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流桑论□□
李知荀来到政论席时,发现根本就没有出现那小厮说的情况。
不仅不是双方平分秋色,难断高下,反而局面呈现出一边倒的形式,有一位蓝衣公子自上台以来就再也没有下来过。
霍然起身、直指蓝衣人鼻梁争论的人不在少数,但都一一被蓝衣人气定神闲的驳倒,面对他的反问,个个都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靳尚见到李知荀,高兴的的摸了摸两撇小胡子。
九皇子曾经为了这两撇小胡子语重心长的跟老师讨论了一番,言之恳切的请求老师把这两撇胡子剃了,否则有损师表,看起来像是招摇撞骗的江湖道士。奈何靳尚不听劝,硬是有滋有味的留到了现在。
想到这里,李知荀嘴角不经意蔓延出一抹笑意。
“哎呀小荀,今日为师可是遇到了一位了不得的小公子呐!这才高喝寡,能遇到一个称心的对手不容易”,他往台上瞥了一眼,凑到李知荀耳边说:“要不,上台试试?”
刚才一路走来,他已经从旁人口中大致领略了这位蓝衣公子的风采,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谦和的笑了笑说道:“老师就别打趣我了,你知道我说过不再论政了。”
靳尚遗憾的摇了摇头,啧啧感叹,觉得惋惜。
“不过……”李知荀眼神锐利的望向人群中心的一抹蓝色,意味深长的说道:“试一试他的深浅还是可以的。”
说完,他抬步走上辩论台。场下因为蓝衣公子独领风骚带来的小混乱顿时演变为轩然大波。
看客们一个个都紧张而又激动的盯着台上的两人,脸上的兴奋之情实难形容,似乎生怕一个眨眼就错过了今年流觞会最精彩的一场辩论。
靳尚也随着走上台来主持场面。蓝衣公子以玉冠束发,比散发时多出了几分英气,利落清爽。
他朝李知荀行了一礼,恭谨的说道:“久仰七王爷大名,在下沈清沉,请多多指教”。
李知荀也客气的拱手回礼:“指教不敢当,只是想与公子切磋一番,不求胜负。”
沈清沉微微一笑,自信的对李知荀说道:“既然王爷如此爽快,那在下也不拘泥,题目可由王爷自由拟定,在下奉陪。”
话音刚落,台下哗然。口气可真大!
以往论政都是先把几个预选题目事先公布,由参加的人提前准备,既可以防止有人在台上被问住了答不上来显得尴尬,也可以让大家做充分的准备,讨论的更加深入。
而此时这个沈清沉居然要求临场出题临场问答!
李知荀却不似众人般惊诧,痛快的应承下来,和沈清沉默契的相视一笑。无关友情,这是棋逢对手的欣喜与求胜欲。
两人都对着台下观众鞠了一躬,随着靳尚一声令下,政论开始。以一香的时间为准,最先答不上来或者问不出来的人为输。
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竖起耳朵等着台上的人出一个别出心裁的题目。
李知荀思忖有顷,开口问道:“不知周公子可熟悉隐语?”
不是关于裁剪冗官、农业治理的具体事例,而是一种形式?沈清沉兴致满满的挑了挑眉,眼底泛起几分认真的神色。
有意思!
“略知一二,七王爷尽管出题”
台下有才疏者仍是云里雾里,不知隐语所为何题。有知情者便开始眉飞色舞的开始解释起来。
“隐语乃春秋时百家争鸣时常用的一种论辩形式,就是以人情\\\'事故影射国家政闻,极其考验人随机应变的能力。”
李知荀闻言笑了笑,不再多言,不假思索的问出第一题。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君王在,当朝政,事于君侧。”沈清沉几乎脱口而出。
“不规矩,无以成方圆。”
“不施仁,无以服天下。”
“弓干虽胶,有时而脱。”
“选贤举能,不计小过。”
一言落点,有人忍不住大喊:“妙对!”
“大车不较,不能载其常任。”
“律法不修,不能督其官民。”
场中看客终于忍不住,掌声四起,轰然大喊:“好!”
李易亭也从凉亭处过来,夹在拥挤的人群中。
他既不不鼓掌也不喝彩,甚至说他根本就没有听到台上的人在说什么,目光安静的落在侃侃而谈的李知荀身上,就再也离不开了。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治世以德则国昌,率民以暴则国亡。”
闻言李知荀不再继续出题,嘴角的漾起一个淡淡的弧度。
“哦?那周公子推行文治?”
