来,竟然是这个苏叶跟她的关系亲近起来了。

苏叶凑在骆鸣岐耳边,轻声说道:“回公主殿下,殿下在殿中挑灯夜读的事情被传出去了,他们今日看到这么多书,应该是惊讶吧。”

“传出去了?”骆鸣岐瞟了一眼往自己这里看的小太监,那个小太监被吓得差点蹦起来,低下头整整帽子,加快脚步逃走了。

骆鸣岐问道:“怎么传出去的?”

“这……”苏叶本着道友贫道一起死也不能欺骗公主殿下的想法,说道:“都怪奴婢,出门的时候感慨了一句公主殿下一夜之间就背下来了两本砖头似的厚书,不知道被谁听了去,于是便传出去了。”

“原来是这样。”

骆鸣岐了然。

宫墙之内没有秘密,大概说的便是这样的道理吧。

骆鸣岐以前在看心理学类的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之间的关系,最多只差六个人”,在二十一世纪那么大一个社会都是如此,在这小小的禁宫中,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也无怪乎这话经过口口相传,最后弄得人尽皆知。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大事。

甚至有可能算得上是好事。

“倒也多亏了你,让这群人知道我是个脑子比较好使的人。”骆鸣岐说道。

苏叶松了口气,她知道自己没办错大事就好。

“只是日后,若不是我说了你可以说出去的话,还是尽量管住自己的嘴吧。”骆鸣岐嘱咐道:“若是你有时间,还不如跟着我一起念念书,我自己一个人念书不说累,主要是无聊,若是有个人跟我一起,说不定还能轻松一些。”

“可是、可是奴婢不认字。”苏叶在跟骆鸣岐认识的这段时间,已经知道了对方绝对言出必行。

也就是说,如果她现在同意了,说不定真的可以读书?

她忽然想起来,自己家以前也是小富之家,家世清白,不然也根本不可能被选进宫里。

只是自己的哥哥弟弟都有书念,自己却没有这个机会。

有时候,她会一个人偷偷跑出去站在私塾窗外,听着里面的人读书,她虽然听不懂,却也心生向往。

她以前就听人家说过,若是书读得好,取得了功名,以后就是大老爷了,等成了大老爷,就能过上好日子。

以前她很憧憬这样的生活,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憧憬。

现在遇到了骆鸣岐,她终于知道了。

因为像是骆鸣岐这样的人,本来就像是刺眼的光芒一样,是需要被人一生追寻的所在。

“不认字倒不是什么大事,既然你同意了,以后就做我的侍书吧。”骆鸣岐哪里看不到对方眼中的向往,既然对方做不来决定,那她就帮对方做了。

苏叶品行不错,做一个侍书倒也不是太为难。

侍、书。

苏叶琢磨着这两个字,忽然抬头看了骆鸣岐一眼,在对方温和的笑容中脸一红,猛地低下头去。

昭华殿距离清和殿不远,骆鸣岐走了不到一刻钟,便到了。

德顺像是一只在等着她似的,在骆鸣岐刚到,便迎出来道:“公主殿下,陛下等候多时了。”

“有劳公公帮我把这些书搬进去。”骆鸣岐指了指轿子上的书籍,说道。

“这是奴才的本分。”德顺冲后面挥挥手,几个人从里面走出来,嘿咻嘿咻地搬书。

“你来了,端月。”皇帝任由太监们一本一本地将卷宗摞在自己面前的案几上,说道。

“是啊,本以为四五天我就能把这些书看完,谁知道竟然看了这么久。”骆鸣岐站在正殿中央,往左侧的屏风处看了一眼,然后移回目光,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边开始考较吧。”皇帝在面前的卷宗里信手翻了翻,抽出了一本压在下面的。

骆鸣岐一看就笑了,竟然是她看的第一本,《霄法》。

“先要测一测,是否当真将这本书给记下来了。”皇帝说道。

“请。”

“第三百二十一条。”

“谋反者,不可与近侍结交,违者近侍杖五十,徙三十,谋反者由大辟之刑改为腰斩。”

皇帝抬头看了她一眼。

骆鸣岐一笑,说道:“需要背诵原文么?”

皇帝摇头,“不必了。”、

“第二十一条。”

“士族□□妇女致死者,本人杖一百,亲父杖三十,闭门思过十日。”

“第五十七条。”

“盗窃者,不分轻重,皆徙三十,十年得归。”

“第八十八条。”

“官吏受脏,五十金以上杖三十,罚奉三年,一百金以上杖九十,革职查办,三百金以上,抄家论处,十六岁以上成年男子徙二十,五年后归,五百金以上其他不变,十二岁以上男子徙六十,二十年后得归。”

“第……”

“……”

“……”

皇帝本想随便问几条便罢了,谁知道骆鸣岐对答如流,等到两人都回过神来的时候,竟然已经把整本书背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骆鸣岐在背的时候并不是原文,但竟然在赏罚论处上,丝毫不差。

皇帝将手中的《霄法》放下,低头看了一眼,没有再接着那书出来,而是说道:“这五十本卷宗想必你也看了,朕问你,如今的左相赵诚,何日入仕,如何升迁?”

“先皇的年号是景华,景华十年,赵诚科举为二甲榜眼,先皇封翰林学士,赵诚请辞,说要去做地方父母官,在任三年政绩显著……政绩需要我说么?”骆鸣岐卡了一下,抬头问皇帝。

皇帝一惊,没想到对方能将这些大臣的升迁之路记住,竟然还能记下他们的功绩吗?

根据骆鸣岐方才对《霄法》的掌握,皇帝已经知道她说记住了就一定是记住了,所以也不浪费时间,说道:“不必了。”

“好,那我接着说。”骆鸣岐回忆了一下自己刚才说到了哪里,然后接着说道:“接着回京述职,先皇任命其为工部司,三年后任命其为刑部司,再三年,任命其为礼部司,后从礼部司为礼部侍郎,景华二十九年,坐到吏部尚书的位置,景华三十二年,被升为左相。”

皇帝是将这些升迁都看在眼里的,因此他更加清楚,骆鸣岐说的依然是分、毫、不、差。

骆鸣岐见皇帝好长时间不说话,问道:“需要我说说右相么?”

“不,不说右相,我让你说说,如今的蕲州赵县县令。”

“他啊……五年前科举二甲十三名,一直都在赵县任职,没什么好说的。”

皇帝一愣,然后翻出赵县县令的记录核对一番,发现骆鸣岐竟然依然没有说错。

“好,接着是……”

“……”

“……”

他们硬生生从辰时,说到了午时。

皇帝最后在看骆鸣岐的目光已经变得震惊了。

他本来就知道骆鸣岐可能全都记住了,但当真的发现自己猜对了之后,这种奇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依然狠狠地震撼到了他。

皇帝往左侧的屏风中看了一眼,心说这个结果连我自己都想不到,想来坐在后面的那个人,应该可以满意了吧?

“父皇,还有什么要问的么?”骆鸣岐主动问道。

皇帝回忆了一下自己一开始的想法,缓了缓呼吸,说道:“方才不过是照本宣科,只能说你记书记得牢,我更想知道的是,你从这些东西里面,看出了什么。”

“女儿当然得有点看法。”

皇帝很期待她的看法,端起面前的茶盏,忽然发现有些凉了,他有些不满的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德顺比自己还不如,竟然被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没有注意到自家主子需要喝水的需求,他反而心情一松,轻咳一声。

德顺瞬间清醒,看到皇帝盯着茶杯看,赶忙给对方换了一杯水。

皇帝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说道:“说吧。”

骆鸣岐眼巴巴地看了一眼皇帝手中的杯子,说道:“父皇,女儿也想喝水。”

皇帝这才想起来,自己是和骆鸣岐一起说话的,而自己只是问一些问题而已,对方才是真的喋喋不休了将近两个时辰,他赶紧让德顺也给骆鸣岐一杯水。

骆鸣岐仰头一饮而尽,然后说道:“我看出来,陛下应该在群臣眼中,岌岌可危吧?”

她看着皇帝一笑:“只是很可惜,他们看错了。”

皇帝来了兴致,说道:“哦?何出此言?”

“看来父皇很信任给女儿找的那个盟友了,即便女儿说出了这样的话,父皇也不打算让对方回避呢。”骆鸣岐又往屏风后看了一眼,道:“我猜猜这位我的盟友是谁……我猜,是定远侯?”

“公主殿下果然聪慧。”定远侯见自己早就被发现了,也不再藏着,走到骆鸣岐面前一丈处,道:“公主猜得到屏风后有人,这不奇怪,但公主到底是如何猜到,这屏风后的人,是臣呢?”

骆鸣岐咧嘴一笑:“不巧,这正是我这些天读卷宗的心得体会的……一部分。”

“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