沈清沉一愣,原来是要试探自己呢。
刚才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多想,逼不得已才说出了文治之策。不过他怎么可能因为一个文官武官的界定就被判出局?
论领兵打仗,他不会比朝堂上那些作威作福外强中干的将军们差上分毫,甚至可以说远胜一筹。
想到这里,他胸有成竹的说道:“礼仪教化是太平盛世的治世上策,乱世时大厦将倾,国将不国,舞文弄墨就等于作茧自缚,此种情况应以操兵练马为先。在下并不厚此薄彼,只要能经世济民,盛世□□,任何方法在下都愿一试。”
场中有人高声打断:“这么说公子还能勒兵?”
沈清沉并不在意这带有讥讽的提问,坦然的询问靳尚老师,“可否当场演示?”
靳尚也想看看这周公子的勒兵之能,点头答应,准备从下面的士子中挑几个人上台充作新兵。
偏偏有人从中做难,扬声问道:“能练丫鬟宫女否?”
有人悄悄皱眉,这训练丫鬟宫女们要说容易也容易,毕竟她们都是经过严格礼仪训练,想要做到动作整齐划一并不难。但却很难让她们真正对军令产生敬畏,发自内心的遵守。
在场应不乏练兵高手,新兵是出于表面功夫遵守命令还是出于素养听从指挥自是一看便知。
这下看这蓝衣小生如何应对。
沈清沉没有丝毫犹豫,点头应了挑衅。靳尚已经找来了十几位丫鬟们,按照高矮排成两排。
沈清沉点头示谢,提步走到姑娘们面前,朗声问道:“诸位姑娘分得清前后和左右吗?”
“分得清。”一片吴侬软语。
“我说向前,你们便前踏一步,向后便后退一步,左右亦是如此,明白了吗?”
“明白也。”又是一阵嬉笑。
“好。”沈清沉绕着“士兵”们走了一圈,选出一位个头最高的丫鬟当做领首,然后高喝一声,“向右踏。”
两排姑娘听话的向右踏了一步,但却参差不齐,甚至还有人互相推搡,对这个幼稚的动作忍俊不禁。
沈清沉也不恼,等丫鬟们笑够了,才悠悠的说道:“约束不明,是本将之错。”,说罢他又三令五申:“踏步需齐,站姿要正,令下则动,不可玩闹。”
一群莺莺燕燕们细声细语的答应着,沈清沉点了点头,继续操练:“向前踏。”
姑娘们仍旧是笑眯眯的模样,向前走一步,松松垮垮,不成规矩,似乎有意为难这位白净书生,想看他脸红生气着急的样子。
偏偏沈清沉这人什么都识得,就是不识脸红二字。他心不跳气不喘的微笑着看着一群红花绿柳,眼里氤氲着无情的冰冷。
“申令既明而不行,吏士之罪,领首……”他轻启薄唇,呵气如兰。
“当斩。”
领首的丫鬟一听,神情蓦然紧张,但想想自己是平西王府的丫鬟,量这个穷酸书生也不敢拿自己怎么样。
可是看到面前那一双认真而残忍的眼睛,她心虚的笑笑,想缓解心中的紧张。
“我说这位公子,你……是在说笑吧?”怕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她慌忙又补了一句,“我可是平西王府的人。”
沈清沉好像没看到她眼里的惧怕和紧张,用像哄着孩子一样的口吻轻柔的说:“是不是说笑待会就知道了。”
众人都还在愣神间,突然传来一声惨叫,一股鲜血抛洒在姑娘们脚下。接着是头颅落地敲打木质地板的咚咚声,在地上转了几圈才最终停下来。
台上剩下的十几个丫鬟顿时吓得腿脚发软,脸色苍白,甚至有人失声叫了出来。
“慈不带兵,义不行贾。”沈清沉不顾惊愕的众人,漫不经心的拿出手帕擦拭着手中的剑。
“在什么位置不仅要做什么事,还要遵守什么规定。军令如山四个字,便是身为一个士兵到死也要遵守的信念,记住了吗?”
丫鬟们震惊的看着刚才还在和他们一起说话,现在却已身首异处的尸体,内心第一次对严酷的军令害怕起来。
不仅是丫鬟,连台下的人,甚至是李知荀也吃了一惊。公然斩杀皇室里的丫鬟,事后居然还这么淡然处之,这蓝衣人当真厉害!